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家乡的风俗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十四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1

除夕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每一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就是除夕了。在这一天,爆竹声声响,烟花处处开。

除夕晚上要吃饺子,寓意团团圆圆,平平安安,甜甜蜜蜜,再配上自制的蘸料,简直是人间美味了。这一天,人们可以放下所有的坏心情,释放所有的压力,悠闲自在,乐此不疲。到了晚上,才是重头戏。

除夕因位于其年之末,人们便更加有兴趣。再加上美味可口的食物和长辈们送出的红彤彤的压岁钱,小孩子们是“吃嘛嘛香,喝嘛嘛乐”了。大人们也不例外,他们可以放手自己的孩子,任他们肆意逍遥,只要注意安全。然后自己找个麻将摊玩上两把,输赢亦是快乐。有的不赌钱,就“赌”胃,找上几个好友,买上几瓶价格居中、上得了台面的酒,再配两个小菜,人间天堂啊!

老人们终于不再孤独,儿孙在庭院里疯玩,老人们就坐在一旁看着,时不时警告上几句,要小心些;或和几位老友聚在一起玩扑克,不拿钱,就图个快乐。

小孩子们最为猖狂。手里捏着打火机,兜里揣上几盒炮,尽管有些恐惧,也要放上一盒。虽然家长叮嘱不要玩炮,不要玩火,可到了这时,好奇心胜过了妈妈的话,必定要玩。这是男孩子们的活动,有些女孩或许也会参与。再来说说大部分“仙女”们都在干嘛,她们到了过年也不安静,小的到处抱大腿要红包,再拿去买糖;大的则聚在一起跳皮筋,讲故事。

可是,如今这个时代,电子产品高端又实用,过年没了热闹的气氛,刷视频,玩游戏等等,占据了一整天。年味走远了,真的回不去了吗?

今年,希望热闹一点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2

在世界各地红白喜事都会以当地独特而盛大的习俗进行庆祝。而在我的家乡——东阳乡下,每当建好房子主人都会在房顶往下丢馒头以示庆祝。在热气腾腾的馒头里面还能找到二元、十元甚至能找到二十元。我非常幸运,今年的腊月十八在外婆家赶上了这样的盛事。

那天一早妈妈就把我叫起来,我看了一眼才7点半,为了能抢到馒头我忍了,痛下心来和床告别,脸都没洗,我们就拿着一个袋子出门了。

到了那里却稍有些晚了,本以为马上过年了没人来,可以让我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捡几个馒头。到了那儿才发现什么叫人山人海,一眼望去全都是人。妈妈跟我说来抢的人越多说明这户主人家人缘越好。

8点一过电子鞭炮骤然响起,这是提醒还没出发的父老乡亲们,马上扔馒头了,大家快来啊。等鞭炮声停止不久,一个个红包雨从房顶飞了下来,当我抬头准备接时才发现别人都是有备而来的,好多叔叔伯伯手里都拿着三米长的网兜在半空中拦截馒头。

我不知道是因为我的文雅气质还是因为衣襟整洁,反正楼上的那些人一直朝我的方向丢馒头,但我还是没有抢到,因为都被那些长网兜给半路拦截了。甚至有人还抢了我到手的馒头,不过姜还是老的辣,我的外婆还是还是非常厉害的。我、妈妈、舅妈三人才抢了5对馒头,外婆一人有10多对,大丰收了。

从小在城里长大的我很少有机会能参加这些习俗,虽然过程有点粗鲁,我的脚被踩了好几脚可却很好玩。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回来抢馒头。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3

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区的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独特风俗,我的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是划龙舟、挂艾草、包粽子等,当然,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包粽子了。

关于端午节包粽子,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当年楚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原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为了不让鱼虾啃咬屈原的尸体,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原的肉体,但是后来屈原托梦给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

我很喜欢包粽子,记得有一年端午节的前一天,我一大早便和妈妈去超市买粽子的食材了,糯米、红豆、猪肉……我们拎着这一大袋沉甸甸的东西回到家便开始忙碌起来了。妈妈吩咐我把叶片放入水中洗干净,放在一旁待用,再把糯米放入水中洗干净。现在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往糯米里加了盐和酱油搅拌均匀,之后妈妈熟练地拿了两片粽叶重叠在一起,折成一个锥形,接着往里面填充食材,再用五色绳把粽子绑得严严实实,就这样一个完美无缺的粽子诞生了。我见这步骤如此简单,便也拿了两片粽叶把食材填充进去,哎呦,糟了,食材都从一个小洞里"逃跑"了。哎!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妈妈就再演示了一遍,这一遍我认真地观看并记住了每一个细节。"哈!我会包了。"我笨拙地拿起两片粽叶,填充食材……我的速度虽然没有妈妈的快,妈妈包三个,我只能包一个,但是我已经尽了目前我最大的努力了。

看着妈妈和我一起包的粽子,心里乐滋滋的。我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放进锅里,盖上锅盖,让它们在锅里叹气似的沸腾着,闻闻那香味儿,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一个一个用碗装着,大口大口往嘴里塞呢。

喜欢粽子,不仅因为它是家乡端午节的一种风俗,还是我记忆中儿时最爱的味道。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4

不论是城里的孩子,还是乡下的孩子,都有一个心中的游乐园。

春天,女孩子们跑到山上摘桃花、梨花和迎春花,撒到小河上,小河就成了花河,漂亮极了。她们也把摘来的花编成花环,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美丽的花仙子,在山上、田野里随风奔跑;男孩子们则把小花的汁液放到玩具枪里,喷射出紫外线一样的激光,然后把自己想象成勇敢的战士。

炎热夏天的乡村午后,孩子们的玩意抵不过热辣辣的太阳。他们下饺子似的跳进水里,打水仗、狗刨、仰浮等很多好玩的水中游戏。小河就是个纯天然水中游乐园,够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对他们来说,夏天依然是清凉的。

秋天,孩子们的“口水虫”忍不住了,跑到果园里偷偷摘果子吃,吃着果子,还在果树下堆树叶城堡,在树叶上签名,插在城堡上以示归属,他们在各家的城堡里走东家窜西家,热闹极了!他们也会在无聊之极抓一只蚂蚁放在树叶上让它们在小溪里乘风破浪;他们还把母鸡下的蛋当做“宝物”来玩寻宝游戏。

冬天,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再到结冰的河面上滑冰。在嘴巴馋的时候就在河面打个洞捉鱼,冬天的鱼又肥又大,炖起来香味四溢,美味极了。尽管手冻脚麻,可为了这美味佳肴也值了。

一年四季,孩子们的乡村生活丰富多彩,虽然没有城市孩子们玩得过山车、海盗船、碰碰车……却依然天然独特,非常开心!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5

世界各地都有自己本地的风俗,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例如白族、蒙古族、傣族……我家乡的风俗也绝不逊色。

过年啦,家家户户都要吃厚味的腊八粥和吃那鲜美的饺子。腊八粥有许许多多的干果熬成的,就像呢璀璨的星空,豆、米、花生、核桃……那都是锦绣星星,在汤汁这个锦绣的“宇宙”中闪烁着。当然,还要吃祭灶神,吃祭灶火烧。祭灶神当然要用十八个祭灶火烧和一些菜,给灶神当上天路上当干粮吃。祭完灶神,就要把这些食品瓜分。过年了,串门可是少不了的啊,到了亲戚家,小的都给老的拜年,还能得压岁钱。过年娱乐也少不了,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城市里也有人舞龙。在锦绣的夜晚看烟花,在繁华的城市看舞龙,那是多么夸姣的一件事呀!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你记住了吗?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6

炮竹声下,映照的是扬起笑的脸。很久没有,如此畅怀的开心,如此肆意的快乐。我过年,我快乐。一道道晨曦划破夜空;一个个灯笼飞上屋檐;一幅幅对联贴上墙壁;一件件新衣奔离衣柜;一声声爆竹响彻天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飞舞;一阵阵欢呼请出红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传——过年啦!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大年三十俗称除夕,在这一天家家都吃肉饺,寓意是昏昏沉沉地过完了一年。在吃饺子时要比家里的人口数多盛一碗,就是希望“年年有余”呀!

除夕晚上,每家都会点上两根大红蜡烛,彻夜不灭,并且一直点燃到大年初一早上。也有人会在这一晚“守岁”,老年人守岁是对匆匆流去时光的惋惜,而小孩守岁,则是为了延长长辈的寿命。俗话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大年初一凌晨五、六点的时候,我们这可不是去拜年,而是去上坟。一大早,我们便动身去上坟,拿着冥币、黄纸,还有鞭炮。人们在上坟的时候,会将黄纸点燃后放在坟头前,那燃过的黄纸灰被寒风吹起,像是逝者对人间亲人的问候。

大年初一,家家吃素饺,而不会像前一天那样吃肉饺,寓意是今年不能像去年那样昏昏沉沉地过了。吃完早饭,男人通常会带着一群小孩去挨家挨户地拜年……

随后在大年初几的这几天,吃饭都要放鞭炮,而且放鞭炮的时间都是在一天三顿饭之前,所以,这几天鞭炮声会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显示出春节欢庆而热闹的气氛。

一个普通平凡的习俗,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些文化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这些结晶需要我们继承与保护。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7

我的家乡虽然没有大城市那么豪华,那么美丽,但是一但到过年,那是多么令人难以忘记!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吧!

每当快要到过年的时候,人们会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打扫完以后,人们就会去天虹,大超市里卖各种各样的年货,比如糖,水果等,这一去就会大包小包地提回来。

你知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在过年的时候在自家门上贴上对联和放鞭炮吗?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从前在一个山谷里有一个黑漆漆的山洞里,山洞里住着一只叫做“年"的怪兽。在这个山谷下面有一个小村庄,这个年到了过年的最后一天的时候,就会下山来害人,这村庄里的人就会把门关得紧紧的。可是,年依然有办法进入乡村的家中吃乡村的东西,乡村没有一点办法。有很多乡村都到了城市里过年。有一年,乡村们正在去城市的路上,有一位仙人对乡村们说:“这怪兽最怕红色的东西和响声了。”乡村们听了后,就把红色的对联贴在了门上,把鞭炮放在了门前,怪兽一来,就会看见红色的东西和“砰砰砰”的响声,吓得直往山里跑。就这样,过年放鞭炮和贴对的习俗就持续到现在。

我家乡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做上一顿丰盛的饭——年夜饭。家家户户忙东忙西的,烧了一桌子的菜,有鸡,鱼等。让人看了一定会口水流不停。吃完后,妈妈会给我一件很帅气的衣服,大人会给我们压岁钱,里面的钱还不少哦!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8

“正月正,赏花灯”,每逢元宵节的夜晚,当空明月之下,公园中、街道上到处光彩夺目,热闹非凡——四处悬灯结彩,一盏盏灯笼,点亮了整个城市。

闹花灯的起源还要从汉武帝的大臣东方朔说起。

有一次大雪过后,东方朔在御花园中采梅花时,看见一位宫女要自杀,他连忙劝阻。原来宫女在元宵进宫之后,得不到皇帝的宠幸,也无法出宫见父母,便要寻短见。东方朔灵机一动,扮成算命先生,在京城中散布谣言,说玉帝对京城中的百姓不满意,要派火神来制造火灾。谣言四起,也传到了皇帝的耳中。东方朔表示火神,爱吃元宵,可以让宫女元宵做元宵,上供火神。同时让家家户户挂灯笼,火神肯定觉得已经发生火灾了,便不会再次放火。汉武帝照办了。正月十五的夜晚,东方朔在万家灯火中安排,元宵和父母见面。而闹花灯,这个习俗也就这样保留下来了。

“曲屏深幌解香罗,花灯微透。”远远望去,我看到的是灯的海洋,在皎洁的月色中透出一种朦胧之美:红的,黄的,紫的灯火在眼眸中跳动着,闪烁着,就如一朵朵奇异的花朵正在欣然怒放。我不由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如此盛大壮观的花灯,历经千年之久,却依然撩人心弦。

近赏,我仿佛进入了一条由花灯组成的溪流,无声无息,而又弥漫着淡雅与浪漫的气息,正是“花灯十里正迢迢”的美。

花灯乃是小巧精致的。抬头仰望中,总能发现意料之外的惊喜:这盏宫灯,鲤鱼在其中尽情游弋;这朵莲花灯,探首墨绿莲叶外的浅红,那般可爱灵动;以及那挂在墙角的小灯笼,也还原了粉墙黛瓦的古厝楼台……犹如诗句所说“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不知不觉,嘴角挂上了一丝淡淡的笑,余光瞥过旁人,他们亦然。

在元宵节里,人们普天同庆共赏花灯,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赏花灯是一个富有浪漫气息的习俗,已经温暖了我们上千年,是中华文化不可缺的一部分。

“剩绮余芳还有韵,夜阑频点照花灯”,灯的溪流还在流淌,在我心中留下一个美丽的韵,直到天明……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9

东方逐渐显露绚烂的晨光,提醒出簇新的天空,皎白如雪的云,愉快歌唱的小鸟,周围都洋溢着春天的气味,万物欢娱,都在欢迎新年的到来。

岁除一大早,我和兄弟姐妹们的手就开端痒了,由于咱们想放鞭炮!所以咱们背着大人,小心谨慎地走到寄存鞭炮的房间,拿出一点儿出去玩儿。

拿着鞭炮走到小区,咱们派最英勇的大哥去点着引线,咱们围观。只见大哥渎职地走过去,拿出打火机,对着引线一点,鞭炮立马开端炸了:劈里啪啦震天响,炸得周围的小花小草都蹦开了,就连稳住鞭炮的那一圈泥土,也飞开去好几米,那情形适当壮丽!咱们还没看过瘾鞭炮就三下两下地放完了,还想再去拿些来,却被爱啰嗦的奶奶抓了个现行,咱们只能无精打采地抛弃了。

晚饭时间,新一轮的.热烈又开端了。餐桌上摆满了菜,糖醋鱼、红烧排骨、马铃薯鸡汤、腊猪蹄……一盘又一盘,看得我目不暇接,不知道先吃哪个好。餐桌上,咱们欢声笑语,十分热烈,一点都不拘谨,每个人都满心欢喜。

总算到了晚上12点,咱们能够放鞭炮了,所有人刻不容缓地在小区里放着鞭炮点着焰火。天空上刹那间呈现了红绿蓝三种色彩,炸开来的花火十分美,漆黑的天空都变得五颜六色。尽管声响响彻云霄,可是仍旧掩盖不住咱们心中的激动。

这便是咱们的新年。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10

说起我的家乡,我爸爸的祖籍是四川达州市,我妈妈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人。达州我从来没有去过,也不知道什么样?我是重庆出生,重庆长大,重庆就是我的家乡。

据外公告诉我,重庆及其周边川渝地区,历来就有中秋节“打糍粑”的习俗。过去物资不那么丰富,中秋节有月饼吃,那是很奢侈的事情。普通老百姓,特别是乡村,都是靠自己动手,打糍粑过中秋节。

每个农家小院,基本上都有一两个,青石做的“兑窝”。四四方方,上面大,下面约小,中间有一个圆圆的深窝,再配上一个“兑窝棒”,平时可以用来舂米,中秋时节就用来打糍粑。中秋节这一天,子女们都回到老人身边,把自己种的糯米蒸熟,趁热放进兑窝里,开始打糍粑。这可是个力气活,一般都由几个青壮年,轮流来完成。一个用劲地舂,一个不停地翻动。糯米舂烂以后,黏劲十足,舂下去容易,提起来却十分吃力。一直要舂到看不见米粒,非常柔软才行。几个回合下来,没有不脱外套,不头上冒汗的。小孩子们在旁边看热闹,偶尔也嬉笑着上来捣鼓几下,不一会就会败下阵来。

糍粑打好以后,合上事先炒熟磨好的黄豆粉,加上白砂糖,真是又香,又糯,又甜。也可以做成圆饼状,象征团团圆圆。一家人坐在桂花树下,赏月,吃糍粑,也是其乐融融。

三年级的上学期,我们班到“乐耕农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体验了一把打糍粑的乐趣和辛苦。同学们排着队,轮流着上,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也打不了几下。那是工作人员,事先基本上打好了的,我们就是去体验一下罢了。

中秋节吃糍粑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只不过,现在不用自己动手去打了。超市里随时都有卖的。

老师的话:哈哈哈,那个时候麒恩好小,好可爱哦!被打糍粑的你萌到了,可爱可爱!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11

我的老家是个依山傍水的地方,每每到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村中便会十分热闹——因为有家乡的庙会。

盼着,盼着,庙会终于到了。太阳还未从被窝中探出脑袋,村中就欢快了起来。东家的孩子正跑去玩耍,西家的娃子也拿着钱到街上买吃食,小贩们的货摊一个连着一个,挨挨挤挤地摆在路旁,人们正在街上忙着挂大红灯笼。

太阳刚一迈出家门,村中立马响起阵阵热闹的鞭炮声。顿时,原来宁静的村庄苏醒了过来,迫不及待的人们宛如一匹匹野马,冲出了家门。孩子在大街上兴奋地奔跑着,空旷的大街瞬间便被人们挤满,连只蚂蚁都爬不过去。店铺的生意格外热闹,一个个精致的手饰,一件件精美的服装被人们抢购着,不一会儿货便少了一大半。

8点左右,庙会更热闹了。一缕缕晨光宛如把把利剑刺破晨雾,如同人们的心情般期待中透着急迫,兴奋中透着愉悦。看不到场面的小孩子有的站在大石头上眺望,有的骑在大人的肩膀上观望,有的一个劲蹦着跳着看。寺院中的僧人念诵着佛经,阵阵庄严、肃穆的声音如同道道波纹传满整个村庄。干部们穿着古代官员的衣服,对着祭坛内鞠着躬。台下的人们面目也变得庄重起来,孩子们也不再吵闹,全村再度变得安静。

中午时分,全村人聚集在一起吃午饭,无数的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一道道诱人的饭菜被端上饭桌,令人迷醉。

之后的几天,孩子们买各种各样的花炮玩耍,每天都会有艺人们表演着京剧,一连持续到7月份,庙会才逐渐进入尾声,热闹的气氛也渐渐消退。

啊!家乡的庙会朴素中带着华丽,繁忙中透着愉快,多么有趣的风俗呀!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12

我国有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而我最喜欢的却是中秋节。

看烧塔

夜幕降临,人们就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启程去看烧塔。瞧啊!那火苗旺盛着呢!一阵风袭来,点点星火播撒着,像一个个调皮的娃儿,欢笑着向太空奔去。似乎火苗更起劲了,烧得更旺了,靠着塔的人脸上都冒着豆大的汗珠,连连后退。火苗却躲在塔里面偷偷笑着,笑着……没一会儿,便无影无踪了。

吃月饼

看完了烧塔,便回家吃月饼了,桌上早已摆好了各种口味的月饼,柚子上也插着香,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月饼似乎在朝着我说:“小主人,快来吃我呀!”我的味蕾开始波动,三步并着两步就拿着月饼,火速撕开了包装袋,一口就咬了一大半。爸爸看到我这副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调侃我:“你个小吃货,就饿了?”我抬起头,点了点。

孔明灯

刚刚吃完月饼,妈妈就提议道:“走,我们去放孔明灯吧!”我拍手称道:“好呀好呀,我们去买吧!”一家人就这样兴冲冲地朝小店奔去。买好后,我拿着孔明灯的上头,爸爸拿着打火机正在点燃那里面的蜡。终于点好了,我把手松开,大力挥手对孔明灯说:“你自由了。”霎时,蓝紫色的天空点缀满了一个个孔明灯,里面发出的橙光,透过那一层薄薄的布,显得和这蓝紫色似的幕布特别搭,这真是一幅美好的画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在欢声笑语中走来,又在一片祥和中悄然离去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13

贴对联、剪窗花、吃饺子、放鞭炮是我们过春节的习俗。我最了解的是剪窗花。

剪窗花是我国民间的一种风俗。意味着喜气、更有辟邪的传说。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小时候住在农村,村子里每家每户都最少能出一名剪窗花的选手,高手不一定算得上,但剪出的作品绝对惟妙惟肖。印象中母亲剪得窗花不是村里最好的,但样式却是最多的,从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到喜庆文字,每样都剪。我和姐姐经常跟着母亲学剪生肖。

母亲教我们把大红纸折叠,或成方形,或成三角形,依据不同的窗花,我们对折的层数也不同。印象中母亲从不用铅笔画图案,小小的剪刀在她的手中变得更加灵活了,她时而低头思考,时而任剪刀在纸上游移,时而剪下半个小圆圈,时而剪出长长的波浪形弧线,对折着红纸,又没有任何图案,我们总担心母亲会剪坏。可等母亲突然将她剪的图案展开时,一只昂首挺胸,阔步向前的大公鸡就剪成了。它炯炯有神的圆眼,浑厚而又直挺的鸡冠向人们炫耀着它的地位,如果有彩色纸的话,我想它的尾巴是最漂亮的了。尾巴绽开如缤纷的花朵,流线型的羽毛更引得人们去触摸它的顺滑。

剪窗花也意味着新的一年生活的开始,像这红红的窗花一样充满喜气,更迎来运气,我喜欢剪窗花。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14

有一年寒假,我回海南老家探望爷爷奶奶,我很兴奋,因为海南的生活很有趣。

早上七点,我被“公鸡闹钟”吵醒了。吃完早饭,我决定出去散散步。“汪汪汪!”小黑(我在乡下的小黑狗)朝我叫了起来,“小黑小黑,你好吗?”我轻轻地问。小黑摇摇尾巴,眼睛眨巴眨巴的,似乎在说:“小主人,你终于回来看我了,我好想你呀!”

这时,我听见了家里的母鸡在叫,“咯咯咯!”我知道它们要下蛋了。于是,我悄悄地趴在鸡窝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咯、咯咯、咯咯咯!"哇!母鸡生蛋了。这下可把我乐坏了。这不,母亲也咯嗒嗒地去找奶奶报喜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过来一枚鸡蛋,嘿!这还有温度的呢,拿在手上,像个“暖水宝”一样,暖暖的,滑滑的。忽然,母鸡走了过来,哎呀妈呀!它发现我这个“不速之客”。我赶紧跑进屋子里,“奶奶,奶奶,救我……"

乡村的孩子们在小河边钓鱼、摸虾、游泳,你追我赶,快乐极了。乡村游戏最好玩就要数挑绷线了,什么叫挑绷线呢?城里的孩子们一定不知道!挑绷线就是把大大的树叶子的叶筋仔细地抽下来,交叉,然后使劲儿一拉,如果你的叶筋始终不断,你就是”叶筋王”了。

我爱小黑,爱乡村,乡村让我感受到了大人体验不到的童年味道。乡村生活会使我成长,也会使我一生受益。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zuowen/102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