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观后感
光荣观后感汇集15篇。
我们可以把在作品中领悟到的道理写成观后感。观后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清晰准确客观的评议作品的视角,写观后感时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立意,如何写出作品名的观后感里的重点呢?栏目小编为您搜集了“光荣观后感”的详细信息以便满足您的需求,愿这篇文章能够让您更加自信和舒适地面对新的挑战!
光荣观后感 篇1
书是一位无声而优秀的老师,默默地通过各种故事告诉看书人许多道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传递给天底下的人;让人们把这些知识运用起来,进步起来;书是知识的源泉,让人们成为有知识的好人。
近段时间,我看见了一篇文章,叫《李白的“光荣”使命》。主要内容是:玉皇大帝让李白重返人间,振兴文坛,于是,雄心勃发的李白投胎到了高知家庭,父母都是博士。
他在母亲的子宫里受到折磨。白天,他听唐诗、宋诗和世界名曲。晚上,他不能休息。结果,李白出生前头痛。
三岁时,李白被迫学英语,但他学得很快,所以他的父母上了很多兴趣班。李白,一个小天才,很快就被他的父母弄瘸了。因为忘记了西方,向东方学习,他不得不受到父母和老师的责骂。李白终于上了中学,被差生带到网吧玩游戏。李白摔倒了,忘了是谁给他的任务。
李白到了而立之年,却成了啃老一族,拍破脑袋也想不起自己那重要的任务了。
一天晚上,玉皇大帝对李白指手画脚,李白喝了酒,打算久留。第二天,李白上了天堂,对玉皇大帝说:“那一种环境,天才都变蠢材了!” “唉!”两人同时叹了口气。
读完后,我也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虽然现在的科技很发达,家庭也都算富裕,但是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花了许多钱给孩子去上补习班、早教班或兴趣班,这样下来,却让孩子有了厌学的心,真的是天才也会变蠢材啊!这,究竟是福还是祸呢?
”tips: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一个体现。写作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求学生积累知识,提高阅读效率。
它离不开对周围事物的观察。除了学习知识外,还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勤奋实践,这对提高作文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
光荣观后感 篇2
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有它的发展历程,《光荣与梦想》记叙了美国如何摆脱困境、走出萧条,进而演变成一个超级大国的历程。《光荣与梦想》是美国的一部断代史,勾画了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的四十年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作者对这四十年间发生在全世界,尤其是与美国有关联的方方面面都给予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作者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 manchester)是马萨诸塞州一名工人的儿子,他经历了大萧条的痛苦。他的第一本书写于27岁,书名为《和平的打扰者》,《光荣与梦想》则是他的第十部著作。
《光荣与梦想》全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应运而起》,从1932年在经济大危机最严重的时刻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写起,一直写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二部:《牺牲与变化》,从1941年“珍珠港事件”一直写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第三部:
《种下恶根》,从i951年到1960年艾森豪威尔总统任期结束的十年时间。第四部:《必得恶果》,包括肯尼迪和约翰逊两届总统的在任期。
第五部:《尼克松终于上台》,从1969年尼克松当选总统写到水门事件。这五个部分的划分可以看做是对美国近40年历史发展变化的粗略划分。
第一次看《光荣与梦想》比较懵懂,当时只是通读一遍,并没有对它有更深的理解。但在此阅读时便想要细细品味,将它作为研究资料再来看的时候,却有了相当不同的感触。在书中,‘美国的六十年代’被威廉·曼彻斯特称为“必得恶果”的时代——他在书的末尾写道:
“在干预了国外冲突1/3世纪之后,美国人民再次把注意力转到国内来了,他们要在与世隔绝中寻求安慰,在孤立中寻求复兴。”冷战的冰凉铁幕,国外干预的尴尬结局,使那个时代的美国人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历史观。正是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观的影响下,作者对这本书的结论和结构作出了规定:
伟大的美国梦的破灭。
《光荣与梦想》带给我的感受是嘈杂与混乱,用一句在论坛上看到的话说‘这分明是一部美国版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我觉得这句话就是我再次读完它之后最深刻的体会。它其实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史料,只能说它是那个年代美国的一部‘历史文学’。 说到历史,恩格斯曾经下过这样的定义——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
现今正逢中国改革开放30年,比照中国30年来的历史,竟发现她与美国的这40年颇有些“形似”,甚至于“神似”。两段历史同样开启于动荡,拯救两段历史的同样是天才式的传奇人物,这两段历史同样成为这两个国家往后道路上的关键……有意思的是美国这40年源于一场1929经济危机,而中国这30年结束于一场经济危机。未来到底会如何发展?
巍巍中华是否有能力将这30年辉煌继续?继续属于她自己的光荣与梦想?
光荣观后感 篇3
《历史的选择》这本书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涌现出来的大批的爱国志士的英勇壮烈事迹。一位位烈士前仆后继、奋勇杀敌的鲜活面孔在我眼前浮现,一批批烈士们押赴刑场慷慨就义的壮烈场景在我心中长驻。《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文的烈士——刘胡兰更是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光辉形象。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当时年仅十七岁的刘胡兰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为党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由于叛徒告密,国民党反动派抓到了她,见她年纪小,反动派们心存幻想,以为通过她能钓出大鱼,便威逼利诱,使尽了招数。但刘胡兰不背叛党,不向敌人说出任何关于党的机密。敌人气急败坏,抬来了铡刀,刘胡兰仍然没有妥协,说:“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最后深情地环视了一眼熟悉的父老乡亲们,从容地躺在铡刀下,慷慨就义。鲜血染红了生她养她的故土,党的忠诚义士,人民的好女儿刘胡兰光荣牺牲了……
读完了这催人泪下的文章,我不禁产生了对敌人的仇恨和对年轻的刘胡兰的敬佩。相信每个人都会由衷地感叹:多么勇敢的女孩子!十七岁,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花一样的年龄。如果生活在现在,应该和我们小学生一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每天背着书包快快乐乐地上学,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各种知识文化,享受着她的青少年美好时光。可在那残酷的战争年代里,这样的想法是多么天方夜谭啊!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先烈们才前仆后继、舍生取义。
革命的先烈们数不胜数,杨靖宇也是其中的一位,他领导东北抗日联军长年在松林雪海中同日寇周旋,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锐气。敌人恨之入骨,调集了大批兵力进山围剿,在衣食极度匮乏、敌人猛烈火力进攻下,杨靖宇的兵将全部伤亡,自己断水断粮,为了保存体力,他撕碎棉袄,把布条、棉花就着雪团吞下肚,敌人喊话让他投降,回答的敌人的只是一次次猛烈的枪声。敌人恼羞成怒,火力围攻,杨靖宇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5岁。穷凶极恶的敌人们想不通:这个让他们闻风丧胆的中国高级将领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力量?他们残忍地剖开了他的肚子,未消化的棉花、树皮让他们触目惊心。他们被彻底地震慑,不由地低首致敬。
这就是我们的革命先烈们,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取义,用宝贵的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换来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美好的生活,刻苦努力地学习,立志报国,踏着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足迹,愤发图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让烈士们的鲜血不白流。让他们在九泉之下安息。
烈士们永垂不朽!
光荣观后感 篇4
看完《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一文后,我思绪万千……
91年前的大**见证了中国青年的力量。每次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的青年总会振臂高呼,冲锋在前。北京大学爱国青年发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
他们用眼泪和鲜血唤醒了沉睡的国家。他们用激情和生命谱写了时代的歌曲。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当代中国广大青年要继续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广荣传统,努力担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我还记得当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那时激动澎湃的心情。
现在,作为2010年的发展目标,我正在学院发展目标培训班学习重要理论。“21世纪期待我们创造新的青春辉煌。青年昭示着未来,江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80周年大会上向青年一代发出号召“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
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需要你们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
因为“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兴旺则国兴旺”。我们青年的蓬勃和向上预示着一个民族的繁荣和进步。我们青年时代的衰落和颓废是一个国家衰老和衰落的标志。
我们的青年是革命的主力军,是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改革的无畏先锋。
因此,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这是成才的重要前提。
同时,要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努力拓宽知识面,丰富和提高自己。求知与修身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其次,健康成长,既要学习知识,又要学习社会实践,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点实践。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实践验真理的试金石,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还有,我们青年人要富有遐想和抱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是青年的特点,也是优点。
但我们需要明白,个人的雄心壮志是不能孤立地实现的。只有把它与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看世界,才能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最后,我们青年人要有理想,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要有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
我国目前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许多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挑战。我们年轻人要深刻了解自己的国情,要有持之以恒的思想准备,不要在取得成绩时盲目乐观,遇到困难时不要灰心悲观。
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生活在一个和谐多彩的世界里!
电子0912 欧闽阳
光荣观后感 篇5
谢寒波各位书友好,我是石牛寨镇谢寒波,今天我分享的书籍是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
生活在中国的我们,似乎从一出生就与'山姆大叔'有着无法割舍的爱恨情仇,我们既羡慕、赞叹美国的科技发达、生活富裕,也喜欢美国的好莱坞大片、新奥尔良烤翅,又对美国独霸一方而'耿耿于怀',在我们身边也充斥着'东风'与'西风'的对比较量,最近的一次阅兵似乎又将美国推到了'不可原谅'的境地。美国不是我的国家,但似乎我必须理解它。
《光荣与梦想》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个时代,它浓缩了美国1932至1972年40年的社会发展历程,涵盖了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研发、人权运动、种族隔离制度、空间竞赛、冷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等,从我所熟知的历史来看,这似乎就是美国历史的一大半,也正是这40年,美国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大飞跃,正式登上世界舞台,开启美国时代。本书一共四卷,151.5万字,垒起来和四大名著差不多厚,是个大块头,一个月下来才看完第一卷和第二卷的大半,所以此刻只能提半桶子水来见大家了,非常惭愧。
幸好,看完的部分正好涵盖了罗斯福执政的前后,所以我就分享这一段较完整历史的》读后感吧。据说本书自1974年面世以来,就广受读者热捧,估计在书友中我算是初生牛犊了,不当之处,请各位书友多多指点。
对于1932-1950年的美国历史,我有以下三个主要的见解:
一是苦难铸就辉煌。这本书的历史始于1932年,当时美国经历了大萧条。那是一个灰色的时代,工厂破产,农场产品堆积,成千上万的人饥肠饿肚,四处游荡,又惨遭各州警察驱离,就连那些曾经为国献身的'一战'老兵也得不到任何救助,针对大型公司的游行、罢工此起彼伏,流血冲突不断,国会山被流民'占领',以致需要麦克阿瑟将军动用军队来镇压贫民,**忙于自救而无暇顾及世界大战正在进行。
1932年,日本占领锦州,中国东北三省全部被占领。中国也在受苦。美国比我们幸运。历史选择了罗斯福,一个有着倾斜的脚的聪明而坚强的老人。他实施了'百日新政',通过了《紧急银行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等一系列改革法案,拯救产业,增加就业,开始'炉边谈话',告诉绝望的美国'我们唯一恐惧的是恐惧本身',带领美国人民找回自信。
但罗斯福并非一番风顺,法官平均年龄达78岁的最高法院,思想保守,随时都可以推翻新政,事实也是如此,到后来,拯救危机的关键举措《全国工业复兴法》被控违宪而宣告终止,《社会》保险法》也被渲染成《共产党宣言》的翻版,罗斯福则被诬告为'赤色分子',反罗斯福阵营十分庞大。改革与对抗不断交织,但美国在罗斯福的带领下最终走出了危机低谷,工人开始工作,商店有了生意,游荡的人可以租得起房子。美国恢复了信心和团结,发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复兴运动。
可以说,大萧条是美国损失的低谷,是美国复兴的开端。
二是大国始于担当。在过去的宣传中,美国好战、野蛮,善于制造战争资金,似乎是一个可恨的黑心商人。但事实或许并非如此。
起初的美国,并不热衷于霸权,而且奉行的是'中立主义',此前的《中立法》规定美国不能向交战国**军火,美国公民不允许乘**战国的船只,否则后果自负,美国也曾拒绝与英国联名谴责日本侵华的行为,很多美国人甚至认为根本无需保留军队。但不管中立的美国有多强大,它都不能走导世界舞台的中心,也不能领导世界。纳粹的进攻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罗斯福已感觉到美国不可能免受灾难,开始援助英法等国,日本轰炸美国珍珠港,美国正式卷入战争,并逐步担当起反法西斯的重任。
在欧洲战场,美国与英法阻击疯狂的希特勒,并成为欧洲**的中坚力量,在太平洋战场,美国与日本开始了海上争锋相对,消耗了日本大部分舰队、战机,夺取了日本在东南亚的大部分殖民地,最后两枚名叫'小男孩''胖子'的原子弹彻底击碎了日本负隅顽抗的武士道心墙,日本被迫接受'无条件投降'.其实在此之前,美国并未遭受国土侵犯,也并不强大,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不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二战的命运、世界的命运,那时罗斯福连同丘吉尔、斯大林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领导者,而不可否认罗斯福正式带领美国成为世界权力中心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工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美国经济也摆脱了萧条,美国外交开始走向世界。
假如美国继续奉行'中立主义',没有参与二战,那今日之美国,今日之世界又会怎样?历史似乎是偶然,也是必然。相比之下,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自己喧嚣的强大或许并不是世界认可的强大。
三是变革强过偏见。印象中的美国是怎么样的?不少人会说自由、民主、开放、高度文明等等,并借此批评我国现行的政策,指责我们的人权,也有很多人说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太快等等,劝我们要等待、要包容、要拥护。
但回顾70年前的美国历史,或许我们应该放下偏见和偏见。危机中的美国并不光明,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失业、流浪而得不到救助,甚至被州**无情驱离,必要时还以'维护****'之名动用军队镇压;罗斯福的时代也不民主。一段时间以来,罗斯福似乎与法律平等,国会议员只履行了“举手”的义务;战争期间,美国还实行配给制度,导致物资极度短缺,营养不良影响了几代人;现今美国大片里的露骨镜头,在那时的广播电视几乎不可能出现,审查相当严格,人们也不可能公开谈'性';那时的美国人权同样糟糕,黑人依然不能享有同等的投票权,依然被上流社会所提防,工人们被压榨,童工现象普遍存在。等等。
在1932-1972这40年,美国也经历了无数大变革,无数次重新洗刷自己,有黑暗、有动荡、有保守、有愚弄,但美国的优势在于包容,能顺应潮流,又善于创新,在困难面前选择变革,在变革来临时选择顺应。我们或许无需一定要与美国等其他国家对比出个一二,然后说这个好那个不可以,或许我们也无需要盯着自己的伤疤然后不断重复回忆过去的苦痛,或许我们也无需炫耀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之快,国家之强大,我们需要更加专注于自己的问题,然后全力去解决它,至于什么道路,什么技术,或许只有成功后才有最终的定论,而且会是不错的定论。
光荣观后感 篇6
1959年10月26日,国家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握着时传祥的手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只是革命分工不同。”
时传祥1952年加入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他以主人翁的姿态,以“搞好环境卫生,美化人民首都”为己任,肩挑粪桶,走家串户,利用公休日,为居民、机关和学校义务清理粪便,整理厕所,他把掏粪当成十分光荣的劳动,以身作则,以苦为乐,不分分内分外,任劳任怨,满腔热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时传祥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全国“三八”旗手李素丽为自己的售货员岗位感到自豪,她说:“是它给了我每一天能向他人奉献真情的机会。”李素丽就是在这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日复一日的劳动,给人们带来真诚的微笑,热情的服务,细致的关怀,她“岗位作奉献,真情为他人”的精神,给顾客带来了美好的天地,给乘客留下难忘的印象。
被誉为“19点钟的太阳”的徐虎,仅是一名普通的水电工,为了方便附近居民,设下报修箱,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居民疏通水道,修理抽水马桶,解除了居民的烦恼。“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是他的座右铭,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可社会上,总是有一些年轻人心浮气躁,看不起自己平凡的工作,认为“做这份工作,没有什么希望可言,永无出头之日。”因此,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心踏实工作。甚至有少数小学生重视学习,鄙视劳动,鄙视平凡的工作。
光荣观后感 篇7
《光荣与梦想3》是美国著名通俗历史学家威廉·曼彻斯特著名经典四部曲《光荣与梦想》系列的第三本。讲述了1951~1960的美国历史,书的内容朴实无华富有浓重的沧桑感。在此书中,
我们能了解那世纪最强大的武器——原子弹的造成,新总统上任和美国危害严重,残忍的种族歧视。让我们一起感悟名家风采吧!
原子弹的发明可以说是一件人类史上的创举,它的创造本是为了结束战争,为和平而诞生的正义的尚方宝剑,可这件以和平而出现的武器却变成政府的杀人利器。果不其然,武器只能带来毁灭。这让我对战争带来的后果感到不堪设想,也让我明白了我国现有的和平来之不易。原子弹像把双刃剑一样,如何理解它的用处因人而异。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总统,大名鼎鼎的大将艾森豪威尔成了新的国家顶峰的人。他让国家更加美好,对当时的社会做出了不少丰功伟绩,值得令人称赞。
种族歧视由于行数不多只能略讲,但这无疑是世界上最下流,最血腥的事情之一,惨无人道……
《光荣与梦想》这文书,不但象征着那个时代,还把过去一切浓缩于此中,一切让我们需要用时间才能了解的变得简单明了。那些本我想知道但翻阅不到的内容,现在,触手可及。
光荣观后感 篇8
咀嚼书中的宁静,体会其人生滋味。
阅读可以让读者在迷茫中找到出路,在书海中找到自己的启蒙。
而其中,有一块小小的雨花石,她感动了我,她震惊了我,她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1945年5月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六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时,文水县委决定保留一小部分武术工作者参战。
这位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老家来回奔波,秘密动员群众配合武术队与敌人作战。在她勇敢地死去之前,她说不怕死不是共产党的事。
此刻,我仿佛看到刘胡兰穿着粗布衣裳,剪着剪着齐耳短发,眉宇间透露毅力,眼睛怒睁,嘴角微翘,面对**的阎军,昂首挺胸,从容不迫,慷慨就义的景象。
我掩卷沉思,一个只比我大两三岁的姐姐,临敌不惧,竟有如此大的勇气,让我由衷的敬佩,而在这敬佩的同时也渗着几分感动,因为他们这些革命烈士的冒死工作,才能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不禁想高呼共产党万岁,革命烈士万岁!
刘胡兰、黄继光、董承瑞、江姐、夏明翰……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我耳边久久回荡着,回荡着,回荡着……《刘胡兰》读后感2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刘胡兰》。
**它生动地叙述了英雄女孩刘胡兰短暂而光荣的一生。
她经历了一个悲惨的童年。小时候,她帮助游击队镇压汉奸,积极接近党,在危险的环境中勇敢地面对危险。15岁时,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最打动我的事刘胡兰在敌人残酷的断头台面前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因此,毛主席亲自为刘胡兰题词,为伟大的生命和光荣的死亡!与刘胡兰对照一下,我觉得自己十分渺小。
平时遇到一点困难,遇到一点挫折就会郁闷,痛苦叫累。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光荣观后感 篇9
《光荣的荆棘路》是一部由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少年司马光荣的成长之路为主线,深入描绘了中国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社会变革和人民生活的百态。
这本小说的标题可以说是非常贴切的,充分反映了主人公走的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子弟,司马光荣本应该是享受家庭的温馨和青春年少的无忧无虑,但是他却没有选择平庸的幸福,而是毅然选择了艰辛的求知之路。他放弃了家庭背景的优势,选择了下乡,开展群众教育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艰难险阻,但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整本小说通过司马光荣的艰辛经历,深刻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地区的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对待知识分子的敌视与排斥。在那个时代,农村的群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很多人对知识分子充满了偏见和误解。许多农民非常不满知识分子,视其为“书呆子”、“脱离群众”的象征。这给司马光荣的宣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他并没有被打倒,而是通过耐心倾听、与群众交流和改变自己的宣传方式,最终渐渐赢得了农民的信任和尊重。
这本小说也详细描绘了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在那个时代,农村的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经济条件不好,文化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卫生环境恶劣,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受到很大的影响。司马光荣的工作就是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提高思想意识,改变落后的观念,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在面对生活的困境和挑战时,司马光荣并没有退缩,他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通过宣传教育,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帮助他们找到了改变命运的方向。他的光荣不仅来自于自己的成就,更来自于对人民的贡献。
通过阅读《光荣的荆棘路》,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主人公司马光荣的奉献精神和崇高人格。尽管他走的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但他选择了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他选择了追求真理和长远利益的道路,这是一条既辛苦又值得称赞的道路。他的奉献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深思,作为这个时代的一员,是否也应该像司马光荣一样,用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呢?
这本小说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知识分子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所经历的困境和成长过程,通过主人公的一系列努力与拼搏,表达了作者对于奉献精神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追求。它激励着读者,让人们感受到奉献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也让人们思考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和追求。
光荣观后感 篇10
致敬“三颗心” 高擎“时代火炬”
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代表党中央向全体人民警察致以热烈的祝贺。他强调,“我国人民警察是国家重要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主要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惩治违法犯罪。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人民警察要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全心全意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人民警察是你的身份,你的职责是惩暴除恶、扶弱助困,你的使命是守护一方的和平稳定。“人民警察为人民”,这句话在你的心中永远“鲜亮”、永久“保鲜”。你久经沙场,内强能力素质、外塑钢筋铁骨,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担历史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点亮“三颗心”,书写了为人民谋幸福、为祖国添砖瓦的“厚实之书”,在无悔地追求中实现着自我价值,高擎闪耀星月、辉映山河的“时代精神”。
致敬“爱国心”,写就担当在行“那本书”。风尘仆仆的你,沙尘披肩为战袍;案牍劳形的你,灯火通明为星辰;睿智冷静的你,临阵不慌铸金盾,这样千面万形的你,捧上的是身为人民警察的赤诚“爱国心”,在临危受命之时勇立潮头、挺身而出,在生死攸关之时勇斗歹徒、以身相护,用一腔热血记录无悔青春,用智勇无双标刻不懈追求。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到:“和平时期,公安队伍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一支队伍。”在生活中,你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如同一本再普通不过的“平装书”,但在人民的心中,你用时间的牺牲,用生命的牺牲筑造了守护人民的广厦千万,撑起的是人民的幸福,高擎的是爱国的伟大旗帜,形如一本珍贵的“金装书”,读来,一字一句充满豪情,一言一语彰显力量。
致敬“正义心”,擎举扫黑除恶“那盏灯”。“金色的盾牌,守卫着千家万户”,歌里头这样唱你。“金色的盾牌”是你的使命,“守卫千家万户”是你的信仰。在这条通向正义的人生大道上,银色的警徽闪耀在头顶,藏蓝的警装照亮了正义,你带着一身侠骨和一腔柔情,经受着磨砺考验,诠释着人生课题,更升华着个人价值。任重道远、上下求索,你做出的是显而易见的卓越贡献;风潮涌动、巨浪滔天,你们面对着诸多隐而难知的危险,你将卓越的贡献压在箱底,对未知的危险毫不松懈,在你的心中,涉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蛛丝危险就是最大的危险。你执法严格、管理有力、服务到位,用双脚踏平尘埃,用铁拳击碎黑暗,手护金光闪闪的警徽,编织馨香弥散的花环。铁肩担道义的是你,肝胆书忠诚的是你,你的心中集装着“正义”,“执法为民、服务大局”的情怀义理交于你的胸中,铸造成斩断违法犯罪的高悬利剑。
致敬“为民心”,涌动倾情奉献“那片蓝”。对焦人民的需要,你志存高远、心有所系、利为民谋,想事实、干事实、作风实。无论是抗震救灾的现场、疫情防控的战场,还是抗洪抢险的紧要关头,总有一片“蓝”让人移不开双眼,那是载动万千希望的“蓝”,是人民群众信赖依靠的“蓝”,是祖国交付重任的“蓝”,蓝得大义凛然,蓝得深邃浩瀚。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有1.4万余名民警英勇牺牲,10余万名民警负伤,3700余名民警被评为烈士……一串串数字在前,无法统算你们功在千秋的贡献;一面面锦旗招展,道不尽你们执法为民的故事;一个个熬夜值守的日子,诉不尽你们为民的倾情付出。你们的“一颗为民心”是书不尽的笔墨纵横,写下的“这本书”平和详实、质朴无华,甘甜醇厚的味道萦绕在心间。
“是不是骏马要看它的眼睛,是不是英雄要看他走过的脚印。”这是哈萨克族的谚语。你不就是这样一匹奔腾的骏马么?你在冲破迷雾的晨光中奔驰着,眼里写满情愫,脚印留下故事,达达的马蹄里闪烁着人民警察的青春风采,豪迈前行的脚步串起了你躬身为民的炽烈情怀。你捧着“三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关于你的每个故事里,斟满的是人民至上的伟大情怀,谱写的是不辱使命的正气长歌,织就的是生活幸福的斑斓锦缎,为我们留下了最美的“精神手札”。
光荣观后感 篇11
从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美国从一个20年来经济崩溃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强国,隐藏了许多秘密。
长达130***x页、15***x字的《光荣与梦想》以这样风云变幻的开头,拉开了美国40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景画卷。1979年,此书第一次在中国出版,产生了重大影响,直接影响了一些记者的写作手法。2004年,我花了三个星期的课余时间从头到尾读了一遍,仿佛步入了时光隧道,半个多世纪前他们走过的路,我们有的已经走过,有的将要走,即使从最功利的角度看,这本书也值得一读。
40年来,发生了什么:罗斯福的百年新政、二战、杜鲁门主义、斯大林之死、古巴导弹危机、肯尼迪遇刺、越南战争、尼克松访华、水门事件。任何事件都可以自己写,但它是威廉写的吗?
曼彻斯特杂糅在一起。威廉·曼彻斯特所展实的,不仅是他对历史史实的娴熟和现实的洞察,更是他驾驭历史的能力。
这些事实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并不新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的历史潮流。
我感兴趣的另一个人是尼克松,他当政时主动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在20世纪下半叶改变了世界格局。或许并非巧合,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国家战略从干预世界转向国家利益;与此同时,中国也将国家战略从世界革命转向国家利益。这印证了一句话: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光荣与梦想》正像它的书名那样,看完之后特别能激发一个人的雄心与抱负,让你去追求记录历史,描摹时代的梦想。
光荣观后感 篇12
《光荣日》被宣传成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确实与南美大作家马尔克斯的伟大着作《百年孤独》,在某种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是描写了一个脱离现实的世界,却又与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之处。
一群理想远大,却又没有大智大慧的大学生,忠诚的跟随他们的灵魂人物来到了一个叫做和平镇的地方支教,在这里他们认识了一些奇怪的人,而他们所谓的支教也是在混世而已,并没有教给学生们什么知识。
第一次读《光荣日》一定会感到不知所云,尤其是开始的时候,会被韩寒刻意营造的与现实的与众不同,而搞得摸不清头绪。渐渐地等你习惯了他的叙述方式,便会明白他为什么会这样写。魔幻现实主义毕竟落脚点在现实,纵使文章的风格显得有多么的奇特,都能在现实中找到某些影子。这群人的精神领袖大麦,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领导人一样,他们有着一群自己的支持者,也想要为支持者们谋取一些成就,可惜先天就没有领导的能力,很难把自己个人的吸引力转化成实际的工作成果,使自己的支持者永远活在为他们营造的乌托邦世界里。而那些支持者就像是现实生活中那些生活在集体中的人一样,他们会觉得很多人和自己处在一个层次上,自己一点也不想要成就什么,只要保持现状就好,而他们一定程度上把这种获得成就感的责任,推给了他们的精神领袖,希望领袖可以替自己成就一定的世界,自己只要坐享其成,享受集体的光坏就好了。他们双方在互相的依赖,谁也不愿迈出第一步,只会做一些无关痛痒的小打小闹,来自我慰藉,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能也不愿意自拔。
韩寒的才气是不言而喻的,在作品中也明显的体现出来了。但是韩寒有时似乎过分沉醉在自己的文字游戏中,不断的给予读者这种有些无聊的笑料。例如,女人就是有种将一段一段的生活割断的本领,当女优的时候优,从良了以后良,总之什么时候都很优良。当然一个人的行文风格会随着事件的改变而不断改变,也许这也是他的性格导致的,他会想出一种另类的方式来嘲讽,而稍微忽略了读者的感受。而从某种意义上讲,作家应该有自己的个人风格,他们在写作的时候,心里不能有既定的读者,他们应该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而创作的,从而与最大多数的读者取得共鸣,这就是写作的目的,也是文学的目的。
光荣观后感 篇13
看过电影《光荣之路》,而且还要求写读后感,在思考文章怎样写的时候,才发现除了美国那个年代自我无法进行评论的黑白种族对立外,给自我最的感触就是主角对梦想的追求和执着!
丹·哈斯金斯!《光荣之路》的主角,是一个年轻气盛的白人篮球教练,由于他在掌管女子篮球队方面的出色成绩,领导决定安排他执教属于ncaa(美国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西德州联队。然而新官上任接到的是个烂摊子,这支篮球队不但基础很差,而且白人球员根本不听一个前女篮教练的指挥。哈斯金斯是一个具有坚定意志的人,他决心在ncaa里面闯出名堂,而不仅仅仅是一个摆设,于是,带着自我的梦想,他敢于在黑白种族对立严重的那个年代果敢开明的挑选了超多的黑人球员进行训练,并且顶住了各种社会的压力和自我人身安全的威胁,最后把自我的球队送进了冠军的宝座,并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凯奇!一个天才的勤奋的黑人球员,但天妒英才,他却患上了肥厚性心肌病,不能再继续打球,继续他的篮球生涯。但打篮球是他的梦想,为了继续他的篮球事业,他恳求教练让他继续参加球赛,并最终在最后的冠军争霸赛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丹·哈斯金斯还是凯奇,他们都是因为自我梦想的支持,才会不停的走下去,并越走越远,最终到达成功之路。进入新公司后,企业文化告诉我们员工是理想主义的实践者。经过了许多的培训,自我也曾激情澎湃,也认同企业为了理想而努力。但时光慢慢过去,不明白这个理想是不是空想,但还是认为有这种想法观点和想法的可贵。理想主义不是谁都能想的。也许不停的努力就会无限的接近理想吧。
看过了《光荣之路》后,当我无意回眸,回想盘点我所走过的这么多年,我不由得惊讶的发现,那个叫做梦想的东西离我竟是那么的遥远,而且还在慢慢的远去。同时我也深感岁月的腐蚀力,七年,是一个不短的时段。我不由自问:我的一生会有多少个这样的七年?七年,已经成家,但业不明白算不算立。月缺月圆的七年,云卷云舒的七年,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突然发现,在岁月流逝中,在生活与社会的磨合中,梦想早已辗碾的面目全非。
光荣观后感 篇14
一本关于美国从罗斯福执政到水门事件之间的恢弘断代史,作者威廉·曼切斯特将美国从1932年到1972年这40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艺术、科学、热点人物和事件,甚至女性的服装潮流、性观念的更迭娓娓道来,铺展成一卷描写美国社会发展的“清明上河图”式的画卷,阅读前确实有被他的厚度所震慑,本书一共分四卷分别是《应运而起》、《牺牲与变化》、《种下恶根》、《必得恶果》,洋洋150万字,但一开始,就有种根本停不下来痛快,或唉声叹气,或捧腹大笑,远可观大洋彼岸之利坚光荣与梦想之始,近可观华夏重新崛起之端,出版40余年,依然能给我们这一代人新的启发和感动。
我在读这本书时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厚!有150万字。这是一本大书。它详细描书了40多年前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一副美国浮世绘。其中印象挺深的一个内容就是第一卷关于二战时期的美国的描写,太平洋战争怎么打起来的,乌龙的珍珠港事件,美国的国内外困境等等,很多年前,我在上高中的时候,课本上仅仅几段文字就将一场战争的重要转折点轻描淡写就结束了,远远看去,不过如此,但是当我再细看《光荣与梦想》时,就会发现,事情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历史还是要细看才有意思,看看当时人在最具体情境下的选择,看看他们处理困难与问题的智慧和做出的那些不得已的决定。
除了美国最著名的**西奥多·罗斯福的执政,那代表了美国战时的光荣与梦想,也有和平时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这当然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丑闻,本来是一件跟尼克松毫不相关的事情,但是基于政治博弈,手下人干事手脚不麻利,自己决策失误,为了掩盖错误等种种原因,尼克松就这样一步步被拖下了水。整个过程层层推进,高潮迭起,堪比美国大片。其中那些愚蠢的手段和办事方式,比如为了讨好尼克松去民主党办公的水门大厦装***的米切尔和李迪这帮人的行为,用一句网络用语概括就是“猪队友”,可以让你忍俊不禁,仿佛一出默默上演的悲喜剧。
也有坚持正义不畏强权的检查**考克斯这群人的伟大付出,哪怕是**和上级的施压,也要保守自己的原则,把对美国的历史和公众的责任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大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也让我们肃然起敬,心生敬佩。在我看来,以这些人为代表的美国公众应该被视为美国和平时期的光荣和梦想。
听过一遍《光荣与梦想》的电子书,再看一遍纸质读物,皆有所得,对于我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看待当下美国精神,从历史趋势中理解中国发展大有裨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诚不我欺。(作者:黄趾亮)
光荣观后感 篇15
刘胡兰姐姐这个名字对我来说还比较陌生,通过反复阅读《生的光荣。死的伟大》一文后,心情久久无法平静。我真正感受到了这个名字的伟大,深深地被刘胡兰姐姐为了保守党的机密,坚持正义,追求革命真理,不使国家和人民利益损害,面对敌人铡刀大义凛然、慷慨就义的英勇举所感动,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看完这篇文章,我在想,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才有意义?刘胡兰姐姐短暂的人生给了我一个明确的回答:只要为民族、国家、人民的利益尽心尽责,做出贡献,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即使是短暂的人生历程,也会永远被后人传唱,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刘胡兰姐姐她牺牲时才年仅16岁,16岁是多么美好的年华啊,16岁人生路程还未开始啊!如生活到现在,她还在上学读书、茁壮成长,也许有时还会在父母面前撒撒娇、赌赌气,也许有时上课还搞一些小动作。。。。。。
祖国建设还等着她肩挑重担,姐姐你就匆匆地去了,过早地走完了自己光彩的人生历程。不!刘胡兰姐姐您没有离去,您的品行、精神永远激励我,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像姐姐一样做人,像姐姐一样面对人生。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来之不易。由于我出生在红旗下,成长在红旗下,我有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有什么道理不好好学习呢?
回想过去,不听老师、父母的话,学习不用心,遇到困难就退缩,我真是悔恨不已啊!今后,我要好好的学习,天天向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要胸怀大志向,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要谦虚谨慎,知难而进。我们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国家有用的人才,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更多- 红海行动观后感15篇 您需要的信息我已经为您准备好了:“红海行动观后感”,优秀的作品名观后感模板有哪些?看电影成了现代青年最热爱的社交方式之一,在观看的同时总会因一些优秀作品产生一些想法。观后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文化价值的体现,所有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实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红海行动观后感 02-23
- 雷锋电影观后感15篇 经过泡泡演讲稿小编的积极搜集和整理,这篇“雷锋电影观后感”呈现在大家面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好的影视作品也越来越多,相信大家都会有不少收获。观后感可以记录我们内心涌现的想法,并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是否对给作品写观后感感到困惑呢?... 雷锋电影观后感 01-27
- 广告观后感汇集 如何用真实的情感写出观影后的心得体会呢?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作品的核心主题,并从中汲取学习经验。本文将带您一同探索《广告观后感》的奥秘。如果您喜欢我的推荐,请不要忘记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以备日后查阅!... 广告观后感 01-30
- 最新汉字观后感15篇 长假里,我观看了《汉字五千年》,它分8个部分。通过长篇,我了解到汉字是在黄河中游一带逐渐形成,并且世界上只有汉字是唯一从古代一直演变过来的文字形式,是表意文字,从秦朝时期的“小篆”,当时实现了“书同文”之后“隶变”实现和古代的文字和现代文字的转变。《中国汉语大字典》56000多个,有象形、指事、会意... 汉字观后感 02-25
最新更新
更多- 教育自纠自查报告系列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我们完成一项任务时。撰写报告是极为平常的一件事,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报告是最常见的办公文体。泡泡演讲稿的编辑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一篇有关“教育自纠自查报告”的文章,欢迎您关注本文同时也请不要忘记收藏!...
- 叙事作文放风筝9篇 叙事作文放风筝03-17
- 2024夺冠心得(汇集14篇) 夺冠心得03-17
-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11篇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03-17
- 论文大点申请书 论文申请书03-17
- 最新羊皮卷观后感系列 羊皮卷观后感03-17
- 2024过去日记(汇总8篇) 过去日记03-17
- 线上教学心得八篇 线上教学心得03-17
- 毒液观后感(收藏15篇) 毒液观后感01-16
- 小班第二学期工作总结六篇 小班第二学期工作总结03-17
- 旅游心得观后感作文(7篇) 旅游心得观后感作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