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决定召开的这次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历程,肯定成绩,增强信心,明确在新起点,新形势下,如何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刚才,春福同志客观总结了20XX年工作情况,并对今年的扶贫开发及整村推进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县财政局陈素华同志、县审计局冉茂富同志和县纪委常委、审理室杨海同志分别就财政扶贫资金报帐程序、财政扶贫资金监督管理方面作了很好的发言,希望大家结合各自的任务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
从国家历史形态、社会形态、组织形态看,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组织形式上看经历三个阶段:80年代主要是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农民离土不离乡;90年代发展劳务经济,农民离土又离乡;2000年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有很大提高,但城乡差别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分析这些,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果农村问题解决不好,也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扶贫工作也经历了三个转变:80年代救济式扶贫;90年代发展乡镇企业;2000年后十六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国家的扶贫政策进行了调整,改由过去撒胡椒面到集中力量办大事,再到由计划经济下的分项目转变为竞争式的开发,谁有积极性就扶持谁。三个转变适应了市场经济,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指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必须作为长期的历史任务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扶贫开发承担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具体来讲:一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扶贫开发承担着促进贫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任务;二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扶贫开发承担着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重大任务;三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扶贫开发承担着缩小发展差距、关爱弱势群众的重大任务;四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扶贫开发承担着保护资源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因此,促使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中央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扶贫开发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扶贫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削弱;贫困地区的发展步伐只能加快,不能停滞。
而且,尤其是今年更是扶贫开发工作上的重中之重年,今年扶贫开发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环境和机遇最好的一年,同时也是任务最重、困难最多、最为关键的一年。
所谓“机遇最好”的一年,就是随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央〔20XX〕1号文件和省、地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与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尤其是中央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加大力度解决富民问题,必将迎来各级领导更加重视,各项投入更加增多,各行各业和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和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大好局面和有利环境。
所谓“任务最重”的一年,从春福同志所安排的“八项工作”中不难看出,我们去年的整村推进村是32个,每个村资金25万元,而今年增加到63个村,且每个村资金50万元,而且这些都是列入我县20XX—20XX年农村扶贫开发《意见》中必须完成的任务。不完成这些任务,就交不了上级扶贫部门的帐,也交不了地委、行署的帐;不开展并且做不好这些工作,不仅影响今年上级对我县的投入,而且会影响今后11年对我县的投入。因此,我们必须全力完成各项任务。
所谓“困难最多”的一年,就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双重影响,不仅贫困农民转移就业困难,增收渠道受阻,而且农产品销售困难,价格走低,对贫困群众增收造成很大困难,这也增加了脱贫群众重新返贫的压力。因此,要完成20XX年度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繁重,需要我们扎实工作,加倍努力。
同志们:
县委、政府决定召开全县粮食生产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XX年粮食生产,分析当前粮食生产形势,安排部署20XX年粮食生产,统一思想,强化措施,推进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20XX年粮食生产回顾
20XX年,县委、政府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稳定种粮面积,依靠科技,增加单产,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突出表现为“五增长、三到位”。
“五增长”
一是粮食种植面积稳步增长。全年完成粮食作物播种66.58万亩,同比增长5.04%。
二是粮食产量突破性增长。全县粮食产量超过17万吨,达到17.6万吨,同比增长8.0%。
三是样板建设大幅增长。完成省市粮作高产创建示范样板4.67万亩,占计划的116.75%。建立市、县、乡三级粮食科技示范样板56.25万亩,占计划的104.17%;建立村级样板18.04万亩,占计划的100.22%。
四是农机使用率不断增长。20XX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16亿瓦特,同比增长13.79%。在册拖拉机1052台,其中新注册登记拖拉机140台。拥有青饲料粉碎机、碾米机、榨油机等加工机械10000余台套,同比增长10%。完成中央补贴资金80万元,拉动民间投资191.44万元,惠及农户470户,农机种类涉及13个品牌480台套。现有微耕机724台,新增286台,同比增长了2.33倍。全年完成机耕面积6.46万亩,同比增长78%。农机作业总收入1912万元,同比增长16%。
五是农业科技措施有新增长。推广“两杂”良种23.99万亩,同比增长15.61%;脱毒马铃薯14.3万亩、地膜马铃薯3.1万亩、马铃薯双行垄作14.1万亩,同比分别增长15.98%、1.87倍和15.76%;地膜玉米11.3万亩、玉米单株密植16.13万亩、水稻旱育稀植3.81万亩,同比分别增长13%、12.8%和22.12%;完成生物多样性栽培38.37万亩,同比增长1.67倍。完成测土配方施肥8.11万亩,实施以种植绿肥为主的“沃土计划”13.61万亩,实施旱地化肥深施15.79万亩,实施病虫害系统防治25.89万亩,建立塑料大棚59个1.59万平方米,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3974户,开展农技培训17.56万人次。科技措施的落实为粮食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到位”:
一是惠农政策落实到位。20XX年,上级下达我县农资综合补贴2228.82万元、农业良种补贴361万元,均以“一折通”的形式兑现到农户;兑现农机购置补贴80万元、救灾补助费70万元;上级投入粮食生产专项资金487.01万元,县财政预算安排资金41万元,全部应用于新品种引试示范、科技培训、绿色食品认证申报、农机作业示范样板建设补助等。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有力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为粮食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是农产品质量监管到位。在开展农业有害生物系统监测的基础上,强化预测预报,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加大生产投入品监管,强化危禁农药查处,从源头上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55万亩、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样品500个;开展“三品”认证申报,完成了马铃薯无公害农产品的申报。
三是种子市场管理到位。对全县16个乡级良种市场进行了检查、登记和清理,加大了种子经营户的培训和种子市场管理力度,强化了对上市良种身份合法性和种子质量检查,严格杜绝不合格种子上市销售,确保了农民用上“放心种”。
总体来看,20XX年的粮食生产发展势头较好,成效明显。但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县的粮食生产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中低产田地比例较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二是劳动力不足。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在家务农的多为老、小、弱等,劳动力紧张,精细化耕作难以保障;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尽管近年来农机具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山地坡地多的因素,农业机械的利用受到了一定限制,机械化水平依然较低;四是少数乡镇和部门对粮食生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落实不力。为此,各级各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同志们:
自从20XX年7月以来,云南省全省范围内发生了50年一遇的重大旱情,省气象部门已经发布旱情红色预警,我县也属于重灾区。特别是入冬以来,全县范围内出现持续干旱、高温天气,给全县小春生产、人畜饮水等造成了极大影响,而且目前高温干旱的天气仍在继续,程度仍在加深。为此,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近段时间以来,有关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抗旱救灾工作,2月3日,县委兰书记带领民政、农业、水务、林业、消防等部门到坡脚镇全面调研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并在坡脚镇召开现场专题会议对抗旱救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2月4日,县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了水务、农业、气象等有关部门的抗旱工作情况汇报,李县长对抗旱救灾工作作出了九条重要指示,包括安排今天这次会议。我们今天召开这次抗旱救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目的就是进一步分析当前全县旱情形势,准确判断当前旱情,全面动员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及广大干部群众紧急行动起来,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全力以赴抓好当前抗旱救灾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准确掌握旱情影响
20XX年以来,我县降雨量特少,气温偏高,雨季提前结束,发生了县境内50年一遇的重、特大干旱天气,由于降雨量偏少,全县出现了春旱和秋冬连旱两个旱季,全县13个乡镇均不同程度遭受干旱灾害,旱情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降雨少,气温高。20XX年全县降雨量仅为734.5毫米,比历年平均降雨量1350毫米减少615.5毫米,比历年平均偏少近5成,是1959年有降雨量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记录;20XX年全县平均气温高达17.8度,比多年平均偏高0.9度,创有气象观测记录资料以来的最高记录。二是旱情发生面积广。全县13个乡镇330个村小组、3.9万人、14万头(匹)大牲畜饮水均不同程度因旱受到影响,其中影响程度比较深的是马白、坡脚、都龙等乡镇。三是旱情持续时间长,库塘蓄水少。20XX年,我县除了3、4月降雨相对正常外,从20XX年5月至今降雨量就一直偏少,干旱时间长达10个月之久,日照数比20XX年偏多115.6小时,比历年偏多180小时。由于长期干旱和日照时间长,导致全县库塘蓄水大幅度减少,目前全县库塘蓄水量仅为1979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的2484万立方米减少505万立方米。四是旱灾危害程度深,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累计达27.8万亩,成灾14.6万亩,绝收2.6万亩,预计粮食产量损失达1360.65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220.2万元。受旱最严重的是南捞、坡脚、大栗树、仁和、马白、都龙等乡镇;人畜饮水困难较为突出的是坡脚镇山车村委会一、二村,下坝、牌坊、盐塘、大寨、吉利可、大栗树大腻科等村小组。五是因旱引发的疫病、火灾等灾害凸现。20XX年以来,由于长时间的干旱天气已造成森林火情38起,其中仅今年1月份以来就发生了18起森林火情;去年12月以来县公安消防大队就接到了4起民房火灾报警。同时,因长时间干旱,将为人畜各种疫病的发生和疫情的蔓延提供有利条件。
二、全县抗旱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旱情发生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旱情发展态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狠抓抗旱救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强化宣传,全民抗旱救灾意识进一步提高。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发布信息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大抗旱救灾和节约用水宣传力度,营造全民抗旱救灾和节水用水良好氛围,全县共投入抗旱人员67332人次。二是积极抓好抗旱物资调供储备,不断提高群众生产需要。目前,共调供小春生产及冬农开发农膜210吨,农药180吨,种子69.5吨,新增抽水机15台,水袋(抽水机软管)7000米,储备抗旱用油5吨,新型抗旱剂18吨,目前全县共有抽水机具1087台,抽水能力达21.74万方/天。三是加大投入,抗旱救灾能力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县已投入抗旱资金88万元,出动抽水机4556台/次,拖拉机2647台/次,人力畜力车18919辆/次,为抗旱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狠抓水利工程和科技措施的落实,损失程度得以较好控制。及时对老化失修、损坏的灌溉沟渠进行了修复,对灿可水库和绿差塘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改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进行引水灌溉。目前,新建灌溉渠道27件52.75千米,修复灌溉渠道1340件,新增小水窖360口,对抗旱浇灌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加大各项农艺措施的推广使用力度,提高群众抗旱能力,进一步降低了受损程度。虽然我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投入到抗旱救灾工作中,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乡镇、部门对抗旱救灾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旱情威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落实不到位,抗旱救灾针对性不强,效果还不明显,一定程度存在“上热下冷”的情况,部分乡镇的旱情信息采集、传递、分析、报送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二是抗旱救灾手段单一,长期以来,马关森林覆盖率高,降水量充足,导致广大干部群众对抗旱救灾的综合训练不够,对抗旱救灾认识不深,加之,抗旱资金缺乏,抗旱所需物资储备不足,没有必要的旱情监测手段,难以为科学抗旱决策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信息;三是抗旱基础工作仍然薄弱,雨水蓄积难度大,提水抗旱成本高,耗油耗电量大,且浇灌面较小,抗旱难度大。四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利化程度低,难以满足抗旱需求。针对上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抗旱救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防大灾的思想,全力以赴做好当前抗旱救灾工作,努力减轻灾害损失,确保全县工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的实现。
这次全区纠风工作会议,是经区委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省、市纠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交流经验,部署任务。刚才,﹡﹡同志对前不久市政府召开的全市纠风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传达,并在总结去年全区纠风工作的基础上,对今年工作作了部署和安排,区教育局、卫生局、农业局三个部门,分别就所牵头的专项治理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现在,结合以上几位同志的讲话,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认清形势,着力增强做好纠风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XX年,全区纠风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牵头责任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比如,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成效明显、医药购销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农民减负工作得到全面落实,等等。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纠风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尤其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还未得到根本治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有的乡镇街道和部门单位对纠风工作不够重视,认识不到位,是不是还存在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对纠风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力;二是是不是我有些行政执法部门和基层单位或多或少还存在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和各种摊派问题;三是商业活动中的回扣问题以及群众普遍反映的热点问题治理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总的来说,我区纠风工作,有成效,也有差距。各部门务必始终站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进一步强化三个方面的认识,坚定不移地抓好纠风工作。
首先,要强化对纠风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纠风工作事关反腐倡廉工作全局,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只有抓好纠风、端正政风、带动民风,才能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只有纠正不正之风,才能消除群众怨气,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只有通过纠风,及时发现体制机制弊端,发现政府部门不作为或乱作为的问题,才能促进政府自身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只有及时发现、制止和纠正不正之风,坚决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才能有效防止腐败现象的发让。第二,要强化对纠风工作长期性的认识。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结构转型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还不完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和法制体系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在这期间,势必导致一些已有的不正之风纠而复始、反复发生,一些新的不正之风不断产生。因此,纠风工作任重而道远。第三,要强化对纠风工作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认识。不正之风的成因十分复杂,除体制机制和法制方面的原因外,主要是受利益驱动,其本质是以权谋私或与民争利,如权力部门设卡设杠、垄断行业霸王条款,以及一些权钱交易的潜规则,都是通过损害群众合法权益而谋求个人或小集团利益。有些不正之风还是经过部门集体研究决定的,其背后往往是本位主义和小集团利益在作怪。因此,各地各部门务必进一步增强做好纠风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清醒的头脑、更大的决心、更扎实有效的措施抓紧抓好纠风工作。
二、要突出重点,强力推进纠风工作深入开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做好今年的纠风工作,必须坚持从解决漠视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入手,着力强化三大工作重点,深入推进纠风工作开展。
(一)扎实开展专项治理。要重点围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治理,从实际出发,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入手,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群众认可的成效,取信于民、凝聚民心。根据省、市纠风专项治理工作安排,结合我区实际,今年要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专项治理工作:一是要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二是要进一步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三是要解决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四是要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五是要清理和严格控制各种名目的节庆活动;六是要坚决刹住违规建设楼堂馆所的不良风气。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三个方面的专项治理重点:
同志们:
新年刚过,我们就在这里召开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面总结200*年全县卫生工作,安排部署200*年卫生工作。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对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再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卫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0*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各方面带来的严峻挑战,全县经济保持了逆势上扬的发展态势,城乡面貌变化显著,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这一年,也是我县卫生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我们成功应对了一系列突发事件,有效控制了甲型流感和手足口病疫情蔓延;全县卫生项目建设工作成效显著,投资1000万元新建县医院影像中心楼及购置核磁共振机、数字胃肠机等先进设备,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也添置了一些先进的医疗设施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医院的面貌和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巩固,全县参合率达92.8%;国家扩大免疫规划项目全面实施;健康教育深入开展,全年累计开展各类健康知识培训讲座达30余次,出健康教育专栏74期,受益群众达1.8万人次;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创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7个、县级卫生先进单位10个,卫生面貌不断改善;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医院管理、地方疾病防治、母婴保健、卫生支农等工作均取得了较大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的结果,更是全县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拼搏、扎实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卫生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卫生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薄弱环节。突出表现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应急处置机制还不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基础薄弱、人才匮乏,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仍有差距;医疗市场治理与上级要求有较大差距;医院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有不同程度地存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直通车实施还不到位,群众参合报销周期过长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既要看到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坚定工作的信心,又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做好卫生工作的重要性,从对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做好卫生工作的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信心,扎实苦干,努力把我县卫生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切实担负起发展卫生事业的神圣使命
200*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和整体推进之年,做好今年的卫生工作,意义重大。
扩大内需给我们卫生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针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做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大部署。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看,卫生工作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健全社会医疗保障,消除群众对看病就医的顾虑,可以达到改善消费预期,减少过多储备,增加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今年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新增卫生项目资金48亿元,来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等项目,改善民生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对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因此,这场金融海啸引发的经济危机,既给卫生发展带来了挑战,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全县卫生系统干部职工一定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摸透上情、吃透政策,找准切入点,积极申报项目,加强项目沟通和对接,尽量争取上级给予我县更多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石屏教育工作
副县长张碧辉
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教育要发展,必须以科学教育发展观作为指导。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不仅仅是个战略位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是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所在,是全面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迫切需要。
推进石屏教育改革与发展,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诸如改革教育体制、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等,但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科学教育发展观,就是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以全面协调发展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科学教育发展观主要包括两个基本内涵。一是以人为本。人是教育发展的主体,发展要靠人,教育发展的目的更是为了人。强调以人为本,既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土壤,又来自现代教育实践。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强调教育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三者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科学教育发展观有四个鲜明特点。一是更加注重教育发展的人文性。强调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断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树立教育的生命性、未来性、社会性价值,坚持人性化架构、人文化建设、人格化塑造,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文化素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更加注重教育发展的协调性。强调调动教育发展
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各类教育发展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三是更加注重教育发展的持续性。教育发展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社会承受力。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四是更加注重教育发展的多样性。强调教育体制多样化,教育类型多样化,办学模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科学教育发展观的落脚点在“人”,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本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思想,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自由和民主的追求,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教育教学工作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教育是核心,管理是保证,服务是拓展。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整合学校教育、管理资源,建立起帮助学生成长,解决学生困难,方便学生办事,维护学生权益的服务体系,真正做到关心学生困难,关爱学生进步,关注学生就业。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现代人的自我价值和自我尊严不再需要外来的肯定,也没有统一的价值尺度,更不是金钱标准所能衡量,而是人的自我成就感、自我满足感、自我实现感。
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在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上。仁爱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几千年来在中华大地延续发展,养成中华民族淳朴善良、忠信豪爽、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与精神深深熔铸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之中,成为更高尚的价值观念。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情感应以提升现代人格为目的,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追求高尚情操。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不能否定面对面的教育工作,无论现代传媒多么发达都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也都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
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必须制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认清形势。目前我县的教育资源不论是规模,还是质量,与省内发达县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在州内北部县市中处于中间水平。如果我们在教育发展上再没有新思路,教育改革再没有新突破,教育工作再没有新举措,加快教育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
其次要找准问题。目前我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一是教育现状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二是教育观念、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不够科学和完善;三是教育投入不足;四是高中教育发展滞后。这些主要问题已严重阻滞了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全县教育改革与发展。
第三要明确目标。我县教育发展的远景目标是xxxx年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形成幼教、职教、成教、普教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机制,不断缩小与州内先进县市的差距,20xx年左右进入州内教育先进县市行列。近期奋斗目标是努力把石屏一中建成窗口示范学校和省级重点中学,千方百计扩大三所完中高中招生规模,努力突破高中教育发展“瓶颈”。究过杰出科学家的成功之道,他说:“科学史的每一项重大突破,总是某些杰出的科学家完成最关键或最后一步的,他们之所以能超过前人或同时代人,作出划时代的贡献,并不在于他们比别人的知识更渊博,重要的在于他们富于科学革命精神和高度创造性思维。”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的能力。在考核学生成绩时,答案标准不能定得太死,过于统一,不能扼杀创新的见解。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20XX年6月*日)
今天召开的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按照市委九届十次会议和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部署和要求,贯彻州、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州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过去一年工作,安排20XX年的具体工作。刚才,林业局局长***同志较全面地总结了20XX年的工作,安排了今年工作,我完全同意,对林业过去一年的工作,市政府是充分肯定的。今天州林管局县市部部长***、副部长***两位领导亲临我们今天的会议,最后张部长还作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州林管局对我市林业工作的关怀,在这里我代表市政府及到会的市人大、政协领导和与会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我到***工作一年来第一次参加全市林业工作会议,可以说对林业工作刚刚开始了解,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想法,供同志们参考,所以谈不上什么讲话。
一、认清当前林业形势,谋划好工作思路。
市委九届十次会议提出实现两个“再造”的目标,也就是这届班子任期内实现“再造***工业、再造***财政”,这里工业是市属工业,财政是支出方面,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步伐,抓项目、上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扩大总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保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我市林业经济,发展林业产业,提高效益,提高收入是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目标。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林业工作,几年来,对加快林业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对林业的投入急剧增加,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五个统筹”之一;在国家实行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大前提下,中央明确提出国债和新增财政资金重点向“三农”和生态建设倾斜;林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扩大社会就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等突显的问题,可以说把林业产业推到了更加显要的位置,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变化,过去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全面实施了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林业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国家有钱了,也就是说生态建设放在首要地位。国家出台了分类经营的各项措施。目前我市的林业用地面积71,119公顷,有林地面积63,731公顷,这次分类经营把30,769公顷划为生态公益林,每年可得200多万管护费,其中国营15,570公顷、集体15,199公顷。国营和集体接近一半,占全市林地面积的48%。这样以来,我们工作重点也要开始转移,过去生产变为现在管护,我们林场采伐为主转到管护为主。***的林地面积小,***不象其它县市有森工企业,还比没有森工企业的龙井我们的资源才龙井的1/4,逐年采伐量减少,去年才6,288立方米,林业产值5,444万元,国营这块才138万元,有三个林场,一个苗圃近70名职工,那么我们如何利用200多万元资金来管护30,769公顷资源,主要是林政、防火、清理等管理工作,具体说是专职管理人员的劳务费或林农补偿费,补植苗木费、整地费和抚育费等。管护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做好这篇文章,也就是对我们林业干部职工的一个执政能力的考验,所以管护和发展是并举的,在抓好管护工作的同时要抓好发展,发展主要是抓林业产业、抓项目。
一是今年必须完成区划的生态公益林相关的各项基础工作,包括准确界定、护栏等。
二是必须成立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工作透明度,严格照章办事。
三是切实管好,用好分类经营资金,严格按照吉林省财政厅、吉林省林业厅(吉财农[20XX]8号)文件要求,加强补偿金的使用和管理,主动接受专员和审计部门的审查,决不允许出现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坚决杜绝截留挪用补偿金现象。
二、明确***林业的发展定位,抓好项目建设。
尽管我市48.3%的林地划为国家生态公益林,每年可得200多万元补偿资金用于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解决了林业职工的生活来源,但管理工作的压力很大,如果森林防火工作等抓的不好,森林毁掉了谈不上管护问题,烧没了还什么管理,但同时也看到我们也不能仅仅依靠这些管护和靠这些资金,还应积极抓好林业产业化项目的开发,依托资金吸引各种投资主体参与林业建设,加快发展我市林业经济,提高林业效益,提高收入,同时积极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要通过综合开发林业资源,抓好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林业经济,要在项目的开发上下功夫,做文章,以项目来推动林业经济。(比如,森林旅游、人参等中药材、苗木花卉项目等)
同志们:
这次全县加强财政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工作会议,是继去年年底全县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会议之后,县政府第四次召开会议专题安排财政财务管理工作,这充分表明县委、县政府对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当前我们财政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全县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形势,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全县财政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要求,动员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严肃财经纪律,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确保全县财政经济健康稳步运行。杨县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严肃财经纪律、提升财政运行质量,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不断健全完善财政管理运行机制,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全县财经工作秩序逐步规范,财政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财政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从历次财政税收专项检查和审计监督的情况看,形势不容乐观,一些问题屡审屡犯,特别是个别单位的做法已经严重违犯了财经法纪,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突出表现在:一是资金使用不够规范。有些部门和单位存在虚列支出套取财政资金、白条报账、挤占挪用项目经费等问题。二是现金、账户和资产管理不够规范。预算单位现金提取金额比例过大,使用范围过滥,部分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数量、类别过多,账户性质不清,多头开户,有的单位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入账,有些出租资产没有应收收益或者收益率明显偏低,购置处置固定资产不办审批手续。三是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一些单位会计凭证、账簿登记不规范,“收支两条线、缴罚分离、政府采购”等财政管理制度、条例贯彻不严,落实不够;少数单位法制观念淡薄,存在坐收坐支预算外资金、设置账外账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四是预算执行不严格。部分单位采取隐瞒收入、挤占截留等办法将收入不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基本公用经费超支严重,超标准超范围列支、无预算列支、违规收费,等等。五是审计整改不到位。近年来,在各级组织的审计检查中,查出了不少问题,但部分单位对审计整改工作不重视,整改措施不得力,整改不到位、不彻底,对存在的制度缺失和管理方面的漏洞不改进、不提高,还有个别单位对上级下达的审计决定不理不睬,对检查出的问题不做任何改进,致使违纪违规问题屡查屡犯,屡禁不止。
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其一定的普遍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究其原因,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缺陷,也有制度建设滞后的因素;既有领导思想性的,也有干部素质上的;既有监管不到位的漏洞,也有查处力度不够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依法理财意识淡薄,财务管理知识欠缺。一些单位特别是单位主要领导对依法管理财务工作重视不够,缺乏依法理财的自觉性。对财务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也不学习,只管花钱,不按规矩办事,对县上三令五申的工作要求和财经纪律置若罔闻,助长了胡花乱用,擅闯禁区的歪风邪气。二是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松散,内控机制缺失,财务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大部分单位未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约机制,财务不公开,经济业务事项失去有效监督。一些单位财务人员业务知识欠缺,操作能力不强,支出不审查、不把关,导致支出混乱,没有给单位领导起到很好的“参谋助手”作用。部分财务人员不具备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条件和素质,无证上岗,违规操作,不会记账,甚至乱记账。还有一些财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账务记载不及时,科目设置不规范,没有履行好自己应尽的职责。三是财政监督检查不够深入,执法不严,打击不力。财政监督方式不规范,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事后监督多,事前、事中监督少;对某一环节和单一事项监督多,对资金使用和跟踪问效监督少。对违规违纪问题查处不严,打击不力,特别是处理事和处理人相脱节,侧重检查处理单位,很少追究个人责任,未能引起直接责任人的高度重视,使一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财政监督检查没有起到应有的鞭策和警示作用。四是财务监督的综合职能发挥不够。虽然对财经工作监督检查的部门较多,但各部门间配合不够,没有形成强大的合力。财政、监察、审计等监管部门未能形成长效联动机制,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力度不大,震慑力不强。同时一些下属单位较多的部门,对所属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经常性督促检查不够,致使一些二级预算单位屡屡发生违纪违规问题。
同志们:
很高兴参加绩溪创建国家生态县攻坚动员大会,在此,我代表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建设生态县的目的和本质,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基础,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全县区域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目前,包括安徽省在内,全国已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生态省建设;包括绩溪县在内,全国有50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县建设工作。其中,有11个县(市、区)已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县(市、区),629个乡镇已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许多开展生态省(市、县)建设的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城乡环境保护,提升公众环境意识,改善人居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部分地区已初步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践证明,生态省(市、县)建设是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是现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模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
绩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自古文风鼎盛,名人辈出。绩溪自然生态环境优美、人杰地灵,可谓“白云深处仙境,桃花源里人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富民”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生态创建工作,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安徽生态省建设首批综合示范基地等称号,为创建国家生态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20XX年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同时,绩溪县就瞄准了新的目标,及时编制了生态县建设规划,并与20XX年全面启动实施,生态创建工作一直走在安徽省前列。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隆重的攻坚动员大会,书记、县长亲自作了很好的动员,明确提出要力争到20XX年底将绩溪建成国家生态县,这充分显示了县委、县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构建生态绩溪、和谐绩溪的信心和决心。
下面,我对绩溪生态县建设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第一,生态县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这些都为生态县建设指明了方向。按照国家生态县创建的基本条件,生态县要有80%的乡镇达到环境优美乡镇的标准,而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的基础工作是生态村建设。因此,生态县建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希望绩溪能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通过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重点解决好农村生产和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切实改变农村环境面貌,不断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生态县建设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县建设的核心。当前,绩溪在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实施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1152”工程过程中,要把严格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产业升级,防止污染严重企业向农村转移。要大力实施清洁生产,积极推进循环型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国家要求到20XX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并作为约束性指标。希望绩溪通过实现降低能耗和污染物减排的“硬约束”,优化县域经济的发展,并率先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为其他县做出表率。
第三,生态县建设要在突出当地特色上下功夫。各地情况不同,生态县建设的内涵、模式、特点也不相同。绩溪在生态县建设中,应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创新体制、机制,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在发展中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同志们:
20XX年以及最近几年,全省煤炭基本建设在建设质量、建设速度、建设安全、施工企业效益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标准化的矿井和项目,和全省的煤炭形势一样,一年比一年好,而且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近五年来,全省煤炭工业在十个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总体上产量稳定增长,五年增长了70%,煤炭的出省销售增加了近一倍,销售收入由20XX年的500多亿元增加到去年的2400亿元,增加了3.5倍。全省煤炭行业实现的利润、利税、职工收入都有了较大提高,对社会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在矿井数量上,现在保留有2824个井,比20XX年减少了40%多;在单井规模上,由20XX年的7.4万吨/年提高到现在的30万吨/年以上。矿井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水平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和地方骨干煤矿的产量已占到全省煤炭生产总量的60%以上。所有的矿井都实现了正规壁式开采,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地方煤矿已有上百个实现了机械化开采;百万吨死亡率由20XX年的1.24降到了去年的0.726,比20XX年降低了一半,连续四年稳定在1以下。全国去年是1.48,我省正好也是全国的一半。特别可喜的是,煤炭行业的非煤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五大煤炭集团的非煤销售收入已占到其总销售收入的40%以上,500多亿元的非煤销售收入,反映了我们煤炭行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与我们煤炭基本建设战线,包括设计、施工、监理队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代表省煤炭工业局对这支队伍所做的工作和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我对煤炭行业的走向和面临的形势讲了三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个认识是,对山西煤炭行业在山西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要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山西的煤炭是一个大课题,煤炭行业的发展,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还是一个事关大局的社会问题。山西是一个煤炭大省,也是绿色转型重省。我们煤炭是重头戏,排头兵。煤炭的发展,影响到山西和谐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山西科学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我们责任重大。特别是在今年春节期间南方遭遇冰雪灾害,煤电油运紧张之后,大家感觉到山西煤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山西作为基础能源大省的地位不会改变,我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第二个认识是,这几年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按照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新的要求,还有差距,不能盲目乐观。产业集中度、队伍素质、科学发展,在我们这煤炭大省还没有真正体现在好和强上,还有很大差距;
第三个认识是,对当前煤炭市场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前段时间,煤炭出现了供求紧张的局面,胡锦涛总书记亲自来山西大同视察,第一句话就是我来山西向你们要煤来了,可以看出当时煤炭供应非常紧张的客观状况,如何认识今后煤炭供求状况,应该有一个客观的把握和认识。从产量看,去年全国煤炭产量是25亿吨,按照国家规划到“十一五”末全国的煤炭产量要达到26、27亿吨,现在看来这个规划是明显偏低。从建设规模看,全国目前在建的矿井规模大约是8亿吨,而且集中在08、09、10三年,是一个能力释放期。我省现在保留的2800多个矿井中,生产矿井不足2000个,在建矿井877个,在建的产能是3亿多吨,这些产能多集中“十一五”投产,少数延续到“十二五”。从核定能力看,我省现有生产矿井核定能力为5.9亿吨,全国的核定能力是22亿吨,我省和不少省去年实际产量都大于报表产量和核定能力,为什么会出现核定能力小的状况,主要一是有一批生产矿井这几年转为整合改造矿井,能力比两年前少了起码一亿吨。二是生产矿井生产能力复核由原来的350天降为现在的330天,总的能力比原来降了5.7%,全国的核定能力又少了1.3亿吨。三是在去年“12.5”事故以后,我省的煤矿特别是中小型煤矿大面积停产整顿,使08年的春天和07年的冬天出现了用煤紧张状况,加之南方遭灾,正常生产的煤矿因为断电全部停产,缺口几千万吨煤就显得紧张。公路治超出省煤减少,因此出现了江南一带,特别是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煤炭供应紧张局面。怎么认识这个问题,应该说是暂时性、阶段性的,从总体的能力和产量来说并不是紧得不得了的状况。大家都知道现在秦皇岛存煤770万吨,市场价格有所下滑。能力的问题,供求的问题,对山西来说,这几年多几千万吨就是一个买方市场,少几千万吨就是一个卖方市场,站在全行业健康发展上来看,我们一定要对供求形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正确的把握,我们煤炭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就仍然能处于一个主动地位,就能走上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主要是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的防汛工作。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防洪警示录》电视片,×××同志传达了全市防汛工作会议精神,玉山同志传达了县政府《关于做好二00七年防汛工作的意见》,并代表县政府与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签订了防汛责任状责任状,大家一定要严格按照责任状和这次会议的要求抓好落实。下面,我就防汛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切实增强防大汛、抗大洪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防汛工作是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战略工作,也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必要保障,必须牢牢放在心上,紧紧抓在手上,确保不出问题。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防汛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各级、各有关部门防汛意识普遍增强,都能做到以安全度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认真履行职责,狠抓各项措施落实,确保了全县防汛形势的持续稳定。特别是今年以来,各乡镇、有关部门提前谋划,及早准备,周密安排,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前段时间,各乡镇和水利、建设等部门对全县各类防洪工程进行了全面细致地检查,托清了底子,明确了今年防汛工作的重点、难点,并有针对性地会同有关乡镇研究制定了工程修复方案和应急度汛措施,编制了山洪灾害防御和水库防洪应急预案;有关乡镇加快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险工险段、水毁工程的治理步伐,水利工程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为抓好今年的防汛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今年我县防汛工作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一是据国家气象局预测,今年黄淮东部地区降雨偏多,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较常年同期偏多。我县位于黄淮东部,并且地形、地貌特殊,气候多变,降雨分布极为不均,且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极易造成局部灾害。二是我县的防洪工程大都兴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防洪工程标准低,老化、退化、失修现象比较普遍,险情隐患很多,整体防洪能力还不强。全县8座大中型水库中,除唐村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公家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在进行外,其余6座水库均存有安全隐患;128座小型水库,相当一部分属于病险库,且多数是头顶库、串联库;全县10公里以上的河流30条,其中浚河、温凉河两大主要河流内阻水障碍物较多,淤积严重,行洪能力大大降低。三是城镇防洪体系不够完善,个别单位没有按照建设标准配套防洪基础设施,违章建筑挤占河道的现象仍然存在,大大降低了防洪能力。四是由于我县十多年来没有发生大的洪水,部分干部群众防洪意识淡薄,不同程度地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有的地方工作被动应付,防范措施较差,安全隐患较多。为此,全县上下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今年的防汛工作一定要有清醒和充分的认识,要把防汛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平安平邑、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摆上重要日程,把各种情况和问题估计的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的更周全一些,把工作做的更扎实一些,真正做到思想上早准备,工作上早部署,措施上早落实,抓紧做好迎大汛、抗大洪的一切准备工作,切实做到未雨绸缪,万无一失,确保今年全县安全度汛。
(二)狠抓各项安全度汛措施的落实
总的要求是,继续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既不怕涝、又不怕旱”的要求,做到“一个统领、两个坚持、三个确保”。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科学防控,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理念统筹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确保标准内洪水水库不垮坝,主要河堤不决口、内涝少成灾、城镇交通防汛保安全;确保遇超标准洪水全力抢护,及时转移,尽量不死人,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确保科学防控,统筹兼顾,充分发挥各类水利工程防洪与兴利的综合效益。具体工作中要严格按照防洪各项预案的要求,狠抓各项安全度汛措施的落实。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jianghuagao/7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