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

泡泡演讲稿为大家整理的“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将为您解答疑惑,请需要的人现在就来查看。同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让人回味很久。当你读了著名的作品以后,需要认真的写下一篇读后感。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 篇1


《教育从尊重开始》是一本启发人心、思考教育的书籍。通过深入研究教育现状,倡导尊重的教育理念,作者给予读者新的思考方式和视角。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书中,作者强调尊重是教育中最基本的的原则。教育并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受人尊重的环境。不论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子女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尊重都是建立起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石。尊重不仅包括言辞上的礼貌,更涵盖了对他人思想、意见和感受的认同和理解。只有在尊重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探索,从而获得真正的成长。


作者还提到了在教育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教育不应该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应该被赋予选择的权利,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确定学习的方向和内容。只有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学生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潜力,获得更好的成就。


另外,作者还通过描绘真实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尊重教育的重要性。他通过描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这些生动的例子让我感受到了尊重教育所能带来的巨大力量。当学生得到尊重和关怀时,他们会变得更加自信,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这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更在于引领学生去发现和实现自己的潜力。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中的尊重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质的重要性。尊重不仅仅是简单的口头宣传,更需要通过实际行动去体现。作为学生,我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尊重他人,尊重教师和同学的付出和努力。作为未来的教育者,我也要时刻保持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只有在尊重的教育环境中,才能够培养出真正有个性和才能的人才。


小编认为,《教育从尊重开始》这本书给予了我新的教育思考方式和视角,让我意识到尊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石。通过尊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掘学生的潜力,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本书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我相信,只有从尊重开始,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 篇2


尊重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它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教育从尊重开始》这本书则深入探讨了尊重在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领悟到了教育中尊重的重要性,并且对于如何在教育中实践尊重这一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书中作者以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深入的研究来论证尊重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其中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作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一个小学班级里的故事。这个班级里有一个学生,他在讲台上发了一段表演,但是由于表演技巧不够成熟,他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和指责。这位班主任并没有责备学生的表演技巧,相反,他从学生的努力和勇气出发,鼓励他继续努力,并且在后续课堂中给予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最终,这位学生在班级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且得到了同学们和老师们的认可。这个案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鼓励,才能激发他们的潜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另外,书中提到了尊重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尊重,也应当贯彻在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等各个方面。作者以自己多年在教育领域里的经历和观察,指出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他呼吁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尊重意识,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价值追求,要尊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成果,要尊重不同学校的多样性发展,要尊重家庭对于教育的参与和支持。通过这些尊重的实践,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尊重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牢记尊重他人是一种最基本的礼仪,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在遇到问题时尽量用耐心的方式进行引导和解决,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支持。同时,我也要和同事们合作,并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互相尊重、信任和倾听,共同行动,为孩子们的未来努力。我相信,只有教育中始终贯彻尊重的理念,我们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从尊重开始》给我的启示非常深远。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认识到尊重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动。只有将尊重贯彻在教育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才能让教育更加积极向上,让学生们得到更好的成长。我相信,只有从尊重开始,教育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 篇3

假前来到校图书室借阅图书时,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本《教育从尊重开始》。我在假期里对这本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觉得我没有做出错误的选择。这确是是一本值得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阅读的好书。

《教育从尊重开始》共分为七章,每一章的内容都十分精彩,令人受益匪浅。在书中既有孙老师独到的发现和深刻的观点,也有精彩的案例和实用建议,是孙老师作为一位父亲教育自己孩子的自述体作品,将体验性、欣赏性、可操作性融为一体,是中国父亲教育的忠实记录。

在书的第二章,作者提到了尊重儿童权利。只有受到尊重,孩子才能获得自尊,学会尊重他人。因此,我们成年人应该保护儿童的权利意识,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

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隐私权。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的这些权利往往大打折扣,他们的权利往往受到侵犯。从孩子出生的一开始,一切都始为孩子计划好的。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考哪所大学,甚至以后从事什么职业,孩子的一切都是由他们安排的,根本没有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如果孩子不按照安排做自己想做的事,家长会打着爱的旗号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孩子失去了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应该享有的尊重,做出了极端的行为。这不能帮助我们思考,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

怎样尊重孩子?在这个问题上,孙先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当女儿上初中、高中和高考时,孙小姐让她自己做决定。作为一个父亲,他只是给了她一点建议。

他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孩子足够的尊重,增强了他们的权利意识,改善了他们的人格,使他们更加独立。这也正是我们做为父母和教师应该学习的。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一只蜗牛去散步》。读完以后感慨很深,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在这本书的第三章中,作者还提到给孩子们自由时间,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当今时代是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也是竞争激烈的时代。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要求安排时间,也希望孩子的生命没有危险。

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已经够重了。周末应该是孩子们放松身心的快乐时光。在课堂上是一样的。一些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他们布置道剩下的时间该做什么。原因是我们给孩子的自由时间太少了。他们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转变观念,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时间,帮助他们有效地利用时间,找到生活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华,让他们健康自然地成长。

感谢茫茫书海中让我遇到了你,让我更加领悟到教育的真谛——教育从尊重开始!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多理解、多尊重,让我的学生和未来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小贴士: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的体现。写作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求学生积累知识,提高阅读效率。

它离不开对周围事物的观察。除了学习知识外,还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勤奋实践,这对提高作文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 篇4

《教育从尊重开始》这本书是孙云晓写的。读完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草原上的较量这个情节: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野炊的时候中方队长发现长得白白胖胖、啥活也不干的都是中国孩子。中国孩子病了,马上哭了,回去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坚持走到底。日本家长乘车走了,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孩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孩子拉上车。孩子们在8月的草原走上经过三天的长途跋涉,终于胜利抵达了目的地。当夏令营闭营时,日本宫崎市议员作了总结,他特意大声问日本孩子:“草原美不美?”日本孩子齐声吼道:“美!”“天空蓝不蓝?”“蓝!”“你们还来不来?”“来!”这几声大吼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当日本孩子抬起头时,每个人的眼里都闪动着泪花。日本人满面笑容地离开中国,但留给中国人的思考却是沉重的。草原上的较量,不仅仅是两国孩子的较量,更是两国大人的较量!是两国不同的父爱母爱在较量!是两国的教育在较量!父母怎样给孩子真正的爱和帮助呢?孙云晓的建议是:

1、不要仅仅把孩子当成被教育的对象,多多了解孩子的所思与所想。

2、孩子的成长总是需要一些时间的,所以儿童的教育常常是三分教七分等,等待孩子的成长也是一种美。

3、教给孩子生存之道。在整个人生中,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这些生存的能力更有可能通向幸福之门。21世纪的父母与老师也许要问问自己:我有教育孩子的执照吗?当一个人做了父母或老师,须拥有执照即良好的教育素质,如现代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等等。否则,空有一颗爱心,却可能在辛辛苦苦孕育孩子悲剧的命运,争分夺秒地制造未来的灾难。所以,我们应从了解孩子学起,从尊重孩子做起。哪一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不善于发现孩子,把自己的理想当成孩子的理想,非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这很有可能扼杀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发现孩子,解放孩子,尊重孩子的实际情况,才能有幸福的孩子,才能有和谐的家庭。对孩子未来的发展,父母要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来鼓励和引导其成长。发现孩子和解放孩子,是改善和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灵丹妙药。我相信通过付出真诚与汗水,大家的梦想会变成现实。

在书中还有很多诗一样的语言,感染着我。如“惩罚的艺术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责任心”“欣赏孩子的优点,这优点就可能成为燎原的星星之火”“小鸟只有飞上蓝天才知道世界有多么的辽阔。”“走出这片雨季等待你的将是明媚的春天。”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 篇5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镜头:当孩子犯错时,不分青红皂白批评、斥骂,但在威风凛凛的训斥后,效果又是什么?也有许多人以为只要是爱孩子就怎么做都可以,而实际上爱的`前提是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甚至会伤害孩子。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理念。只有尊重生命,才能理解生命的巨大潜能和复杂的差异性,也才会有科学的教育。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首要的和关键的标准就是好的亲子关系。大家一定会有感触,什么时候你跟孩子的关系是好的,那你的教育就可能是成功的;什么时候你跟孩子的关系是槽的,你的教育就必定走向失败。

今年暑假,我读了《教育从尊重开始》一书,确实让我受益匪浅,作者孙云晓,一位跨世纪新教育的忠实守望者,一位童年的捍卫者,出版的个人专著达三十余部,他总能够捕捉时代的精神,走进儿童的心灵,是一位真正走进儿童世界的学者。书中以一个独生女的父亲的教育经历和感悟。在对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教育实例的生动叙述中,娓娓道来教育的真谛——“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爱如钙”、“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等。

书的一开始他就提出了真正的爱应该是无私的,而付出真爱需要五个原则——一 爱孩子是没有条件的,二 良好的教育离不开亲近与信任,三 真爱才能培养真正的人,四 以爱育爱,五 平常心才是正常心。书中也提到了女儿也会犯错,他心情急了也会揍女儿,而他又说打孩子是愚蠢的行动,这样对孩子的开导的实际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的。同时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孩子,书中举了一个高二学生徐力杀母的例子。在第二章中提到好的关系胜地过许多教育——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六座“代桥”,一家庭教育实质是人格教育,二尊重孩子的权利,孩子也应该有自己的隐私权,行使自己民主生活的权利。在我们生活中,时常会发生一些儿童的权力受到侵犯的事件。也有许多父母会认为,给孩子那么多权力,还怎么管孩子,这样不适无法无天了吗?其实这样得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一个懂得珍惜自己权力的人,比一个不珍惜自己权力的人更容易教育,因为这说明孩子在成长。而且儿童的权力是在教育儿童怎样更好地做人,而不是教育孩子怎样逃避父母的帮助和指导,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忽略要尊重孩子的权利。三信任是教育的基石,四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五适当的秘密是责任心的营养剂,六化“代沟”为“代桥”。第四章中他提到让孩子在体验中快乐成长——体验教育的四条经验,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二支持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三多给孩子一些成功的体验,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自信心起着至关重要得作用,只有自信的任,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保持不断的创造力和健康的心态。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给孩子多一些创造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四没有责任心的孩子长不大……

书中提到了许许多多如何去正确教育好我们的孩子的方法,大家不如都来读一读吧,让我们的教育少一分盲目和粗野,多一份理智和科学。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 篇6

教育是一个社会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它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教育,我们常常忽视了一个关键的因素——尊重。正是从尊重开始,我们才能够构建一个健康和繁荣的教育体系。以下是对于这个话题的思考和反思。


在一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教育环境中,我们很容易忽视对于学生的尊重。无论是在学术成绩上的竞争,还是在课堂上的发言,我们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往往感受到了被忽视和被压迫的感觉,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也受到了压抑。因此,我们应该从尊重开始,给予学生们应有的肯定和赞赏。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潜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长。有些学生可能在学术上很优秀,但在其他方面却不如人。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值得被尊重。相反,我们应该从学生的个体需求出发,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实现个人成长和幸福。


教育中的尊重还体现在师生关系上。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权利。我们应该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同时,我们也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尊重的学习环境,防止欺凌和暴力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发挥出最佳的潜能。


除了学生外,教育从尊重开始还涉及到对于教育者的尊重。教育工作者是社会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他们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赞赏。我们应该提供良好的待遇和工作环境,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育人才,建立一个高效和优质的教育系统。


教育从尊重开始。在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肯定和赞赏。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权利,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和尊重的学习环境。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教育者,提供良好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构建一个健康和繁荣的教育体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 篇7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无私无畏的真爱。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孩子不懂事,说:“我白疼你了!”尤其是当孩子成绩不好或是考试考砸了,有些父母说:“我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怎么就这样不给我们争气呢?养你有啥用!”这些固然是气话,却也反映出了家教的一个误区,即爱似乎是有条件的,至少要用好成绩来与父母交换爱。

说句尖刻的话,我以为这种交换是对爱的亵渎。

父母生了孩子,就有了爱的责任。着爱的唯一目标,是以爱育爱,即把孩子培育成一个健康的人,而人是千差万别的,万万不可用统一的分数或名次来衡量。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每一个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因而不可统一模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孩子成绩不好,我们所应提供的只有帮助,而不应当是训斥。怜子之心,父母共有,只是天下父母在疼爱自己的孩子、为孩子们付出的时候,也要清醒一下意识:孩子们需要这样的爱?您付出的爱是真正的爱吗?

有句话说: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要父母爱孩子容易,但要父母给孩子理智的爱却不那么容易。有的父母,往往在爱的旗帜下给孩子提供了过度保护: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朋友,怕孩子受别人欺负;不允许孩子有零花钱,怕孩子上当受骗;不允许孩子使用火柴和剪刀,怕孩子伤了手指……当您无条件地给孩子施加爱的时候,也要记住:爱离不开理智。没有理智的爱是疯狂的爱,是可怕的爱。

一个“爱”字,是人一生的结晶。这是一个大写的“爱”字,这是一个真正的“爱”字。在天堂的门口,在那个灵魂净化的时候,我开始久久地思索爱的真谛。人之所以成为人,离不开真爱。世界之所以成为世界,依赖与真爱。只有在孩子的心理播下真爱的种子,才是人类真正的希望所在。真爱的种子就是真爱的教育。因此,当您准备在孩子的心理播种的时候,请务必拷问自己:这种子是真的吗?假种子坑农民毁一季,假教育坑孩子毁一生!以爱育爱,就要让孩子被感动。只有真正的爱才能让孩子感动,被真爱感动的孩子,才会懂得感恩。懂得了感恩,孩子心中自然有爱。

现在,经常能够听到父母们的埋怨,埋怨孩子不懂事,埋怨孩子不知道体谅父母们的辛苦,埋怨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工作压力。可是,试想,如果父母们对孩子只一味地奉献,一味地关爱,而不让孩子了解父母所做的一切,不了解父母内心的真实感受,那么孩子就很难懂得感恩,又怎会有对父母的爱呢?不要对孩子付出太多、干预太多,不要为孩子“打理”一切事物。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保护太多,那么孩子就会渐渐习惯父母的包办代替,就会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难再感谢父母对他们所做的一切了。孩子的心灵是最纯净的,他们能从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感受父母的爱心,从而渐渐唤醒内心关爱父母的意识。

孩子涉世未深,难免会犯错误,有时孩子犯错误并非是有意的,儿童期是犯错误最多的时期,与成年人的犯错不同,孩子大多会明知故犯。也许,孩子出于好奇或无知,也许孩子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时父母需要从心底里宽容孩子的过错。此外,孩子在看待问题上,常常容易夸张或放大自己的问题,以为自己犯了错,父母再也不会喜欢自己了。如果父母再不能给孩子宽容,他可能会感到绝望。此时,如果一宽容之心与和颜悦色,同其剖析事情的原委及是非曲直,孩子可能字字入心、声声如耳,成为进步的一个推动力;相反,如果不问青红皂白,猛批猛打,不许辩解,孩子也可能因恐惧而撒慌、抗拒、出走等等,使问题复杂化,甚至演化为一场悲剧。

也许可以说,宽容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特殊的爱,是一种胜过惩罚的教育。父母有了宽容之心,效果会格外明显,因为宽容让孩子更为难望,这也是一种尊重孩子的具体体现。

当然,教育也需要惩罚,惩罚不是体罚,是教育惩戒,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任。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缺钙的教育。当然,批评和惩罚要讲究艺术,事实上,宽容就是一种深层次意义上的“惩罚”。

“恨铁不成钢”的父母们,请选择以宽容之心对待您的孩子吧!,请尊重您的孩子吧!您将会看到孩子身上闪耀着比以往更夺目的光彩。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 篇8

虽然以前未曾拜读过孙云晓老师的作品,但是对于他的名字及教育观点却早已如雷贯耳,心中对他甚是敬佩。因此假前来到校图书室借阅图书时,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本《教育从尊重开始》。利用假期时间深入地研读了这本书,觉得自己的确没有选错,这的确是一本值得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一读的好书。

《教育从尊重开始》共分为七章,每一章的内容都十分精彩,令人受益匪浅。书中以一个独生女的父亲的教育经历和感悟,在对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教育实例的生动叙述中,娓娓道来教育的真谛——爱与尊重。在书中既有孙老师独到的发现和深刻的观点,也有精彩的案例和实用建议,是孙老师作为一位父亲教育自己孩子的自述体作品,字字真切,句句肺腑,将体验性、欣赏性、可操作性融为一体,是中国父亲教育的忠实记录。

读着这本书,我时时可以感受到孙老师对于青少年儿童的信任和关爱,感受到他对当代教育深刻的忧虑和反思,让人不知不觉与之产生共鸣。“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孙老师的这一观点一直贯穿全书,也一直贯穿在他对女儿孙冉的教育之中。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来越认同这一观点。

在本书的第二章中作者提到了要尊重孩子的权利。只有被人尊重,孩子才可能获得自尊,并可能学会尊重别人。所以,我们成年人应当保护孩子的权利意识,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隐私权。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这些权利常常被大打折扣,他们的权利时常受到侵犯。一些父母常常把孩子视为自己的附属物,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孩子规划好一切,从上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中学、再到考哪所大学,甚至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孩子的一切都在他们的安排之下,丝毫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不考虑孩子的真实感受。

如果孩子不听从安排,不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父母就会打着爱的旗号,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着想。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孩子丧失了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所应享有的尊重,苦不堪言,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做出过激的行为。这不能不让我们思考,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到底应该怎样去教育孩子?怎样尊重孩子?而在这个问题上,孙老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在女儿升初中、升高中、考大学的时候,孙老师都让女儿自己决定,他作为父亲只是给她一点儿建议。他的这种教育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孩子的权利意识,健全了孩子的人格,使孩子变得更加独立。这也正是我们做为父母和教师应该学习的。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只有受到尊重的人,才能真正学会自尊,而只有自尊才能学会做人。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平等每一个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尊重,让孩子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

在书中第三章作者还提到要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我十分认同。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按自己的要求安排时间,都希望孩子的生活没有危险。于是,有的父母真想抓住孩子的分分秒秒,孩子的每一分钟都被安排了,紧张得不得了。孩子的课业负担本来已经够重了,双休日应该是孩子放松身心的欢乐时光,可是一些父母给孩子安排了各种学习班,孩子一空下来父母就紧张。

据调查发现,中国城市独生子女平均每日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只有68分钟。在父母的“安排”下,孩子失去了自我,几乎变成了学习的机器人,以致变得越来越懒散、越来越麻木、越来越消极,甚至丧失了学习的热情。这不能不令我们感到悲哀。剥夺了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是在剥夺了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机会。通过与家长聊天,我发现很多孩子离开了父母的安排,空闲的时间就变得无所适从。在课堂上也是如此,一些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之后,剩下的时间就不知道做什么了。究其原因,是我们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了,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安排自己的时间。因此,作为父母和教师,我们应转变观念,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帮助孩子有效地利用时间,发现生活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华,使其能够更健康、更自然地成长。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做人,而做人的最根本的素质就是尊重。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要从小在孩子的心灵上播下爱与尊重的种子,让孩子从小受到应有的尊重,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只有获得了自尊,学会了尊重,才可能去尊重父母家庭、尊重老师学校、尊重社会和国家,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学生和国民的素质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的进步。

感谢茫茫书海中让我遇到了你,让我更加领悟到教育的真谛——教育从尊重开始!感谢孙云晓老师的倾情指点,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一个好家长和好老师。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我会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让我的孩子和学生们都能健康成长。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 篇9

假前来到校图书室借阅图书时,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本《教育从尊重开始》。利用假期时间深入地研读了这本书,觉得自己的确没有选错,这的确是一本值得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一读的好书。

《教育从尊重开始》共分为七章,每一章的内容都十分精彩,令人受益匪浅。在书中既有孙老师独到的发现和深刻的观点,也有精彩的案例和实用建议,是孙老师作为一位父亲教育自己孩子的自述体作品,将体验性、欣赏性、可操作性融为一体,是中国父亲教育的忠实记录。

在本书的第二章中作者提到了要尊重孩子的权利。只有被人尊重,孩子才可能获得自尊,并可能学会尊重别人。所以,我们成年人应当保护孩子的权利意识,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隐私权。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这些权利常常被大打折扣,他们的权利时常受到侵犯。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孩子规划好一切,从上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中学、再到考哪所大学,甚至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孩子的一切都在他们的安排之下,丝毫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如果孩子不听从安排,不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父母就会打着爱的旗号,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着想。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孩子丧失了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所应享有的尊重,做出过激的行为。这不能不让我们思考,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到底应该怎样去教育孩子?怎样尊重孩子?而在这个问题上,孙老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在女儿升初中、升高中、考大学的时候,孙老师都让女儿自己决定,他作为父亲只是给她一点儿建议。他的这种教育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孩子的权利意识,健全了孩子的人格,使孩子变得更加独立。这也正是我们做为父母和教师应该学习的。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一只蜗牛去散步》。读完以后感慨很深,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在书中第三章作者还提到要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我十分认同。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按自己的要求安排时间,都希望孩子的生活没有危险。孩子的课业负担本来已经够重了,双休日应该是孩子放松身心的欢乐时光,在课堂上也是如此,一些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之后,剩下的时间就不知道做什么了。究其原因,是我们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了,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安排自己的时间。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转变观念,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帮助孩子有效地利用时间,发现生活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华,使其能够更健康、更自然地成长。

感谢茫茫书海中让我遇到了你,让我更加领悟到教育的真谛——教育从尊重开始!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让我的学生们和以后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 篇10


尊重是一种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也是教育的核心价值观。读完《教育从尊重开始》,我深感尊重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本书以丰富的案例和详细的分析,深刻探讨了尊重在教育中的作用,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本书从各个角度阐述了教育应该从尊重开始。作者强调了教育者对学生的尊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常常以权威的姿态对待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育中的基本原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性。只有真正尊重学生,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书强调了学生对教育者的尊重。教育是一种互动过程,教育者和学生是相互作用的双方。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和主张,给予他们发表意见的权利,并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在这种互动中,学生也要尊重教育者的教学安排和指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发扬诚实守信的品质。只有建立起相互尊重的教育氛围,教育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本书还强调了教育中的平等和合作。教育是一个平等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应该得到平等的机会和待遇。教育者应该公正对待每个学生,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偏见。在教学中,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他们相互帮助和学习,形成互助合作的氛围。只有在平等和合作的基础上,教育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和善的教育环境。


读完《教育从尊重开始》,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中的尊重是多么重要。在教育中,尊重不仅是教育者对待学生的态度,也是学生对待教育者和同伴的态度。尊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尊重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只有在尊重的基础上,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使命,培养出有道德情操和良好人格的公民,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做出贡献。


《教育从尊重开始》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尊重是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关系到教育者和学生的发展和幸福。我将始终保持对他人的尊重,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和待遇,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相信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有道德情操、有良好人格的公民,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 篇11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


《教育从尊重开始》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思考了教育的本质和教育方式。书中强调的尊重不仅仅是尊重学生,更是尊重每一个参与教育的人,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通过以尊重为出发点,书中呼吁重新审视教育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令人深思的观点。


作者首先从校园生活中的尊重开始讲述他对教育的关注。他指出,尊重不仅仅体现在学校对学生的尊重,更应该贯彻在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中。只有在尊重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真正获得自己应有的尊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这样的教育环境才能够培养出真正健康发展的个体。


书中还提到了很多教育现象中的问题。例如,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产生了严重的竞争心理;过度强调应试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重视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这些问题都体现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偏差和不足。而尊重的教育方式,可以为这些问题提供解决之道。


尊重不仅体现在教育方式上,更应该表现在课堂上。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思考方式和个性特点。通过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和探讨,教育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并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教育者应该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短期的成绩和表现。只有真正尊重学生,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除了教育者对学生的尊重外,教育者之间也应该相互尊重。教育不是个人的事业,而是一个整体的工程。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尊重其他同事的努力和付出。只有通过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有益的教育环境。


《教育从尊重开始》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尊重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可贵的美德,更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只有教育者真正尊重学生,并切实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发展,才能够培养出真正有价值的人才。尊重不仅应该贯彻在教育的方方面面,更应该成为一种教育的理念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开始重新思考我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我需要从尊重开始。我需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不排斥任何一个学生,给予每一个学生平等的机会和关注。我需要以尊重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只有这样,我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教育者,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从尊重开始》这本书让我深思教育的本质和教育方式。尊重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通过尊重,能够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他们提供一个有益的教育环境。我相信,只有以尊重为基础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真正有价值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 篇12

作为一名教师,还有我的性格,都决定了我非常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发自内心地喜欢还没有受到世俗熏染的孩子们。但是很多年过去了,我遗憾地发现:面对一个个成长中的孩子,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爱的能力,而这种爱的能力恰恰是我不具有的 。我越来越渴望自己拥有这种点石成金的爱的能力——教育的智慧,能让自己成为一名学生需要的真正的老师,有能力捕捉到学习生活中的一次次 转瞬即逝的教育机会。所以,作为教师,为了孩子们的成长,我渴望自己快快成长。

带着这种渴望,我开始了自己的阅读垦荒之旅。从一开始我就喜欢苏霍姆林斯基,因为他是一个为了爱孩子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一个把自己的身心都献给了教育的 、身体力行的、充满悲悯情怀的、高尚的人!当我读他的作品时,我的内心常常充满感动。正因为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的教育”充满了向往,所以在众多的教育论著中,当发现孙云晓的时候,当我看到他提倡的“一切的教育都是和谐的教育”的时候,当我感到他的作品不像其他专家的论著那么深奥,而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实实在在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他。

《教育从尊重开始》这本书几年前我曾翻阅过。几年后的今天,我选择了再次阅读,完全是由于这本书的书名和主要观点:教育从尊重开始,爱的前提是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在这本书里,孙云晓结合女儿孙冉的成长过程,通过自己敏锐的教育触角,将自己深切的生活体验,为我们总结出很多教育箴言。美国著名教育专家杜威的核心教育思想是,主张少年儿童应该在生活中学习,在做事中学习,简单地说就是“在做中学”。我通过孙云晓的教女经历感觉到,其实不仅儿童,我们所有的人不管是专家还是普通人,要想学好任何事情不都是在“做中学”吗?起初的孙云晓面对女儿的胆小怯懦,也曾和我们大家一样怒气冲天,口不择言。他之所以成为教育专家就在于,他不仅仅事情过后善于深刻反省,而且是说到做到。是通情达理的女儿再加上自己的学习、反思、感悟成就了一个真正的教育专家。孙云晓的成功不正验证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功不都在”做中学“吗?

《教育从尊重开始》这本书里的理念与思想也贯穿于孙云晓的其他著作中。我读这本书是因为我对孙云晓的”教育从尊重开始”有话想说、有话要说。《现代汉语词典》里对“尊重”这样解释:1.尊敬、敬重;2.尊重并严肃对待;3.庄重(指行为)。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尊重另一个人,是唯恐“尊而不够”的,这是和命令、指使、呵斥、责骂 风牛马不相及的。学校里教师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被称之为教育。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教师在和学生的相处中动辄命令、指使、呵斥、责骂,并不是教育,是与真正的教育背道而驰的。

关于“教育从尊重开始”,我想从自己说起。记得小时候上学,没有像现在的“择校”现象,都是就近入学。或许因为这个原因,学生特别多,或许因为班里孩子多的原因学习程度参差不齐,班里总有一些不安分的、玩儿心很重的同学,每天都要做一些被大人称之为错误的事情,惹班主任老师、包括任课老师在内的所有老师生气,甚至发火。于是,有时是课下,大部分是在课上,老师们就会对这些同学开始苦口婆心地教育。有时候是拿班里的好孩子作为参照物来批评他们 ,如何如何不争气,总是大错常犯小错不断;有时候直截了当就是人身攻击,呵斥怒骂是家常便饭。从小我就是老师、家长眼中听话的、乖巧的好孩子。所以,常常被老师赞美,时常成为老师批评坏同学时的参照物。按理说,或者换其他人,会为此沾沾自喜。但是,老师啊,他怎能知道,他这样做的结果是,无形之中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同时让坏同学破罐破摔、更加自卑。所以为了让老师高兴,为了不辜负老师对我的赞美,小小的我一直在各方面追求完美,尽自己所能全力做到完美。我害怕犯错误,我不敢想象,如果我犯了错误,老师的失望与责骂,我怎能受得了。事实上,我几乎很少犯错误。所以,童年时的一次“错误”至今记忆犹新。一次考试,作为学习委员的我有幸帮助老师发稿纸,一人两张,用来抄写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试题。我小心地掀起两页纸要撕下来。但由于用力不对,稿纸从中间被撕破了。我小小的心咯噔了一下,怕被老师看见,赶忙扯了下来,放在自己的座位上自己用。虽然用这两张残破的稿纸考了一百分,我并没感到喜悦。从那时起,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想起这件事我的心就感到痛。

今天,当看到孙云晓的“教育从尊重开始”,我怎能不心生感慨!卢勤在《好父母,好孩子》中也曾说,“在某种情况下,教师不尊重学生比父母不尊重孩子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更大,因为在孩子心目中,老师是至高无上的。”作为教师对成长中的孩子所犯的正常的错误,动辄责骂呵斥,这并不是教育!没有尊重哪来的教育?殊不知呵斥怒骂的结果是三方受害:老师自己、老师眼里的坏孩子,同时还有老师心里的好孩子!但是,现在想来,是孩子哪有不犯错的啊,而人恰恰就是在错误中成长的啊!作为一名强势学生我没有犯过错误,谈不上老师对我的放纵。但是作为一名和弱势学生一样同样需要成长的孩子来说,我失去了多少成长的好机会啊!不敢犯错误让我从小就敏感谨慎、胆小怕事,凡事追求完美,甚至吹毛求疵,从来不会说一句伤害他人的话。但是另一个大胆的、热情的我告诉我,这样多么委屈自己多么累啊!在《教育,我有话要说》里,丘广欣就说过,“适值生命成长季节的学生,如果真的不犯任何错误,也许会更加让人感到可怕。”

其实,我自己也是才明白“教育从尊重开始”这个道理。回想过去,成为老师的自己不也像自己的老师一样,当学生犯错误时,动不动就是一顿责骂,还自认为是为学生好。多么无知啊!幸亏现在我醒悟了。虽然我教育知识贫乏,虽然作为教师我能力有限,但是我牢记着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不会忘记自己儿时的经历,还有自己花季雨季的精神挣扎。理解是尊重。老师应首先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从生活关心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让学生真正的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不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才会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爱才会具体而丰富,才会无处不在,才会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满温馨。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学生的潜能才能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所以,我要对我的孩子们充满理解与爱怜,宽慰与鼓励。我要让我的孩子们永远记得在自己人生的美好阶段,有人理解自己、支持自己、欣赏自己。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fanwen/82360.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