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敦刻尔克观后感

敦刻尔克观后感(合集8篇)。

根据您的需求,泡泡演讲稿为您整理了“敦刻尔克观后感”,我们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动笔写作品名观后感呢?欣赏时,我们的内心都会充满感动。 我们可以利用这次观看的机会,写一篇观后感来总结新的收获,写观后感要循序渐进地写,将评论与感受合二为一,以下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敦刻尔克观后感 篇1

《敦刻尔克》的看点其一是画面,比如开场不久敌机来袭,沙滩上的人四散逃窜,一个士兵举枪射击俯冲的战斗机,这一组动态影像非常有格调,高手的感觉马上出来了,让你非常愿意看下去。

其二就是海陆空三线叙事,一般影视文学作品用蒙太奇手法,故事线不同,却是共时的,而此片三线的时间流动速度不同,这种不对称,带来结构上的趣味。

再就是配乐,敦刻尔克负责配乐的也是大神,据网友说,这个片子的bgm是渗入到剧情的,这个确实是,较之传统风格的电影配乐,这种配乐在情绪和心理上更深入,所以更写实,不是谁都能写出来的,也不是谁都敢用的。

最后是电影悬疑片的定位。大部分战争片说的是英雄的战争,将军们在大帐中运筹帷幄,士兵们沙场冲锋陷阵,英勇无畏,这样视角的故事已经太多了;而小人物的生存处境,是战争对于普通人展现出的那一面:三个陆军士兵望着大海绝望而无聊的等待;一个斜躺着,目不转睛的看另一个拿刀子扎开罐头,再要过来喝上一口;三个人在沙滩上眼睁睁看一个精神崩了的士兵投海自杀,脸上害怕的表情。一方面,这种场景和当一般人在医院挂号机前排大队,下班后挤在公交车里等到站,在琐碎、无意义上有着本质上的一致,这类体验也是现代社会大多数人会经历的。另一方面,敦刻尔克当中的小人物身处随时都会丧命的凶险场面,必须时时刻刻紧张警惕,以求生存。把无聊的场景拍得不无聊,需要能力,关注普通人支离破碎不值一提的生活并发现意义,有现实价值。设身处地的想一想,等待救援转移的普通士兵如同大屏幕外的你我,不具备什么超能力,被卷入战争,渴望能够活着回到家,尽管那场撤退战争的结局早已经知道了,这三个人是不是能全身而退却是未知的,他们的存活几率,受到空军力量的影响,受到民用船只救援的影响,受到当事人在刹那之间选择的影响。。

要说影片中表现的人性,其实并不是亮点。从这个片,我感觉诺兰已经过了主要是挖掘深层次人性的`阶段,在非常场景中表现人性,他已经做得游刃有余,因此不再浓墨重彩的在人性方面进行渲染放大,这个定位为战争悬疑片的电影,更多体现一种存在主义的世界观,价值判断已经不是重点。有人在采访当中问诺兰所秉持的哲学,诺兰说他的哲学会在所拍的电影中有所体现,确实,对于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通过影像反映比用语言表达更准确。在表现手法上,全景视角和个体视角之间的转换,不同进行速度的时间线的转换,运用自如,造就了一种立体的观看体验 。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生物,思维过程不是现实的镜面反映,人的头脑中世界的运转方式从来都和现实世界的单向度、同节奏不同,文艺作品能够发掘并满足思维的固有属性所衍生的需要,就会收获成功。在好莱坞早已是教程的快慢镜头结合起来用的技法,其实是这种思路最皮毛的应用,快慢镜头结合表现故事自出现以来收到了巨大的市场回报,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即便现在让很多人感到不适,属于新鲜事物,但它被人们接受和喜爱,只是个时间问题。

敦刻尔克观后感 篇2

《敦刻尔克》,本身是个历史名词,且有珠玉在前;好比中国人听《四渡赤水》,结果已经知道,并无悬念。照着史实硬拍,就成科教纪录片了。

诺兰自然也明白。

所以他想了个法子保留悬念,那就是:

本片与其说是战争片,不如说是悬疑片。

我们知道历史上40万英法联军最后成功撤出了33万人,知道这次大撤退某种程度上挽救了欧洲,保留了二战西线的火种,某种程度上拯救了英国与法国。

所以诺兰让我们看个体的主角,让我们担心:大部队是撤了,他们呢?在战争里,个体的命运呢?

很微妙的:本片里没出现希特勒、丘吉尔与戴高乐这些传奇人物。

更有趣的是,基本没出现一个具体的德国军人——有德国飞机,有德国子弹,以及片尾德国军人影影绰绰的群像,但没有出现一个具体的德国军人。他们更像是潜在的、无形的威胁。

于是电影被极度简化了。无形的敌人正在涌来。海岸上是英法士兵,看着北边的英国。所有人都在讨论一个字,“家”。跨过大海,就能回家。

当然,还隔着大海呢。

于是这部电影,被简化成了,“敌人到来之前,我们要跨海回家。”

于是变成了一个,关于个体的故事。

空军在竭力奋斗。海上的船只冒死营救。海岸上的士兵紧张彷徨。汉斯·季默的音乐响彻始终,用大量的铜号音效带着紧凑的情绪。情绪始终是紧绷的。

情绪的爆点有三个。其一,英国船队出现。其二,“我要为法国人留下”——这句看过的一定有印象。其三,就是结尾。

但大多数时候,情绪是抻着的,是克制的。

而情绪的起伏,支配着本片的进程。英国人在船上出于恐惧朝混进来的人怒吼;落海水手的恐慌;飞行员默默地算油;英国老船主神一般的冷静。

尤其是英国人的疑似内乱,让我想到《黑暗骑士》里炸船威胁的时刻,以及,《集结号》里,争执要不要撤退的时刻——人性在极紧张时,在情绪逐渐崩解时的那种细节,很有趣。

当然,没有类似于小丑、小李那样的经典诺兰角色。但这一部,本来就没强调个性——空中的,岸上的,海上的,这些角色主要强调的是个群体共性,毕竟,浓缩着40万大军的恐惧呢。

有一点,让我想到《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中,宇宙浩渺无边,美丽而残忍;同样,《敦刻尔克》里,德军没有实际登场,大海才是真正的主角。大海被诺兰拍得极为美丽,有一种单调的壮阔,足以体现人类本身的弱小,阻隔着生还的希望,随时吞噬掉生命,就像无情的宇宙似的;但大海又是回家之路——只要船主老爷子,那点大英帝国老贵族范儿在撑着。

这种美丽又残忍的矛盾,哎。

没有典型的英雄形象,也许除了那个“我要为法国人留下来”的长官,那个驾船前来的船主老爷子,以及那个飞行员。长官自绝后路时的担当;船主老爷子从一开始就坚定着,驾着私家小船,像郊游似的,前来战火纷飞的海岸救人,而且抚慰了落水士兵的心灵;飞行员义无反顾地完成任务后,在海岸点起那一簇火焰。

其他大多数角色,都只是芸芸众生。漫长的等候,茫茫的大海,最后被某种执着拯救了——说诺兰没有点什么隐喻,我是不相信的。

漫长克制了一整个电影后,有和平时刻的特写。蓝色调的大海换成暖金色调。然后在不断的穿插镜头中,出现了那段著名的讲话。

我以前看到过许多许多次,但在电影院里,只有这一次,我服气了,我觉得温斯顿·丘吉尔凭这段话,就配得上他的一切赞誉。

说到底,这部电影,就像是为丘吉尔这段配词,专门做的配套解说: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愈来愈大的信心和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岛屿。

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即使这个岛屿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入饥饿之中,这是我一分钟也没有相信过的,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仍要在英国舰队的武装保护之下,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这段话陈述时,镜头不断转到海滩,转到登陆点,转到岛屿和所有的地点,转到所有牺牲与生还的角色,转到大海。

“我们决不投降……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诺兰这样悬疑着小人物的命运,想讨论的应该不是宏大的战争,而是“战争中,每个个体的情绪与命运”。

他大概想让我们相信:

在铺天盖地的事件以及宏伟如大海之前,渺小个体的恐惧与无助,那是难免的;但某些高贵的勇敢瞬间,某些渺小个体的举措(比如老船主那持续的沉静),可以显得多伟大;到最后,这些牺牲,都会是值得的。

——至少我是这么相信了。

敦刻尔克观后感 篇3

最近诺兰导演的大作《敦刻尔克》正式登陆了国内各大院线,这部被国产电影保护月压了一个多月的电影终于在中国放映,我就等不及立马去看了。

本来暑假有一个活动,可以抽奖去北京提前观影《敦刻尔克》或是诺兰导演见面会,可惜我运气不好,没被抽中,不过我还是第一时间来看了这部电影。

《敦刻尔克》是描述了历史上的英国、比利时、加拿大和法国的士兵被德军包围于敦刻尔克,英国政府组织海军与平民帮助撤退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故事。据悉这是诺兰从小就开始听的故事,所以他对这部电影一定费了许多心血,对整个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故事也会有许多独特的见解。

影片采用了非线性叙事,通过三条不同的线描述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一部分。最让我记忆尤深的莫过于这三条线竟不是一个时间线,还能在最后衔接的如此自然。第一条讲述了敦刻尔克海滩的一个星期,几个士兵为了提前撤退不得不采取各种办法,有一个法国士兵甚至为了撤退混了进来,也充分体现出人的本性。第二条线讲述海上的一天,一个船夫响应国家号召去参加救援,在途中遇到受到惊吓的落难英国飞行员,最后经过摩擦成功来到敦刻尔克的故事。第三条线是空中的一个小时,讲述了几个英国飞行员与德军飞行员交战的过程。整部电影看似分成三线,却在暗中互相推进,不断推出主题。而在影片中并未出现任何一个德军士兵的正脸,也充分体现出了战场的恐怖,德军如幽灵一般的恐怖。这与《血战钢锯岭》还是有几分类似。另外一大特点就是电影中的人物对话特别的少,相较于基本上全程都在对话的《盗梦空间》,本片相比之下可以算是“默片”了。

这部电影还是让我感到了诺兰的才华横溢,也让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敦刻尔克观后感 篇4

观《敦刻尔克》有感

文\慕心

昨日应好友邀请随机买了两张当下评分还不错的电影票,电影的名字是《敦刻尔克》。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德国战场的军事失误,英法联军造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当然,撤退地在敦刻尔克,法比边境。

这一事件起源于1939年9月1日清晨,德国共产党对波兰发动闪电袭击,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同年9月3日,英法为共同利益向德国宣战。然而,奇怪的是,英国和法**队躲在他们建立的马奇诺防线后面,没有给予波兰国家实际的军事支持。

在对德国宣战期间,法国曾象征性的发动过一场“萨尔攻势”。当然,这种象征性进攻的效果也是可以想象的。前线只向前推进了5英里,法共占领了大约20个无人居住的村庄。这种“胜利”对于这场战争的意义几乎为零。

相反,德国的进攻不是一场游戏。9月7日,德共迅速占领华沙,波兰被完全占领。德**队对于英、法联军的这种“奇怪的战争”也是大惑不解。希特勒很清楚英、法两国的谴责无疑于作作势而已。

这就好比受困的羔羊对着饿狼装腔作势的空吼,最终只会暴露自己的恐惧。该是战争解决的还得靠战争。德**队的进攻丝毫不受任何影响。

英、法联军的不战和假战反而让德军率先占得有利先机。德军在战场上的连胜导致1940年5月10日,德国正式开始进攻西欧。希特勒在西欧战场投入了大量军事力量,这与英法盟军的被动反应形成鲜明对比。

据史料记载,当时德军共出动136师3000多辆坦克。希特勒把这些部队分成a和b两组,开始攻击比利时、荷兰、法国和卢森堡。西欧战场正式开放。当时,德国的兵力相当于英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共有147个师,300多万人。

但由于法国领导层的战略决策僵化、保守,他们没有主动出击,没有做好防御计划。只是把自己和希望沉浸在自以为坚固如金的马奇诺防线上,所以实际上向德国宣战而不是战斗,从不主动进攻。法国虽然偶尔在其与德国边境上进行小规模的“小打小闹”(萨尔攻势),然而,却最终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有效进攻从而改变战局。

自古以来,战争的胜利就在于出其不意,掌握战争的机会。没有人会配合你而乖乖进入你设置的圈套中。法国认为,德国的攻击肯定会攻击马奇诺防线。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德军没有直接攻击马奇诺防线。德国将军海因茨·古德里安在部署战场时表现出绝对的智慧和冷静。他率领德国装甲部队首先进攻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并成功绕开马奇诺防线,与斯瓦当地区拉开一道缺口。成千上万的德**队从这里涌入法国腹地。未来的紧张局势令刚刚就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头疼不已。

5月16日,丘吉尔飞往巴黎会见法国总理雷诺。然而,根据丘吉尔本人后来的回忆,雷诺已经认定他输掉了与德国的战争,法国**烧毁了大量重要文件准备撤离。当时的法国可是号称“欧洲第一强国”,雷诺说自己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的话所传达出的讯息可想而知。

然而,英国远征军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命运难以预料。

丘吉尔最后只能无奈的将自己派出的部队撤回。然后问题来了。加上法国共产党的40万军队,如何撤军成为当时最大的问题。德国装甲部队的猛烈进攻,本就在战场失利的法国就像是一个被打穿了的筛子,法国境内已经没有可以撤退的地方了。

此时,显然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40万军队越过英吉利海峡,在另一边撤退到英国。对英国士兵来说,家在另一边,但他们渴望看透。

如果全世界地理上的好人都知道,当时军队撤退只剩下三个港口,但加莱和布伦特海峡已经被德军占领,那么敦刻尔克港将是英法军队撤退的唯一选择。5月21日,德军直逼英吉利海峡,迫使近40万英法联军进驻法国北部。40万士兵被德军逼到敦刻尔克港狭窄的海滩。宽广的海岸和茫茫大海反而更容易成为德国空军轰炸的目标。

更为严重的是时间每过一分钟德军的脚步就离英、法联军更近一步。如果德军能够派出足够的空中火力对盟军进行猖獗的轰炸,再加上上海海岸的炮火和坦克部队的猛烈攻击,英法盟军即使有翅膀也逃不掉。敦刻尔克海港无疑就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英国首相丘吉尔连三个人都不能撤走,更不用说至少3万人了。

然而,历史是没有既定的剧本的。当德**队从西部、南部和东部向敦刻尔克推进时,最近的德国坦克距离港口只有10英里。十英里!

英法联军三面受敌,背面是海。危险就在眼前,英、法联军战士个个屏住了呼吸并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中等待即将来临的死亡。然而,奇迹发生了!

5月24日,德军的坦克部队接到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战争突然停止了2天。就这短短的2天却给英、法联军的撤退赢得了相当宝贵的机会。

后来,历史学家和军事学家们纷纷对于希特勒这一奇怪的命令进行了各种猜测(详见史料)。然而,不管希特勒当时出于什么理由,这对于英、法联军来说是无比幸运的。祖国就在眼前!

没有什么比活着回去更让人幸福的了。5月26日晚,代号“发电机行动”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正式拉开了帷幕。当战士们看到祖国人民自发而来的“无敌舰队”时,他们才真正地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电影一开始,成千上万的士兵排了长长的队伍等待撤退时,这样的镜头是多么的接近当时联军的真实处境。诺兰也不愧是大导演,当然在撤退的具体过程中诺兰将更多的镜头给了那些无助的士兵,他要在此影片中**人性最真实的东西。所以我们看到德军的战斗机在空中咆哮时,等待救援的士兵和将领都是齐刷刷的抬头仰望天空直到危险逼近。

因为你很难分得清楚是敌机还是自己人。直到空中扔下炸弹从身边**时一切都为时已晚。后来英国**在国内进行全国总动员,凡是拥有船只的人们都要前往敦刻尔克,帮助英国海军一起撤退。

在战争面前没有任何人迟疑,英国民众自发的驾驶着自己的私人船只冒着漫天的炮火出海了,内河船只也都奇迹般地开出了海。据记载,当时共有693艘英国船只和168艘法国船只参与了这场大撤退。英国皇家空军也是出动了自己最宝贵的战机作为空中掩护。

影片中出现的喷火战斗机和飓风战斗机都是真实存在的,尽管后来有人质疑英国皇家空军保留了一定的私心,并未倾其所有。然而事实上却是所有出战的飞行员都是用自己的生命在阻截德军战机。当影片中士兵们抱怨该死的空军在**时?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英国皇家空军并非没有任何作用。相反,英国皇家空军在撤退期间平均每天出动300架次飞机,有力的阻截了德军的空袭,同时英国皇家空军共击落德军战斗机上百架。(注:

此处之所以没有具体数字是因为对于这些数字没有统一的标准,为了不误导读者故而使用概数代替)以当时的情形看,德军拥有近300多架轰炸机和500多架战斗机,即使是皇家空军杰出的防御大师帕克少将自己也承认,不可能对于在大海上撤退的船只和陆地上正在投入战争中的远征官兵的空中掩护做到面面俱到。相反他们在此次撤退的功绩不容抹煞。影片中诺兰也是这样给观众们呈现和传达的。

后来时隔四年之后的皇家空军和美国盟友一起创造了又一个历史奇迹。皇家空军在诺曼底上空为陆地提供了强大的空中火力支援,并形成了绝对的保护伞,将德国空军驱逐出天空,为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提供了保障。针对“该死的皇家空军在哪儿?

”这样的问题和质疑,英国皇家空军足足用了长达四年的时间来向当时的士兵们重新作答。

把战争的还给战争,这是每一位从敦刻尔克大撤退回到家乡的将领和士兵们最该得到的释怀。把电影的还给电影则是诺兰作为一名享誉世界的大导演应该回报观众和自己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对于当时的英国和法国,甚至于每一位从撤退中活下来的士兵而言是恐惧、罪恶、羞辱和创痛。

然而,战争终归是战争,没有人包括军人在内理所当然的为哪一场战争负责。诺兰给我们传达的正是如此。在战争这场大熔炉里,人性的本质是最容易暴露的。

每一位被炙烤的灵魂都会发出本能的绝望和恐惧。诺兰希望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释怀,尤其是当时等待救援的士兵和参与到撤退的每一位将领甚至是皇家空军都能够对这段历史不再“耿耿于怀”。好比经历过战争创伤后遗症的一位士兵将乔治打伤后,他又出于对于安全感的极度缺乏,在道森父子驾驶着“月光号”在救援时,他作为战争的受害者却以船已满员为由拒绝搭载另一名战争受害者。

我个人认为诺兰将人性最真实的东西呈现给观众,这不是为了让那些曾经在敦刻尔克大逃亡中的士兵感到羞耻,相反他所要传达的是另外一种理念。那就是战争带给人们的毁灭性不仅仅是城市和房屋的摧毁,更多地是将人性的本质进行炙烤。因此,没有任何一个灵魂能够优越于另一个灵魂而做出更加圣明的决定,生存是人的本能。

当然,后面影片中的道森父子在创伤后遗症的士兵问及到乔治的情况时,士兵问道“他没事吧?”原来因为打伤乔治而愤怒不已的彼得此时很平静的回答:“没事”。

是啊,暴力的引起和**从来都是归结于暴力本身。诺兰很聪明地通过道森父子前后的态度转变从而含蓄的表现了当时的普通民众对于战争的态度。既然战争已经无可避免,那么只能将战争的东西还给战争。

因此,后来的人们更应该对这段历史释怀,没有一位从敦刻尔克撤退中回来的士兵应该受到谴责。正如影片中的台词所说,回来就好。如果真的有,那就是战争的发动者。

这场撤退我们记住的不应该只是羞辱。正如丘吉尔在事后所说:“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孕育着胜利”。

我们且不说当时丘吉尔是怎样的英勇果敢和雄才大略才将33.8226万人成功撤离。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假如德军不停止对其陆地上的猛烈进攻,同时又能够派出足够的空中火力进行猛烈打击的话。

丘吉尔的那番撤退孕育着胜利的言论将成为永远的笑话,而不是一个天才级将领的豪情万丈。

总而言之,敦刻尔克大撤退创造了历史上的奇迹!在这次撤退中希特勒自己亲手放走了英、法联军。这或许是德国法西斯注定的失败吧!

注:此文写于2017年9月4日晚,经过连续两次的校正和修改,本人作为一个不懂历史的人只是将大量的史料进行了一番梳理而已,其中也不敢过多的加入自己的个人观点。历史终究是历史,我们只能无限的接近它,却永远不能身临其境。

因此,每一步的探索只是离真相更近了一步,并不是我们已经掌握了全部真相。诺兰的影片中从头到尾都是在探索撤退中士兵们的反应,然而普通民众在战争中遭受到的创伤与危险可想而知。还原战争的目的不是想再次激起仇恨,而是我们能够深刻的认识到战争的毁灭性,如果哪一天战争真的来了,谁都不要想着心存侥幸。

敦刻尔克观后感 篇5

新学期第一部电影,期待了好久的评分爆表的《敦刻尔克》。在此之前的暑假里早就看到了关于这部片子的介绍,在整个暑假的国内影院都被笼罩在《战狼2》高涨的爱国主义情怀之下,诺兰的这一神作终于带来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影片还原了1940年法国敦刻尔克港口40万盟军被围困,最终被来自英吉利海峡另一端的英国人民成功营救的历史事件。其实这次撤退在历并不光彩,盟军自大地以为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固若金汤,而法比边界的阿登高地山路崎岖难行,德军无法攻进来。万万没想到德军一百多个师正是从阿登高地一路攻来,绕过马奇诺防线,打了个盟军措手不及,节节败退。最终40万人被逼到了敦刻尔克港口,等待救援。德军一面从陆上包围敦刻尔克,一面派轰炸机对海滩上的救援船和士兵进行轰炸,情况十分危急。此时英国发动了平民,业余的水手,渔民等贡献出自家的船只前往敦刻尔克进行救援。最终这项名为“发电机计划”的行动成功撤回33万余名盟军士兵,远远超过丘吉尔首相预期的3万人,为日后的反攻德国保留了火种。

影片分为3条线来讲述,分别是空中的战斗机,海上老渔夫的救援船,和海岸上等待救援的部队。因为三条故事线持续时间不同,分别为海岸上一周,救援船上一天,和战斗机上一小时。所以讲述的速度和方式也不同,但三条线始终互相关联密不可分,最终揉合为一体。可能这就是诺兰在时间上施展的魔法,任何人都在与时间赛跑。

纵观整个影片,德军始终没有出现,但是整部影片都始终让人处于一种十分紧张的状态中,虽然没有看到德军,但是通过撒下的传单,击穿船体的.子弹,夜里突袭的鱼雷等等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德军一步一步地逼近,时间所剩无几。这也是诺兰的过人之处,并不直白地告诉你,而是让你明显地置身其中。

从整体来看,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使33万的兵力得到了保留,但是到了每个个体而言,回到家,还是葬身海底,都只有一种可能。所以对与每个个体,这是一次巨大的劫难,当死亡就在面前时,是谁都不能做到泰然处之,是谁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回到海对面的家。这是人的本性。本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老船主和飞行员,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为这次行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老船主驾船救起一名名落水士兵,飞行员一次次击落敌军轰炸机,直至燃油耗尽。他们只是这次行动中微小的两束力量,但正是这一束束力量凝聚在一起,才能完成这次伟大的壮举。

影片最后回到家的士兵念着丘吉尔的演讲词:……我们决不投降,即使这个岛屿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入饥饿之中,这是我一分钟也没有相信过的,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仍要英国舰队的武装保护之下,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任何时候都不放弃,想尽一切办法活下来,因为活下来,未来就有无数种可能。

敦刻尔克观后感 篇6

有人说,这场撤退行动是“彻头彻尾的混乱”。有人则觉得是一次“溃逃”是一项“耻辱”。但很多英国人觉得这次行动证明了“英国人是一个打不倒的民族”。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吗?

对于一个理工Nerd来说,看历史最好玩的地方在于,就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比如我看电影DunKirk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英法被搞得这么惨?好歹四十万大军啊!

1939年9月英国对德国宣战,和法国比利时等结成盟军,躲在马其顿防线后面观望。当时伦敦和巴黎的想法都是错误估计了希特勒不可限制的野心,他们觉得希特勒占领波兰后会东下打苏联,结果希特勒不忘一战教训,先北上打法国。说起这个马其顿防线,法国人自以为固若金汤,结果偷懒的没有修地势复杂的阿蒙森林。德国的装甲兵团就从这个缺口切入法国。

缺乏有效交流手段的各个部队,各怀心思的盟军上层,还有被打懵的陆军,就是一下子几乎没什么抵抗;就算有,也是少数有荣誉感的;另外世人一贯认为遵循日内瓦合约,投降不杀俘虏(但实际上很多被降士兵也是当场被杀);经不起德国炮轰的比利时投降,又撕开了一道防守口子,1940年5月盟军已经被德国装甲兵逼到了海边。

这次撤退是英国本着牺牲少数(坚守周边防线)以争夺时间撤回英国远征军主力以保存本土作战实力。但是,当局并不是一开始就把它作为“大规模撤退”计划的,所以用“溃败”来形容这次撤退并不为过。法国人也不是预料英国撤军的,他们的想法是建立一个滩头堡继续抵抗。

这本书的优点就是“真实”,它描写了各种混乱,各种盟军高层的同床异梦,伦敦的朝令时改,也叙述了各种英国从上到下为了解救的努力(好多民船最初并不知道征用的原因);甚至连最后两天的海员造反也提到了。人非完人,在真实的战争面前,随时可以失去生命的时候,失去勇气是可以理解的。

本书也揭示了,这次撤退的成功,有很多因素:外因内因,有意无意。。。比如德军由于战略和实力突然的手下留情;九天的神奇天气保佑;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等等。甚至,那些为了别人撤退而坚守的士兵,自动自发抵抗不投降的士兵。。。

最后从预测的解救三万人到实际的33.8万人,包括9万法军,3.3万比利时军。所以在被德军包围只能跳海的情况下,能把这种溃败撤退也撤得如此成功,也是历史少有。“对英国人而言,敦刻尔克象征着愿意为群体利益牺牲奉献的伟大情操。”

当然,对二战史来说,这仅仅是开始。这仅仅是保存战斗的火种。

敦刻尔克观后感 篇7

只要参与,就是英雄

――电影《敦刻尔克》观后感

国人无双

本来,在上周六晚上,看完电影《敦刻尔克》后,就应该写观后感的,但是回到家,已经很晚了,眼睛直打架,所以直接睡觉;第二天,应约和朋友去宝界山游玩,回到家很累,又没动笔;接下来的几天,由于忙于工作,很累,于是又没写。直到今天,才有空写下这篇观后感。由此看来,《商君书》的说法还是绝对正确的,劳民、疲民,是可以让老百姓没功夫思考的。

本人已经好多年没去电影院了,因为我们这里最有名的特产就是盗版,往往电影院里刚首映,某些网站就有同样的片子出来。所以,为了省钱,真想看,就上网看不要钱的,方便又实惠。

《敦刻尔克》其实就是扩大版的《拯救大兵瑞恩》,整个电影讲的就是一个国家组织一大帮人,去拯救被纳粹德军包围在法国北部敦刻尔克海边的四十万英法联军。既然知道了内容,我就不大感兴趣了。但是坚定“马国”夫妻号召大家不要去看,这倒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也就非得要去看这部片子,不仅自己要去看,而且还要带着全家人去看,去消消毒,去领教一下西方电影毒害的威力。

电影分三条线来讲述这个故事,陆地、空中、海上,我们先讲第一条线――陆地。

影片一开始,一群英国士兵在一个小镇上找吃的,突然遇到了德军的袭击,他们连德军的面都没见到,一群士兵就只剩下了一个幸运儿汤米。

汤米一路逃跑,终于来到海边。放眼望去,海滩上到处都是等待撤离的士兵和堆积如山的军用物资。这样的场景让我记起了,一部描写“南京大屠杀”的国产电影。一队国军士兵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来到江边,江边人头攒动,都是人,没有一条船,身后就是如狼似虎的日本兵,你说怎么办?

汤米当然明白,等待意味着什么?所以我们的汤米一直在想方设法逃离敦刻尔克,当然也做了一些并不怎么高尚的事情,在经历了几次历险过后,终于跑回了英国。

在英国码头上,人们拿着各种物品来犒劳归来的士兵,汤米就觉得很不好意思,毕竟是打了败仗,狼狈逃回来的。这时画面中出现了一位老人,他在给士兵们分发毯子,这位老人对每一位归来的士兵都说了一句话:孩子,你干得很棒!汤米听了之后,很羞愧,就说,可我什么也没有做,一直在逃跑啊!老人仍然说,孩子,你干得很棒!

的确,每一个可以平安归来的人,都是英雄!每回来一个人,就是为世界保留一份反抗纳粹的力量,保留一颗自由的种子,只要你可以反抗纳粹,你就是英雄!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某个英雄的军队,在他们看来,逃跑是一种懦夫的行为,是一种背叛革命的行为,是一种应该遭到唾弃的行为。你看看,正常人和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奥特曼之间的区别就在这里。

第二条线,空中。空中的主角是三架喷火式战斗机。我们可以看到三架喷火式战斗机的编队是很密集的,这是沿用一战时的思路。因为一战时,还没有很先进的无线电通讯系统,有时候飞机之间的联络还要靠手势,所以密集编队,就是为了容易看到战友发出的手势。

而此时,德国人的飞机编队就很科学,他们两架飞机之间往往都要相隔几十米到两百米左右。德国人的战机是BF-109,这种飞机速度快,便于打游击,往往运用打了就跑的战术。

三架喷火式战斗机在飞往敦刻尔克时,就遇到了BF-109的袭击。因为编队密集,长机被击落。法瑞尔的飞机也受了伤,他的战友柯林斯,就问法瑞尔能否坚持,是不是返航?法瑞尔回答说,只是油表被打坏,还可以继续,请柯林斯随时报告他的飞机油量情况,也就是两架飞机共用一个油表了。

两架飞机又进行了一场战斗,在击落了几架敌机之后,柯林斯的飞机不幸被击落,这就意味着法瑞尔无法知晓自己飞机的油量了,这时的法瑞尔完全有理由,光荣地离开战场,返回英国基地。但是,当他看到德国飞机又在肆虐地屠杀英国士兵,轰炸英国船只时,他为了自己的同胞,忍不住又加入了战斗,直至燃油耗尽。

此时的法瑞尔完全有机会向海上滑翔,像他的战友柯林斯那样接受英国船只的救援。但是,当他看到有一架德国轰炸机,又忍不住,加入了战斗,在击落敌机后。由于离地面太近,他已经没有机会跳伞,只好任由飞机向敌人的阵地滑翔而去。飞机迫降后,法瑞尔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个人的安危,而是放火烧了飞机,在做完这一切后,才光荣被俘。对,这绝对是光荣被俘!因为他出色地履行了他作为战斗机飞行员的职责。

鲍鹏山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检验一个人有没有道德感的一个方法就是看他会不会生气。如果面对黑暗、邪恶,面对世上一切的不公、不平,你还能够生气,并且很生气,说明你还有道德感,你的道德感还很强……”以下还有很多精彩的话,大家可以去查一下,这里就不多说了。

一个道德感这样的强烈的人,面对纳粹,会生气,可以奋不顾身,舍身解救自己同胞的人,能是一个无耻的人吗?就算他最后被俘了,也一点不影响他是一个英雄。但是,我们的某个文化,就往往将被俘和耻辱划上等号。在朝鲜战场上,不就是这样吗?那些被联合国军俘虏的士兵在战争结束后,一部分人回了大陆,一部分人去了台湾。回大陆的这部分人,得到了怎样的幸福生活?去台湾的那部分人,又是何种牛马待遇?这里不便展开,历史总有还原真相的时刻。

最后,讲最为关键的一条线,海上。因为要跨过英吉利海峡,要撤退就必须要有船,没有船,神马都是浮云!所以,海上的故事主要围绕“月光石号”这艘游艇来展开的。这艘船的船长是道森先生,船员是他的儿子皮特和帮工乔治。

一开始,道森先生并没有打算让乔治参与营救,毕竟很危险,乔治是在开船的最后一刻,跳上船的。正因为这一跳,使他成为了英雄!虽然说,他死得很莫名其妙,毫无缘由,但是绝对是有价值的。因为他用他的死,拯救了一个患了战争恐惧症的海军士兵,最后这个士兵放下恐惧,也加入到了海上救援中去。所以我说乔治也是英雄。

当然,这艘船上最大的英雄还是道森先生。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还是,当他在面对敌机俯冲扫射的时候,那份沉着,那份冷静。最终,在道森先生的指挥下,成功躲过敌机的追杀,拯救了一船人的生命。当“月光石号”在英国码头靠岸的时候,就有人发出惊叹,没想到这么小的一艘船居然救了五十五个人!

在这场救援中,有多少像“月光石号”这样的'民船,拥有这些民船的都是普通民众,但是,在他们得知,自己的子弟兵被困敦刻尔克时的那一刻,就不再普通,那一刻,他们是英雄,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去解救陷入困境的孩子们。于是他们义无返顾,决然开向最危险的地方,去解救整个民族,整个国家!正因为有着无数像“月光石号”这样的救援船只,像道森先生这样的船长,像皮特、乔治这样的船员,敦刻尔克才能成为奇迹。

海上营救的最后一个镜头是,负责在敦刻尔克现场指挥救援工作的英国指挥官博尔顿,在完成对英国士兵的救援任务后,拒绝撤退,说他要去帮助法国人。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一对有颜色的夫妻了,他们就直接指责英国人在敦刻尔克拿法国人充当肉盾的,自己先跑;然后在缅甸,又提供假情报,坑了中国军队,那我们当炮灰,掩护自己逃跑。像这样不要脸的电影,必须抵制!这都哪跟哪?

一个人首先得顾及自己,才能去顾及他人。先救自己国家的人,再救其他国家的人,这是人性使然。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人。不像有些国家,先人后己,一直都在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就算饿死自己国家的老百姓,也要援助其他国家的老百姓,就算自己国家的小孩没有书读,也要援助其他国家的小孩有书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把老百姓的生命,把老百姓的幸福,把老百姓的生活不当一回事,可以随时牺牲,随时交换,随时舍弃,这样的精神正常吗?

这个社会也怪,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听说腾飞老师的博客、公众号什么的都被封了,就因为他为《敦刻尔克》说了一句真话。想当年春秋时,齐国大夫崔杼,何等凶狠,一连杀了两个敢于记录真话的齐国史官,有用吗?照样不断有勇敢的人站出来说真话。几千年前的古人就讲“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都互联网时代了,你封得住吗?还这么傻,脑子要补钙!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个什么保卫战,作为本篇的结尾。在敦刻尔克,只要参与,就是英雄。同样,在某个保卫战,只要你参与,哪怕只点了一个赞,只当了一回群主,只搬了一块砖,你就是英雄,你就足以自豪地对你的后人讲:在那个烽火连天、风沙骤起的年代,你说过真话!

国人无双

2017.9.14

敦刻尔克观后感 篇8

9月1日零时,零点首映活动在全国影院开启,不少诺兰的铁杆粉丝第一时间到影院支持这部电影,他们纷纷称这部电影不负期待,如同亲历了一场生死之旅,值得二刷。

《敦刻尔克》在海外好评如潮已是人尽皆知,许多外媒称这部电影会是今年颁奖季的大热门,“年度最佳”“诺兰生涯又一巅峰”。原本以为战争片就是打打杀杀,手撕敌人,但诺兰偏不这样拍,PG13的等级,连13岁的孩子都可以看的战争片,不用血腥去展现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多面,诺兰的这招险棋赢得漂亮,收获不少赞誉。

影片的沉浸式体验备受认可,“没有血肉横飞却处处让你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有种窒息的感觉”,“第一个镜头就将观众直接拖入战场,每分每秒都在绷紧神经”,诺兰的叙事功力也是关注焦点,“打开战争片新思路,海陆空三线交叉叙事浑然天成,不着痕迹就被带入残酷战争的体验中”,对历史的忠实还原也深入人心,“一如既往地精准,诺兰用他擅长的时空刀法雕刻出了历史的种种细部”。

《敦刻尔克》还原了这场大撤退的全部过程,他并没有撒狗血般地讴歌军民团结抵御外敌的悲壮,而是通过海陆空的三个视角,一小时、一天、一周三个时间维度的全景式交织,揭示了战争和每个人之间的真实关系。不仅让你看清那段历史,更让你重回那片充满绝望和死亡的海滩,带你重新经历了一遍敦刻尔克。

影片中没有出现丘吉尔,希特勒,戈林等等围绕这个事件众人皆知的几个历史大人物,而是完完全全抛开这些站在战争幕布之后夺眼球的指挥作战的人,专心于那些冒着炮火站在最前线的小人物。把敌人藏在观众的心里,把塑造历史的大人物藏在历史里,只是尽导演之责用声音和画面好好讲故事。

活着就是胜利,是这部电影最想表达的主题,恰恰是这一主题引起了全球观众的共鸣,因为活着,是每一个人的大事。

本文网址://m.popo666.com/fanwen/73758.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