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热门9篇)。

为了让您更加了解“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栏目小编为您撰写了一篇详尽的文章,我相信这个建议会有所帮助。读书最重要的是不断强化我们的个人思维能力,一直读书,我们便会一直思考,作品这本书当中的故事情节已经让很多人感动了。写读后感时,我们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篇1)

读完《红星照耀中国》,我感慨万千。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以一个外国记者的口吻,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通过对红军领导人和红军战士生活和战斗的描述。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顽强斗志,以及他们乐观向上、甘于奉献、奋力拼搏的红军精神。该书向世人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的红色革命,如一颗熠熠闪光的红星,永远照耀着朝气蓬勃的新中国。

书中讲到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朱德等一个又一个伟大的领导人。他们虽出身平凡,却凭着一份救国救民的执念,一颗为人民奋斗的心,壮大了人民军队,缔造了新中国,造就了今天我们的美好生活。作为领导人,他们毫无领导架子,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吃食普通,衣着简朴,磨难受尽,却难掩他们那拳拳爱国之心。他们不为功名,只为百姓;不求利禄,只求和平。问百姓为何如此爱戴红军,那朴实话语动人心弦:因为那是百姓的军,那是救国的军!

新中国建立在万千将士的忠骨上,今天我们的生活幸福稳定,不是应该庆幸,应该感动吗!不是也更应该珍惜与奋进吗?我们出生在二十一世纪,新中国已建国70周年。国家的强大和安定,给了我们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我们养育在温室中,我们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为我们负重前行。如此成长的我们,常常因为事不如意就怨天尤人,受挫和打击就使我们退缩逃避,遇到问题就推卸责任。不是想着怎么去面对和克服,却像是一个懦弱怕事的逃兵。遥想如果当初红军战士们在长征初始,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和借口,也说一句“我不去”,那怎么可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啊!试想,我们贪求安逸萎靡不振,怎么能承担肩上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责任,如何去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如何能让为国牺牲的先辈们得偿所愿!

长城万里,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血肉筑成。今时今日的中国,又何尝不是啊!从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再到解放军,那些年代的战士和有为青年不是都无所畏惧,勇于奉献,为了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吗?就像《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毅然投身革命事业,《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无论是红军、林道静、志愿军战士,他们都为着自己的信仰勇住直前!

当看到庆祝祖国七十周年华诞举行的盛大阅兵时,我们的人民军队像钢铁长城般豪迈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我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倍感兴奋和自豪,更有一份责任在心。先烈们用血肉为我们打造的美好江山,我们要将它长长久久的维护好,并且要建设的更加强大来回报他们!作为年轻的我们,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加油吧,少年!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篇2)

埃德加斯诺是美国著名的记者,他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的报告文学最后诞生。

《红星照耀中国》出版后,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反响。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首先在英国出版,一问世便轰动世界,在伦敦出版的头几个星期就连续再版七次,销售10万册以上。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杰作,标志着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进入一个新时代。美国历史学家哈罗德伊萨克斯的调查说,从某种好处上说,一代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识都是从斯诺那里得来的。

1938年2月10日,由胡愈之策划,林淡秋、梅益等十二人群众承译,以复社名义出版的《RedStarOverChina》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孤岛上海问世。思考到在敌占区和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发行的缘故,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此书在短短的十个月内就印行了4版,轰动了国内及海外华侨聚集地,在香港及海外华人集中地还出现难以计数的该书重印本和翻印本。国民党政府不止一次下令查禁斯诺的这些著作,先后查禁的这类著作达十几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70多年后的这天,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里的青年,阅读这本书,思绪似乎又被带回到那硝烟滚滚的战争年代。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决定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务必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一种思想武装,有一批坚决的青年,所以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十几年后,斯诺的预言得到了证实,红星照亮了中国,也照亮了世界。从斯诺的描述中,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这天被我们称之为长征精神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众所周知,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能够说,红军在长征路上的经历是千难万险的,身后有追兵,头上有敌人的飞机,还要空着肚子,光着脚走过没有路的路这些在寻常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他们却胜利完成了。支撑他们走完漫漫长征路靠的是什么?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透过斯诺的描述,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红军长征途中表现出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和对完美未来的向往。物质生活及其匮乏,但人们的精神缺相当富有,长征中红军战士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共产党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反思如今这个物质生活丰富的年代,喧嚣的社会令有些人的精神匮乏起来,有些人出门开名车,穿着讲名牌,内心却异常空虚,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明星吸毒,娱乐节目低俗等问题,不正是有些人精神空虚的表现吗?一些官员当官不是为了服务人民,而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名利,他们也丢掉了长征精神和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如今中国已经崛起,为了实现中华腾飞的中国梦,我们务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让中国立足于这个世界的巅峰!

《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应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毛泽东和周恩来。他从小人物的小事件中,反映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心理状况,更是从侧面的角度表现出红军以及那些遥不可忘的领袖们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觉悟。毛泽东和周恩来作为党的最高领导者,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党和国家,他们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生活朴素,平易近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党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世界。这是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书中的预言和感受,也是我读完后最大的感受!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篇3)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血的历史图册,它可以让我们知道,中共及其军队所经受的苦难、牺牲。

我们今天的幸福来自昨天中共党人的每一次浴血奋战,多少人的鲜血铸就了我们的今天,可想而知今天的幸福是用鲜血凝结而成的。

《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这不得不使笔者想到《青春之歌》中的主人公林道静毅然离家出走,投身“地下革命”事业,为革命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热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为党的革命事业倾尽一生心血,鞠躬尽瘁。

在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路程上,面对重重挫折打击,不管是林道静还是保尔,他们都不曾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他们知道这条路艰辛异常,可他们只当这些打击、坎坷是丰富人生的元素来对待,从没有放弃自己的命运,这种不服输的、大无畏的精神,在现在当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了。

以上的种种,不得不使笔者在深有感触与热血激情的情况下,去阐发感慨:这是怎么样的党,多么伟大的党!纵有千万文字的追捧也捧不“红”这样的党,文字是多么苍白无力。

但有林道静、保尔以及本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这样血淋淋的人物存在,他们愿意为党的胜利倾注一切,就连出身在美国在生活背景、语言、习俗各方面有差异的埃德加·斯诺都从中国革命和它的领导人身上。

感染了火一样的热情,在艰苦斗争 时用自己的笔进行战斗,只为了他开始“信仰”的一切——党。

笔者阅读红色书刊并不甚多,但仅凭以上几个鲜活的人物以及《红星照耀中国》中所述的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时的艰辛与牺牲。

我们就可以体会党在困难时期的艰苦卓绝;体会党在斗争中的峥嵘岁月;体会党在领导人民走向胜利时的无限伟大!心系这样的党,我们应该感到荣幸与自豪。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篇4)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状况。

作者透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以及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状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毛泽东和周恩来是作者埃德加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仅在政治好处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述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西行漫记》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作家社此次推出中译本七十周年纪念珍藏版的《红星照耀中国》,获得译者董乐山先生家属独家授权。书中首次汇集1937年英文初版、1938年中译本初版、1939年英文修订版等三个早期不同版本中的所有珍贵图片。

新版《红星照耀中国》的图片安排,以1937年、1938年、1939年三个不同版本危险后顺序,前面版本中已用图片,后面不再出现。凡英文原版中的图片,则尽量援用最初说明,以使读者了解该书与西方读者最初见面时的原貌。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篇5)

一开始,看到《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及其作者时,我不免有些吃惊。因为这位作者是位美国人。在我以往对“***”类书籍的普遍印象中,都是中国的***老前辈所著。而今天我却在沙地里意外挖到了一颗与众不同的沙砾——

我抱着强烈的期待翻开了这本有着鲜红封面的书。里面的内容有不少是我看不明白的。尤其是那些于我而言相当复杂的***语言,我看的稀里糊涂。经常懊恼道:明明每个字我都认识,为什么一组合成这样的一段话我就看不明白了呢?虽然看得有些困难,但我也从书中捕捉到了那些我不曾了解过的过往。

一副鲜红而雄伟的历史宏图在我面前缓缓展开。

***到底是怎样的?红军究竟是一支怎样的军队?在封闭的圈子之外,风波四起,对此有着各种版本的说法,若仔细看过,定会被惊得瞠目结舌。事实上,在我从书中看见红军真实的生活后,我也会对那些可恶的谣言编造者好感全无。

我看见,他们大多数都是农民的孩子,都曾受到地主豪绅和兵荒马乱的世道残酷的压迫,各种税收压得农民都喘不过气来。许多人都被迫卖田、卖女卖妻……倾尽所有之后,再被活活饿死。从干瘦的尸体上还能看到他们生前经历过的痛苦挣扎。他们在粮食严重短缺的黑暗世界里苟延残喘,而地主豪绅的家里歌舞升平、莺歌燕舞、夜夜笙歌、寻欢作乐……这两个巨大的反差,使得太阳即使再烈,总有一片大地永远得不到阳光。

在书中触目惊心的描写和数据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骨瘦如柴、赤身裸体的孩子、老人、年轻男女,接连不断地在饥饿的流沙中越陷越深。于是带着极大的仇恨和信念,纷纷加入了红军,加入了***,站到了保家卫国的第一线,用身体硬生生堆起了一道无坚不摧的高墙。

他们淳朴、好学,买东西从来都给钱,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他们心中皆燃烧着一簇热烈的火,支撑着自身踏过万里山河。他们团结一心,没有人会在死神面前因胆怯而畏畏缩缩,他们多是农民,根基也是农民。他们并不会强取豪夺,他们不是外界所描述的那样无恶不作!

我看见,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一个个衣着潦草,眼睛却依旧炯炯有神,闪着光的红军战士在饥寒交迫中挺进。看见领导人将自己的马让给受伤的同志坐,自己下地走路。亦看见一具具不堪重负倒在尘埃里的躯体,看见在因途中交火而逝去的战士们。他们的胸口皆流着汩汩鲜血、跳动着火热的心。

我看到,现如今已经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伟人的经历,很多人都是在机缘巧合下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不少都是年少离家,自己拼搏,为了***不得放弃一个平稳的家……

他们其中,有的有着清醒的***头脑,有的擅长布局,各有千秋,各有所长。他们放弃了白色世界里光明的前途,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救国的漫漫长路中,他们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即使有几十万银元的悬赏要索他们的命,他们依旧不会带什么保镖,大摇大摆地走在路上,时不时同路过的乡亲聊聊天。与白色世界中的总司令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个形单影只,一个身边围满守卫。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就是“对人民的信任和人民对自己的信任”

我看见,各地的人民为了统一抗日战线而纷纷站出来的勇敢,感受到了在当时人们心里流露出的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不作为的政府的愤慨。看到这里,我的心也不由自主地跳得厉害了些,一股来自历史的滚烫热血顷刻间涌上头脑,由心脏热火朝天地泵出激动的血液。

我相信,这是每个中国人无论如何都感受得到的共鸣。它来自万人的哀鸿遍野,来自每个红军战士身体里流淌的血液,来自自己的心,来自那段屈辱的历史!

我们之所以能有现在的生活,都是无数的***先辈用血肉一点一点堆砌出来的!那面血红的五星红旗,是真正在以血液为染料,以灵魂为画笔,一笔一划抹上去的。隐藏在这和平盛世底下的是千万人为那个时代付出的无辜生命。危险依旧无处不在,只是在看不见的角落里,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作为祖国的新一代人,前方依旧荆棘满地,我们不论赤脚与否,都将会在那条路上匆匆相遇——携手共进。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篇6)

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朝气蓬勃,信念坚定,乐观且充满活力,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在全中国乌云一片的情况下,这里读曾光明,难怪有那么多知识分子,有那么多热血青年,抛弃原有的地位与财富,反顾的奔赴苏区,这时的苏区确实是个理想之地,是全中国最平等,最廉价,最淳朴的地方。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赵照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让我们看到的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安宁,是为人民浴血奋战的红军,是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共产党领袖,是一群一心一意为了民族生存,为了祖国未来不断拼搏奋斗的年轻人,更看到的是中国的希望,那些藏在我们骨髓中到危难关头,一定会爆发出来的,昂扬斗志,我们更深刻了解了中国共产党能够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因,那就是一切为人民幸福。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篇7)

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那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36年,年轻的美国记者斯诺带着种种疑惑,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只为寻求国民党一再掩盖的真相,来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西北革命根据地,走进了那段红色岁月。他用笔记录下一个个红军生活、行军作战、军事演习、生产、娱乐的场景,通过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各级领导人深入交流,客观的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让世界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在书中,我可以感受到当年红军与共产党革命的艰辛与不易,红军的所作所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旧中国那黑暗的社会里,生活条件很艰难,他们住在简陋的房屋,屋内摆设简单而整齐干净,他们的饮食简单,伙食、衣着,一切开支的所耗资金极少,由于国民党的封锁导致消息被阻碍,无法与外界联系,资源严重匮乏得不到供应,而他们依然坚韧不拔、任劳任怨、积极乐观,无论条件有多么的艰难,他们始终坚持斗争、团结协作,共同攻克难关。他们有一种信仰,只要团结并乐观积极面对困难,就一定会获胜。

在长征中,在翻越老山界时,前有悬崖峭壁,后有追兵,红军毫不畏惧,依然在路上彼此开开玩笑,讲讲有趣的事情;夜晚,战士们睡在窄小的山路上,时常因寒冷而被冻醒,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他们依然自娱自乐,欣赏并赞叹着夜间山上的美景;整个队伍始终洋溢着乐观积极的气氛,这给整个军队带来希望,带来必胜的信心。

在攻打泸定桥时,面对眼前的铁索桥与对面的机枪手,他们临危不惧,团结在一起,拼尽自己的全力,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枪林弹雨中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最终夺下了泸定桥。

这就是红军,拥有共同的目标,他们始终相信胜利就在那不远的前方,成功终将属于他们,团结起来就是最坚强的力量;他们乐观积极,认为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困难一定会被攻克,道路虽曲折,但前途却始终光明。这是国民党军永远无法战胜的一支军队,这是一支正义的军队,这是一支必胜的军队!

红军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红军的种种精神如星星一般耀耀生辉。

积极乐观、团结一致的红军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当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新时代的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从小培养优良的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坚定不移地牢记使命,乐观积极地面对困难,齐心协力解决问题,争取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篇8)

你可曾听说过一个外国人在弥留之际,在病床上用生命的最后一丝力量说出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热爱中国。”你可曾听说过一个外国人冒着生命危险在红色根据地进行一次次采访,只为寻求人们对红军的种种疑问的最佳解答?

他是一位美国记者,是第一位在红色根据地进行采访的西方记者。他究竟是谁?为何与中国有如此深的渊源?答案都在这本书里。

1936年,这位名叫埃德加·斯诺的美国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苏区,开始了他的红色之旅。在一年的时间里,斯诺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共产党人员以及红军进行了细微的观察,并与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大人物以及一些年轻的“红小鬼”进行了深度访谈与互动。

书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斯诺的笔墨下熠熠生辉,他们的意志、精神都得以彰显。文章写得真实而纯粹,阅读此书时,仿佛自己踏上过那片土地,呼吸过那纯净的山风。

如本书中的两个章节:“大渡河上的英雄”与“通过大草地”,有力地展现了红军的英勇无畏。夺取泸定桥的过程中,三十个人组成的敢死队不顾敌人的扫射奋力游向敌人的阵营。一个,两个,三个……战士们接连被击中,掉到下面的水流中,然而这哪能使战士们退缩?从桥上行进的战士们艰难的在被敌人拆得仅剩铁索的桥上爬行,又不顾熊熊烈火冲向敌人阵营。把敌人杀得四下溃逃。

通过大草地的过程中,“有许多人沉没入这种湿草的沼泽里,在他们的同志还没有来得及拯救的时候,他们已经没入水草看不见了。”过草地的途中牲口与红军战士损失了不少,在极大的悲痛与困苦中,红军渡过了大草地。而此时,摆在他们面前的不是惬意的休息,不是谈笑风生,而是国民党的一再阻拦。在烽火交战的日子中,“一切达到了人类所能忍受的最低的限度。”

长征,可以说是军事上的一个奇迹,在一个外国人的笔下,竟然如此清晰、准确地记叙了一件件大大小小的事件,是非常难得的。

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有一方汉白玉墓碑,上面用鎏金镌刻着几个大字——“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篇9)

红星重照耀,中华辉煌现。——读完《红星照耀中国》,我感慨万千。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以一个外国记者的口吻,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通过对红军领导人和红军战士生活和战斗的描述。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顽强斗志,以及他们乐观向上、甘于奉献、奋力拼搏的红军精神。该书向世人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的红色革命,如一颗熠熠闪光的红星,永远照耀着朝气蓬勃的新中国。

书中讲到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朱德等一个又一个伟大的领导人。他们虽出身平凡,却凭着一份救国救民的执念,一颗为人民奋斗的心,壮大了人民军队,缔造了新中国,造就了今天我们的美好生活。作为领导人,他们毫无领导架子,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吃食普通,衣着简朴,磨难受尽,却难掩他们那拳拳爱国之心。他们不为功名,只为百姓;不求利禄,只求和平。问百姓为何如此爱戴红军,那朴实话语动人心弦:因为那是百姓的军,那是救国的军!

新中国建立在万千将士的忠骨上,今天我们的生活幸福稳定,不是应该庆幸,应该感动吗!不是也更应该珍惜与奋进吗?我们出生在二十一世纪,新中国已建国70周年。国家的强大和安定,给了我们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我们养育在温室中,我们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为我们负重前行。如此成长的我们,常常因为事不如意就怨天尤人,受挫和打击就使我们退缩逃避,遇到问题就推卸责任。不是想着怎么去面对和克服,却像是一个懦弱怕事的逃兵。遥想如果当初红军战士们在长征初始,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和借口,也说一句“我不去”,那怎么可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啊!试想,我们贪求安逸萎靡不振,怎么能承担肩上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责任,如何去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如何能让为国牺牲的先辈们得偿所愿!

长城万里,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血肉筑成。今时今日的中国,又何尝不是啊!从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再到解放军,那些年代的战士和有为青年不是都无所畏惧,勇于奉献,为了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吗?就像《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毅然投身革命事业,《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无论是红军、林道静、志愿军战士,他们都为着自己的信仰勇住直前!

图片

当看到庆祝祖国七十周年华诞举行的盛大阅兵时,我们的人民军队像钢铁长城般豪迈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我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倍感兴奋和自豪,更有一份责任在心。先烈们用血肉为我们打造的美好江山,我们要将它长长久久的维护好,并且要建设的更加强大来回报他们!作为年轻的我们,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加油吧,少年!

上面的这些是网网小编专门整理的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500字左右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fayancailiao/87011.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