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教育故事读后感

教育故事读后感10篇。

以下是关于“教育故事读后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参阅本文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文档的质量与工作和学习成果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范文对于培养写作灵感和创造力非常有帮助,范文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作品。

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1

《爱的教育章节故事读后感》


《爱的教育》是一部经典的教育题材小说,被誉为“爱的教育圣经”。故事以主人公苏菲的成长为主线,讲述了她在父母和老师的爱抚和教育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自信、善良的青年的过程。每一个章节都展现了爱的力量和教育的重要性,给人以启发和感悟。


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有感触。每一个章节都让我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教育方法。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苏菲和她母亲之间的亲情交流。苏菲的母亲是一个温柔善良,又十分严谨的人,她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语影响着苏菲的成长。在苏菲受挫的时候,母亲总是给予她无条件的支持和鼓励,让她重新振作起来。这种母女之间的亲情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书中还讲述了苏菲和老师之间的教育故事。苏菲的老师是一个严格的人,他要求学生严谨、努力,但却用心灵的关怀和爱去影响学生。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们,教育并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磨砺心灵,培养品格。这对于当今教育界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培养,而不仅仅只是注重学习成绩。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爱的教育的重要性。爱不只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力量,可以让人们绽放出无穷的生命力。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和老师要善于运用爱和理解来影响和感染孩子,让他们在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我想说,《爱的教育》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教育题材小说,更是一本教育指南。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宝贵的教育经验和智慧。希望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中汲取力量,用爱去教育,用爱去影响,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感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发和感悟!

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2

《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这本书是由张仁贤老师主编,收录了《不要剥夺学生提问的权利》、《教育有法,机智为上》、《让学生学会尊重》、《让孩子“昂起头走路”》、《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老师,您知道我的选择吗》等故事,在编写的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的著作和研究成果,同时还引用了许多一线教师的案例,作文之读后感:读《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有感全书通过对生活的朴素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不知不觉中,我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情所感动,更被那位老师的教育事迹所打动。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笔璀璨的艺术瑰宝,展示了教师育人的优秀艺术。看了这本书后,引发了我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思考。书中,有很多很有启发的句子,例如,“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养主体性、自觉性),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他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他自己确实有所成长。”、“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比爱更重要的是尊重。”等等,这些至理名言,都深深的启发着我们,指导着我们更好的做好一名合格的育人者。

参考书中所说,再对比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感想颇多。作为班主任,我经常觉得自己做了很多事情,但效果并不那么明显。反思我的工作:

究竟为什么效果不够呢?是学校的管理体制,还是我的工作方法错了?看了《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后,我发现,我们更应该改变一下思维方式,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轻松的教师。

张仁贤先生定义,聪明人实际上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很好的思维方式。我同意。思维方式对我们的老师很重要。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

的确,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书中谈到,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应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即学会自立。我们常常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从制度上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可总不能如愿(举例:

我班中的一些调皮生就是这样,我在班级的时候,表现的都还不错,可是我一离开,就不自觉了,这可能就是我平时太严所造成的吧)。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应该更多地做一个热情的教育者,还是一个严格的管理者?

其次,要与学生互相尊重。书中的《难忘的八个字》、《掌声里的自信》、《自尊无价》等文章在我看来就是在叙述着尊重的主题。《难忘的八个字》讲述的那种对学生人格的重视和出爱如己出的关怀能让一个人受益终身,学生在感激老师的同时选择了自己的未来、闯出了自己的事业更拥有了自己的幸福,而作为他们的老师,等的何尝不是能有一天,或在街头路口相遇时,从他们成熟的声音和从容淡定的眼神中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成功。

;《掌声里的自信》所讲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周老师关爱残疾学生的良苦用心,其与班干部们共谋了一个假**,主人公固然得到了激励,但多数同学却被蒙在鼓里,这是有失公正;《最自尊无价》讲述对“55分”的呵斥和羞辱使一个知道上进的孩子无地自容,道出了“自尊无价”。对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学会欣赏他们。如果你仔细欣赏它,你会发现每一片叶子都是如此美丽,充满生机。

孩子们就是这样,千个万个孩子就有千千万万个样子,世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双生儿,每个人都鲜明地跳动在你眼前。《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俯下身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就有教师对孩子欣赏的目光。只有发现他们的优势,鼓励和引导他们,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逐步建立相互尊重。

最后,要做一个聪明的“严师”,理智地施展“师爱”。在书中,张老师反复强调,爱心是师德的灵魂,“爱与责任”是当代教师之灵魂,同时也指出,不能迷信“师爱”。他说,迷信“师爱”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为爱能点石成金,一旦他不能把学生“爱成”好学生,他会怀疑自己爱得不够。另一种人则不然,他们其实是把“爱”当成棍子用,他们的本事是把自己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压力都解释成“爱”。张老师指出,现在教育界流行的做法高唱廉价的“爱的颂歌”,现实中也的确有老师只求“爱岗敬业”,而在实践中大碰钉子。

我们不能要求“师爱”完成本不属于它的任务,就好像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光用爱心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样。所以,没有爱是不行的,光有爱是不够的。读完这本书,当我遇到违反纪律的学生时,我会用我的大脑再次处理它。

平时,学生会犯一些错误。下课后我会让他们接受批评。可现在我想到张老师在书中说到的一种思维误区便是“迷信师严”,我提醒自己要变得“聪明些”,于是我采取让学生做好事来弥补,使他们在做好事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受到教育。后来,只要遇到违法的学生,我就采取这样的方法,效果比较好。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渡人的小船,……”这些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以天心点燃烛光,引导人类走向光明”更道出了为人师表的神圣和职责。怎样做才无愧于这些称呼和赞扬呢?

热爱学生、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像这些教师一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们”。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一些激荡,让我学到很多东西,让我知道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我们要以身作则,向身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学习,树立以教为荣、以教为乐的专业思想和情感。

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生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教育之果。

[《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读后感]

《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读后感我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个人民教师应该做的工作,可是,党和**却给了我极大的荣誉和关怀,作文之读后感:《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读后感。

20世纪50年代,我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上世纪90年代,我受到蒋**、李鹏和**同志的接见;特别是今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亲切看望了我,还为我亲笔题词:“把爱献给教育的人”。

今天,我仍然可以无悔地说:教师工作努力,但最光荣,最幸福。当我看到学生成批成为国家栋梁时,我所获得的成就感和所获得的快乐是普通人难以体会的。

不久前,在一个毕业派对上,我们的小班长突然命令:学生举手,让老师检查卫生。当几十名年过半百的学生,像当年一样伸出双手接受老师的检查时,我眼前立刻浮现出45年前的情景。

那两只小手已经变成大手了。我多么希望我学生的手永远干净。我对他们说,同学们,人的一生很长很短,其实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

昨天已经离我们而去,今天我们将加倍努力,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取决于我们共同的创造! 教育评析

作为一名教育家,每次读到霍先生的演讲,我都很感动。它现在已安放于我的案头,每当我倦怠、退缩时,读起它仿佛又获得了新生,浑身又洋溢着生命的律动。每当我追问人生的意义,反思教育的真谛,霍老的言行常常让我感受到事业的幸福,理解教育的崇高。

霍老对教育的热爱,对孩子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令我震惊和鼓舞。然而,霍老又并不遥远,她伟大与朴实,崇高于平凡。我可以在任何一个校园里看到他,也可以在任何成功的经历中感受到他。

在我看来,他不仅是一个个体,更是所有优秀教师典型人格的具体象征。但她又是一个真实的个体,因为每一个成功教育的背后都有她提倡并力行的“爱”的存在。问题大家谈

所有成功的教育都植根于爱。爱能建立真诚。爱孕育希望。爱激发爱。没有爱心的教育将是贫乏的,干枯的,冷漠的,没有任何生机和活力,最终将是夏丐尊先生所说的“无水的鱼塘”。

您见过一个阳光明媚,春天充满的池塘吗?它的周围鲜花盛开,绿草繁盛......它的上空蜻蜓飞舞,小鸟展翅......

它的内部青蛙挥动手臂,鱼自由地游动。。。有水的池塘总是充满生机和活力。一个无水的池塘,水是贫乏的,但生命是干燥的。

您是怎样理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

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3

丰县县一楼初中二班卜令标

说起陶行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他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一生百折不挠地“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他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毛泽东为他挽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宋庆龄的挽词是:“万世师表”。周恩来的话代表了成千上万革命师生的心声:

“陶先生放心去吧,你已经对得起民族,对得起人民。你的未了的事业会由朋友们、由你的后继者们坚持下去,你放心去吧!”是啊!

陶老师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并在光荣的教育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自己创办了晓庄师范、育才学校……等专门招收贫困学生、孤儿、流浪儿童的学校,为不知多少个被战争和苦难压制的孩子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拯救了不知多少个湮没了的天才。

陶先生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他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

陶老师主张向社会中各类的艺人们学习,拜人民为老师。山海工学团刚成立的时候,学生们虽有读书的地方,但没有桌椅,于是学校便请了木匠师傅,木匠师傅只会闷着头做凳子。陶先生见状走了过来。

他看见木匠师傅满身是汗,就递给他一杯水,对他说:“我们请你来不是让你做凳子的”,木匠很疑惑,陶先生解释道:“我们是请你教学生做木工的,教会一个便给一份工钱,反之,即使你把凳子全做完了,也不会得到一份工钱。

”说吧,陶先生便自己领头做起木工来。起先学生们的家长怕孩子会弄破手,都表示反对,但经过陶先生的劝说后,也就释然了。三个月后,孩子们不但把教室的桌椅在木匠的指导下做好了,还自己做了许多杠杆、滑轮等玩具,家长们看后无不眉笑颜开,信服地点头叫好。

另一次,陶老师发现晓庄附近有很多蛇,经常伤人,于是邀请了两个会抓蛇的乞丐来教学生抓蛇。一开始,教学生们生物课的姚文采并不太赞同,但看到一段时间后,最胆小的女孩子也敢捉蛇了,而且大家还懂得了蛇没有脚为什么跑得快,蛇没有耳朵怎么听得见声音,以及蛇是老鼠的克星等知识后,姚老师终于理解了陶先生的用心。他也开始请来药农来教认草药,请采花匠来教种花木,从此生物课也上得生动活泼。

陶行知身为高等学府的教授、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却没有一点架子,时时注意拜普通的劳动人民为老师,他是我国千百万教师的楷模,更是知识分子最早和劳动人民相结合的先驱,我们应该学习陶老师这种“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精神啊!

陶老师不仅积极让学生向劳动人民学习,而且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道德素质。

陶老师教育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除了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还要多学本领,追求真理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育才学校上午有文化课,下午有专业课,还有劳动、军事训练和社会调查。日程总是满的。有一段时间,一些学生厌倦了这种紧张的生活,在学习期间偷偷地打扑克。有一次,陶行知走过男生宿舍时,看到里面几个男生在打扑克,有时学生发现了陶校长,急忙推旁边的同学,几个人慌忙放下牌,羞愧地站起来等待责罚,但陶校长一句话没说,沉默了一会就走了。

第二天,陶校长在全校会上演讲道:“抗日需要人才,将来建设国家需要人才,你们难道可以浪费自己的时间吗?你们有多少本领要学啊?

我要你有意识地把扑克牌交上来,像鸦片一样烧了!你知道,时间是最宝贵的,只有学习更多的技能,我们才能在未来建设一个好国家。时光可贵,一去不回啊!

”孩子们低下了头,把一幅幅扑克牌放在台上,从此,学生们都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读完《陶行知教育故事》后,我的心情异常复杂。陶老师为了培养学生们,让他们长大后有足够能力为建设祖国做贡献,而付出了多大努力啊,而反过来想想我们,学习的条件远比几十年前陶老师处的那个年代好上十几倍也不止,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学习陶老师的教育方法,为建设祖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4

《做有故事的教育》是“觉者为师”系列的第四本,主要记录了王维申老师利用故事来改造教育实践,形成教育理念的实践历程。在自序部分有这样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故事的魅力就在于,他不是敲着我们的头指指点点,而是将教育娓娓道来。”

这本书勾勒出了王维审老师对“叙事教育”的基本主张。王维审老师用“叙事者”成员和团队的鲜活案例阐述了,教师如何将故事融入班会和家长会,如何用故事开发课程,如何用故事丰盈课堂,如何在叙事中走向专业成长等。它让我对叙事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叙事教育对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对教育生活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教育及其意义的认识。也就是说,叙事教育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与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叙事,一般来说,就是讲故事,讲教育教学实践中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故事。

这些故事真实完整,承载着教育经验的理论意义,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教育叙事强调以教师自身的真实生活为基础,义**教师行为的意义为目的,以教师自身的故事建构为手段,更贴近教师的真实职业生活。它以实践-反思-叙述-再实践的操作方式,有效的帮助每一位教师更好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并在参与述说和交流分享中,推动教师群体的全面发展。

叙事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促进人的自觉成长”,包括教师的生命成长和学生的生命成长。由此引发的一些叙事德育活动,比如,“我喜欢你”叙事教育课程,根据被表达人的不同,分为教师篇、学生篇,让师生在讲述真实故事的基础上,彼此走进内心,唤醒美好、善良和自尊意识。以生活中的小故事为载体,为学生触动心灵创造条件,引发良好的教育机会。

王先生在他的书中描述或引用了数千个简单或深刻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对教育的反思和归纳。让我们跟随王小姐的脚步,寻找故事,记录故事,分享故事,用故事让更多美好的改变发生!

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5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读了《陶行知教育故事》后,我收获颇多。每一段故事都是精彩之呈,总能感到有一位慈祥的人在自己一生中对教育的感悟,对教育的奉献。先生曾说过“以教人者教己”是根本的方法之一,先生也正是以这样的方法来对待“教育”。先生的言行理论对我们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无疑是最明亮的指路明灯。陶先生的言传身教不仅道出了:对祖国的未来,要从小培养,因材施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正确教学方法,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学习和做人的道理。

“从四块糖”的故事中,就可以看出陶先生对教学的感悟深邃。老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但在学校教学工作中面对调皮的“小捣蛋们”,我们有些老师往往还是缺少耐心,心浮气躁。当学生太调皮时,我们有些老师往往想到的是——用教师的权威来压制学生,让学生乖乖地听从,不再惹事生非,但,有时总是事与愿违。特别是望着个别学生不屑一顾的眼神,更容易使人一筹莫展。

“四块糖”的故事,充分体现了陶先生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对于这样特殊的学生,他谈到了解决的办法:

(一)对于难管的孩子多半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坏蛋,这个态度要端正,否则你主观上咬定他是劣童则一切措施都错,便越管越难。

(二)仔细观察和分析学生难管的根本原因,在源头上予以解决。

(三)对于体力充沛,无法发泄的,有时捣乱的学生,可因人制宜的采取一些灵活机动的教育方式。

(四)作为教师,应该经常反省自己的教学方法或方式是否合乎学生的需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陶行知老先生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终身学习,让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做为教师, 我们要与时俱进,不能只是教育学生死记书本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教育好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懂得成才先成人的道理,为人民共和国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6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在育才学校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到处奔波,筹措资金,以维持学校的日常生活,当时有人嘲笑他这样做是抱石游泳,学校如同重石,很可能将拖入水底,还是弃石为好。陶行知不予理会,他坚定而乐观地回答:“我不是抱石头游泳,而是抱着爱人在游泳,越游越起劲,要游过急流险滩,达到胜利的彼岸。”陶行知引学校为“爱人”,他不把学校学生当“石头”,正表明他在艰苦险恶的逆境中对学生倾注了他全部炽热的爱,竭尽奋斗之力将他们安全送达理想的彼岸。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成为学校。“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办学者及教师都充满着爱,爱教育爱学生,方能奋斗办出像样的学校。

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育才学校公约草案》规定指导员(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民办教育更应如此。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们会摔破罐,撑破船。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罚非爱,害也。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

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7

坎市中心小学卢冬华

教育的本质是教化人。学校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必须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而这些工作与班主任有着密切联系,班主任工作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起着直接的积极作用。

近期读了《班主任,我的教育故事》一书更让我深深理解到“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身为教师应该**的播撒者,那么,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

《 班主任,我的教育故事》里面包含了几百个老师的亲身体验,有播种爱心的,有阳光引路的,有亦师亦友的,有收获幸福的,每读一个故事,都让我为文章的老师那种对孩子无私的关爱所感动,他们中有的是刚走上三尺讲台的新教师,有的是积累了几十年教育经验的老教师,但他们都从平凡的教学生活中感受到学生对爱的追求,对爱的渴望,特别是山区的留守儿童,老师们更是要付出全身心的爱去温暖他们孤独的心,让他们也一样享受母爱,父爱。

读完了《班主任,我的教育故事》,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爱的教育是什么?是架起老师和学生心与心之间的桥梁,是真诚的关怀唤起孩子们的自信,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我现在每天面对的是中年级的孩子,他们年龄尚小,玩心重,对是非观念并不是那么深刻。

特别现在大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性格比较霸道,不会谦让,不懂报恩,引导他们去感悟爱,懂得明辨是非,不正是我们教师该做的事吗?

读完这本书,我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亲眼目睹了他们是如何学习、生活和理解爱情的?他们的爱包括宽容、谦卑、遗憾和友谊。《班主任,我的教育故事》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

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这些小故事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感受到身为班主任的不易。

这本书里没有平淡的说教,没有英雄的话语,没有英雄的事迹。它只描写了一些平凡善良的人,以及他们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却又真实的故事,把我带进了一个充满爱的世界,让孩子们接受了爱的教育。

爱应该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不应过分执着于某一种观念,更应该为孩子多付出一份关心、一片爱心、一颗真心。我们应用爱,点燃孩子心中的灯,加强对孩子的爱心教育,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来进行整体思考、各个突破,着力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我们在教育和教学中起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存在,用情感打开学生的心扉;我们要以身作则,把中华传统美德传授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和表养学生,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让学生快乐成长。了解学生的感受,观察学生的反应,聆听学生的心得,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育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我们应用“爱”去感化学生,真诚地为学生提供服务,在生活中做学生的朋友,不能训斥学生,不要过分地执着于“立竿见影”,注意学生的人格培养,身心健康。

教育不是万能的,有其局限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局限性,并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它。只有对我们的事业充满希望,我们才能真正用“爱”来对待我们的学生,对待我们的事业。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为人师的同行们,让我们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让我们教育着并爱着学生们!

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8

90年代以后,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素质。要具有创造意识、效率意识、进取精神、科学精神、民主法治观念、劳动观念、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到那时,我们将真正成为保持蓬勃朝气,活力旺盛,昂首向上的精神状态,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90后。

90后,我们是幸福的,每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比起刚刚过去的“玉树地震”那一个个令人心酸的场景,更让我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还有那些刚刚复校的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90年代以后,爱国主义是一种坚定的民族精神,是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我们90后一代将用这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描绘祖国未来的宏伟蓝图,为祖国奉献一份奉献。让我们一起向着“心系祖国,健康成长”的目标前进吧!

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9

丰县县一楼初中二班教导员于婉:刘冰新

人生本来就是辩证的,生活在繁杂的社会中却过着简单的生活,而简单的人生中却又有着复杂的经历,这似乎是陶行知先生的真实写照。

您总是把希望的嫩芽移入春泥,把荒芜的梦轻轻拾起,额头上的汗水顾不得插去,又投进了希望的田地,汗滴垂落,化作一场甘霖,化作一场春雨,发芽了,叶绿了,在这希望的田野中,温和的阳光照着您和蔼的脸,而您又躬身进入树木花丛中,重复着那辛苦而又伟大的工作,每天的周长总是被您撕去,这就是陶行知——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他非常重视国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因此,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中来。他为了劝家家户户都要识字读书。编写《平民千字课》,奔波于全国十几个省市,他为了教育,为了人民,自家经济已勉强维持,却不愿让中国的农民吃没文化的亏,坚持为农民着想,办起了晓庄师范学校,在上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工学团”、“劳工幼儿园”。

早在办晓庄师范学校的时候,陶行知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教导师生们与劳动人民相结合,“教人们进步者,拜人民为师”。山海工学团成立时,孩子们没有桌椅,陶行知先生就请木匠做先生,请叫花子做捉蛇先生,这让课堂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是啊!陶行知身为高等学府的教授、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却没有一点架子,时时注意拜普通的劳动人们为老师,他是我国千百万教师的楷模,更是知识分子最早和劳动人民相结合的先驱。

陶行知教育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除了学业上不断进步,还要多学本领,追求真理,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有一段时间学习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有的学生厌烦了这样紧张的生活,便“有劳有逸”的打起了扑克牌,陶行知先生知道后毅然将扑克牌向烧鸦片烟一样地烧掉,并呼吁同学们,只有多学一点本领,将来才能建设国家。时光可贵,一去不回,在育才学校文学组举办的一些活动,很受大家欢迎。他们成立了“榴火诗社”,陶校长专门为诗社题词,文学社的学生们有些飘飘然了。

有的人留起了长发,特意穿破衣服,自视为艺术家的派头,自以为了不起。陶校长知道后,便语重心长地教导了他们,并且把茅草山似的头发“放火烧山”了,并耐心地给他们讲“要认真做学问,不要做井底之蛙”。

对自己的孩子,陶行知同样严格要求。他的二儿子晓光没有正规学历,经人介绍去一家无线电修造厂工作,厂方要看他的学历资格,他拿不出,就写信给育才学校副校长,寄一张晓庄学校毕业证书来。陶行知严厉制止。一封信对他儿子说:

“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张……总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后,“追求真理做真人”七个字,便成了晓光的座右铭。

陶行知有两个口袋,一个给**,一个给私钱。有一次他去集资,参观了许多地方。在归途搭车时,发现私款袋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当时就有一个坚决的想法:绝不挪用公家一分钱。

最后,陶校长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十英里外步行回学校。陶行知就是这样“以教人者教己”,在“建筑人格长城”中做到不留一点空隙。

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国家危亡、生灵涂炭时,有志之士都应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救民于水火之中,这才是对国家、民族真正负责任的表现。伍豪事件中,陶行知先生沉着冷静,揭露了国民党间谍的阴谋,使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彻底破产。

陶行知先生全身心投入祖国的教育事业。他是一位老少皆宜的教师,是国家、人民、人民的楷模。陶行知先生虽已逝世,但仍旧会有千万位后继者像陶行知先生一样,陶氏精神必定万古流传。

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10

读过此书,我被这种种高尚的爱感动着,但我更深刻的感受不是来自关于“爱”的本身,而是来自于安利柯的父母对孩子进行的爱的教育。书中的安利柯是一个活泼、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小男孩儿,他的健康成长得益于父母、老师、舅舅等人的正确引导和教育,而作为安利柯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安利柯的成长中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他们总是善于发现安利柯身上微不足道的问题,及时地从正面以最好的做事经验和自己的身体力行教授给孩子,让自己的崇高的品行和博学影响着孩子,以生动、富有哲理的话语去引导、教育、感染孩子,使安利柯在潜移默化中汲取着爱的营养,不断地校正自己的言行,同时也让作为读者的我们时时、处处、事事都能感受到爱的存在。

我相信读过《爱的教育》这本书的家长,都会象我一样,在被感动的同时也想成为安利柯父母那样优秀的家长。所以,让我们跟着这本书,向安利柯的父母学习一下如何引导孩子成为一个充满爱心、对社会有用的人吧!

爱的教育故事观后感篇五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爱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朋友……爱身边所有的人,你会得到无限的乐趣和无比的幸福,因为,有爱才有生活。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的教育》是出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笔下的一部力作,它不仅是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还被公认为是“一部人生成长的必读书”,这是一部令全世界读者感动的伟大作品。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感悟深刻,被书中的真情实感深深吸引和感动了。于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写下了这篇文章。爱的教育》是部好书,希望同学们有空时都能认真阅读、用心感受。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fanwen/97320.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