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审计观后感

2024-03-24 审计观后感

审计观后感5篇。

好的影视作品可以让观众们有所领悟,为了留住当下的情感和思考,我们可以写一篇观后感。观看完的以后,你会被作品描绘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写一篇作品名观后感。这篇文章将全方位分析和探究“审计观后感”的各个方面,如果你认为这份资料有用请将它发送给你的伙伴们!

审计观后感 篇1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的纪律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树立党章权威、扎紧制度笼子,改进党的作风、严明党的纪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廉洁自律准则》共8条、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是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党纪处分条例》共3编11章133条,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现就学习两项法规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第一,要认真学习,增强纪律观念。《准则》重在自律,是正面清单,既面向全体党员,又突出“关键少数”,确立了道德高标准。《条例》立足他律,开列负面清单,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突出六大纪律,划明了纪律底线。立德立规相辅相成,贯穿了“全面”和“从严”的内在要求,体现了正面引导和反面惩戒有机统一。每一个党员都应懂得,是否遵守党的纪律,是检验党员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没有党的纪律观念,一个不把党的纪律放在眼里的人,不可能是合格的党员,也不可能是合格的领导干部。全局广大共产党员要不断加强学习做遵守党的纪律的模范,必须从加强纪律观念、树立纪律观念做起,为自觉维护和遵守党的纪律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要从制度建设上下功夫,提高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为清正廉洁提供保障。坚持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加强对审计工作廉政风险点的`剖析和把握,重点控制一线审计岗位、审计定性处理过程败坏易发环节,不断完善各项制度规定。抓好制度规范的执行和落实,做到日常有检查,阶段有督查,年终有考核,切实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真正让制度成为行政和管理的主要依据和手段。要时时做到慎独、慎微、慎欲,在纪律面前不越雷池半步。在日常生活中,要用纪律和制度来约束自己,才能防微杜渐,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审计干部。

第三,在加强内部管理上下功夫,把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加强审计业务管理,重点强化对审计过程和审计质量的控制,严格执行新的“审计法实施条例”,严把审计质量关。加强机关行政管理,规范行政程序,明确行政责任,坚持按程序办事,做到运转协调、公正透明、规范高效。认真贯彻执行审计工作“八不准”,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按照中央、省、市和县审计机关的要求,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用开支,严禁以各种名义向被审计单位转嫁、摊派或报销任何费用。严格按照《审计法》、《审计准则》等规定,认真履行审计程序,实事求是处理审计发现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第四,在监督制约上下功夫,确保正确行使审计权力。加强对审计人员执行审计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审计计划和方案等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审计监督权力运行的规范化。

加大对审计纪律执行情况监督力度,认真执行审计机关“外勤经费自理”制度,彻底切断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任何的经济联系。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度和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被审计单位的监督。

第五,加强对外聘中介机构的廉政监督,筑牢审计廉政防线。

一是抓好廉政教育,明确要求。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审计纪律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对中介机构进行廉洁从审教育,要求各中介机构人员必须自觉遵守廉洁从审各项规定。凡是以后新进中介机构,都要参加廉政教育,确保全覆盖。

二是开展廉洁承诺,明确责任。明确廉政建设责任人和责任对象,都要与中介机构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为确保审计质量,对中介机构参审人员执行廉政纪律情况进行回访。对发生败坏行为的中介机构,即查即处,列入黑名单,以后不得再参加相关项目审计。

三是完善监管措施,明确方法。强调审计流程,将中介机构的工作进展、程序纳入监督视野,加强对各中介机构执行廉洁从审情况的督查,重点检查中介机构人员执行廉洁承诺书情况和项目的审计质量,对违反廉洁从审规定的实行“一票否决”。

第六,带头维护《准则》、《条例》,坚持手握戒尺强化监督。

坚守监督执纪问责的主责不懈怠,把纪律挺在前面,督促驻在部门单位党组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重点监督驻在部门单位领导班子,紧盯驻在部门单位是否坚持了党的领导,是否贯彻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维护了中央权威确保政令畅通,以严肃驻在部门单位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真正立起来、严起来。作为驻在部门单位的纪检组长,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和直接责任,对党内同志要敢抓、真抓、真管。

作为新时期的基层党员干部,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不触底线、不越红线,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时刻牢记党的纪律,做党领导伟大事业的坚定基石。

审计观后感 篇2

审计理论与实务

读书笔记之

《审计实证理论》

随着实证思维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渗透和实施,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关注实证审计的研究。我们要理解审计,必须把它放入现实中,并观察审计是怎么运行的。分析运行中的各种现象需要收集审计事实(审计主体的行为),获取审计事实需要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

这就需要借鉴实证法了。本文将审计风险与实证方法相结合,对审计风险相关内容进行研究。

一、对重要性概念的实证研究

审计的重要性直接决定了审计工作的范围、审计检查的内容、使用的审计方法和必须实施的工作步骤,直接决定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对重要性概念的认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方面的研究可以采用实证的方法:

1.市场研究。即研究公开财务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根据市场对某项财务信息的反映来确定它是否重要。但是在市场研究中,我们不能确定市场反应来自于某一特定的信息,因此需要设计一个控制性实验来研究某一金融信息变量的市场反应,从而确定其重要性。

2.实验研究。通过使用假设数据,本实验旨在了解这些数据的相应对策。这些变量根据净收入的百分比、事件的性质、流动资产的百分比、利润趋势等进行排列。

实验对象可以是审计人员、财务人员和普通人。这样,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数据实验来确定统一财务变量的重要边界,也可以找出哪些事项在社会中比较重要。

3.对审计实务的描述性研究。主要介绍了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指导,以及法院对其自身设立的一些判决结果。

研究表明,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都有重要的量化依据。在1984年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学者李描述了30家英国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的重要性,其中只有7家没有。

二、建立分析审计风险的模型

《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随着审计风险影响范围的扩大,审计风险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一般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而后者是指审计行业因审计风险而可能遭受的损失,一般表现为因审计失败而引起的中介市场份额的减少或业务范围的受限。

本文要讨论的是狭义的审计风险。因而建立的模型是目前审计职业界普遍使用的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3年提出的审计风险模型,该模型认为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要素组成,由于审计过程中三要素的存在,未能揭示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漏报给审计关系人造成客观损失,其可能性(审计风险)用p表示。p=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验风险。审计主体总是希望将p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并估计检查风险。

如果审计主体高估固有风险、控制风险,若再主观上将检查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会产生误拒风险,这时必须扩大审计范围,增加审计程序,来尽量降低检查风险;反之,若低估固有风险、控制风险,而主观上又将检查风险控制在一个较高水平,将产生误受风险和道德风险,可能发生在审计过程中未查出重大错报和漏报,或有意减少审计程序和审计成本,此时审计人员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将审计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根据上述模型,在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时,审计主体应首先对固有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然后计算可接受的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可以直接反映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可能产生的后果。但在应用该模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模型可以推广;(2)模型不唯一;(3)模型可以定量、定性或定型时用;(4)模型具有主观性。

三、确定重要性概念的内容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审计人员面临的信息资料多如牛毛,在成本———效益的原则下,支出和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审计人员总会把记忆力集中在重要的经济业务、会计事项甚至舞弊和差错等方面,而不会与鸡毛蒜皮的事纠缠不休。为此,人们提出了重要性的概念,并加以规范和补充。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重要性的定义是:

“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会影响使用者根据会计报表采取的经济决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重要性的定义是:“一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旨在特定环境下,一个理性的人依赖该信息所做的决策可能因为这一错报或漏报得以变化或修正。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定义是:“重要性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中出现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由此可见,各国对重要性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说,可以这样来定义重要性:

信息错报或遗漏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概念的情形有二:①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重要性被看作审计所允许的可能或潜在的未发现错误或漏报的程度,即审计人员在运用审计程序以检查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是所允许的误差范围。② 在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被视为某一错报或遗漏(或汇总错报或遗漏)是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标志。

此外,在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性作出初步判断时,应结合以往的审计经验,同时考虑以下因素:

1.企业规模及特定的环境。企业规模的大小对重要性的判断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对于大型企业来说,重要性的绝对数较大,相对数较小;相反,重要性的绝对数较小,相对数较大。同样,不同的企业面临不同的环境,这也会影响对重要性的判断。例如,某一数额对一个企业的会计报表很重要,而对另一个企业可能不重要。

而且,对于一个特定的企业来说,重要性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2.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越来越多的财务会计法律法规要求企业采取更加稳定的会计政策,切断企业粉饰财务报告的途径。

如果有新的财务会计规定需要企业执行,那么,这些规定的目的无非是真实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当有关法律法规对被审计单位有特殊要求,或企业有关理层可以处理的会计事项时,审计人员应严格确定审计重要性的高低。

3.审计项目。对于不同的审计项目,要有不同的重要性标准。审计人员应对数额高、波动幅度大、会计报表使用者比较关心的项目,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

4.错误的性质。如果错误的性质是严重的,即使错误的数量很小,也应视为一个重要的错误。

例如,现金短缺800元,如果短缺是由于盘点差错引起的,则属于不重要错误;如果短缺是由于出纳监守自盗引起的,则属于重要错误了。因为故意的错误表明管理不善,这往往意味着更严重的问题。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错误,是要看作重要错误的。

5.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程度是有差别的。

一般来说,会计报表使用者更关注流动性强的项目,审计人员应严格制定重要性等级。由于会计报表使相互关联的,在制定重要性等级时必须考虑这种关联。

6.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由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审计人员必须关注内部控制对审计的影响。

如果内部控制比较健全,可依赖程度高,可以将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些,以节省审计成本;反之,应把审计重要性水平定得低一些,以保证审计的质量。由于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如果审计风险评估值较高,则意味着重要性水平较低。此时,应多收集审计证据,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观后感 篇3

山东省**市新一期的《中国审计》如期而至,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拜读了审计署济南特派办陈相杰老师的文章----《审计人的苦乐年华》。

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煽情的句子,以一首老歌开场,以自己的成长历程为线索,把与审计的缘分、工作中的艰苦、家人的支持和自己的执着娓娓道来。

我也是一名审计员。我想说,与特派团办公室相比,我们非常感谢在家乡工作。虽然收入有限,但他们可以在亲戚身边相互依靠,共度九晚

五、早出晚归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我曾有幸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审计项目,在外长达两个月,体验了一把双城生活的苦与乐。每天晚上给家里的**打**,**另一端总是说家里很好,别担心。

孩子幼嫩的声音想起,几次热泪盈眶。所以两个月后,我回家看孩子,发现她高多了。一颗负债累累的心,更贵的礼物都比不上一个拥抱,孩子抱着我久久不肯放手,一声强求:

“妈妈你还走吗?”一句话问得我心头一阵酸涩……

对于审计署特办的审计人员来说,家与酒店的和谐是多么的无奈,节日也变得可有可无。一年四季的旅行,常常熬夜,这些都是别人无法想象和体验的。正是这种对审计事业的奉献和热爱,造就了审计人不怕苦、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

学习不常挂在许多审计人员的嘴边,默默奉献给平凡的年轻人。从春华到秋实,从日出到夕下。电脑是最亲密的伴侣,号码是最关心的朋友。每一条线索、每一个证据、每一个铁案,都需要分秒必争的付出,他们始终坚持。

他们甘于平凡,默默付出,乐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他们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服从工作的需要和组织的安排,“党叫干啥就干啥”。新一代的审计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已经把自己的理想甚至生命,溶入党和人民事业的整体之中,“自己就是一块砖,**需要**搬”。

毛主席曾说过: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就难在一辈子做好事!用在工作上也同样适用:

做一件铁案不难,难就难在件件都是铁案!出一次差不难,难就难在常年漂泊在外!随遇而安的潇洒,不是谁都能做到,心无旁骛的坚持,不是谁都能做到。

一次次抉择和考验,一次次徘徊和张望,都为了那份坚持、那份执着、那份热爱而让步。我为有这样的同事而自豪,也为有这样的榜样而自豪。

在这里,我祝愿每个审计人员坚持自己的坚持,热爱自己的爱,健康自己的坚康,快乐自己的幸福!

(编辑:杰作)

审计观后感 篇4

第二,审计监督的工作环境是防范审计职业风险的难点。

所谓审计职业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工作环境中实施审计监督所面临的与审计职业有关的人身伤害、精神伤害和责任追究等风险。审计职业风险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一是现行《审计法》执法主体难以实施,二是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受到制约;主观原因一是审计机关的自身建设,二是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针对《审》剧所反映的问题,笔者有感而发颇多,在此不做累述。只择取现行《审计法》对防范审计职业风险的可操作性问题浅谈己见。

任何文艺作品之所以能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们来自生活,贴近现实。《审》剧播出后,能够产生思想震撼力的重要之因是其与现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审计职业风险问题,虽然在《审》剧中没有直接提及,但剧情的头至尾;审计人员都面临着来自各方面风险的威胁。

可以说,审计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审计的“利剑”在刺向腐败犯罪行为的同时,审计人员的本身也面临着被打击报复的可能性。

《审》剧中的“华西省”审计厅岳厅长,就是因为审计交通厅所属的高速集团,而被“发配”调离。“审计署驻信州特派办”副特派员童北海,正是因为审计商业银行使其独生女下岗待业。特派员方宏宇所受到的报复更多。

有无中生有的诬告、放火烧汽车的恐吓、暗中要求审计署将其调离等等。这些打击报复,哪一次不是令人触目惊心,悲愤不已?哪一回不是心有余悸,险像环生?

对于此类的报复行为,审计人员确显得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孤立无援。

现行的《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尽管明文提出了对审计人员报复陷害行为应追究法律责任,但其条款过于空泛,执法主体含糊。对于最常见的威胁、恐吓、侮辱、诽谤审计人员的精神损害行为,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具体的实施措施。审计过程中,纪检执法部门介入纪检、公安、检察工作的时间、报批程序、协助方式、配合事项不够明确。

一部法律或法规的颁布只有依据,却没有可操作性,因此失去了立法的意义,是一部只能依据而难以实施的法律。只有强调监督的重要性,忽视监督保障的法律,才是只能惩罚违法者而不能保护执法者的法律。即将要修定的《审计法》,要按照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在此方面尽可能的有所充实和体现。

否则,审计人员面临的工作环境将越来越困难,审计职业风险难以防范,这势必成为审计工作中不可逾越的难题。

三个意义:审计人员的团队工作作风是克服审计工作困难的必要条件。

古往今来,任何英雄豪杰成就大业都需要众人的鼎力相助;所有名垂千古的事业都是靠集体的力量铸就而成。在唐朝的唐玄宗时期,蕃镇权臣安禄山起兵反唐。唐玄宗李隆基提拔大将军郭子仪领兵平叛。

这样一来,另一名大将李光弼就成了郭子仪的部将。两人过去曾因一些事情上的误解而闹过矛盾。郭子仪知道,要平定叛乱,必须得到李光弼的全力帮助。

于是他真诚地找李光弼谈心,在战前就及时地释解了相互的前嫌,并且在后来的平乱之中密切配合,终于平定了安禄山之叛,得到了唐玄宗的褒奖。正是这种团结的力量和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才能使他们成功地战胜叛乱。试想,如果郭子仪大惊小怪,借机惩罚李光弼,后果不堪设想。

《审》剧中“审计署驻信州特派”办的两位主要领导,在最初的磨合与后期的配合上与古时两位将军的经历相似。只不过在初期的磨合上,两位主要领导的心胸没有像军人那样直爽,释解的时间没有向古人那样快捷。导致“信州特派办”审计组在发挥团队作风上过于迟钝,使其部属们在猜测两位直接领导各自的意图上费尽了不少心力,错过了工作进展的最佳时机。

工作中必然是外扰内乱,危机四伏,不尽人意。

政府审计不同于内部审计,审计范围容易宽,不容易窄,人员数量容易多,不容易少。操作起来每一程序环环相扣。审计组每个成员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相辅相成。

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每个审计人员的相互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团队的协作精神就是一个审计集体的灵魂。审计领导的宽广胸怀和敏锐的协调艺术是审计单位的支撑。

“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审计人员以最佳的组合,发挥出审计团队最好的作风,才能进一步揭示与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只有审计人员互通审计信息,共同寻找审计线索,相互提醒关键的节点,才能共同摆脱困惑,一起战胜阻碍;只有各自在生活上的多关照,思想上多沟通,性格上多磨合才能集思广益,共同到达胜利的彼岸。(作者:

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办栾桂峰)

审计观后感 篇5

15级审计殷正馨

新中国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30年来,中国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学习国际先进审计机术,不断探索中国特色审计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审计制度。然而,由于我国在国家审计方面研究时间较短,体系不够成熟完善,很多审计理论借鉴和参考西方的审计理论,无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紧密结合,因此审计理论的实践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这一系列问题不禁引起审计人员和热心人士的关注和重视。

近期,我有幸拜读了刘家义审计长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该书不仅完美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还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立意深远,紧贴实际,令人耳目一新。作为一名审计专业的学生,读了这本书,我深受鼓舞,受益匪浅,不愧为一部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著作!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实现了对国家审计理论的总结和创新。该书在吸收和总结经济监督、经济控制、权力制约、民主法制等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免疫系统论”的观点,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本质的最恰当、最深刻的概括。审计长将审计与人体免疫系统进行了比较,认为国家审计还具有免疫防御、免疫自我稳定和免疫监视三大功能。

“免疫系统理论”的提出,反映了刘家义在多年的国家审计实践中对审计本质和内涵的准确把握。该书以“免疫系统理论”为主线,贯穿全书,使全书的理论体系完整统一。此外,这一创新性理论术语的提出也将对未来的审计人员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实现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审计实践。我国的国家审计比较年轻,有些审计工作者往往会偏向直接把国外的审计理论生搬硬套到我国的审计理论中,很明显这种一味地'拿来主义'很难解决不同国情下我国的审计理论需求,具体的审计理论也很难在我国成功实践。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审计也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因此,我们不应盲目照搬外国理论,而应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加以批判和继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就各国审计功能这点就曾提到:'各国由于历史发展、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不同,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着力点不同,作用方向和领域各有侧重'.所以,本书的参与者大多是审计实践经验丰富的审计署领导,他们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国情为基础,从自身的实践中总结出的适合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的审计理论体系。

在审计目标研究这章中,审计长就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要求国家审计目标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首位'.这些理论是国家审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完美融合的结晶。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实现了以理论合理指导审计人员实践。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审计人员的知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否则很容易出现“技能恐慌”的问题。而本书不仅介绍了专项审计调查、跟踪审计、财政审计大格局、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和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组织方式的审计方法,还对审计人员提出了'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审计人员的实践方向和理念。

朱熹曾说过,'为学之实,固在践履。我衷心希望更多的审计人员能够认真阅读这本书,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本书的审计理论。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这本书,凝聚着很多审计署领导和高校教授的心血,他们无不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理论修养还有纵观全局的视野,所以整本书无论是篇章的结构安排还是内容的深度,都具有高超的水准和权威!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是一本难得的值得推荐的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审计理论著作!

本文网址://m.popo666.com/fanwen/69596.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