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优选十篇)。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篇1

今天看《高山下的花环》,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为梁三喜的大公无私,靳开来的舍生取义

为雷军长的怒发冲冠,赵蒙生的奋不顾身

为梁三喜那一句中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

为梁大娘那一句你是个军长,你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前线上,牺牲了。我哪怕就只看到了这一个,我总算是看到了。好啊,好啊,你们好啊,中国,能兴旺啊!

为所有可爱的战士,所有战士的亲人

如果可以,我多想和他们永远战斗生活在一起

这是离我们最近的一场战争,却似乎很远,很远

英雄永远长眠在青山上

活着的战友们和英雄的亲人会去看他们,

把他们的碑擦了又擦,给他们点烟,给他们倒酒,跟他们说说话

可是,我们还记得他们吗?

他们把青春献给了祖国

生的光荣,死的伟大

我们呢?又将把青春献给谁?

浴血奋战的英雄们,

我要对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是你们用鲜血捍卫了祖国的领土

更用短暂的一生告诉世人:人应该为什么而活,为什么而死。

我要像你们一样成为一名战士

一死有何惧,到处是青山!

为了所有可亲可爱的人能够幸福的生活

为了民族复兴不再受制于他人

为了人类解放红日照大地

抛弃幻想,准备战斗

中国是你们的,也是我的!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篇2

军训第四天组织观看《高山下的花环》这部影片,传达了作者对解放军战士们无私奉献的赞美与歌颂,我对那一群为国家奉献自己生命的真实事迹充满了敬佩之情。

赵蒙生,出身在一个军人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在下连队时,思想上还停留在“我要回去”,生活中不能融入集体,事事需要他人帮忙。但经过自卫反击战的洗礼,战友的牺牲触动他,战场上的血腥,使他懂得了作为军人不应该有退缩当逃兵的思想,要有军人的责任与使命感。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总会有很多想要逃避、退缩的时候,但我们需要做的是勇敢的去面对,不畏惧困难,迎难而上。

当自卫反击战打响,战士们义无反顾地杀上战场。艰苦的环境里,战士们干渴难耐,靳开来为了提高连队战斗力去砍甘蔗,被地雷炸死,炮手“小北京”被敌人的枪弹击中而牺牲,通信员金小柱被炸断了双腿,梁三喜为掩护战友赵蒙生中了敌人的冷弹倒在山坡上,愤怒的赵蒙生抱起炸药包冲进敌人山洞,为赢得胜利立了功。

在一场战争中,牺牲的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但那些牺牲的战士们,他们的热血会永远存在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心中!

新中国成立后并不是完全的太平,我们今天的和平是当年那些战士们用他们的生命所换取的,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们都爱自己的家,爱生活,尽管他们生活得并不富足,但他们始终将国家的兴衰放在第一位,在国家需要时,义无反顾、毫无怨言地献出自己的生命,位卑未敢忘忧国,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极强的爱国主义和崇高的情怀!

《高山下的花环》让我看到了战中的浴血奋战、战后的感人事迹,让我了解到我们脚下的土地不是用土铺就的,而是战士们用他们的鲜血,用他们的身躯奋战而成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应用在这里是恰好不过的了。

热血沸腾的青少年们,我们是幸运的,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应珍惜眼前的一切,努力读书,争做社会好青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奋斗,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出自已的力量。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篇3

——读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有感

花了将近一个多星期的零散的时间,将这本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看完了。这应该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反映自卫反击战即越战中军队生活的作品。毕竟,我们这一代人是幸福的一代,对战争概念有历史感。

这部作品,通过描写一个公司战前的艰苦准备,战中的血战,战后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我们脚下的土地不是铺满泥土的,。而是战士们用他们的鲜血,用他们的身躯奋战而成的。

全文以赵蒙生指导员曲线调动为由调入九连,赵指导员由于是“官二代”,住惯了城里繁华的生活,吃惯了城里的大鱼大肉,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般”的生活。到了连队里的第二天早上的早操“十公里全副武装越野”就让城里来的赵指导员累的气喘吁吁,全身汗湿的衣服还要让司号员小金清洗。

在赵指导员这些“公子”行为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赵指导员因吃腻了连队里馒头,将吃剩下的一个半馒头扔进了猪食缸中。不巧的是被扔的馒头被梁三喜连长发现了,他立即集合全连,怒斥扔馒头的人不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并且还要各班召开班务会议议论这件事情。这让我联想到了现在的“光盘行动”。

光盘行动的宗旨:餐厅不多打、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养成爱吃、厉行节约、反对生活浪费的习惯,而不仅仅是一种行为。

不仅仅是在餐厅里吃饭和打包,而是按需点菜,在餐厅和家里做饭。正在发起的“光盘行动”,试图提醒与告诫人们:饥饿感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而即便时至今日,尊重粮食仍是需要被奉行的古老美德之一。

有些思想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我们随意把食物扔进垃圾箱,是对劳动人民成果的一种践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种三岁小孩都会当成顺口溜来背诵的诗句,我们又有谁能真正做到呢?但当然,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光盘行动”已在全国各地展开。为减少“舌尖上的浪费”,北京众多餐厅开启了行业内的“光盘行动”,为顾客提供“半份菜”、“小份菜”、免费打包等服务,鼓励把没吃完的剩菜打包带走。

此外,一些餐馆在包装时会收取饭盒或塑料袋的费用。此建议可免费提供包装服务。这些活动都是促使人们节约粮食。当我们想到世界上一些国家的人民因饥寒交迫而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还有心把食物扔进垃圾箱吗?

小说中塑造的人物中有太多令人感动的了。有为炮排背那四发子弹并且抵抗不住长途快速穿插前进而活活累死的小金,有为全连因无水而去采甘蔗结果误踩地雷而亡的靳开来副连长。结果就是因为靳开来的采甘蔗违反了上级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连三等功都没有申请到。

还有因保护赵指导员而被敌人偷袭而亡的梁三喜连长。其中描写的最感人的要数梁连长为他父亲买药治病的六百二十元的欠账单了。梁连长为了还这笔欠账,平时抽的是黑乎乎的旱烟末,用的牙刷只剩下了“八撮毛”。

为了省钱,梁三喜的母亲、妻子和还在哺乳的孩子从火车站步行数百公里来到连里,这体现了劳动人民勤俭、诚实、无畏的传统美德。同时梁三喜的媳妇也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形象,即便梁三喜牺牲了,她也任劳任怨的照顾婆婆和孩子,并且当婆婆说说道要把她再次嫁人时,她立即哭喊着说“俺会照顾你一辈子”。

同时,这篇小说也批判了“官二代”。赵蒙生来到九连的曲线调动全是他的妈妈吴爽在后面开的后门,最开始赵蒙生也天天盼望着他母亲能够早点将他调出去,天天焦急的等待着他母亲的来信,了解最新的消息。但就当他母亲为他成功的申请调离时,全连却要出发上前线了,赵蒙生这时也明白这个时候调离就等于是当逃兵了,所以他被逼无赖跟着全连上了火车去前线了。

赵蒙生的母亲知道儿子走到前线后,立即打电话给救过雷的司令官,想把儿子接回来。军长当时正在前线执行任务,电话是十分宝贵的,但就在这时听到吴爽是为了给儿子开后门而打电话过来时他不顾吴爽的救命之恩立即挂断电话,并且火冒三丈。在战前动员会上,他脱下帽子,说想从后门出来的人是第一个拿着炸药包炸碉堡的人。

从雷军长可以看出在私情和公平面前他选择了后者。在我们现在也同样会有许许多多开后门的现象,某某官员的儿子考试分数最低却被录取、某某官员的女儿笔试成绩接近满分等等。很多官员并没有想到公平、正义。

而是完全为了自己的私情,为自己的儿女开后门。

回到小说,当雷军长在全军羞辱了赵蒙生之后,气得快晕了过去。他立即号召公司说,赵蒙生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而是一个英雄或熊。似乎就是因为这件事,赵蒙生完全抛弃了自己“公子”的习性,跟着全连战斗。

并且在为连长复仇时,他一个人拿着手榴弹闯进了敌洞中消灭了最后的残敌。由此可见,赵蒙生在连队和战争中获得了重生。他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自己不是懦夫。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小村庄。这些是我对这部小说的看法和看法。若想感受这篇小说的真谛,现在的你不妨也去读读吧!

陶宏超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poPO666.CoM

江汉大学

qq:***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篇4

这是我第二次观看这个影片了,第一次是在家时跟着父亲一起看的,两次观看的心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次观看后,更多的是对为了国防安全甘将热血献边防的英雄们的勇气的敬佩和那个年代朴素真挚的战友情的感动,这次看了以后令我深思的是家国情。

再次看到把“小北京”送上前线的“雷军长”时,我想到更多的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不是军长,他到现在连部队都没有进来过,他是一个本本分分老实巴交的农民,是一个朴素而又忠诚的拥军者,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教我唱那些红军打胜仗的歌谣“小红孩,扛红枪,专打日本接中央,中央打日本退,后面跟个游击队,游击队挎盒子,专打日本的老婆子”。时光荏苒,很多歌谣早已经忘记了,但当年父亲在月光下教我唱歌时坚定而充满希望的眼神始终印在我心上。

在我当兵后,父亲关注了很多关于部队的微信公众号,经常给我转发一些有关部队的新闻和文章,因为在西藏当兵的缘故,父亲对边境问题特别的关心,洞朗事件发生时,我们手机管理更加严格,当情况好转发手机时,打开手机的一刻,不出所料,微信上置顶的一百多条未读的消息果然来自父亲,当我一条一条看完和听完消息,已经泪流满面,环顾周围的战友也是一样的。当我跟父亲通视频报平安的时候,父亲装作淡定的样子,安慰着身边哭泣的母亲,他说“看吧,都跟你说了,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瞎操心,咱们国家强大了,外国人想欺负咱们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吧。”后来我偷偷地问父亲“如果我……你会怎样?”父亲很久不语,最后他说:“接受。”父亲的答案在我意料之中,毕竟他在我眼里是当今为数不多的思想端正又红又专的军属之一。

考上军校以后,寒假回家,习惯吃饭时看电视,每次我们除了看新闻看的最多的就是军旅题材的影视剧,如《毛泽东》、《许世友》、《刘少奇》等等。跟着父亲的脚步,了解了很多老一辈革命红军的英雄事迹,更加懂得感恩先辈,感恩父母,更加珍惜现在美好的幸福生活,也渐渐地学会用全局的,长远的眼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个令我震撼到鸡皮疙瘩竖起的一幕是玉秀趴在三喜坟上悲痛的那一声“三喜”,让我想到我们西藏边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他叫胡永飞,是我原单位山南军分区某团汽车队中队长,2009年初夏季节,藏南地区正逢雨季,在一次押运物资途中为了保护战友被滚石砸中壮烈牺牲。那时他的儿子胡博文只有16个月大,为了博文的成长,妻子周忠燕决定对儿子隐瞒丈夫牺牲的事情,只是说“爸爸在西藏当兵。”2019年周忠燕终于把藏在心里10年的秘密说给了博文,并带着博文来到胡永飞当年服役的单位和牺牲的地方祭拜,周忠燕对着胡永飞牺牲的地方嚎啕大哭:“永飞,你的骨灰我带回老家了,但你的魂全部都留在这里了……”,哭声响彻山谷,撕心裂肺,令身边人忍不住落泪。

因爱联姻,因爱生子,多么美好又充满希望的事情呀,却因为特殊的身份特殊的使命没能有善果。令人最痛心的事情莫过于看着美好的事物被毁灭吧。那一刻我在想如果让三喜和胡永飞再选择一次,他们会不会脱下军装,选择做个普通百姓,过老婆孩子热炕头那样安稳幸福的生活呢?答案我们都知道,他们不会。

我的老班长常说,“祖国无战事,军人有牺牲”。没有和平的时代,只有和平的国家,而我可以很骄傲地说和平背后有我的一份守护。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篇5

豪爽大度的副连长靳开来,先不说其他的事迹,就最后,他为了全连战士的生死而身先士卒到甘蔗地去取水而被炸死的一幕,也是催人泪下的,也许很多人会想那些连部的长官一样,认为他死得不值,甚至是违反了八大纪律,可是,试问,如果没有那生命之水,又怎会有战士们的生还?又怎会有后面战争的胜利?这样的人却连一个勋章也没有,怪不得赵蒙生他们会不甘心,如果换作是我也会忍不住要骂人的!

战士“北京”,也就是军长“雷神爷”的儿子,怎么说呢这个人,他没有像其他纨绔子弟一样,仗着老子的势力,在部队不干正经事,相反他是一个很有才华、却也没有架子、默默奉献的人,怎么看怎么让人喜欢,可是结局却也是很惨的。

这不血泪史但凭我来说是说不出那种感觉的,推荐你们也要自己看看。

岁月悠悠,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昨天,历史中的英雄可歌可泣,永垂不朽。在今天的和平时代,有无数为国家牺牲的英雄。

他们用自己的血、眼泪和身体来建立中华民族的根基。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正是无数先烈乃至更多中国人的血汗吗?这些不计其数的英雄事迹鼓舞了我们,给了我们力量,教会了我们努力工作,激励了我们前进,让我们懂得了人生的尊严,懂得了如何在新中国做一个年轻人!

作为一个新中国的年轻人,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在成长过程中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就像那首歌中唱的一样:少年强则国强!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篇6

清明节,单位组织了清明电影大放送,上午播放的是1985年拍摄的一部红色经典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虽然知道是正能量的好片,但毕竟是老片了,本不打算看的,可播放之前听说是关于越战的,自己就来了兴趣,又有人说,清明节看这片子挺好,也算缅怀先烈了,于是下定了去看的决心。

影片前三分之一算是故事的铺垫,对于看一部老片的人来说,显得有点无趣,甚至在那时我还掏出手机玩了一会,影片中间三分之一描述的是战争中的一些情节,感人但着墨不多。更感人的是战后那三分之一。另外,对喜欢追星的人来说,影片中的演员阵容除了有唐国强、斯琴高娃,竟然还有近几年大红的倪大红,而且戏份不少,这也算是一个看点吧。

影片讲述的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大背景下,发生在部队一个连队里的故事。连队里新来的指导员赵蒙生原来是军里一名宣传干事,母亲是高干,他来连里的目的就是为了曲线“救国”——以此调到离家更近的地方。指导员刚来的时候,连长梁三喜正要休假,但因看到指导员心思不在工作上,不放心自己的连队,就把休假计划一推再推。排长靳开来因看不惯指导员的表现,对其意见也很大。三个多月后,指导员的调令到了,而连队开拔上战场的命令也到了,指导员在连长的劝说下,勉强上了战场,但指导员的母亲为把儿子调回去,将电话打到了军长所在的前沿指挥所。军长为教育官兵,召开指导员所在师的全体官兵大会批了他,这反而激发了指导员的血性,立誓要上战场勇敢杀敌。

战争打响了,也很快结束了。连长在一次作战中为救指导员英勇牺牲。战前提升为副连长的靳开来在全连断水的情况下,为救全连去砍甘蔗,回来的路上不幸踩到了地雷而壮烈殉国。指导员上了战场后果然没让大家再失望,后来又因连长的牺牲作战更加英勇,他幸运地活下来了,并且立了功。

战后的一天,烈士们各自的家属都赶到了连队领取他们的勋章和遗物,梁三喜的`妻子和母亲带着出生不久的孩子却迟到了十几天才到连队,原来是因为下了火车后不舍得坐公共汽车,步行了十几天。也是战后大家才得知,连里的那位在战场牺牲的想当元帅的小“北京”,竟是军长的独子。

影片也反映了那个年代的一些社会问题,比如,指导员在战后对他的高干母亲说道,“这些年,你离开战争太久了,咱们离开人民太远了”;副连长因为生前看不惯一些不良现象,发过一些牢骚,以致牺牲了却连个三等功都没能立;军人的待遇太低,普通官兵借债的很多,烈士的抚恤金才550元等等。而也正因为反映了这些负面社会现象,才使电影更显真实,也更能反衬出电影人物中的人性光辉。

影片看完,感觉灵魂随着自己的泪水受到了一次洗礼,也迫不及待地想着写点什么,想了想,有三点感受吧。

一是感动到泪流满面。首先是感动于先烈们的义无反顾。连长在劝指导员留下时说:“中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那一刻,我想到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陈祥榕写下的那句话,“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革命军人的红色基因,从成立之日起,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影片中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争,一直到今天,一代代地传下来了!再次感动于军长和梁三喜的妻子与母亲的深明大义。军长把自己儿子也送到了前线,和指导员的高干母亲相比,觉悟简直就是云泥之别,军长对指导员的母亲说:“共产党的字典里,没有‘功臣’两个字!”是啊,抗美援朝时,毛主席不是把自己的儿子也送到了战场吗?高官的儿子是人,百姓的儿子又何尝不是人?他们又何尝没有妻儿老小?梁三喜的妻子在他生前曾写信说:“你几次来信都说,新来的指导员一到连队,你就回家探家,要是连队里的事儿实在忙,你也别让领导犯难,家中一切都好,你别挂着。”连长的母亲在烈士墓前,跟军长说:“老同志啊,想开点儿!俗话说,人活百岁也是死,孩子们这么死了,值得!”多么朴素的话,却折射出两个女人多么高尚的品质。还感动于连长一家的质朴善良。连长在遗书中说,“人死,账不能死”。他们一家生活在农村,家境贫寒,连长为给父亲治病,借了战友们共620元,连长的妻子和母亲带着全部的550元烈士抚恤金和卖猪的70元来连里还钱,为省钱,他们离家十多天,下了火车站走路到的连里,可想而知,路上也定是风餐露宿。这难道不是中国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的缩影吗?

二是惭愧得无地自容。连长因为不放心指导员的心不在焉,将自己的休假计划一推再推,直到上了战场英勇牺牲。他也有家,他也日夜思念自己的老母亲,也日夜思念妻子和即将出生的孩子,但为了连队,为了全连一百多名官兵,他默默地把大家放在了小家的前面。而战争爆发之前,连长带着他的连队,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战场,连长和很多战友也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活下来的,也有很多成了终身残疾。反思自己,同为军人,却时不时地考虑个人进退去留,要么就总为工作忙累不能照顾家庭发牢骚,总想着多休息一点该多好。和先辈们的高尚品质比起来,自己差得太远了。虽然我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像先辈一样,当战争再次爆发的时候,能够勇敢地奔赴战场,奋勇杀敌,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身为军人,只有战争和准备战争这两个时期,在准备战争的时期,思想总开小差,行动总有偏差,战争真正来临的时候,能否真正的勇敢,是应该打问号的。

三是升腾起凌云壮志。看完电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人都渴望幸福和平安宁自由的生活,但总要有人去付出,总要有人去奉献,总要有人去担当。既然选择了这身浪花白,那就该无怨无悔,此生无悔入华夏,不能只享受华夏带给我们的福利,我们也应该为华夏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中国民族已经前所未有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即将实现,前面还有许许多多的难以预想的困难,甚至是惊涛骇浪,身为军人,就应该坚守自己的岗位,为党和国家提供安全保障,每时每刻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提高胜战本领,提高打赢能力,当那一天真的来临,为了党,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义无反顾!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篇7

《高山下的花环》这本小说从标题就可以看出来,是一本与大自然和人文相结合的小说,它的故事情节和主题都与生态和环保有关。通过这部小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大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同时也深深地反思我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故事情节:

小说讲述了一个村庄中的民间故事,其中主角即是以大自然和生态环境为背景的一个故事。主人公艾玛是一个住在山区的女孩,她非常喜欢山林和大自然,经常到山中拾花摘草,列队在一起做成花环,带着花环到远处去兜风玩耍。她还和姐姐一起,学习我们这个地球的自然生态和环境,更加深入了解什么是生态的意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工业化,山上的大树被砍伐,山中的草坪被羊们乱咬乱吃,山顶航空站击裂了山顶的大石头,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艾玛也没了心情,她不再想去山林里采花玩耍,也不再对环境和生态懂得关心,但是,她的姐姐一直深刻体会到这些现象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她每天都在尽力保护着这片大自然和山林。

主题意义:

这本小说是一个与大自然环境和生态有关的小说,它的主题也非常鲜明,这个主题就是保护大自然和生态环境。从这个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工业化,这带给我们的是不可逆转的后果。如果我们不能及时阻止这种趋势,那么我们的孩子和孙子就会受到更加严重的影响。所以,这本小说的主题意义是非常深刻和重要的,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保障。

读后感受:

这部小说给我们很多反思和思考的空间,如果我们不能及时保护自然环境,那么我们的孩子和孙子将受到更加严重的冲击和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坚定自己的决心,去保护自然环境,让我们的家园美好可爱。同时,这个故事也让我深刻了解,一个人可以为生态环境兑现很多东西,即使周围的人都不关心生态环境,但我们一样可以保护好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艾玛的姐姐一样,为生态环境奋斗,为地球的生态和环境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这才是我们应该倡导的生存方式。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篇8

《高山下的花环》是李存葆的成名作,也是80年代最有影响的军旅文学作品。

小说以1979年的中越战争为背景,描写了解放军一个连队开赴战场前后的一段经历。九连连长梁三喜来自沂蒙山区,生活清贫,带兵严厉。,由于放心不下连队里的工作,一再推迟探亲的假期。新来的指导员高干子弟赵蒙生却在“走后门”进行“曲线调动”,无心连队的事情。战争打响后,九连担任打穿插的任务。梁三喜带领连队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走,和敌人进行着残酷的搏斗,终于占领了阵地的主峰,而梁三喜为了救赵蒙生却牺牲在阵地上。他留下的是一张染着鲜血的欠账单。

梁三喜的母亲梁大娘和妻子韩玉秀抱着三个月大的女儿从火车站走了一百多里地来到部队。她们走时,从衣襟里掏出一叠人民币交给赵蒙生,让他代梁三喜还上欠账单上的`钱,而这些钱是全部的抚恤金加70元。战士们嚎啕大哭,要替梁三喜还钱。梁大娘坚持认为这是梁三喜的遗言,不能违抗。

这篇小说的最大特点是,以歪风写出正气,以悲哀写出雄壮。用对比的手法塑造出各种人物,写出人物的各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篇9

感谢老师推荐的一本好书《高山下的花环》, 我是在激动和震撼的情绪下把它一口气看完。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小说,它在壮丽的悲剧中,热情讴歌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饱含着对解放军战士无私奉献的赞美与歌颂。掩卷回味,我好像也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透过那浓浓的战火,我看到了一个个最可爱的英雄,他们那样光彩高大:连长梁三喜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副连长靳开来豪爽大度,身先士卒;战士薛凯华胸怀大志,才华过人;军长“雷神爷”嫉恶如仇,一身正气;爱开小差的赵蒙生经历了战场中血与火的洗礼,最终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大功。 当我看到连长梁三喜那封遗书时,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你听他说:“秀:我除了给你留下一张帐单外,没有任何遗产留给你。几身军装,摸爬滚打全破旧了,唯有一件新大衣……”你再听他说:“人穷志不能短。再说我们的国家也不富,我们应多想想国家的难处!”都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这封家书,价值何止万金? 岁月悠悠,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昨天,历史中的英雄可歌可泣,永垂不朽。今天的和平年代里,也有无数的英雄为国献身。在去年那场突然来临的汶川大地震中,我看到了我们中国人在灾难面前是如何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如何团结一致重建家园。他们是英雄。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看到了中国运动员如何用自己的汗水和泪水,让那一面面承载着所有中国人骄傲、自豪与梦想的五星红旗,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是运动员们通过他们顽强拼搏,勇往直前,永争第一,让我们挺起胸脯告诉世界:我们中国是富饶而强大的!他们是英雄。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正是无数烈士乃至更多中华民族儿女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吗?这无数的英雄事迹给我鼓舞,给我力量,教我奋发,催我上进,使我懂得了做人的尊严,懂得了如何做一个新中国的少年!作为一个新中国的少年,我只有好好学习,拥有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出自已的力量。我永远记得老师告诉我们的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篇10

伍楚灵

高山之下,烈士陵园,一束束白花放置于坟前。谁知陵墓下的白骨,也曾是多少姑娘心心念念的梦中人。

如果,赵蒙生的转变是导演极力想要表达出的一条电影主线:对那个时代的一些高干子弟的鞭策与冀盼。那么对梁三喜与靳东来等烈士们的塑造则是电影另一主线所在:对万千于战场上牺牲的将士们及其家属的敬意与歌颂。

在影片里,从连长梁三喜与各士兵的对话、连长自身的回忆与举动,都可以看出,他与韩玉秀的婚姻,令人羡艳,十分美满。从梁三喜推着韩玉秀与小猪崽到玉秀不远千里赴部队解相恩最后留波浪鼓等一件件能够体现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事件。本以为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连长凯旋而归,一手娇妻,一手憨儿。可是战争无情、子弹无眼,一切成了奢想。前期的美满与结局时玉秀在烈土园的悲恸,也不过是场战役在这个时代千千万万的缩影。逝者已矣,可遗于生者的,只剩无尽的悲痛与思念。

于锋火之时的家书可抵万金,因为能予牵挂之人一声平安之音。但若为,绝笔之信呢?玉秀所求,仅是三喜的平安,不再是团聚与富贵,可那封自前线而来的锦书,却残忍地抹杀掉了这一切念想。想来林觉民的妻子收至《与妻书》之时,或也同玉秀一般,悲痛欲绝。回看残破史书万卷,又有多少本该琴瑟和鸣的幸福之家成为时代的眼泪呢?有多少妙龄少女从此只能睹物思人呢?

靳东来对梁三喜说:“烈士陵园见”,那时看到这一幕的我,多希望这仅是一句玩笑打趣话。可在最后,他们却真的在高山下的烈士陵园里相聚,和万千牺牲的弟兄们一起。在结局,靳东来的儿子拿着甘蔗,带着军帽,佩戴着一等功勋,用尚且稚嫩的声音喊出:“我也要做像爸爸那样的英雄。”而他的母亲,看着儿子,怔怔出神。我猜,她或许是从孩子的身上看到了那个从今在后,只有在梦里才有相见机会的人了。

那样的千山万水之隔,那样艰难的长途跋涉,挡不住数干年前的孟姜女,更挡不住思夫心切的韩玉秀。孟姜女犹可在遍寻白骨后随之而去,但玉秀不能,她要替三喜给母亲养老送终,将孩子盼盼抚养成人。遗孀之悲,在这漫漫历史路上有多少?唯愿战争不再,唯愿相思不负,更愿人长久。

那高山下的花环何来?不过是有人千里迢迢而来,在梦里人的白骨填埋处所放罢了。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fanwen/85699.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