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杨善洲观后感

2024-08-23 杨善洲观后感

杨善洲观后感(范本十四篇)。

杨善洲观后感 篇1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生好事”看了曾经是地委书记杨善洲的事迹,使人有“当官不为民谋利,不如直接去经商”的感叹。杨善洲同志一生爱党爱国,无私奉献,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淡泊名利,一言一行都让积极向党靠近的我们青年学生深深思考。

在大多数人为生存忙于生计,为治疗忙于奔走,为就业到处碰壁的时候,杨善洲给了我们他最好的反抗和宣誓,他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淡泊名利,始终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对党对人民一生的承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比于如今社会一些腐败落后的社会毒瘤,杨善洲与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杨善洲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因为,杨善洲是明白人,身有余力,甘于“绿大地”。护得一方水土,也养了一方人。死有何叹!比起那些只知聚财,拥财,费财,搜财的人不知要好千百倍!因他知道进退,知道为官要有名节要自爱的道理。不居功自傲,不以权谋私,为后人留得一片青山绿水,看得长远!

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昭示榜样,催人奋进的旗帜。我们一方面使用了各种词汇——忠诚、无私、执着、坚韧、高尚、奉献……来赞美这位老共产党员;另一方面,也禁不住追问:他何以能够超越物欲功利的诱惑而如此淡泊名利,坚守自己的内心信念和做人原则;他如何能够经受住权力、地位的考验,演绎高风亮节的人生。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人生不一定伟大,但一定要崇高。”杨善洲希望自己的一生尽量平凡,不喜欢大肆铺张,不喜欢得名得利。手中有权的杨善洲没有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本,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她的女儿和丈夫分居七年,女儿哭着求他,要他给通融一下,调调工作,他都没有答应。在大亮山种树,不是想像中的一帆风顺。树苗成活率低,野草挤占树苗生存空间。他独个摸索解决法,选择种植根系发达、高于五十厘米的树苗,成功地迈过这个难关;树苗来源匮乏,他跑到大街上捡拾果核作种子,每天捡来一箩筐。五万多亩树林,每一株树无不浸透他的心血,他抚摸着他们,像是看着自己孩子,脸上浮现出慈爱的神情。多么伟大圣神的人啊!

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向党靠拢的积极分子,我们在前进的路上要看到榜样的力量,认识到看自己的责任,像杨善洲一样,毫无私心的为之奋斗,也许偶有失意,也许偶有失败,只要带着豪迈的激情,就能谱写像杨善洲一样的辉煌篇章!

杨善洲观后感 篇2

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为配合学院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创先争优”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我系组织学生党员和部分老师党员一同**了影片《杨善洲》。

电影《杨善洲》深情讲述了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永远把人民群众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前的领导干部形象。在任期间,他注重农业和民生;退休后,他为子孙后代绿化荒山。他一心为民,两袖清风,鞠躬尽瘁。

青山证明,他坚守共产党精神家园60年,入党时没有辜负自己的誓言:做一个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

杨善洲,男,汉族,1927年1月生,云南省保山施施甸人。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1988年退休,2010年10月10日因病去世。杨善洲生前是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退休后要植树20多年。

为了抗旱,没有参加姑娘的婚礼;大亮山小学的老师因为是民办教师不愿意孩子们读书,为了孩子们,他将教育界的负责人请来为教师们转正了,而亲生闺女夫妻二人两地分居七年之久,他完全可以通过自己,把自己姑娘安排妥当,但他没有;送儿子上大学,是唯一用了一次公家的车,但自己将费用掏给了;为了省钱,他自己去市场去拣果核当树种,他的举止让周围的同事不理解,而他说:“别把自己当回事”

“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这是杨善洲老书记最本质的精神所在,学习老书记就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必须向他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和利益观,做一个无私奉献、廉洁廉洁、不计名利、不计荣辱的好党员。

杨善洲常说:“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他的“当雪松”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震撼了我的心灵。

我觉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像杨善洲那样,做一棵挺拔高洁的“雪松”。要像“雪松”那样植根群众。在自然界中,雪松大多生长在悬崖上,因此必须深深扎根于石缝中,其主根长度往往是树干的几倍。

正因为如此,它才经得起风雨的考验。杨善洲也就像雪松一样,从20多岁担任县领导开始直至担任地委书记,几十年始终把根牢牢扎在群众之中。他很少呆在机关,而是把脚印印在当地的千家万户。

我们各级干部也要深入群众,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扎根于大地,从群众中了解真相,听取意见,汲取智慧,解决矛盾,才能把人民群众的痛苦和疾苦放在心上,使工作更加圆满。

杨善洲同志几十年来一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的首位,淡泊名利和地位,始终无私、诚实。1988年退休后,他放弃了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在大亮山扎根20多年,逐步建成面积约5.6万亩的大亮山林场。

2009年4月,他将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权无偿移交国家。

学习杨善洲精神,必须像他一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把我们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变成为国家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终生的世际行动。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保持高度一致;就要像他那样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监督,不断增强辨别是非和抵制**的能力,公正处事、公道用人,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就要像他那样以正确的事业观干事,始终保持一股艰苦奋斗的劲头和锐意进取的激情,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敢于在难题面前开拓,敢于在矛盾面前把握和管理,敢于在风险面前承担责任,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我们要认真细致地做好身边的每件事,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杨善洲观后感 篇3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甚至愿意为此牺牲自己。当杨善洲的女儿央求父亲帮她调职,好让她和丈夫、孩子团聚时,没人会想到,即使使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也会被杨善洲几次拒绝。在别人看来,同样的工作安排在**是不一样的吗?

这并不关乎物质利益,纯粹是出于亲情的需求罢了,何况这对于一位大权在握的地委书记来说实在是再普通不过的举手之劳。可“迂腐”的杨善洲一次次铁石心肠的将女儿拒之千里之外,眼睁睁看着她和丈夫熬过了近十年的两地分居生活。

难道杨善洲丝毫不知自己手中的权力和影响力吗?难道他从来不懂得动用这种力量来达成某些目的吗?不是的。

当他看到山下的孩子们因为失去老师而终日游荡山野的时候,已经退休的老书记将以前的下属们请来汇聚一堂,通过私人关系解决了当地民办教师的转正问题,使千千万万的孩子得以重回课堂。这件事,既体现了老杨灵活巧妙的办事风格,又从另一侧面更加衬托了他的“迂腐”——既然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帮助那么多人转正,为何对自己女儿调动工作这么一件小事苛刻的不近人情?甚至在女儿得知此事后专程前来哭诉的情况下,杨善洲依然痛心却坚定的加以拒绝。

“公是公,私是私,这个忙没法帮”,寥寥数语浇灭了女儿的希望,也道出了杨善洲如此之“迂”的原因。恪守原则,是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如山大亮山曾经是保山地区的生态核心,是“滇西粮仓”的天然水库。保山市之所以面临如此严重的缺水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亮山森林环境遭到破坏。光秃秃的大亮山无疑是压在杨善洲心头的重担,走了无数遍、数了无数次,那一座座裸露的山头就像保山大地的伤痕,造成了当地群众的诸多苦难。

杨善洲几十年来都不能放下这个包袱。在拒绝了去昆明老干医院休养的退休安排后,他毅然扛着扁担爬上了大亮山,把余生献给了大亮山森林环境的重建。这一上山,就是二十年。孤灯夜雨,山风凄厉,不知这位瘦弱的老人如何撑过了这漫长的年月,只见那荒凉的山坡一天天变的绿意盎然。

最后,光秃秃的大亮山成了绵延数万亩的林场,再次成为保山地区的生态核心,百年一遇的西南干旱,为周边几个县市人民提供了庇护,使保山成为唯一一个没有灾害的地区。

坚定如山,是对杨善洲的真实写照。他朴实的一生,坚定的献身于革命事业,坚定的遵守共产党员的操守,坚定的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影片由大亮山的“荒”开始,至大亮山的“绿”结束,从始至终,同时以工作和生活为主线,通过抗旱、培育水稻、造林等方面,全方位展现了杨善洲坚定不移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农民书记的可敬可爱之处。

无论是背着箩筐下山捡果核的勤俭节约,还是将林场捐献给国家时的功成身退,抑或是身后家无余财的两袖清风,无不是其奉献精神的掠影。那一堆或平凡或伟大的事迹,都是高尚灵魂的闪光,凝聚在一起,显现出一个纯洁的共产党员的形象。斯人虽去,其高风亮节足以净化我们的心灵,提醒我们思索生命的意义。

谨以此文,纪念可敬的杨善洲同志。愿他的灵魂在天上安息,愿他的灵住在地上。

杨善洲观后感 篇4

观看《杨善洲》电影后,我心潮澎湃,深受教育与鼓舞。该片讲述了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电影的一些情景现在仍记忆犹新。

杨善洲在当地委书记的时候,常拄着棍子,提着一个小黑包,行走在田间。当时正在推广一种“双龙出海”的水稻插秧法。他来到一个村里,见大家对这种插秧法并不接受,自己脱掉鞋子下到田里作起示范。还有一次,保山遭遇大旱,百姓面临作物绝收的困境,杨善洲带领干部挖水井。但很快困难随之而来:经费不够!他果断召集现场的地委委员开临时会议,举手表决将修建办公楼的经费挪作打井费,工程得以继续进行。

“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杨善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杨善洲退休了,上级关心他,让他到昆明的干休所安度晚年,他放弃了组织安排的大家所羡慕的生活,退休后扎根大亮山。当时,大亮山周边十几个村寨缺树、缺水、缺粮、缺电、缺钱,缺水的问题特别突出,村民要到十里外去找水,然后人背马驮地运回来。一盆水,早上洗脸,晚上洗脚,最后还要浇菜、喂猪。村里哪一家遇上红白喜事,做客的人不仅要送礼,而且还要提上一桶水,挂在礼单上,而主人不但要建一个“礼簿”,还要建一个“水簿”。当别人家请客的时候,不但要还礼,特别是要足额归还“水账”。杨善洲在大亮山上义务植树造林22个春秋,使昔日山秃水枯的大亮山重披绿装,80个大山头、180个小山头,全部被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在这个期间,他还把植树造林与造福群众结合起来,每年无偿为村民提供林柴,为4个村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为6个村修通公路交通,为8个村解决生活用电问题,使大亮山地区的人民实现了脱贫致富。4月,82岁的杨善洲把辛劳建成的面积8万亩,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县政府奖励他10万元,他谢绝了,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捐助公益事业16万元,只把4万元留给一生支持他为公无私、艰苦创业,从不计较、无怨无悔的老伴。

杨善洲是一位地厅级领导干部,可以说是有权有势的,很多事他一个口头指示甚至一个电话都能搞定,但是我们看到杨善洲的老母亲和妻子一直生活的农村。忙不完的家务农活致使大女儿早早辍学帮助妻子料理家务。但是退休后的杨善洲发现很多孩子因为民办老师流失没学可上时,轻而易举得解决了好多代课老师转正的问题。二女儿也是偏远山寨的老师,从结婚到生子,一直为两地分居烦忧,本来通过考试本早都可以调到中心小学,但因为缺少一个盖章,一直没有调走。所以女儿哭着请求父亲帮帮她,把这个章盖了,但杨书记就是不同意。父亲解决了七十个民办老师的指标却不肯为自己打一个电话,二女儿与父亲之间越发不可调和。在我们平常人看来,女儿的请求合情、合理,毕竟他女儿也是有真才实学的。只要杨善洲张口,我想地方部门肯定会卖他一个面子,可他却从来没想过运用自己的关系办私事。

杨善洲观后感 篇5

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一生坚守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高尚情怀,一辈子淡泊名利、公而忘私、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高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敬仰和学习。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以他为镜,明辨是非曲直,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简单做人,踏实做事,在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工作中建功立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对自己的信仰非常坚定和深信不疑,我对革命时期那些英勇的革命先烈非常敬重,我经常为和平时期涌现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人物的事迹所感动。这段时间,我一直被杨善洲老书记深深地感动着,并通过各类报刊、电视、广播的宣传报道,试着去走进老人家的内心世界,试着去体会老人家的那种淡然心境。老书记一心为民、爱民,却从来没有利用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谋取过任何私利,为官多年,却从来没有为家人安置过任何工作,甚至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退休后更是婉言谢绝了组织上的关心,没有到省城享清福,而是义无反顾的回到了家乡,到贫瘠荒凉的大亮山上植树造林,没有树苗,就自己掏钱买,资金不足,就到街上捡各种果核自己育苗,甚至将自己心爱的盆景都移植到了山上,他头顶竹叶帽,身披蓑衣,脚穿草鞋,披星戴月,风餐露宿,用锄头挖,用手培植,在大亮山一干就是20几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着周围的人。

曾经光秃秃的荒山如今树木参天,满目葱郁,山变绿了,水长流了,珍稀动物出现了,各种林下经济作物多起来了,周边老百姓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经济收入也越来越高了。曾经矮小精致的盆景现如今已经长成了挺拔的大树,一棵棵小树苗也变成了一片片绿洲,老书记的头发也由青灰变成了飘雪,耄耋之年的老书记干不动了,他二话不说,将已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林权无偿转让给了国家。他公而忘私的种种行为和举动,在一些人看来是那样的不可理喻,对他的家人是那样的不近人情,面对这一切,老书记只是淡然一笑,因为老书记心中有着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那就是舍小家而顾大家的无私胸怀永远第一,淡泊名利、公而忘私的精神永远第一,党和人民的利益永远第一。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共产党员如何在党的旗帜下坚守信仰、践行宗旨、实现庄严承诺,让我感到困惑和不解。在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和听到老书记的先进事迹后,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甘于贫穷,能耐得住寂寞,甘于奉献,无私,乐于吃苦,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牢记中国共产党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

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修正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将自己锻炼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做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正公仆,为党旗添彩。

我不能说自己了解善洲老人,也不敢说自己真正学到了善洲精神,老书记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曾经在党旗下的庄严宣誓,不计得失,不图名利,他“忠以报国、诚以修身、勤以自强、俭以养德、信以立业”的优秀品质深深的感动和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善洲精神是老书记用一生的心血铸就而成的,我们应该用一生去领悟、去践行,并代代相传。以他为例,从现在起,从小事做起,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商洲精神,弘扬商洲精神。在当前的妇女儿童工作中,我要大力宣传善洲精神,践行善洲精神,兢兢业业,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为妇女儿童事业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老书记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虽然我们是那样的不舍,但我坚信:他播下的那一粒坚定、执着、希望、光明的种子一定会变成无数颗,最终长大成林,发出明净的光芒,净化我们的灵魂,激励着我们不断地去努力,去奋斗!让我们的党旗更加光彩鲜艳!

让善洲精神,永葆青春!

杨善洲观后感 篇6

电影《杨善洲》是建党90周年的献礼片,为我们在银幕上构筑了一方绿荫,沁人心脾、暖人心田,杨善洲电影观后感。我观看影片后,为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所感动,被他的无私品质所震撼。我深刻地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观后感。

一、通过观看,认识了杨善洲老书记的意义和重要性。

开展学习杨善洲老书记教育活动,能够使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的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开展先进性教育,能够用广大党员的行动来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才能保证党员先进性这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和基础才能发挥党员先进性,完成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广大党员才能带领群众去奋斗,去实现党的各项任务。

二、通过对杨善洲老书记的学习,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

经过学习我明确了作为一名从事教学工作,一是要立足本质、全心服务,热爱教育事业,坚持党的.方向;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争创一流。杨善洲二是优质高效,精益求精。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教学能力。三是团结协作,顾全大局,执行学校的决定,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四是不计得失,乐于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艰苦奋斗,廉洁奉公。

三、学习杨善洲老书记,坚定自己理想信念。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教师要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同时还应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淡泊名利、不懈追求,清贫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成为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特别是品味他的"穷"与"富",更让人为之动容,深受启迪。

杨善洲观后感 篇7

中共景东县委书记张瑜

正当全国上下掀起贯彻落实****号召全国向杨善洲同志学习之际,我县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了电影《杨善洲》,影片讲述了云南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一心为民、大爱无疆的感人事迹,不时引得在场**电影的部分干部职工热泪盈眶。

杨善洲同志任云南省保山市委书记20年。他住在办公室旁边1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背着锄头下乡。他的足迹遍布他管辖的5个县的99个村庄。他领着人民抗旱,亲身试验“三岔九垄”插秧法,提高水稻产,把保山地区建成“滇西粮仓”。老百姓亲切地称他“草鞋书记”“粮书记”。

当官不摆谱、有权不滥用、民情不忘怀,他的一生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

1988年6月,杨善洲同志退休为兑现“退休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的诺言,他婉言拒绝了组织上让他到昆明安享晚年的安排,执意回到家乡施甸县,在大亮山上义务植树造林22个春秋,使昔日山秃水枯的大亮山重披绿装,80个大山头、180个小山头,全部被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在这个期间,他还把植树造林与造福群众结合起来,每年无偿为村民提供林柴,为4个村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为6个村修通公路交通,为8个村解决生活用电问题,使大亮山地区的人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2009年4月,82岁的杨善洲把辛劳建成的面积8万亩,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县**奖励他10万元,他谢绝了;市**奖励他20万元,他捐助公益事业16万元,只把4万元留给一生支持他为公无私、艰苦创业,从不计较、无怨无悔的老伴。

在杨善洲同志的一生中,一些细小的事也非常感动人:驱车下乡途中,折道回家看一下,坚持把这段路花费的油钱自掏腰包,请驾驶员交公;下乡在县机关招待所吃饭的6元5角钱,县委书记没收,他知道后坚持让司机送回去;土改时,作为土改组长在当地农民家吃饭,走时付完伙食费,农民少要2角,他坚持原数留下;在他担任地县领导的30多年里,从未为妻子、孩子捞一册“农转非”户口。他说“共产党干部不能搞特殊化,不能当白吃干部,那样会失掉民心。

”在杨善洲的心里,装是党,是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时时刻刻在算的是党和国家的“民心账”,从来不打个人和家庭的小算盘。

俗话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生都做好事。”老书记的每一件事情都令我感受至深,一位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的老地委书记的伟大光辉形象毅然树立在我的面前,令人肃然起敬。

他一生爱党爱国,无私奉献,特别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淡泊名利、地位,始终公而忘私、廉洁奉公,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一生的承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是一个纯洁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执着的人,一个无私的人,一个一生坚持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一个正直的人,一个问心无愧的人。老书记不愧为当代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不愧为创先争优的优秀楷模,不愧为干部职工的学习楷模。

在放映结束时,我听到两位年轻人一边走一边小声议论说:“真了不起,干部都这样就好了。”很普通话的一句话,反映了人们对领导干部的希望和寄托。

如今,一些**已被唯物主义世界同化。他们忙于权钱交易,忘记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杨善洲的事迹与其说是一个巨大的反差,不如说是一面反映共产党干部崇高形象的镜子。

老书记的生活非常俭朴,从不为个人着想。他关心的是群众的疾苦、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前途。公平道义办事,辛辛苦苦工作,干干净净做人是他一生的追求。

他的精神,毫不夸张地说,是一种朴素的感情,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生活的追求,这与当今社会的腐败干部形成鲜明对比,也是对那些贪图享乐、与民争利、自私枉法的人的一种丑化。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民族,时代需要的是这种做为人民公仆的责任和义务,才能拥有一个民族的骄傲和未来。永远记住为人民服务,人民会支持你的。

你心里总有群众,他们心里也有你。要永远做群众贴心人,主心骨带头人。而不是见利一哄而起,无利一哄而散,为利争斗不休。

我们党以有老书记这样的好干部、好党员、好公务员为荣。

结合我县“走基层、转作风、抓落实”主题实践活动,在工作中我将继续以杨善洲老书记为楷模,以他精神鼓舞和鞭策自己,成为党放心的好干部。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学习他恪守信念、清正廉洁、艰苦朴素、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学习他永葆本色、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我将以老书记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立足本职,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工作当中,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做好每一件事情,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式、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杨善洲观后感 篇8

扎实工作,积极奉献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2014年4月10日晚,局党委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观看了电影《杨善洲》。电影讲述了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光辉事迹。杨善洲在任时,为人诚恳,忠于职守;退休后,他依然容光焕发,造福一方。

这部电影很感人。许多同志流着泪看了整部电影。通过这部影片,我感触良多。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如何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1、 在工作中,要敢于担当,善于换位思考,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合理解决实际问题。电影中有一个场景,人们为水而战,这几乎导致了群体性事件。保山区下两县,一县为水源地,一县为水源地下游。两位县长就两地人畜饮水、稻田灌溉等问题发生争执,双方群众也情绪激动、紧张。

杨善洲赶到现场后,并未以简单的行政命令方式解决现场矛盾,而是建议两位县长设身处地,“换一下位置”,到彼此的县去做县长,让他们自己想想,该如何解决问题。思路决定出路,水源地的县长终于决定开闸放水,共担时艰,共渡危难。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我们只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可能只有一个解决办法。但如果我们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会有更多的解决办法。

充分考虑冲突双方的合理权益,降低冲突风险。

2、 在生活中,要勤俭节约,朴素朴素,不追求安逸享乐,不搞专业化。杨善洲同志从政时间不短,但他总能要求自己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他的生活简单而朴素,与普通市民无异。

虽然配有专车,但却坚持只在公事时使用。在私用公车时,他也能坚持按组织的规定按里程计费,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本色。他贵为地方的一把手,但却从不为自己、为家庭谋一分私利。

他的女儿是一名教师,与丈夫分居已久。即使她女儿多次求情,他也无法行使帮助的权力。但是,在与困难地区教师打交道时,他努力帮助困难地区教师正规化,稳定教师队伍,解决困难地区的教育问题。他的行为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和一心为公的行质,值得我们思考和纠正。

三是在思想上,要加强党性修养,加强世界观转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他廉洁奉公,不循私情;他生活简朴,粗茶淡饭,不追求安逸享受;下乡调研时,他躬身一线,与群众一起挽起裤脚插秧,体验劳作的艰辛。他时刻把自己作为群众中的一员,不搞特殊化。退休后,他主动放弃了进入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带领群众,扎根在大山里,植树造林20多年

6万亩,价值约3.7亿元,将无偿移交国家。他的言行在党旗前践行了庄严的誓言,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崇高情怀。

作为一个普通党员,我必须深刻认识自身的不足,主动学习杨善洲同志为公为民、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加强对世界观的改造,在工作岗位上时刻牢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动身边的同事积极努力地开展各项工作,真正做到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为我市城建事业再添光彩。

杨善洲观后感 篇9

今天,看了《杨善洲》这部影片,被老书记的事迹再一次感动,泪水湿润了双眼。回到家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又到网上看了电影的主角李雪健对角色的感悟,他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对老书记的人物印象,我觉得,我也被老书记再一次深深的震撼和感动着。

李雪健是一位老明星。他对这个角色的解释很透彻。他扮演的老秘书不仅相貌相似,而且精神相似。李雪健说'我就是杨善洲',就是在充分揣摩角色的背景和内心后,怀着对老书记的尊重和爱,想要把老书记演活,而做出的庄严承诺。

影片中,杨书记的女儿和丈夫因工作单位不同,婚后分居7年。他的女儿是一名教师,考试合格后可以转到中心小学。但由于没有印章,她一直没有被调离。于是,女儿哭了,请父亲帮她,把这一章写了下来,但杨书记就是不同意。于是,女儿对他说,你可以帮助这里的代课老师成为一名专职教师。为什么我不能?

这里的孩子不能没有老师,是公事!公是公,私是私,二者就是不同的概念嘛!杨书记心平气和地说。

嚎啕大哭的女儿见说不动父亲,只好生气地走了!

老书记在家里对三个女儿交代自己的后事时,说要把自己的骨灰分为三份,一份撒在清平洞,那是他开始革命的地方;一份要撒在大亮山的雪松下,那是他工作结束的地方;还有一份要交给女儿们保管。在交代这些事的时候,他的神情平静而安详,似乎只是要出远门一趟,而不是永久的诀别。

杨善洲观后感(二)

今天,我在吃晚饭时,妈妈突然说:'我推荐你看一部电影,电影名叫《杨善洲》,看看杨善洲是怎样为人民服务的,'

电影说:在云南省大亮山边的小镇上,一滴水也很珍贵,因为那里除了雨季没有干旱,其它时候也有干旱。村民们几乎每天都口渴。好心的杨书记(杨善洲)宁愿不起办公楼,去拿起办公楼的钱打水井,为村民造福,不过情况一点都不好,打了80米还没有一滴水,不过老天爷很好心,在夜晚下了一场暴雨。

雨后,杨善洲说:“今后,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将成为龙王。'(因为以前的传说说龙王司掌降雨的,所以杨善洲说要自己当龙王。

)他退了休后,本可以到党员休养处安享晚年的,不过为了不让自己的故乡的大亮山的树被人砍伐,造成水土流失,而年年闹旱灾,选择了留在当地,建造树林。

但山上的飞草(飞草高达3-7米,根茎粗,茎直立,分枝伸长)。叶对生,卵形三角形,先端短渐尖,边缘粗锯齿。把树苗全都'杀死'了。

聪明的杨善洲想出了一种比飞草高的育苗方法,因为这些秧苗的根比飞草长,如果飞草长不出来,秧苗就不会死。他和其他人正正工作了17年才完工,真是不辞劳苦!最后,2015年,云南发生了旱灾,但大亮山边的小城镇没有发生旱灾,所以杨善洲的辛勤劳动没有白费。

杨善洲一生都为人民服务的乐于助人,不辞劳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杨善洲观后感 篇10

人民心中的好书记

看了杨善洲的电影后,眼泪还在他眼中流淌,感人的心情依然挥之不去。独自走在深夜,望着天空中明亮的满月,杨善洲的身影萦绕在脑海中。我突然觉得,杨善洲好像是保山地区圆圆的大明月。在无限的阳光下,有无尽的沧桑,但它总是挂在人们的心中,因为他是

他是一位亲近百姓,以百姓利益为重的好书记。杨善洲一辈子爱和群众一起劳动,所以被群众称为“草帽书记”。清晰地记得电影中的一个情节,那时候保山遭遇大旱,百姓面临作物绝收的困境,杨善洲就带领干部挖水井,可是他们面临经费不足的困难,他就召集现场的地委委员开临时会议,举手表决挪用修建办公楼的经费来打井,工程因此才得以继续进行。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无私的奉献和对人民的奉献。在他看来,只有人民和人民的例益才是第一位的。

他是一个正直无私的好秘书。他从未利用自己的权利为家人做过任何事。还记得电影中他的二女儿,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通过层层考试,只差一个章就可以办理调动手续,从来不求父亲的她哭着请求他帮忙:“您就打一次**吧”。

杨善洲讷讷地坐在小板凳上:“这是私事呀,这可咋办呢。”我想他作为一个父亲他是多么想帮自己的女儿度过这个难关,凭借他之前的地位,可以说这是件小事儿,可此时的他却没有像平时那样智计百出,只能急得直说“咋办呢,咋办呢。

”看着他着急的表情,弯曲的背影,也许他的脑海里从未有过动用关系的念头吧,在他的世界里,国家给予的权利是用来,也只能用来给百姓办事儿,帮助百姓度过难关的。

当一个人处于高位时,面对许多人,他不得不做出许多艰难的选择。杨善洲总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毫不犹豫,毫不自私。

他也是一位为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利益奋斗终身的优秀共产党员。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但在大亮山种树并不像他像想的那么顺利。他遇到了许多困难。

例如,树苗成活率低,野草挤占树苗生存空间,他就自己摸索解决方法,选择种植根系发达、高于五十厘米的树苗,成功地迈过这个难关;对于树苗**匮乏,他就跑到大街上捡拾果核作种子,每天捡来一箩筐,五万多亩树林,每一株树无不浸透他的心血,他抚摸着他们,像是看着自己孩子,脸上浮现出慈爱的神情。就这样,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22年里,他建成了一个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最终免费移缴给国家。

他用自己的言行给我们留下了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告诉我们什么是无私、毅力和奉献。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我们60年来所做的就是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就这样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国家,告诉我们怎样才算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执着的人,一个无私的人,一个坚持一辈子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人。

杨善洲观后感 篇11

外语系08级2班刘杰珊 ***

6月27日晚学院组织我们新党员在楚雄州东兴影剧院**了大型彝剧《杨善洲》的公演,旨在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杨善洲同志的感人事迹,学习杨善洲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

云南省保山地委原书记杨善洲一生忠于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 “杨善洲同志退休后,一头扎进家乡施甸县大亮山领头创办林场,一干就是22年,用生命的余热使昔日的荒山变得山绿水清,并将面积达5.6万亩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国家。

” 彝剧《杨善洲》采用“冰糖葫芦式”的戏剧结构方式进行创作,选取了杨善洲退休后到家乡植树造林20余年间,发生在他身上的一系列感人的故事。如“地委书记捡果核”、“卖房还钱”、“麂子肉风波”等等。

剧情用“植树造林20余年”这根主线,把这些故事一一串起,刻画了一个生动的杨善洲的形象,也刻画出杨善洲的家人、林场的职工等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淋漓尽致的再现了杨善洲同志的工作及生活,从剧情的点滴,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杨善洲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尽职尽责,做到了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且本着时刻为人谋利益的原则,坚守自己植树岗位20余年,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有一种不怕苦的精神,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都应该有一种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作为一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党员,我们更应该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服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

杨善洲观后感 篇12

8月1日下午,青少年成长中心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杨善州》,带着尊敬的心情看完了这部影片,我明白了许多,使我想到了大山上耐寒、耐干旱,再差的环境也能适应的雪松。杨善洲老爷爷原来是云南省保山市地委书记,他几十年如一日,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他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公而忘私、廉洁奉公。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0多年,逐步建成了占地面积约5.6万亩的大亮山林场。20xx年4月,他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

我明白了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形象,老一辈革命先烈、许世友、焦裕禄和雷锋等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敬的人。在影片开始时,杨善洲老爷爷说了一句话:“有些干部只是吃群众的'饭,不给群众办实事,那不是白吃群众的饭吗?”在云南缺水的时候,他带领着群众和干旱作斗争,在我眼中他很勇敢,和天斗、和地斗、和那人见人怕的灾难斗,然而,他们奋斗的行为感动了上天,旱灾严重时,夜里下了一场及时雨,他告诉大家说:“群众们啊,这一次是老天救了咱们!以后咱们要不靠天、不靠地,自己做自己的龙王。”经过努力,他们不但战胜了灾难,而且创造了粮食丰收。这需要多么大的力量啊!在救灾的时候,杨善洲把政府办公楼工程停建了,为的就是给群众留出宝贵的救灾资金。在我眼里,他比雷锋还伟大。杨善洲老爷爷退休后,在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把一个荒山改天换地改造成了一座树木成荫的绿山。一干就是22年,这需要多么大的精神和耐力啊!在山上,他的女儿来找到他,想让他找关系安排一个好工作,被他拒绝了,她凭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这就是他的大公无私、指导儿女靠自己奋斗的人格魅力。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是我学过的一首赞美雪松的诗句,观看过杨善洲老爷爷的感人事迹,我认为他就是那挺拔的青松,坚强勇敢,无私奉献。我要努力学习,脚踏实地学好文化知识,长大后向杨善洲老爷爷一样为国家做贡献。

杨善洲观后感 篇13

上周五傍晚,学校组织我们看了一部名为《杨善洲》的电影。说实话,看电影之前听说这是描述老革命老党员的片子,对其没什么兴趣。电影看完之后,也没有太大的震撼。不过,有一些触动,这两天总在我脑海中浮现。这也许,就是电影的成功之处吧。

电影《杨善洲》描述的是一位身为市地委书记的老党员,与民众一起抗旱,以及退休后放弃省里安排的优越的养老条件,回到家乡种树,造福父老乡亲的故事。这些事迹,当然让我对杨善洲这个人物充满崇敬。不过,对于出身农村的我,注意力却投在了电影里大量描述的农村生活上。同时,因为大学里接受过些电影电视制作的熏陶,所以,我一直以审视的目光观看着电影里的农村生活。最终,那农村生活没能给我太多的共鸣,倒是主演杨善洲这个演员的声音,把我感动了。

要我说的话,杨善洲这个人物得以塑造成功,应该归功于他的声音吧。那个淳朴、苍老、毫不做作的劳动人民真诚的声音,让我审视不出一点缺点来。从一开始在大亮山上与一位老倌对话的淳朴声音,到会议上对下属发号施令的强硬声音,再到与孙子对话的关切声音,自始自终都没让我反感,反而越发使我感动,这让我自己都觉得意外。有一个很小很小的细节,说出来也许也没有人会与我共鸣吧,但是确实感动了我。

当得知二女儿要结婚的时候,杨善洲到集市上为女儿买彩礼。进到一家店里,杨善洲对着正在忙着打算盘的女店员说:“那个被面给我看一下。”女店员边忙碌边稍抬起头的时候,杨善洲又补充说了一遍:“被面”。知道吗?就是他补充说一遍“被面”的那个声音把我感动了。也许很少有人能体会到,那个声音和举动,很真实的表现了一个老农民的形象。何况,他还不是一位老农民呢,他是市地委书记,完全没有半点官腔,能够想到女店员忙碌可能没听清楚他想要买什么。这种微妙的感动,难以言表,也许多倒几次片子看,会有人与我有同感吧。

杨善洲观后感 篇14

“ 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这是杨善洲老书记最本质的精神所在,学***记就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向洲同志学习,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不分名利,不分荣辱,做一个无私奉献、廉洁奉公的好党员。

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从每一点做起,不要有野心,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党员,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具体到办公室工作,要求我们热爱岗位,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不断创新。办公服务工作复杂琐碎,可分为政务服务和事务服务。在履行服务职能中,我们要细致周到,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又要统筹考虑、兼顾一般,做到侧重不失重,在被动中求主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政务服务上,抓大事,努力在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上下功夫。

同时,在加强办公室工作的计划性上做文章,落实责任制,发挥办公室整体功能,以实现工作的“零差错”为目标,高标准、严要求地处理好每一件事情。办公室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还是落到为群众服务上,这就要求办公室多与基层、群众接触,加强调研与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分析,超前**,为领导决策发挥参谋作用,也为领导服务群众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fanwen/94087.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