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件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件(精品6篇)。

泡泡演讲稿为您精心准备了“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件”的相关资讯敬请查阅。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 紧密结合教学实践的教案和课件能实现高效的教学。如果你觉得这个想法值得一看请分享给你的社交圈!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式的积。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场景图小棒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图片,创设动物学校的活动情境。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学校去参观。动物学校的大门上写着一些加法算式。出示如下算式:

2+3+6 5+5+5 3+7+8 4+4+4+4 91+6 2+2+2+2+2

2+3+6中的三个加数相同不相同?5+5+5中的三个加数相同不相同?谁能根据加数的特点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

二、感知“几个几相加”

1.教学第一页的例题

出示第一页例题中的场景图,提问:兔子有几只?鸡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2+2+2=6(只)3+3+3+3=12(只)

提问:第一道算式是几个2相加?第二道算式是几个3相加?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完成第一页的“试一试”

(1)让学生摆小棒:每堆摆2根,摆5堆。提问:摆了几个2?求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用加法怎样列式?这道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

(2)继续要求学生摆小棒:每堆摆4根,摆3堆。提问:摆了几个4?怎样列式求一个摆了多少根小棒?

三、认识乘法

1.教学第二页的例题

出示第二页例题的场景图。

提问: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在那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2+2+2+2=8

讲述:求4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除了用加法来算,还可以用乘法来算。

(板书:乘法)

教师板书:4×2=8或2×4=8。

让学生自学课本,了解乘号、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然后组织交流。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堆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

2.完成第二页的“试一试”

要求学生看图数一数是几个4,再分别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比较列出的算式。提问:求5个4相加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如果求9个4相加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让学生通过比较和思考,感知乘法算式的简便。

四、练习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2题

提问:钢笔一共有几个2枝?鲜花一共有几个5朵?怎样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自己摆一摆,再列出算式

3.读出第4题中的乘法算式,分别说说乘数和积各是多少。然后写出乘法算式。

4.应用乘法解决问题

提出要求: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种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先请大家想一想,在说给同学听一听。

五、课堂总结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件(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的内容,课堂活动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

3.初步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乘法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重点】

教学重点: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课件展示情境图

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提出数学问题

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板书:

3.解决问题

谁能解决这第一个问题?(1)每层楼有9扇窗户,我想问3层楼共有多少扇窗户?(共27扇窗户。)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再抽学生说一说怎么解决其他问题的,同步在相应的问题后面板书算式。

4.感知“几个几”

观察上面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为什么用的加法?在“9+9+9=27”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这个算式可以说是几个几相加?其余的算式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

3.设置认知矛盾,引出课题

(课件展示主题图中3位同学踢毽的情境)

每组有几人踢毽?

课件出示很多组同学踢毽(展示部分)

如果有这样的100组同学同时踢毽,一共有多少人在踢毽呢?

(学生列算式)

列完了吗?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简便方法?

4.揭示课题

像上面这样的算式,在数学上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想学习这种方法吗?(停留片刻)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板书课题:乘法),乘法要学习的内容还很多,今天只是初步认识。(完善板书:的初步认识)

二、自主构建,理解意义

1.教学例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1)出示第2页例1的植树情境图。

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并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同步板书:

(2)揭示联系引出乘法算式。

像这样求4个8相加是多少,除了可以用连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用8×4或者4×8来表示。

板书:

8×4读作:8乘4

4×8读作:4乘8

想一想,8×4等于多少?4×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叫乘号。

4+4+4+4+4+4+4+4=32用乘法应怎样表示?你是怎么想的?

(3)引导学生体会乘法算式更简便。

你喜欢用加法算式还是乘法算式?为什么?

2.教学例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例2的情境图。

观察图,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盆花?)

发现:每次摆3盆,摆了6次,所以是6个3。

加法算式就是:3+3+3+3+3+3=18(盆)

写成乘法算式怎么写?

(2)认识因数。

板书:在乘法里,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乘得的结果叫“积”。

观察上面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像这样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

1.课堂活动第1题。

看算式读一读,巩固乘法算式的读法,注意通过卡片与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堂活动第2题。

同桌合作,一人先说算式,另一人根据所述摆小棒,然后交换角色活动。

3.课堂活动第3题。

前面我们遇到了:100个3连加的问题,现在你会解决了吗?怎样写比较简便?

四、反思总结,概括提升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些什么?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件(篇3)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第二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中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节,是一节新授课。

(二)教材简析:

在座的数学老师都很清楚,“表内乘法”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而“乘法的初步认识”又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建立“乘法”概念较为困难。所以教材结合具体活动情境,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并结合具体的事例,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探究等学习活动,使他们逐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从而帮助学生牢固扎实地建立“乘法”的概念,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重点和难点:

我们都知道,新概念的建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就更为困难。因此,我针对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把“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把“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我们教育学生的目的无非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点被大家所共识。因此,我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情、能、知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的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并理解乘法的含义,初步建立“乘法”概念。

三、说教法、学法

因为乘法的意义是最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而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就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参与学习。基于这一点,本节课我准备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的观察、操作、交流等形式辅助教学。同时,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各种情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学习数学。

根据学生与教材的特点,本节课我准备指导学生用“发现探究”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在探究发现中,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参与学习过程,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学有成功、学的愉快,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说教具、学具准备

根据教学的需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准备的教具、学具有:多媒体课件一套,每个学生50根小棒。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说整体设计。

在长期的教学中,大家都能体会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记忆具体事物。所以,我将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诱导学生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创设情境,激发情意(约7分钟)

第二层:引导探究,概念形成(约15分钟)

第三层:巩固练习,促进同化(约8分钟)

第四层:迁移运用,深化新知(约10分钟)

(二)说局部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意。

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如果课一开始就能够为学生设计一个有趣的、有用的、可探索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因此,我一上课,准备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

师:小朋友,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里,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出去玩了吗?都到什么地方玩了呀?

这简单的两句话,就会把小孩子的表现欲望充分地激发出来,肯定个个都想把自己的“不平常”经历炫耀给其他同学。正在他们的兴奋中我会趁势话锋一转,说: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公园,你们肯定没去过,想去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这些聪明的孩子去逛一逛。(课件演示教科书P44的情境图,P45的情境图也被浓缩成一个极微小又不易看清的图像,置于情境图中的一棵大树下)。

听完这句话,看到这幅图,孩子们可能都会“哇”的一声瞪大双眼,不由自主地投入到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正当他们惊叹这美丽的画面时,我将提出问题:

“在公园里,你们都发现了什么?”

“小火车上的人是怎么坐的呢?”

引导他们说小火车上每节车厢坐着3个人,摩天飞轮的每个吊厢里坐着4个人等等,使他们初步体会“相同加数”,为引入乘法做准备。

由于P45的情境图被浓缩的非常小,可能不容易被观察事物只会直观地看表面的小学生发现,所以我就会继续引导他们观察:“仔细看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这时可能就会有学生提出“还有些人好像在远处下棋”,或者可能会说“看不清楚他们在干什么?”

抓住这一时机,我说:“他们究竟在干什么呢?咱们一起过去看看”。(课件把P45的情境图放大演示)

当学生看清是在拼摆图形之后,我将激励学生:你们带小棒了吗?想不想试一试?请用小棒摆出一种你最喜欢的图形,并照着这一种学摆几个,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看谁摆得又好、又多。(在学生摆的同时,我会巡视一圈)

我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在“看中学、说中学、做中学”,不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通过他们自己亲眼看一看、亲口说一说、亲手做一做,获得了真切、可信的感性认识,同时,又满足了小孩子强烈的表现欲、求知欲,学习兴趣也就油然而生。自然地进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

2、引导探究,概念形成。

在这一环节,我准备先让学生在小组里(同桌两人为一组)互相说说自己都摆了几个什么样的图形?每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然后在全班交流时,我将找有代表性的几个同学说一说,根据他们的回答我将板书几个有同数连加的和没有同数连加的等式,以便于下边的比较学习。由于二年级小学生的生活经验非常少,空间观念还很弱,他们头脑中再现的一般都是他所见过的或学过的一些简单的图形,可能会摆一些三角形、正方形或者简单的房子、树、鱼、船等等。所以就可能出现以下算式。例如:像这样的

3+3+3+3=12(三角形)

7+9+4=20(一座房子、一条鱼、一棵树)

7+7+7=21(小船)

5+5+5=15(三座小房子)

现在新课标倡导要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学习。因此,我说:“老师刚才巡视了一圈,看到你们的作品都很优秀,看着你们这些优秀的作品,我也想露一手,所以我也摆了一种图形,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

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我准备先让他们看这些图形像什么,然后说出每个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并说出加法算式。

4+4+4+4+4+4=24

接着,我将为学生出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如果老师摆了50个这样的图形,要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看谁能很快地把算式写出来。

这时学生肯定会个个眼疾手快、大显身手,半分钟后我提问:

“写完了吗?没有一个人写完呀!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议论纷纷,抓住这一契机,我再说:

“老师有一种方法可以在5秒钟之内就可以把这50个4连加用算式表示出来,信不信?”

由于学生通过刚才的亲目验证,他们肯定大多数都认为不可能,所以会不相信,这时,我会趁势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之后引出“乘号”教学,我将这样提问学生:

“乘法既然是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它肯定就有一种新的运算符号,大家猜一猜,它可能叫什么?”

我这样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所以大多数学生可能都会猜到叫“乘号”。然后我边说边写乘号,并让他们观察乘号的样子像什么?

因为低年级儿童的想像都是以具体形象的事物为基础,所以他们的想像富于模仿性、再现性,也因此他们可能会说出:像风车、、像雪花、像错号、像拼音X等等,我都将给予肯定。在学生认识乘号的基础上,我再开始教学乘法算式的改写。

我准备以6个4连加这道算式为例,先让他们观察这个算式显著的特点,由此认识相同加数4(板书相同加数)然后让他们看一看、数一数有几个4。(板书个数)

在此基础上,我会说:“像这样6个4连加,我们就把相同加数4写在乘号的一边(板书4×),把4的个数6写在乘号的另一边(4×6=24)”。在完成乘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对照加法算式说说4和6分别表示的是什么?然后再告诉学生6个4连加还可以用6×4=24来表示。最后教学乘法算式的读法。

由于乘法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以我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入学生喜欢的拼图活动之中,并通过实物图,同数相加的算式与乘法算式对照,让学生完成对乘法的初步认识。这样,使概念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又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能体会到,小时候学东西学得快忘得也快。所以,针对小孩子的认知特点,及时地进行反馈练习就是一种帮助学生掌握新知的好方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件(篇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比、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教具、学具:18个三角形和画有三个椭圆形的纸条,12根小棒,12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2+3+5=5+5+5+5+5=

3+3+2+4=6+6+6=

4+6+3=3+3+3+3=

2.两组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板书:相同点都是连加

不同点第一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加数都相同。

3.找出5+5+5+5+5的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相同的加数?

6+6+6的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相同的加数?

3+3+3+3的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相同的加数?

4.举例说出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

让学生自己想数连加。4个4再加1个4是几个4,再加1个4是几个4,如果我有100个4连加,200个4连加,写起来,读起来都很麻烦,所以,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连加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乘法的初步认识。

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1.介绍乘号。

乘号,它像汉语拼音里边学过的什么?齐读乘号两遍。板书:。

2.例1:

⑴出示樱桃图,学生观察,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樱桃,怎样列式?学生板演:2+2+2+2+2=10

⑵观察连加算式的特点,加数都是几?有几个2相加?

⑶改写成乘法算式:

先写2,再数一数有5个2,写乘号接着写5。

板书:25=10

⑷介绍读法和表示的含义:

2乘以5,表示5个2相加。(齐读两遍)

3.例2:

⑴一组一组地出现小鸡,让学生说出题意,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可以怎样计算?(分组讨论)

⑵讨论结果,问:3是什么数?4是什么数?

34怎么读,表示几个几相加?

4.例3:

⑴让学生动手摆学具:每个椭圆形里摆6个三角形,摆满3个椭圆形,让学生先列加法算式,再列乘法算式。(写在课堂本上)

⑵同桌互说算式所表示的含义,再集体齐说。

5.归纳:什么样的连加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把复习的第二组,让学生改写成乘法算式。

2.操作:拿出12根小棒。

每堆4个小棒,摆3堆。

问:一个有多少根小棒?用什么方法计算?(乘法或加法)

问:用加法怎么说?4+4+4=12

问:用乘法怎么说?43=12

问:43表示什么?表示3个4相加是多少?

3.操作,拿出12个圆片。

每堆2个圆,摆6堆。问:一共有多少个圆?用什么方法比较简便?(乘法)

26=12表示6个2相加是多少。

4.做练习一第一题、第二题。

四、总结。

出示:求几个()的和用()计算比较简便。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件(篇5)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重、难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准备

课件

学案

导案

一、智慧总动员

(观察课件)

1、你能看图写算式吗?

①图1一共有多少梨?(2+2+2+2或4+4)

②图2一共有多少太阳?(3+3+3+3+3+3或6+6+6)

③图3一共有多少星星?(4+4+4+4+4或5+5+5+5)

2、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发现什么?(如:4个2相加和有2个4相加是一样的;6个3相加和3个6相加是一样的。)

3、如果我说5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你会想到哪个算式?

3、老师报算式你能算一算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如:10个5相加;20个2相加等。)

4、报100个50相加?(学生可能面露难色)

二、智慧大闯关

(一)我是智慧星

1、自学45页做一做上面的内容。

①你自学到了什么知识?(乘号、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②你还有什么疑问。

2、请将黑板上的一些连加算式改写乘乘法算式并说一说:

①他们的加数有什么特点?有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

②体会像上面一样由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及“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A×B或B×A)

③说一说所列乘法算式的意义。

(二)智慧小能手

(课件出示)

以所摆的小伞、三角形和五角星为例进一步认识乘法,体会乘法的基本意义。

①试着用乘法算式3×6=18或6×3=18算一算所摆的三角形用了多少小棒。

②读出所列乘法算式,并说一说它所表示的意义及:6个3相加等于18、

③用乘法算式10×3=30或3×10=10算一算所摆五角星用了多少小棒。

④在小组内说一说所列乘法算式的意义:3个10相加等于30、

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幅图,请看!

板书算式

报算式,表扬写3个10,2个20等相加的。

这样写下去些到什么时候啊?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计算呢?揭示用乘法。

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引导认识乘号,学习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了解乘法的基本意义。

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算出所摆三角形和五角星用的小棒,进一步体会乘法的基本意义。

检测案

三、智慧大比拼

1、用最简便的方法算出一共有多少同学?(见课件)

2、做一做(见书的46页)

课堂小结

四、智慧大盘点

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在这节课中举了几次手?在今后的学习中你准备怎样做?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件(篇6)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写乘法算式。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知道如何运用乘法解决问题,并感受相同数连加时,运用乘法的简便性。

3、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 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看游乐园多热闹呀,认真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根据看到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吗?

2、解决问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乘法。

师:你们看小朋友摆了什么图形?各摆多少个?每个图形用了几跟小棒?(出示例

同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学生汇报。

你们也会像他们一样摆一组漂亮的图案吗?

注意:每个图形用的小棒同样多哟!

师:你们摆一组图形,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说出相应的算式。

学生说加法算式,根据回答板书:

师:观察比较: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几个加数都相同。

2、形成表象。

指名学生说加数相同的算式。比一比,看谁说的好

观察各等式,找出共同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3、抽象概括乘法。

师:像这样2+2+2+2……+2加法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表示。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乘号像什么?

生:像错号,

生:像拼音“×”

生:“+”变斜就是乘号(师及时肯定)

师:数学家也这样写,乘法是加法改写的,所以“+”一歪就变乘号。4、教学乘法的读写。

师:像3+3+3+3+3+3=18用乘法表示3×6=18读作3乘6等于18或6×3=18读作6乘3等于18。

黑板上另外两道加法算式你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相信你一定会。

学生独立写乘法算式,写后读两遍。

三、拓展延伸

(一)、给小动物找朋友(读算式、说意义。)

4+4+4 4个8相加

8+8+8+8 3个4相加

(二)1、☆☆ ☆☆ ☆☆ ☆☆ ☆☆

( )个(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 )=( )读作:

( )×( )=( )读作:

求( )个( )相加,用( )法比较简便。

,表示( ),还表示( )。

,再加一个,

写成加法算式是( ),乘法算式是( )或( )

(三)、我是小小观察员

回家后,观察一下家中的物品,看哪些用乘法解决,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对爸爸妈妈好好说一说。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fanwen/80874.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