泡泡演讲稿

台北人读后感

2024-07-27 台北人读后感

最新台北人读后感(范本十三篇)。

台北人读后感(篇1)

本书描述了一群从大陆迁移至台北的漂泊者们今昔命运变化的故事。曾经的他们,或是少年得志,或是官场得意,或是夫贵妻荣,或是倾国倾城。然而世事沧桑,汹涌的海峡使之成为过往烟云。这些新“台北人”一个个在回忆自己的青春里打发着一天天行将没落的日子,连昔日叱咤风云的将军,如今也只能躺在医院里呻吟了!

拒绝现实而沉沦过去,虽能获得短暂的安全感,但却纵容了逃避的心态,助长了懦弱的意志。无论环境如何变迁,我们都不能被岁月磨平理想的棱角。民族文化也好,人生命运也罢,无一不是充满了历史感。兴衰际遇,悲欢离合,实为正常。希望读者看完本书后能够包容人世的辛酸,理解世事的无常,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勇敢地生活。

“月斜西,月斜西,真情思君君不知,青春欉,谁人爱,变成落叶相思栽”。

台北人读后感(篇2)

啊!这个作者!白先勇!好吧,我不陌生。因为红楼梦,对这个名字也很熟悉。原谅我的无知,看完这本书的前几个故事,我还是忍不住查了查他的性别,是男是女,我一直认为是男,结果居然真是男,居然不是女。我这个疑问也是让我醉了。

疑问的来由,就是有好几个短篇以女性为主角,无论是行为服饰,习惯气质,还是心理活动,无不细腻的令人赞叹。我看我自己也无外乎是长头发,小眼睛,长胳膊,长腿,黄黄的皮。作为一个资深的脸盲、人盲者,每当看到描述人物的笔触总是忍不住细细的在心里勾勒那样一个人物,作者笔下的人物,在我思想中很饱满。

十四部短篇小说,不长,但很耐想。就像播放话剧一样,幕起,某一个场景,开始表演,然后幕落,然后幕再起,换了场景,换了人物,但依然能察觉到熟悉的统一感。他乡遇故知,本是一件温暖人心的事情,但书中的这些人物聚在一起,却怎么也抹不去深深的悲凉感。曾经天南海北,曾经各行各业,一朝沦为台北客。曾经的繁华荣耀,曾经的权势地位,曾经的举足轻重,曾经的貌美如花,曾经的羞涩清纯,曾经浓浓的乡情,都在这个异地发酵出了不同的味道。就像陈年的葡萄酒,无论制作之初多么甜如蜜,在时间里都能够品出苦涩的底蕴。

以前我不喜欢短篇,总觉得没头没尾,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现在我却能够为之着迷,究其原因,以前我喜欢跟着作者,看他所看,想他所想,如今我更喜欢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思想去想。所以看书的喜好是渐变的,怪不得人家说三十岁之前把平庸的书看完吧,因为过了三十岁,你就不想看了。虽然我还没看完,我还想看,但兴趣已然大减,而且有些类型的书已经不打算看了,不想让思想那么沉醉在某一个美丽的泡泡,接受醒来的破碎。

有些书越看味道越淡,有些书越看味道越浓。书韵的厚重与我们的底蕴是相称的。

台北人读后感(篇3)

十四篇短篇各有特色,最后的书评也是亮点。书评说得够好了,我就不多说了,只聊聊个人感受吧。

这应该是我读过的第二本白先勇的书,作者本人的经历已经足够传奇了,高级将领家的孩子变成了文学家,有那么点贾宝玉的味道。不负责任地瞎猜一把,这莫非是他对红楼梦念念不忘的原因之一?

没读过他对红楼梦的注解,但是短篇里有很多红楼的影子是真的,一读就知道这是个红楼粉,有很多致敬之处也是真的。[工作总结之家 Dg15.Com]

也许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这本书里总有着看破一切的悲悯味道在内,正如红楼最后的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书里的名利皆是虚妄,众人也不过是被命运安排的戏子,你方唱罢我登场。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书中诸位台北人,和大陆有关的回忆却正如美好的青春,令人怀念却无法留住。也算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题材了。

人的一生,应该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人定胜天往往是小概率事件,更多的情况,是被命运或大势按在地上摩擦。既然未来注定是不可知的`,能做的也就是活在当下了吧。过去再美好也只能是回忆,不用彻底割裂,却也不用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带着这些回忆,依然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勇士。

这些短篇,最惊艳之处,个人觉得便是寥寥数语中可以窥见过往种种的一个小片段,从而激发读者的想象。

心性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文字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同是红楼粉,白先勇和张爱玲写的书,就是截然不同的味道,怪有意思的。

好想读英文版啊,羡慕在文学领域工作的诸位,能有那么多时间去研究文学,实在是幸事一桩。

台北人读后感(篇4)

台北人里,写的都是一类人。

王雄远离故土,看见从前恋人的影子,燃起希望,精心呵护,终于在小朋友长大不再单纯以后,真相大白。他和小公主之间的鸿沟毕竟是没办法逾越的,从此生无可恋。唯有满园的牡丹还记得当初的心意,纵情开放。

卢先生到台北是带着满腔的希望的,所以也有目标,人也自律奋进。当多年的努力和希望被欺骗打碎,摧毁了他心中唯一光亮的角落,心死而魂灭。余下的便要腐化而灰飞烟灭。

整部小说随处流露怀旧思乡之情。带着厚厚的乡土气息,大概每一位当年从大陆去台湾的人,都会无比怀念曾经的辉煌,又带着遗憾在海峡对岸期盼重归故土吧。

合上书,乡愁,这份质朴又真挚的深厚感情,挥之不去。

不由自主的遐想:每回看完写台北的故事或看到此刻的新闻,心里总有万般感慨,好像也没多久啊,虽然换了一个生活的地方,但生活方式还是保留着。只言片语都能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向往和执着。他们想家吗?无论外面如何灯火通明透亮,夜幕降临的时候会不会想起自己的故乡,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事?

台北人读后感(篇5)

导语:《台北人》,这是一部深具复杂性的短篇**集,描写了台湾社会各阶层人物在新旧时代交替中的人生转变,具有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不但**之幅面广,使读者看到社会之“众生相”,更重要的,由于主题命意之一再重复,与互相陪衬辅佐,使读者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义,并得以一窥隐藏在作品内的作者之人生观与宇宙观。

3篇台北人读后感白先勇,一个出身国民党高级将领家庭的现代派作家,在特殊的历史时代,辗转于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美国之间,以他特殊的视角和特别敏感和执着,审视着最根本依赖的人性,审视着最热爱的传统文化。而在审视的过程中,白先勇的心情是复杂和沉重的,因为他看到了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衰亡。他想努力挽留,于是他通过他的创作,在作品中对逝去前的美好和逝去后的衰微作对比,给读者留下一个强烈的反差,让读者自己从内心萌发一种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从而达到“不衰亡”的目的。

于是白先勇这个“敏感的伤心人”写了一部《台北人》的短篇**集。

1965年4月,登上文坛已8年的台湾现代派作家白先勇在台北的《现代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与以往风格截然不同的**《永远的尹雪艳》,一炮而红。从此之后,又引出了其他13篇短篇**,并合订为《台北人》一书。书名之所以定为“台北人”,是因为在此集中,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一群特殊的人物:

他们是1949年那一场巨大的历史变动后,毫无心理准备仓皇渡海,困居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家眷以及随潮东渡的人们。他们是中国现代历史的产物,他们虽然是生活的失意者,却是文学界的“幸运儿”,因为他们有资格在中国现代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有人说《台北人》很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正如白先勇先生自己说的那样:“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对历代兴亡感时伤物的追悼,从屈原的《离骚》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所表现的人世沧桑的一种苍凉感。

正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三国演义》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历史感。以及《红楼梦》的‘好了歌’中‘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的无常感”所以,在白先勇的《台北人》中,我们也能感

受到作者一种痛,一种对正在逝去的美的哀叹,一种对“已经不再,已经不能再从头”的哀悼。

白先勇也说过:“美到极致便难免衰微”,所以他要为“逝去的美照像”。正是出于这种情结,于是他完成了《台北人》的创作。

即表现了一种逝去的人的美。人的美,除了失去主人公的容貌之美外,更重要的是指失去人性深处的宝贵情感。而《台北人》集子里主要是通过对各类知识分子的追求理想和信念的不再,以及纯真女孩转变为风尘女子的堕落这两个角度来诠释。

除此之外,文章里又表现了一种逐渐衰亡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这种美是通过作者以海外华人这个特殊的身份和角度出发,抓住《台北人》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刻意描写,感受作者心里那种见不得它衰微,极力试图挽留的心情。“爱之深则痛之切”,正因为作者对人性中闪耀光辉部分的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他才能用如此炙热的情感,去表达一种近乎切肤的痛苦。

我们都知道,“台北人”是一群特殊的人,在军事冲突和政治冲突中处于僵持对峙的时期,文化冲突却由于这些特殊的文化主体的心理失衡而被激发。这些都是作品中的人物,包括作者本人,他们都有一种情感文化心理:狭小的生存空间、尴尬的国际地位、在家乡的近亲,这些都成为他们的心理困境。

帮助他们走出精神饥馑的唯一途径,是与他们血肉相连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他们在中国山水民俗中诞生的文化情结。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是民族的象征和根。于是,那批流离在外的“台北人”有着更敏感更执着的文化意识,和比大陆的中国人更自觉更强烈更根深柢固的文化情感。

因此,他们更加意识到文化的衰落和传承,因而更加痛苦和焦虑。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这唯一联系民族情结的文化传统衰亡,于是以白先勇为代表的海外华人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把握住渐衰亡的文化。白先勇选择了写**,想在**里提醒人们这种传统文化日趋衰微的现状而引起警戒。

我也想在**中重现传统文化的氛围,唤起人们对这些美的热爱和执着。白先勇写下的《台北人》,也正体现了他自己说过的那句话:“《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

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很快就会成为过去,永远不会回来。”

3篇台北人读后感从去年还是前年,在图书馆偶遇白先勇的书,惊讶于他文字的火候——看似平淡却能有看电影的感觉。也许是他写剧本和改编剧本的能力。**里的场景和人物都很新鲜。这部《台北人》有十四个中短篇,看的时候犹如进入一个台北六七十年代的照相馆,里面不仅有相片,还有场景、温度、湿度,而人物的酸楚、痛苦、挣扎也历历在目。

《永远的尹雪艳》讲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时隔半个世纪,看李敖上节目,说形容顶级的美女最恰当的词也是这个词。她一出来,旁边的都成了背景。尹雪艳也是这样的女子——“尹雪艳着实迷人。

但谁也没能道出她真正迷人的地方。尹雪艳从来不爱擦胭抹粉,有时最多在嘴唇上点着些似有似无的蜜丝佛陀;尹雪艳也不爱穿红戴绿,天时炎热,一个夏天,她都浑身银白,净扮的了不得……”她来台北建立自己的尹公馆,维系着上海百乐门的标准,而且她待人接物有春风化雨的本事——鸿儒白丁都要来。尹雪艳的故事充满曲折,但这并不重要——她会把这些挫折抛在身后,继续前行。

这也是绝代风华所必要的气度。

《一把青》讲述一个伤痛愈合的故事,朱青在第一任飞行员恋人坠机之后,死去活来——然而十几年后,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一次,她已经很平淡地看过去了。即使曾经把爱情当做一切而又失去的人,岁月也能照看好ta。

《岁除》和《冬夜》勾画了三个有“理想”的失意中年男子。一个在新年夜的醉酒豪言。他牛饮着,挥舞着,倒下了。

但有人情味的是一圈老战友对他的体谅和关怀。一个想抓住腾达的最后机会,另一个,虽然腾达已经失去了理想。两个人在一起的对话更像是生活的味道。

《金大班的醉后一夜》是本书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金大班曾经叱咤风云,而在二十年后,也要赶紧嫁人了。在离开***的前夜却遇到了一些故事——精心栽培的小妹栽在了爱情的幻想中,搞大了肚子——不像自己二十年前狠心断绝,她拿一枚钻石戒指给小妹去生养。虽然骂得很凶,但金大班让小妹妹不受自己的伤害,失去了爱的希望。

**终止在她遇到一位和当年自己坠入爱情时很像的年轻男子跳舞的画面,她痛苦过,迷茫过,潇洒过,而现在就让这一切在一支舞中飘散吧。

《思旧赋》《梁父吟》《秋思》《国葬》刻画了四个怀旧的人,有的已迟暮,但对过去的缅怀和执着令人敬佩或唏嘘;有的不得不停下脚步,接受岁月的凋零。

《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孤恋花》《花桥荣记》《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讲了四个被岁月摧残的可怜人。当你读到他们的故事时,你会感叹或哽咽——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是新面孔,当你看到这些话,那些人就会出现。

《游园惊梦》是最长的一篇,而将钱夫人的人生和戏交织在一起的一段最为精彩。如果语言的尽头是**,戏剧就是这尽头的辉煌建筑。这段的妙处在于,把钱夫人在戏曲和人生中的醉生梦死描写得入木三分,你以为在看一部**,但却是在看一台戏;而当你觉得这是一台戏的时候,这却是在描写真实的人生。

在这六页的戏剧描写中,钱夫人的戏剧与她的生活没有界限。

这本**看完之后,回味久久。我觉得不仅是这些精彩绝伦的描写,把台湾六七十年代的众生相刻画得十分生动,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他并没有要宣传什么正能量,也没有要拉人入地狱闲逛的黑暗——充分尊重每个人物的人生,却能在看到失望时的不悲叹,在绝望时也能留有的一丝从容。这份气度正是文章的魅力所在。

3篇台北人读后感前几天,随意整理书柜,无意间瞥见了妈妈推荐的《台北人》。这本书静静地放在书柜里好多年了,但我从未翻过。直到我读了老师的单子,发现上面有这本书,我才打算去探索它。

其实,以前有很多机缘让我去翻动她,但我都刻意和她擦肩而过,因为它的书名。我一直认为《台北人》是写给台北人的**,书中描述的是他们的歷史、他们的故事,与我何关?但事实证明我错了,这部**所描写的是**初年人们的故事,只不过作者把地点放在台北。

台北人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复杂的歷史时空中。当时是国共内战。大陆沦陷时,许多人随人民**来到岛上。他们可能来自桂林(花桥荣记中的老闆娘),可能来自上海(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裡的金兆丽)可能来自南京(一把青中的师娘)也可能来自其他不同的角落。

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从年迈挺拔的儒将朴公(梁父吟)到煺休佝偻的女僕顺恩嫂(思旧赋),从上流社会的钱夫人(游园惊梦)到下层社会的总司令(孤恋花);有社交名媛尹雪艷(永远的尹雪艷);有煺伍军人赖鸣(岁除);有帮佣工人王雄(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有知识份子余教授(冬夜)......

他们都有过一段难忘的过去,或繁华、或引以为傲,但这一切的美好都在内战的蹂躏下化作灰烟,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段沉重的、斩不断的往事。他们背迫带着这些“重担”来台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失落和忧郁。在现实生活上,他们受过去影响,有的甚至沉浸其中而无法自拔,他们不断在回忆过去,期望能寻回一点美好,但今昔的强烈对比反而是一大讽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作者蓄意放在本书之前的无异是最好的注解。

虽然作者没有在**中揭露什么一鸣惊人的社会现象,反而是以一种不紧不慢的描写方式细细刻画每一个人物、描写种种人生百态。他娓娓道来这一切,从容不迫,但在读完每一篇章后每每使我神伤。我爲(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裡王雄之死感到难过,他是那么忠厚老实、勤勉努力,然而,却因为他长的丑而被嫌弃。

我爲(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裡的金兆丽感到惋惜,做了一辈子出风头的舞女,倒头来到底什么也不剩,就连最真切的「情」也牺牲了;我爲(梁父吟)中的朴公感到感慨,虽然白先勇描写他「身材硕大,走动起来,胸前银髥,临风飘然......脸上的神色却是十分的庄凝。」,使我们看到朴公凛然的威严,但事实上他是脱离现实的。

即使看完这本书,我仍然很难把当时的台北和当时的生活与现在的台北联系起来。塬来无论再怎么繁华的城市,也会有一段昏暗的过去,《台北人》中的台北就是,它让我觉得沧凉、颓靡,就像一个已经穷途末路的舞女,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凄艳之美。

白先勇的《台北人》中所描写的是国共内战时期的人们以及他们的故事。这已超乎地域的限制,他所描述的既非台北,亦非中国大陆的故事,而是在这个时空下,这些征战时代的人们的故事。作者异乎常人的成就,也就在于他所传承的不仅仅是这十几则故事,更是整个时代吧!

他们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走入歷史也走出歷史......

台北人读后感(篇6)

《台北人》中的主人公,几乎没有一个是正宗台北人。这十四个短篇中的主要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在大陆出生长大,1949年前曾经在大陆有着辉煌或美好的过去——无论是将军、飞行员还是个体户、风月场,撤退到台湾后只剩下平庸、琐碎、落寞的现实,往昔都成了回忆中的云烟。这种今昔之感也是十四篇的共同主题。

白先勇的官二代身份无疑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去观察撤退前后那些最富于戏剧性变化的人和事。他的叙述从容、准确而又味道十足。从上海百乐门的风月场到阔太太们的客厅,那个时代的你来我往、言谈举止、衣着打扮、陈设器物无一不入木三分如在目前。白先勇毫不回避与这些当代作家常常会投机取巧一带而过的难点进行正面交锋,《红楼梦》的传统仿佛在这些小说中又复活过来,而另一方面偶尔又会令人联想到维多利亚时代那些关于绅士和淑女的故事。

虽然功力十足,两三篇看完以后却觉得并不够厚味。所有往昔风光不再的感叹,追根溯源不过是人的虚荣心和失落感,把这种虚荣心和失落感展示给我们大家看,并不会引起太多的同情和动容;而白先勇在对这种普遍的失落人群寄予同情和感怀之外,并没能真正挖掘出什么对于人生、世界的新发现。只有看到《花桥荣记》这篇时才眼前一亮——老板娘拿起那张合影相框的时候,我们真正被推到了人生中那些无奈和痛楚的面前。我一直强调小说的“力量”,《台北人》教科书般的功力固然深厚,却并没有产生预期中的力量。,反倒是白先勇较早的短篇《寂寞的十七岁》(这篇很容易让人想起《都柏林人》中的《阿拉比》),虽然技法比较质朴,给我的印象却更为深刻。

台北人读后感(篇7)

这本书写的最牛的地方,就是作者把中国近代史融入**的人物的身世和经历中,从每个**人物身上,你又亲历了一遍当时的历史,比如北伐战争,主人公亲自去打孙传芳,你又经历一次这样的历史,作者把这段历史放在**中,你却觉得无比真实。

所以这与白先勇是名门之后有关系吗?毕竟,在生活中,他一定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物,他写了这样一个历史故事。

**里面关于吃饭、喝酒打麻将、跳舞、喝酒的场景描写的非常多,也非常逼真,关于吃的描写也非常多,从鱼翅到桂林米粉,各种场面的食物描写很详细,可能这也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从吃的东西来看,就能判断出来主人公的身份地位的不同,作者可能也比较喜欢打麻将,包括对衣服、配饰的描写,锦衣玉食的描写更加突出这些人物极力想要保持过去的那种风光,去到台湾,女人之间那种今非昔比的感觉会更加强烈,女人总要衰老,但是能够有好的际遇可以不显老,女人之间的攀比就是衣服和年轻,如果一个女人没有变老,那真的是很难(想到这里,觉得岁月对女人是十分残酷,所以为难女人的人男权的审美和女人的攀比了),里面有一些女主人公就是在大陆过的不好,到了台湾反而旗开得胜,免不了女人之间相互攀比,看谁年轻,想来很无趣,只是多少人能够挣脱这个枷锁呢?连作者都没能放过女人的青春容颜。

我觉得这本书很难读。每一个都是一段历史。我喜欢读故事,但不喜欢历史。这本书把历史写成故事。也许这就是写作的力量。

台北人读后感(篇8)

第一次读白先生的书是在高三的时候,问同学借的《纽约客》。这一次读《台北人》也是基于第四章《一把青》,从电视剧来看看原著。有一些读书时的小想法在后续点评得到了认证,比如王雄对小姐的那种好,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仆人对主人的好,而是超出一般关系范畴有情爱的意思在里面。在《金大班最后一夜》金兆丽看着身边的姐妹一个个都嫁人安定下来最后也选择安定,我觉得她的内心无时无刻不想脱离这样的生活安定下来。她调教的那个小女孩就是年轻时她的缩影,以至于她怀孕会如此气愤。她身边的小秦,身份是船员,就意味着漂泊,不能带给她想要的安定,说钱不够那都是次要的。最后她跟那个年轻学生却都不是她的月如。这又想到《一把青》里面的朱青,喜欢上的都是空军的童子军,何尝不是在找郭轸的影子,独留她一个人怎么活。被搬上荧幕的《一把青》更详细强调细节,看电视剧显得小说有些单薄,但小说的字数少给予读者有想象的空间。能体会到那时候的无奈,人物漂泊的人生,国共内战给那代人留下来的伤害。但仅仅是一点点的感受到,毕竟不是当事人没有办法感同身受。

台北人读后感(篇9)

白先勇先生的《台北人》,用最朴素平实的语言,刻画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灵魂却无处依仗的异乡客,明明与他们未曾相识,却在心中烙下记忆。

明明名为《台北人》,但是十四个短篇故事里,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台北人,他们迷恋过在大陆的辉煌,撤退后却只剩下寂寥,他们远眺大陆,却触不可及,他们与新世界格格不入,却骄傲地固守过去的风光。

这本书收录了20世纪60年代社会上不同阶层的故事,同时也暗藏了一部民国史在这字里行间中。

《台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众生相”。

“蒋碧月穿了一身火红的缎子旗袍,两只手腕上,铮铮锵锵,直带了八只扭花金丝镯,脸上勾得十分入时,眼皮上抹了眼圈膏,眼角儿也着了墨,一头蓬得像鸟窝似的头发,两鬓上却刷出几只俏皮的月牙钩来。”(《游园惊梦》)这便是白先勇先生作品吸引我的独特之处,看似朴素无华的文字,却让一个连模样都未曾见过的“蒋碧月”在我脑海中刻下了她的容貌。“火红”,“铮铮锵锵”,让我更加肯定,她是白先勇笔下的“凤辣子”,泼辣,美艳,却抵不过“人生如梦”四字,一场短暂热闹的宴会,只是一场对前尘往事半梦半醒的追忆,在时代的阴影下,一切的繁华已惘然,只余唏嘘。

“老者一头白发如雪,连须眉都是全白的:他身上穿了一套旧的藏青哔叽中山装,脚上一双软底黑布鞋。”“老者伫立片刻,然后拄着拐杖,弯腰成了一把弓,颤巍巍的往灵堂里,蹭了进去。”(《国葬》)不论是什么人,在白先勇先生手中的墨水下,终变成一个落寞的身影。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英雄末路,一片赤诚终将失付。

“朱雀桥边野草花,无意向中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惜世事变迁,物是人非。

《台北人》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台北人,他们并不生于台湾,长于台湾,这群回不去故土的“外省人”,怀揣着遥不可及、自欺欺人的幻想,将一部孤独的民国史带到了“新世界”——台北。在白先勇先生的笔下,《台北人》里的人物形象可谓十分丰富,有商人,有仆人,有军官,有贵妇,也有艺伎,知识分子。他们也许如今风光不再,也许仍有后起之秀。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连着过去的爱恨情仇,在暮年靠回忆取暖。短短的十四篇故事里,能看到不少“民国”这个短暂时期所经历的大事件,《一把青》里的凇泸会战,《岁除》中的台儿庄战役,《冬夜》里的五四运动以及《梁父吟》中的辛亥革命,而印象最深刻的,是结尾《国葬》一篇中,秦副官回忆抗战胜利那一年,他陪伴长官到南京的中山陵,那一声声的号令,如犹在耳,也时常回荡在一群暮年老兵的耳边。

“敬礼”——

这些马上要成为过去的人,他们忘不掉的是乡愁,是故国,海的另一边有他们忘不掉的东西,他们都想着有一天会回到“外省”——海的那一边。

这一份惆怅,道不清,说不尽。台北的冬夜愈来愈深了,窗外的冷雨,却仍旧绵绵不绝的下着。

台北人读后感(篇10)

台北,常常觉得像海市蜃楼一样的存在的城市。常常觉得熟悉,却并没有真正的接近过。

中学的时候,很流行刘墉、吴淡如之类的台湾作家,着实也看了一段时间的心灵鸡汤。慢慢长大后,就觉得似乎台湾作家的路线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台北人》这部小说,最初是蔡康永一再的提起。不过,对于蔡康永的文学选择,我此时已是不太信任的了。后来,在一次网络购书的过程中,为了凑金额,就把在购书单中存了很久的这本书加了进去。

看了第一个小故事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短、小、精、悍。每篇的篇幅都不大。但是寥寥几笔,却常常让人有“进入”的感觉。从国共,抗日的战争时期,到七八十年代的眷村时代。有像蔡康永那样的富家子弟,也有类似于王伟忠那样的眷村孩子。那两三代飘零的人儿。我,并无法品出其中况味。只是常常,从书中,读出那么一丝丝的怅然,一丝丝的忧愁,一丝丝的凄凉。。。

不了解白先勇,亦不了解台北人,更不了解那一段没有经历和感受过的历史。但是,白先勇的这本《台北人》,就光从文学的方向来看,在近现代中国也是非常合我胃口的。不评不论,不褒不贬,一切都只是陈述,功过是非自有公论。在这个所谓世界末日的前段,遇到《台北人》,真也是人生一大幸事也。

推荐给在努力生活着的人们。

活着,真好。

台北人读后感(篇11)

在大家都交了作业的当天,我这胆怯症加拖延症患者意识到必须交作业了。早就读完了《台北人》,无奈语言匮乏,不知如何下笔。

对于白先勇先生,我之前了解甚少,除了知道他对《红楼梦》颇有研究以及是名将白崇禧之子之外,其他一无所知。拜读完《台北人》,首先能感受到白先勇先生是一位极其重情重义之人,有着强烈的情感的写作者,才会有如此深情厚谊的故事。“纪念先父母以及他们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白先勇在扉页如是说。故事里的人物在时代裹挟中前行,都经历了时代变迁,大起大落,有多少人物,就有多少段物是人非的曲折。也许是阴阳两隔,也许是两岸相隔,也许是得失落差……个性鲜明的人物在一个个故事里的境遇与情感的变化着……从故事里,看到了那段历史背景下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地位人物的悲喜。

白先勇的每个故事里都有主人公今非昔比的惆怅,并且善于抓住女性的心理活动,有着《红楼梦》里的语言风格,细腻婉转,比如《游园惊梦》里的钱夫人,钱夫人坐计程车到窦公馆,闻到桂花的香气,看到窦公馆里的奢华,见到昔日姐妹的穿戴,包括多次描写蒋碧月那一双戴满了扭花金镯子叮当作响,无时无刻不撞击着钱夫人的尊严。一边赴宴,一边回忆曾经的自己,现实与往昔交错,仿佛真的是《游园惊梦》,亦真亦幻,沉浸其中,不愿醒来。从前出手阔绰的钱夫人为窦夫人办过生日宴,到穿着旧料子做的过时长旗袍赴宴;从前嫁给了将军做夫人的风光,到如今只能蜗居台湾南部的凄凉;从前大家赞赏的女梅兰芳到如今嗓子不能唱了,钱夫人的这一场游园惊梦,彻底的黯然神伤。《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金大班在夜巴黎的最后一夜,回顾了自己前半生的得意与失意,自己的命运与生命中几个男人息息相关,对于用尽情义的月如却不能托付,到年过半百只能选择一个老头,心有不甘也只能如此,接受现实。

白先勇先生塑造的角色,各型各色,她们的命运永远与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紧密相连,尤其是女性的命运,跌宕起伏,为了生存,坚忍坚韧。《永远的尹雪艳》里,尹雪艳不动声色便俘获了男人的心,活得如鱼得水,被女人们称作妖孽,但男人们前赴后继的勇往直前,这是其他女人嫉妒不来的本事。尹雪艳永远不老又永远迷人,还是资深的心理学家以及高级棋牌室的CEO,这是白先勇笔下女神般的存在。《一把青》里朱青由从前的怯态痴心到后来的爱吃“童子鸡”,由听到丈夫死讯便要随他而去到料理完后事就可以谈笑打牌哼唱。战争与时代造就了朱青可以强大到不动声色的痛彻心扉。白先勇先生的字里行间里充满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用情至深,读来颇受感动。

《台北人》故事里,永远都有麻将牌,这是那个时代各个阶层必不可少的社交娱乐必需品。它是《永远的尹雪艳》里尹雪艳的财富来源,还是《冬夜》里余太太不回家的理由,也是《一把青》里治愈空虚的良药……无论是南京还是台北,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棋牌不能停。那个时代的麻将桌是不是与现代年轻人组队玩电子游戏一般呢?

台北人读后感(篇12)

这是一个大时代的悲剧,一群随着国民政府撤迁来台的军民,有地位显要的官夫人,歷经沧桑的老将,普通的教书先生,抑或风姿绰约的舞女,他们皆有一个共通点:思念过去,活在过去,虽然身在台北城,却如飘泊无依的孤魂般游盪其中,以一种孤傲、看不清现实的贵族自觉,宛如一群不属于台湾社会,自成一格的「台北人」。

在「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白先勇先生以其细腻、略带哀愁的笔调,刻画出歷经五零年代上海风华,到至今感嘆岁月流逝,昔日温存的舞女领班煺休从良的最后ㄧ夜。故事的主角,金大班,已是一名纵横舞厅数十年老练的风尘女子,在上班的最后一晚,回顾自己的一生,进而道出那段独特的年代。时空背景回到迁台前大陆沿海的不夜城-上海,灯红酒绿、华灯四起、醒目的招牌上闪烁着刺眼的光辉,大街上人来人往,不时有达官贵人的黑头车掺杂其中。此时的金大班,正是黄浦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政商名流口耳相传的当红舞女,不知有多少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为她抛妻儿、撒金钱。再回到台北夜巴黎舞厅,金大班已年近四十,即将脱离苦海,成为整日只需摇扇子的老闆娘,时间的不留情固然是她苦恼的塬因,不过,真正令人嘆息的仍是那过往的光荣,那种荣耀,那种意气风发,似乎是在台北的二十年所难以匹敌的,也使得身为「台北人」之一的金大班,在喜悦之余,仍有些许惆怅。文中,金大班曾不屑地说,夜巴黎的舞厅还没有上海百乐门的厕所宽敞,并不只一次地强调台北的不足和上海的繁华,显现出她和其他的台北人一样,纵使在争逐声色犬马的风月世界,还是有掩不住的凄凉。

台北人一书描绘出一群战后新移民的众生百态,进而揭露他们对失根的惶恐以及内心深处那份永久的悲哀。近年来,台湾主体意识高涨、社会开始普遍强调本土化、在地化,加上两千年的政党轮替,台湾开始重视自己的歷史、文化。此际,一连串的去蒋化、去中国化,却也悄悄地分化民众、加强族群对立,这自民国叁十六年至今六十载的省籍问题随之浮上臺面,使一群在台湾土生土长的外省人第二代,莫名其妙地背上「不爱台湾」的罪名,成了名幅其实的「外省人塬罪」。塬本是推广主体价值的好意,却演变成如此,岂不悲哉?

其实,这些人的长辈,便是白先勇先生笔下的「台北人」,虽然他们多半抱持有家归不得的哀愁,深怀离乡背景之怨,却不也和台湾一起走过中美断交、煺出联合国等困境,一起胼手胝足地创造出举世闻名的台湾奇蹟,一齐见证台湾跻身国际的光荣时刻吗?再谈谈他们对这片土地的认同,记得在一次春节的特别节目中,收看一齣名为「漂洋过海来看你」的纪录片,内容叙述七十六年解严后返陆探亲的老兵们的辛酸史。其中,最令我动容的是一位荣民伯伯準备返台时,向一样白髮苍苍的昔日恋人道别的情景,他吃力地一字一句说:「我在台湾也有家,有太太,有…。」之后的话语已被哽噎声掩盖,令在电视机前的我红了眼眶。台湾为什么不能是第二故乡?「台北人」何尝不是台湾人?抛开杂见,以最真诚、包容的态度拥抱每一位共同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吧!

白先勇,一个出身国民党高级将领家庭的现代派作家,在特殊的历史时代,辗转于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美国之间,以他特殊的视角和特别敏感和执着,审视着最根本依赖的人性,审视着最热爱的传统文化。而在审视的过程中,白先勇的心情是复杂和沉重的,因为他看到了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衰亡。他想努力挽留,于是他通过他的创作,在作品中对逝去前的美好和逝去后的衰微作对比,给读者留下一个强烈的反差,让读者自己从内心萌发一种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从而达到“不衰亡”的目的。于是白先勇这个“敏感的伤心人”写了一部《台北人》的短篇小说集。

1965年4月,登上文坛已8年的台湾现代派作家白先勇在台北的《现代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与以往风格截然不同的小说《永远的尹雪艳》,一炮而红。从此之后,又引出了其他13篇短篇小说,并合订为《台北人》一书。书名之所以定为“台北人”,是因为在此集中,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一群特殊的人物:他们是1949年那一场巨大的历史变动后,毫无心理准备仓皇渡海,困居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家眷以及随潮东渡的人们。他们是中国现代历史的产物,他们虽然是生活的失意者,却是文学界的“幸运儿”,因为他们有资格在中国现代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有人说《台北人》很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正如白先勇先生自己说的那样:“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对历代兴亡感时伤物的追悼,从屈原的《离骚》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所表现的人世沧桑的一种苍凉感。正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三国演义》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历史感。以及《红楼梦》的‘好了歌’中‘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的无常感”所以,在白先勇的《台北人》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一种痛,一种对正在逝去的美的哀叹,一种对“已经不再,已经不能再从头”的哀悼。

我们都知道,“台北人”是一群特殊的人,在军事冲突和政治冲突中处于僵持对峙的时期,文化冲突却由于这些特殊的文化主体的心理失衡而被激发。这是作品中的人物,包括作者本人,都有一种情绪化了的文化心理体现:狭窄的生存空间、尴尬的国际地位、咫尺天涯的故土亲人,这些都成了他们的心理困境。而帮他们走出精神饥荒的,只有他们血肉相连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山水风土所孕育的文化情结。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们心里,是民族的象征和根结。于是,那批流离在外的“台北人”有着更敏感更执着的文化意识,和比大陆的中国人更自觉更强烈更根深柢固的文化情感。所以他们更容易察觉到文化的衰弱和流逝,于是也更痛苦和焦虑。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这唯一联系民族情结的文化传统衰亡,于是以白先勇为代表的海外华人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把握住渐衰亡的文化。白先勇选择了写小说,想在小说里提醒人们这种传统文化日趋衰微的现状而引起警戒。也想通过在小说中再现那些传统文化的氛围,再度勾起人们对那些美的热爱和执着。白先勇写下的《台北人》,也正体现了他自己说过的那句话:“《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了。”

前几天,随意整理书柜,无意间瞥见了妈妈推荐的《台北人》。这本书静静地躺在书柜多年,我却始终不曾翻动过。直到看了老师的书单,发现上有这本书,才打算一探其究竟。其实,以前有很多机缘让我去翻动她,但我都刻意和她擦肩而过,因为它的书名。我一直认为《台北人》是写给台北人的小说,书中描述的是他们的歷史、他们的故事,与我何关?但事实证明我错了,这部小说所描写的是民国初年人们的故事,只不过作者把地点放在台北。

台北人一书的故事发生于一个复杂的歷史时空当中。当时正值国共内战,由于大陆沦陷,许多人随着国民政府来到台湾这小岛。他们可能来自桂林(花桥荣记中的老闆娘),可能来自上海(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裡的金兆丽)可能来自南京(一把青中的师娘)也可能来自其他不同的角落;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从年迈挺拔的儒将朴公(梁父吟)到煺休佝偻的女僕顺恩嫂(思旧赋),从上流社会的钱夫人(游园惊梦)到下层社会的总司令(孤恋花);有社交名媛尹雪艷(永远的尹雪艷);有煺伍军人赖鸣(岁除);有帮佣工人王雄(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有知识份子余教授(冬夜)……他们都有过一段难忘的过去,或繁华、或引以为傲,但这一切的美好都在内战的蹂躏下化作灰烟,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段沉重的、斩不断的往事。他们背负着这些「重负」被迫来到台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失落、惆怅。在现实生活上,他们受过去影响,有的甚至沉浸其中而无法自拔,他们不断在回忆过去,期望能寻回一点美好,但今昔的强烈对比反而是一大讽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作者蓄意放在本书之前的无异是最好的注解。

虽然作者没有在小说中揭露什么一鸣惊人的社会现象,反而是以一种不紧不慢的描写方式细细刻画每一个人物、描写种种人生百态。他娓娓道来这一切,从容不迫,但在读完每一篇章后每每使我神伤。我爲(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裡王雄之死感到难过,他是那么忠厚老实、勤勉努力,然而,却因为他长的丑而被嫌弃;我爲(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裡的金兆丽感到惋惜,做了一辈子出风头的舞女,倒头来到底什么也不剩,就连最真切的「情」也牺牲了;我爲(梁父吟)中的朴公感到感慨,虽然白先勇描写他「身材硕大,走动起来,胸前银髥,临风飘然……脸上的神色却是十分的庄凝。」,使我们看到朴公凛然的威严,但事实上他是脱离现实的。

即便已读完这本书,我还是很难把那时的台北、那时的生活与现在的台北做连结。塬来无论再怎么繁华的城市,也会有一段昏暗的过去,《台北人》中的台北就是,它让我觉得沧凉、颓靡,就像一个已经穷途末路的舞女,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凄艳之美。

白先勇的《台北人》中所描写的是国共内战时期的人们以及他们的故事。这已超乎地域的限制,他所描述的既非台北,亦非中国大陆的故事,而是在这个时空下,这些征战时代的人们的故事。作者异乎常人的成就,也就在于他所传承的不仅仅是这十几则故事,更是整个时代吧!他们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走入歷史也走出歷史……

台北人读后感(篇13)

『《台北人》充满含义,充满意象,这里一闪,那里一烁,像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遗下遍处“印象”,却仿佛不能让人用文字捉捕。』根据欧阳子女士的分析,她将《台北人》的主题命意分三节来讨论,即“今昔之比”、“灵肉之争”与“生死之谜”。

过去(青春纯洁敏锐秩序传统精神爱情美理想……)vs现在(年衰腐朽麻木混乱西化物质肉欲绝望)——他们无法摆脱过去,也无法放弃过去。对他们而言,那些过去是他们全部的生命意义。——对人类生命之“有限”,对人类永远无法常葆青春、停止时间激流的万古怅恨。人,要活下去,要不败亡,最多只能这样——偶然回顾。

灵肉之争,其实也就是今昔之争,因为在《台北人》世界中,“灵”与“昔”互相印证,“肉”与“今”互相认同。灵是爱情,理想,精神。肉是性欲,现实,肉体。而在白先勇的小说世界中,灵与肉之间的张力与扯力,极端强烈,两方彼此厮斗,全然没有妥协的余地。

但在白先勇视界中,“昔”象征生命,“今”象征死亡。这一特殊看法之根结,在于白先勇将“精神”,或“灵”,与生命认同,而将“肉体”与死亡印证。如此,当王雄自杀,毁了自己肉身,他就真正又活起来,摆脱了肉体的桎梏,回到丽儿花园里浇杜鹃花。至于白先勇对人类命数的看法:『我觉得他是个相当消极的宿命论者。也就是说,他显然不相信一个人的命运,操在自己手中。读《台北人》,我们常碰到“冤”、“孽”等字眼,以及“八字冲犯”等论调。』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fanwen/88086.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