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最新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模板六篇)。

该怎么写才能全面的书写下来内心的想法呢?在读了作品后,对于作者的一些思想感悟有解颇多。每逢遇到这样好的作品,内心的感悟可以通过读后感记录,泡泡演讲稿精心挑选为大家整理出了最新的“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希望您在这里能找到您所需的信息并收藏!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1】

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从诸葛亮三出祁山到六出祁山。重新关注了两个人物:魏延和李严。

我从小就看《三国》却看得支离破碎,不解为什么孔明临死遗言说魏在其死后比反,并定计除之。现在看来,其实从魏杀韩玄归顺刘备时,孔明便因其叛主而欲杀之。我所不解的是:其他城池的从将也有杀主将而献城的,却没有让孔明怀疑什么。

从首出祁山魏延便有一些战术思想与孔明不合。孔明更是对他日益不满,说此人生有反相,常有不平之意,因念其骁勇善战而用之,日后必为祸患。我看“反相”之说纯属无稽之谈,不过是找一个迷信的借口。有人说因为在诸葛亮临死前禳星祈寿时,最关键的时刻,魏延闯入导致主灯熄灭,祈寿失败,所以诸葛亮才要杀他。

又是迷信!因为根本原因是司马懿察觉出了蜀营的异常判断诸葛将亡,因而挑战试探。魏延是因为紧急军情才闯帐的,这件事该杀的是司马懿,可惜杀不着。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诸葛亮不能正确领导魏延,甚至有时让人觉得有点小肚鸡肠。当然诸葛亮确实比较喜欢老实听话之辈,话又说回来了,哪个中国的领导骨子里不是呢?而魏延的悲剧其实也就是性格悲剧:他太自大了。自始至终,他都是想轰轰烈烈的建功立业的,至死都是因为不听诸葛亮的遗命,想自己去接着和司马懿打仗才落了个身首异处。

觉得诸葛亮死了就没人限制得了他了,可以由着性子建功立业了。可诸葛亮多么老谋深算呀,怎么能给他机会?但是他虽然“反”了诸葛亮的遗命,却并没有对蜀国变节,比起时下受到大肆争议的施琅还是好很多的。我对魏延是并不讨厌的,实在是觉得可叹!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2】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演义》正文里面的第一句话。的确,从繁荣的大汉王朝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枭雄并起到三国鼎立,恰恰证实了天下分分合合的说法。

细品三国,我不禁被三国里鲜活的人物形象所折服。刘备乃汉室宗亲,心存大志,一心想要匡扶汉室,尽管最后未能实现自己的心愿,但他素以仁义为本,因此,才有关张赵马黄等大将为他效忠,诸葛亮庞统等智者为他出谋。但是,对于刘备我仍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刘备虽以仁义为本,但仁义恰恰也是他最大的弱点。起初刘备进军川蜀,只是为了援助川蜀抵抗张鲁,诸葛亮劝刘备趁势夺下川蜀,可刘备介于仁义,不听诸葛亮劝告,认为自己夺取川蜀没有让天下人信服的理由。对他忠心耿耿的军师庞统为了让他师出有名,明知敌军有埋伏也甘愿中计,导致了“落凤坡亡庞统”的悲剧,刘备因而失一智者。

刘备的五虎上将中我最敬佩的便是常山赵子龙,他忠于主公,其勇不下于吕布。他不惜身负重伤,也要单骑救阿斗。他没有张飞的鲁莽,没有关羽的傲气,有的只是一颗忠勇之心。他敬佩诸葛亮的才智,从不一意孤行。因而在我心中,他才是真正的“人中赵云”。

刘备身边还有位神机妙算,智谋过人的诸葛亮。他被刘备的“三顾茅庐”所感动,因而对主公忠心耿耿。他的智谋,在当时首屈一指。“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火烧赤壁”“空城计”等等都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名篇。不仅仅是智谋,他的性格也是成就他美名的重要因素。其实周瑜之智不下于诸葛亮,然而他却屡屡败于诸葛亮,只是因为周瑜性情冲动,而诸葛亮性情随和。成大事者,正是要有这种处变不惊的淡定与从容!

再来说说当时独霸一方的曹操。他是大汉宦官之后,作为“奸雄”的典型,他不但不忠于刘氏王朝,还屠戮百姓。他生性多疑,曾杀害了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吕伯奢。他的残忍使得为追随他而抛妻弃子的陈宫远离他。他甚至说出了:“宁可我付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壮语。但曹操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他有着非凡的胆略和智谋,在“讨董卓”“擒吕布”“扫袁术”“灭袁绍”“击乌桓”等中就能看出来。他统一北方的丰功伟绩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

最后说一说东吴的孙权。孙权从小就智力超群,他甚至在九岁的时候就孤身前往敌营要回自己父亲的尸首。连曹操都不禁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极善用人,他提拔周瑜为大都督,便留下了名垂千古的“赤壁之战”;他提拔吕蒙为大都督,便使得猛将关云长身亡;他提拔陆逊为大都督,便有了让蜀军大败特败的“夷陵之战”。

《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名著不仅表达了作者以及当时人民对国家统一、清平政治的向往,更表达了他们对理想道德的不懈追求。作者将历史评价和道德评判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文章显得有高度更有深度!使之成为了人类文学艺术的瑰宝!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3】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家们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其中,以蜀汉为主体。作者对蜀汉中的主要角色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大加赞赏,对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则是以贬居多。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的活灵活现,不禁让我们赞叹。

读完后的第一感觉就是罗贯中不仅文笔好,智慧我想也超乎常人。就先说在他的笔下战场是多么的栩栩如生,读者就像身临其境一样。每个人物描写的都那么饱满,性格非常的突出。例如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其手摇羽扇,运筹帷幄的潇洒形象,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心中“智慧”的代名词……

不过你要是把《三国演义》当成历史书看就大错特错了。历史上实际没有"过五关斩六将"这段故事,这是作者的艺术虚构,其目的是为了表达关羽不辞艰辛千里寻兄的忠贞之节和义勇之慨。尽管"过五关、斩六将"在逻辑上经不起推敲,但它却符合听三国故事而无暇辨别地理方位的广大民众的审美心理,天长日久,"过五关、斩六将"不仅已被人们接受,而且已经成为典故。我们只能说这就是罗贯中的才华吧。

如果问我你喜欢《三国演义》里面的哪个故事?太多了,一下子回答不了吧。但我最喜欢的就是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了。草船借箭:从诸葛亮赶下军令状,就能看出来他绝对是个做事情没有把握是不会尝试的人。我想刘备要是没有诸葛亮,他很肯能战胜不了疑心颇大的曹操。诸葛亮不仅是足智多谋还是个天文学家,要不说人家是神人呢!那我们来说说火烧赤壁吧。我到现在都想不明白,诸葛亮是怎么预测到风向会有变化呢?或许人家比天气预报员还专业吧。

读一遍《三国演义》原着,便有一次收获。我现在的理解都是很浅的,要想真正的品味《三国》,感受《三国》要读很多遍才可以呢。

忠心推荐大家读《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4】

我用了近一个星期读完了《三国演义》一书,真是受益匪浅。书里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本书开头一句话是这样说到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书上有上百个人物、军事谋略家。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讲述对人的忠。孝。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化人心。书中描绘了如吕布袁术袁绍刘表等一些人的无能,周瑜的心胸狭窄,勇者张飞,义者关羽……

书中关羽是给我留下了印像最深化的人物之一。书中是这样描绘关羽:“丹凤眼卧蚕眉面如枣青龙偃月刀赤兔马”。他的降汉不降曹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华容道义放曹操等等一些义举都让人称赞有加。在我看来关羽虽然为了嫂子降了敌人,而后得知大哥在哪还是千里走单骑回到大哥身边。在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更是展现了他的勇猛。赤壁之战中在华容道义放曹操更是突出了关羽一种难能可贵的义气和友谊。在神医华佗的刮骨疗毒中表现出了他的.英勇。在和黄忠一战中展现了他的智慧。像他的这种所做所为更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书中还许许多多的故事,战争。其中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还有军师诸葛亮的智慧与谋略。与东吴合作的赤壁之战等等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名著!《三国演义》不愧是一本名著。值得我们大家去阅读。 去年暑假,我从书店抱回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一翻开,我便沉浸在浓浓的书香中。我爱上了这本书,更爱书中的各路英雄豪杰。

三国第一谋士诸葛亮,便是我最佩服的人物。我时常跟随着他,来到那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年代…… 我仿佛看到,连绵起伏的山脉中,有一座恰似卧龙的山岗,岗上翠竹成林、雾气缭绕。已近中年的他一袭素衣,坐在那古琴旁醉心地弹奏着。书童过来告诉他,刘备三兄弟又来了。这是第三次了,他起身向那间简陋的茅屋走去。又睡了半晌,他起身一看,那三兄弟仍立在门外。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把刘备迎了进来。三顾茅庐,诸葛孔明,他的智慧令我赞叹!

又一日,秋高气爽,他在县令府前不停地踱步,因那马谡失了街亭,致司马大军兵临城下。他抱着一方古琴登上西城楼,安心地弹奏起来。那琴声时而轻柔如小桥流水,时而壮烈如大军压境。司马懿竟有所迟疑,终弃城离去。空城计策,独当一面,他的勇气实在令我敬仰!

那一天,骄阳似火,白帝城永安宫中却是无比凄凉。他坐在刘备床边,心中涌起无限悲情,当年那个和他一起笑谈天下的主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这个久卧病榻的面容憔悴的老人。想起往事,两人相对而泣。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辅佐后主一统天下,以谢主公知遇之恩。这以后,他平南夷,退魏军,至死也没有一丝怨言。临危受命,鞠躬尽瘁,他的忠诚令我肃然起敬!

杜工部曾评价他:“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我折服于他的智慧、英勇和忠诚。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5】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600字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唐代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塑造了近200个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其中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忠勇双全的关羽、宽厚仁义的刘备等人性格尤为突出。《三国演义》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小说和历史文化小说,它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事,构思宏伟,手法多样,读来使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带来丰富的历史文化体验。

“红脸大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风度不凡,波有英雄气概。”这句话描写的是忠勇双全的关羽。小说多处描写了他英勇无畏的英雄事迹,“刮骨疗毒”就是其中一则:

关羽率军向樊城进攻,不料被曹军毒箭射中右臂。关平拔出臂上的`弩箭,发现毒性已经入骨,关羽的右臂很快变得青肿,不能正常活动了。但关羽决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军,众人只好四处求医。忽然有一天,一个人从江东驾着小船,径直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字元化,要求面见关羽,来给他医治。关平一听,大喜过望。来人竟是天下闻名的神医华佗!关羽请华佗坐下,命人献茶,然后问华佗怎么治?华佗说:“我自有医治办法,只是担心君侯害怕。”关羽大笑道:“我视死如归,没什么好怕的。”华佗说:“立一根标柱,柱上钉一个大铁环。把手臂穿在铁环里,用绳子捆住右臂。我用刀子割开皮肉,刮去骨头上的箭毒,再敷上药缝合就没事了。”关羽称不用标注铁环,饮了几杯酒,人在与马良下棋。华佗取出尖刀,叫人在下面接污血,割开皮肉,用刀刮骨,发出了细细碎碎的声音。关羽脸上也没有痛苦的表情。伤好后,关羽设宴答谢华佗。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内心被关羽的镇定和顽强深深地震撼了。大家假设一下,如果自己是关羽,也会在刮骨疗毒时饮酒吃肉、谈笑下棋吗?我想,所有的回答几乎都应该是“不可能会”。

记得几年前,我生病了,妈妈带我去医院检查。当我得知要做胃镜时,胆小害怕的我立刻放声大哭,死活不愿意,又哭又闹,妈妈连拖带拉才强行让我做完了检查。

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关羽不畏艰险、镇定自若、乐观直爽的精神与性格,那我们也会变得坚强起来:面对困难,毫不惧怕。我们还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勿学曹操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心理,只学刘备宽厚仁义、知人善仁的品质;勿学关羽的心高气傲,只学他的勇敢顽强、忠心耿耿……作为21世纪这个崭新时代的人,社会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英雄精神,做祖国的栋梁之才。

 

更多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1.三国演义第一回读书笔记

2.三国演义读书笔记300字

3.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0篇

4.三国演义2000字读书笔记

5.《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

6.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

7.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编

8.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字

9.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好词好句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6】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篇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下面是由.jinpinTjian ul li a小编推荐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篇一

《三国演义》中人物众多: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阴险狡诈的曹操、义薄云天的关羽、忠心护主的赵云······都是读者们津津乐道的人物,其中一些人物更是人们崇拜的偶像。

我最崇拜的是关公,有一个可以体现关公灵机应变,无比勇敢的故事:吴国的鲁肃正摆着“鸿门宴”等着关于前来,好索要荆州,关公明知是计,前来赴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鲁隶迫不及待地直奔主题,索还荆州。关公开始时以饮酒莫谈国事为由将话题叉开,哪料鲁肃步步紧逼;关公只好以刘备继承汉家土地作为理由,可刀铃却铮铮直响。周仓插话:“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岂独是汝东吴当有耶?”抵赖之言,毫不掩饰。关羽于是变色而起,从周仓手中夺过大刀,假装怒叱道:“这是国家大事,休得多嘴,快快给我退出!”明叱周仓,实在鲁肃!接着,关公推醉,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亲热之中又带有几分杀气:“今天饮酒,我已经醉了,莫要再提荆州之事,担心我这刀伤了故旧之情。改日我再请到荆州赴会,再作商议”鲁肃被他一提,挣脱不得,早已吓得魂不附体,暗藏的刀斧手也只好望洋兴叹。到了船边,关公才放了鲁肃,拱手道谢而别。鲁肃如疾如醉,半晌才缓过气来。”从这小故事中,我们就能知道关公是一个灵机应变的人,一个无比勇敢的人。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肯定也想读这本书了吧!

篇二

九岁生日的时候妈妈送我一套半白话版的四大名著。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读完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妙笔生花以《三国志》为基础,记载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刻画了两百个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当我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思想在字里行间穿梭,像身临其境一样用心去触摸那段历史。这里既有鼓角铮鸣,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有文武群臣争权夺利,有时候引人入胜的情节让人忘却了这是在述说历史,而好像是一个慈祥的老人在讲述着一个个或是美丽动听、或是激动人心的故事,深深地沉浸于故事情节,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也忘记了这是历史。

三国演义里面刻画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刘备的善良仁厚,急性子暴脾气的张飞、英勇善战的赵云、还有那个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的曹操。最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深谋远虑,扭转乾坤,呼风唤雨、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啦!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借东风赤壁之战七擒孟获……一个连一个的故事让我有点热血沸腾,好像自己随着战鼓加入了他们的战争中,我自己问自己,如果我要在三国时代我会是谁?孙尚香?小乔?貂蝉……哈哈,这是一种猜测而已,生活在这个现代文明的年代里人们不可能回古代的啦!

读完《三国演义》,有趣的故事情节,回味无穷的历史典故深深打动了我。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随时都在脑海浮现。有人说:“每一本书,都象一盏奇特的灯,不过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灵。”我感觉《三国演义》也是一盏灯,一盏明亮而永不熄灭的宝莲灯,不仅照亮了我的心灵,还激发着我的斗志。《三国演义》你是我心中永不熄灭的长明灯。

篇三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家们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其中,以蜀汉为主体。作者对蜀汉中的主要角色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大加赞赏,对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则是以贬居多。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的活灵活现,不禁让我们赞叹。读完后的第一感觉就是罗贯中不仅文笔好,智慧我想也超乎常人。就先说在他的笔下战场是多么的栩栩如生,读者就像身临其境一样。每个人物描写的都那么饱满,性格非常的突出。例如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其手摇羽扇,运筹帷幄的潇洒形象,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心中“智慧”的代名词……

不过你要是把《三国演义》当成历史书看就大错特错了。历史上实际没有"过五关斩六将"这段故事,这是作者的艺术虚构,其目的是为了表达关羽不辞艰辛千里寻兄的忠贞之节和义勇之慨。尽管"过五关、斩六将"在逻辑上经不起推敲,但它却符合听三国故事而无暇辨别地理方位的广大民众的审美心理,天长日久," 过五关、斩六将"不仅已被人们接受,而且已经成为典故。我们只能说这就是罗贯中的才华吧。

如果问我你喜欢《三国演义》里面的哪个故事?太多了,一下子回答不了吧。但我最喜欢的就是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了。草船借箭:从诸葛亮赶下军令状,就能看出来他绝对是个做事情没有把握是不会尝试的人。我想刘备要是没有诸葛亮,他很肯能战胜不了疑心颇大的曹操。诸葛亮不仅是足智多谋还是个天文学家,要不说人家是神人呢!那我们来说说火烧赤壁吧。我到现在都想不明白,诸葛亮是怎么预测到风向会有变化呢?或许人家比天气预报员还专业吧。

读一遍《三国演义》原着,便有一次收获。我现在的理解都是很浅的,要想真正的品味《三国》,感受《三国》要读很多遍才可以呢。

忠心推荐大家读《三国演义》。

篇四

书,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汪洋,你游得越远,收获的知识越丰富;书,是一座无穷无尽的宝库,你开采得越深,得到的知识越渊博;书,就像一位诲人不倦的老师,你向他求教得越多,你的知识积累得越广泛。

《三国演义》就是这样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从3岁的时候看《三国演义》连环画开始,我就深深地迷上了它,到现在,更是常常利用一切该用的、不该用的时间,废寝忘食地读这本书。有一天,我正在做作业,无意中一抬头,余光瞄上了书架上的《三国演义》,我的心头顿时痒痒的,思想斗争了很久,还是忍不住偷偷从书架上抽了一本,贪婪地读了起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突然,一声“炸雷”在耳边响起,妈妈来了!“崔皓为,作业写完没有?10点啦!”啊?我大吃一惊,急忙扔下书,开始奋笔疾书,可那天运气实在不佳,作业偏偏又特别多,一直写到12点才在妈妈的批评声中疲惫地爬上了床。那天夜里,赵云大战曹操的精彩场面一遍遍在我的梦中回放……

就这样,《三国演义》我读了很多遍,对书里的很多经典故事更是倒背如流,从中也得到很多启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在任何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诸葛亮制造的木牛流马大败曹军;刘叶发明的投石机大败袁绍;诸葛亮布下的八卦阵更是所向无敌!看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谁拥有了知识,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谁拥有了知识,谁就能轻而易举获得战斗的胜利!

同样,当今世界,谁领先,谁获胜;谁落后,谁挨打。一个个惨痛的例子告诉我们:只有发奋图强,好好学习,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学到更多的新科技,才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篇五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作家罗贯中根据民间传说和说唱故事,吸取《三国志》等历史资料编写而成的。它以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描写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军事、政治斗争。全书从单刀匹马的厮杀到千军万马的混战;从战场上的斗智斗勇到营帐里用计设谋……有虚有实,有粗有细,各具特色。既写出了战争的壮烈紧张,又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典型的人物形象。

在众多人物中,“义绝”关羽是我最欣赏的一个。他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跨赤兔马,着绿色战袍,一手抡青龙偃月刀,一手绰长髯。他对“忠”“义”的坚守更是千古传颂。

书中第二十五回,关羽被困土山,本想与曹军决一死战,以求马革裹尸,但是终被 “说客”张辽说服提了三个条件:“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不降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

细细想来,这三个条件无不体现了他对刘备的忠。到许昌后,曹操又赐美女,又赐金钱,小宴三日,大宴五日的招待他,以结交关羽,然而他却不为所动。将曹操所赠锦袍穿在里面,只因“旧的锦袍是刘皇叔所赠,见它就如见兄长。”当得知刘备的下落后,他马上就辞别曹操去寻刘备,上演了“美髯公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千古佳话,其对刘备的忠可见一斑。

书中第五十回,曹操兵败赤壁,投华容道而来,偏偏诸葛亮让关羽来把守这条必经之路,几经思索关羽最终以昔日“义”为重,放了曹操。

此时,关羽的“义”是一种复杂的,充满人情味的英雄气度。这“义”超越了政治利益和个人生死。在关羽看来,曹操确是大奸大恶之人,得罪朝廷,得罪天下,但曹操确未害他,而是以国士的礼遇待他,那曹操就是自己的知己,杀知己不是血性男儿所为。别人杀曹操是义,而自己杀曹操便是不义,因此宁死也不做不义之事。假如关羽以公义灭私恩那也没有错,但最终还是“义”占了上峰。

关羽的“忠”、“义”历来为人们称道。毛宗岗将关羽的品格概括为:“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报主”表现的是“忠”,“酬恩”表现的是“义”。而他的“忠”实际上是建立在“义”——桃园结义的兄弟情谊基础上的。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羽也不可避免的有些缺点。“傲”是他固有的性格,因为他的“傲”,领军令状时,为了显示自己比别人强,要带更少的兵去攻城;后蜀封五虎上将时,不屑与老将黄忠为伍;知马超武艺过人,要离荆州去西川与马超比武。他最终也因为傲而葬送了生命。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关羽,一个集“忠”“义”“傲”于一身的旷世英雄。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fayancailiao/81127.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