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汇总。

真正的读后感是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按自己的框架对文章内容进行整合,进行更为体系的思考,在读完读后感书名后我们一定收获颇多。如何借鉴有关作品的网上优秀的读后感呢?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一篇关于“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的好文阅读。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篇1】

排版创造了一个符号世界,定义了**的新概念,不包括童年。印刷激发了人们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人主义。同时,它把人分为有阅读能力的人和有阅读能力的人

第三章童年的摇篮期

童年是随着印刷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大约有两个世纪了。儿童的发展在世界各地是不均衡的,英国因始终高度重视识字能力,学校的发展就最早,童年也是最早在这里出现,童年的形态日益具体了,儿童被看作是未发展成形的**,儿童自身具有特殊天性,教育开始和实足年龄开始联系起来,儿童有了专门的服装,专门的语言、专门的文学作品,同时赋予家庭新的功能—教育功能。中产阶级男孩是第一批被命名为儿童的人。

这些变化实际上是对儿童符号环境的控制,并对儿童成为儿童提出了各种要求:积辑的个性、逻辑思维、驾驭抽象概念的能力、自我控制和羞耻感。

第四章童年的旅程

它讲述了17世纪以来童年的发展。儿童概念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发展不平衡。18世纪的英国,不同阶层儿童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穷人的孩子成了廉价劳动力。法律对儿童和犯罪一视同仁:对中上层社会的儿童给予了精心的照顾和培养。

童年在德国、法国乃至整个欧洲范围得到发展,这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力量推动是分不开,各国**也加强了对儿童福利的责任意识,同时教育民众与他们共同承担养育儿童的责任。此时的美国也受到了影响,于此同时,有两位伟大的科学家的研究—弗洛伊德、杜威,将他们的理论综合,诠释了从16世纪到20世纪童年的旅程,儿童的天性不应被扼杀,儿童的自我和个性需要通过培养加以保存,他们的自我控制、逻辑能力要得以扩展。我们需要记得,我们是童年概念的塑造者。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篇2】

《童年的消逝》作者是尼尔·波兹曼,他是世界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二本书的主要内容讲的是为童年的消逝提供一个解释这种现象和以发生的理论。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主要表述"童年"这个概念的起源;具体地说,就是童年起初不需要存在,而后却发展成不可避免的存在,它们各自的传播条件是什么。而第二部分作者则将我们置身于现代时空,企图揭示从谷登堡(Gutenberg)的印刷世界转换到塞缪尔?莫尔斯(SamuelMorse)的电报密码世界,这个过程使童年作为一个社会结构已经难以为继,并且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

这本书写得很通俗,作者在书中回顾了童年产生的历史,童年的发展和命运,最后揭示出这样的一个事实:童年在消逝。不是生理上童年的消逝,而是概念的消逝。

书中举出了很多例子,说明了印刷术、书籍和电视对童年所起的影响和作用。而电视,是使童年消逝的主要因素之一,电视是人发明的,发明的当初并没有预料到它所带来的影响。电视使孩子成人化,也使成人孩子化。在现在看来,这一现象似乎更明显。

而书中所显示的媒体对时代对儿童的限制和影响,对后现代文化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在喧嚣的消费时代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在大众文化的批发复制链条上,儿童是被忽略的一环。大众文化是拒绝启蒙、消解启蒙、对抗启蒙的文化。

所以我们我能有什么方法能让童年不消失呢?

答案就去慢慢的寻找去吧!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篇3】

《童年的消逝》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尼尔。波兹曼,982年出版。书中的许多观点当前并不落后,读罢此书,童年的消逝牢牢印在心里。

重读这本书仍然感觉有难度,作者经常旁逸斜出,谈一些与童年关系不大的话题,如印刷术等等。这本书让我了解了童年的起源,童年的危机,丰富了历史文化。

写这篇读后感需要勇气,一直想放弃,昨天又打开这本书,简单地梳理一下书中的观点,谈谈自己的感悟,名著读起来真不容易。

"童年不同于婴儿期,是一种社会产物,不属于生物学的畴。"童年的存在不超过二百年。童年是文艺复兴的伟大发明之一,没有高度发展的羞耻心童年就不复存在,中世纪的欧洲就是如此,人与人的交流凭口头语言,人的读写能力消失,教育消失,羞耻心消失,最后导致童年消失。没有文字的世界里儿童与成人之间没有必要明确区分,成人的言行在儿童面前没有掩饰,原始资料表明中世纪的童年在7岁就结束了!因为7岁时儿童可以驾驭语言,可以说或明白成人所说和做的一切。"没有识字文化,没有教育的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这些都是中世纪童年不存大的原因所在。"从这一点看中世纪确实是黑暗和愚蠢的,相比之下我国古代有条件的儿童接受私塾教育,幸福多了。

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印刷术。印刷创造了一个新的成年定义,即指有阅读能力的人,相对地童年的定义为没有阅读能力的人。童年与成年有了明确的分别。童年并不是一夜之间产生的,而是经过了约200年的时间,才成为西方文明史上的不可逆转的特征。自从有了印刷术成人需要努力才能挣来,因为他们需要读书学习才能掌握文化和以之为生的技能。"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世界才能变成成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接受教育。"因此,欧洲创新定义学校,童年得以诞生。儿童不再被看作是成人的缩影,而被看作是完全不同的一类人,即未发展成形的成人。

书本学习是"不自然的",因为它要求儿童、青少年精神高度集中和镇定,而这些恰好与他们的本性是背道而驰的。在一个没有书籍和学校的世界里,青年人的旺盛精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但是,在一个书本学习的世界里,这样旺盛的精力需要大幅度地予以限制。

到了9世纪50年代,童年的概念已成为西方世界的社会准则和社会事实。当然,作者又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童年消亡的种子也已经种下了。

童年的消逝指的是一个概念的消逝。

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电视等媒体在同一时间向所有人提供同样的信息,鱼龙混杂,完全不能保守任何秘密,如果没有秘密,童年这样的东西当然也不存在了。

上面是百年前的观点,而今情况更加复杂。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功能之强大让信息更不可阻止。有很多孩子因玩手机出了问题。荒废学业,结交不良少年,增加了教育难度。

媒体一览无余,所有的秘密轻松一搜即可获得,互联网曾一度乌烟瘴气,黄赌泛滥,有不少孩子因其走上歧路。今天的网络世界已经安全清净多了,不过,世界是平的,长辈的权威在降低,因为儿童知道的成人未必懂的,电子媒体揭示了一切文化的秘密,它已经对成人的权威与儿童的好奇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凭借符号和电子这样的奇迹,我们自己的孩子知道别人所知道的一切,好的、坏的、兼收并蓄。没有什么神秘的,没有什么是令人敬畏的,没有什么是不能在大广众下展示的。"

儿童从媒体获得了过多的知识,生活离不开电子产品。手机已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可以方便的与他人交往,还可以娱乐,看视频,玩游戏。有的孩子沉迷于手机不能自拔。

"童年消逝的证据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儿童和成年人的趣味和风格越来越融合成一气,儿童歌曲已经成为一个灭绝的品种,"校园歌曲已成为过去,小的时候听过很多校园歌曲,而今天儿童与成人共唱同一首歌,许多歌曲充满情啊爱啊。

"那些我们称之为脏话的成人语言的秘密,现在的年轻人不仅对它们了然于胸,而且可以像成年人一样任意使用。"百年之前的这段文字用在当前的中国校园也合适。粗劣的语言出现在屏幕上,出现在花季少女口中,有的女孩子粗口成章。更令人震惊的是,暴力儿童化!书中说," 0到3岁的孩子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卷入成人犯罪。"这也是当前中国校园内愈演愈烈的问题。校园欺凌事件此起彼伏,恶性的事件层出不穷,中央不得不发文件进行整治。

如何抵制或减缓这种趋势呢?书中没有明确答案,仅仅提到学校的作用。其实学校也是弱势群体,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社会与学校和家庭联合,营造适于青少年成长的绿色环境才能延缓儿童消逝的速度,要完全阻止是不可能的。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篇4】

电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让我们足不出户便能尽知天下事;让我们无聊时可以有很多消遣与寄托;让文化以一种大众所能理解的形式传播;让音乐伴随着画面呈现在观众眼前……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电视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少,但是我从没想过,电视的出现竟会导致童年的消逝……

五月,开启了一本新书的旅程——《童年的消逝》。当了妈妈后,我对一切有育儿、童年、亲子、教育的字眼都极为敏感,这本书便很自然的引起了我的兴趣,书的封面上小女孩落寞的眼神更让我好奇,《童年的消逝》到底在给我们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第一章,从“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说起,这让我在还没有读具体内容时便有了思考,是呀,这个时代,真的是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作为小学教师,我在孩子们身上真的见到了太多不属于他们这个年纪的表情动作、穿着打扮、行为习惯、甚至是语言……孩子们的游戏也从我们小时候的跳皮筋、丢沙包、过家家、捉迷藏变成了现在的电子游戏、平板游戏。孩子们和成年人一样熬夜、K歌、打游戏、看电视剧。很多家长都以“和孩子是朋友”为傲,殊不知,“和孩子成为朋友”并不是让你带他进入成年人的世界,而是让你回归童真的世界!

正如书中所说,现在的孩子有着不属于她们年纪的的成熟与认知,这和我们成年人不知避讳孩子有着直接的关系,昆体良在探讨教育时指出: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他宣称:“我们开化文明的的一个特征就是成年人须承受巨大压力把他们的各种冲动私密化(尤其是性冲动),并且在儿童和未成年人面前,对成年人的性欲望和冲动三缄其口,维护保守缄默的密约”。可是现代社会,弥漫在网络间的各种弹窗广告、各种网络平台中的擦边球视频、各种娱乐场所对未成年人敞开的大门、身边趣味低俗的大人同孩子开的不合时宜的玩笑……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加速顺应着童年的消逝,都在毁灭我们身边的孩子,而这一切,始于电视的发明……

最开始是电报,电报加速了信息的传递,创造了新闻事业,这是科技的一大进步,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它也导致了说话者不用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不过“电报不过是后来将要发生的一切的凶兆而已”一个个发明接踵而至。图像革命就这样展开了!“电视是一个影像展示,是象形媒介,不是语言媒介……他要求观众去感觉而不是去想象。”书中有一句话很触动我“看电视不需要任何技能,也不开发任何技能。”它是我们消磨时光的一种工具,但是现在几乎家家都必备的电视,这种闲暇时供我们消遣的工具却因为它的特殊性,让童年逐渐消逝……

第七章开篇,作者就提到“在美国文化里,母亲看上去跟女儿一样年轻,或者女儿看上去跟母亲一样成熟,现在已经成为人人期待的事了。”在中国有何尝不是如此?这一章题为“成人化的儿童”我想,这是在讽刺那些本不该如此成熟的孩子,更是在讽刺那些本不该如此幼稚的成人。每个年纪都有属于这个阶段的精彩,真不该模糊这些界限。作者很有趣的选择了“政治”这个切入口为我们展现成人化的儿童带来的弊端,他说:“跟所有人一样,美国的政治领袖不仅通过语言陈述的形式提供信息,而且以非语言的方式发出信息。他们站立的姿势、微笑、眼神、出汗、表示愤怒等等,跟他们所说的表达同样多的信息。……在电视时代,政治判断从对提议的知识判断转化为对整个人物形象的直观而情绪化的反应。……它把政治判断从一个逻辑判断转变成了一个审美判断”读到这里我已经笑出了声音,确实是这样,“一个10岁孩子能解释或至少能对候选人所发出的信息作出反应,其迅速程度和容易程度跟一个知之甚多的50岁的人不相上下。”有了电视之后,人们的政治意识在质量上真的下降了不止一个层次!看电视真的会让人只关注形象,而忽略了对内容的思考,电视带给我们的就是直观而情绪化的形象,它固化了我们的视角,封闭了我们独到的见解。正如我们看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读过原著的读者就会不太满意,大概这就是因为每个读者都是带着想象力去读小说的,可是电视剧把想象固化了,与自己的想象不一致,便会产生异议。

正如前面所说,电视的出现,以及后面由电视衍生出的各种新媒体、自媒体,它们用其快速、简单、易懂的优势,进入人们的生活,而在成人和儿童共同成为观众的文化里,这些“优势”,让人们不再热衷于思考,变成了坐享其成的“傻瓜”。与此同时,不负责任的传播,与毫不避讳的形式,让儿童接受了本不属于他们这个年纪的认知。儿童与成人之间界限的模糊,让我一时之间竟不知该为童年的消逝而悲伤,还是该为成人逐渐降维的思考力而伤感了……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篇5】

我们是搭上信息化便车的一代,是享受新兴媒介的一代,更是童年与成年边界模糊的一代。

发达的网络技术,信息传播媒介的变化,使儿童们接触了一些与年龄段不符的信息,逐渐成人化,也囿于网络游戏,童年生活方式变得单一,童年轨迹因此正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

(一)儿童享有的信息种类、质量与数量发生变化

尼尔·波茨曼在《童年的消逝》里指出,童年是一种环境的结果,3G、4G甚至是5G时代的来临,网速日新月异的同时,小孩子们也面临着他们的“信息危机”。

比起父母那一辈儿时不知网络为何物,我们这一代的儿童们,可说是运用网络运用得“得心应手”,“网络冲浪小能手”就是最贴切的比喻。而轻松、便捷地就能接触网络蕴含着潜在危机,或许在好奇心趋势下,点开打擦边球的小广告,或许是在儿童页游上看到留言板页面的不良信息……儿童们接触的信息走向多样化的同时,也走向危险化。理解这些网络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无论是对头脑还是行为,网络都没有复杂的要求。儿童还没来得及树立正确的三观时,网络的负面信息,孩子们难以消化的信息,都让其思想受到侵蚀与迫害。

(二) 网络媒体环境下,儿童走向成人

前不久,《小戏骨》栏目下又推出一部新作——《少年包青天》。该栏目是以6-12岁童星演大人的方式,翻拍往日经典剧作。

虽然新作短短几集广受好评,我却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自20xx年《小戏骨》播出以来,收看率不断提升,小童星们的粉丝群体日益庞大,不少观众们与之前剧作进行对比,直呼“这也太像了吧”。直至今年的一部又一部翻拍则正是迎合市场需求,满足观众们的需要。不难看出,人们对儿童形象接受度越来越高,儿童与成人的边界也逐渐模糊。这种儿童反串儿童剧作,要求儿童们不断学习成人的仪态仪容,模仿成人的一举一动,久而久之一些特属于儿童的姿态会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成人化的模样,儿童过早成为大人。大众们对“成人化儿童”的宽容与接纳,更是助长了儿童这类偏离轨道的成长。

(三)选择大自然还是选择怀里的手机?

如果问起父母辈对于儿时的记忆,他们可能会说“田野挖红薯”“树上摘果子”“河边捉小鱼”。相比较这些生动的画面,我们这辈儿童们的童年记忆又是什么呢?会是换不完衣服的变装游戏呢,还是推塔胜利的欢呼?

在电子媒介的影响下,更为常见的是儿童们捧着手机玩游戏,我并不是全盘否认这类童年的存在形式,而是认为,如今的儿童可供选择童年方式更多,比起长时间对着电子屏幕,是不是可以迈出家门?去感受大自然,亲近花草,聆听虫鸣。

这些,比起游戏里的虚拟人物,更富有生命力与变化,更能带来美好的遐想。是选择大自然还是选择怀里的手机?孩子们不一定有这类意识,在这一点上,家长的引导与学校的教育更显重要。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篇6】

1982年,尼尔·波兹曼出版《童年的消逝》,与《娱乐至死》、《技术垄断》一起,构成其著名的“媒介批评三部曲”, 享誉世界。《童年的消逝》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童年,把童年看做一种社会产物来探寻其发明以及消逝。在《童年的发明》一篇中,波兹曼论述

据说童年的概念是社会发展到印刷时代的产物。而后在《童年的消逝》一篇中,波兹曼论述了童年是如何在电子媒介的产生和普及中受到威胁并面临消逝的。

初读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童年的消逝》这本书时, 我对这个概念的提出感到很惊讶。童年在当今的社会中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到处都有为儿童专用设施, 商场儿童游戏专区, 儿童服装专卖区, 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从事儿童的早期素质教育, 在我看来童年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尼尔为什么会产生“童年消逝”的想法呢?

之后,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来越感到这个问题背后的严重性。尼尔在书中提出了两个大胆的观点。第一,童年的概念在中世纪并不存在;第二,童年正在逐渐消逝。

美国的一名新闻记者曾在一篇新闻报道中提出了“ 培养暴力儿童一个可靠的公式”: 就是不去理他, 使他脸、戏弄他, 经常的对他大声的吆喝,对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表示不赞同,

鼓励他和弟弟妹妹打架。如果以上都达不到目的,你可以逼他在电视机前看各种暴力电视节目。由此可见, 在这个恐怖的传播机器庞大的技术覆盖下, 电视拥有着难以估量的强大影响力, 在技术的面前, 尚没有完整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儿童无处可逃。

通讯速度之快,使信息与时空分离,远远超出文字和印刷文字的通讯能力,使我们进入一个同时性和即时性的世界;信息数量激增,使曾经被称作“羞耻”和“禁忌”的秘密被大量挖掘并一览无余地展现;信息形式突变,使传播信息强化了散漫,强化了呈现,强化了感性与审美,从而弱化了集中、弱化了提议、弱化了理性与思考。随着性、暴力、死亡等过去只属于成年人的秘密逐渐被揭穿,随着儿童在服装、饮食、游戏、想法、语言及礼仪方面与**高度一致, 随着儿童犯罪、早孕、吸毒等比率的急速提高,波兹曼高呼:童年正在消逝。

波兹曼对童年消逝的担忧,直接是对这种孩童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消逝的担忧,间接是对造成童年消逝的传播环境的担忧。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国内, 目前我国电视和有线电视观众总量达8.5 亿( 占总人口的80%以上) , 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 儿童是最忠实的受众群体。有人统计过, 约50%的儿童一周看电视至少3 至5 次,普通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十几年里, 在电视机旁消耗的时间远远超过学习任何一门功课的时间, 在电视机旁成长已经成为儿童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无怪乎社会学家感慨:“ 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发展, 电视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正如以前的几百年内, 儿童应该在教堂、家庭和学校完成的社会化过程, 却在**电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

童年的概念再次变得模糊。

“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介向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当原始而又不可抗拒的选择,因为它取代印刷文字的线性和序列逻辑特征, 所以往往严谨显得没有意义。看**不需要任何启蒙教育。”毫无疑问,电视所提供的生动的视觉图像吸引着儿童。

而电视中复杂的信息直接提供给孩子们而不加筛选,这就使得纯真的白纸染上了各种颜色。

《童年的消逝》让我想起了著名的传播学专家麦克卢汉和他的《理解媒介》一书。刚开始接触麦克卢汉的思想时, 觉得他关于“媒介即讯息”的论点, 表面上看似乎比较生硬、难以理解。我认为印刷术和电报的发明的确使社会传播在两个阶段都飞速发展,但那只是传播手段上质的飞跃, 麦克卢汉过于强调媒介本身, 并没有结合传播方式改革而带来的内容变化进行具体阐述。

在这一点上,尼尔的方法更简单。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一书中的思想或许为尼尔提供了最初的灵感, 尼尔通过自身对社会, 尤其是美国社会的考察与了解, 结合童年这个概念, 提出自己关于传播技术造就童年, 又瓦解童年的独特见解。

即便这样,我仍然认为尼尔关于童年正在消逝的观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或者说他的理论不能完全跟上时代的脚步。首先,在我看来,童年是不断发展的。大众传播进入了一个焦点时代。

关于儿童的事情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儿童杂志分为婴儿、儿童、儿童和青少年。相应地监护人的杂志, 如《妈咪宝贝》、《父母必读》等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童年的每一个阶段被不断地强调, 并放大, 从孕期开始, 胎教就要分步骤进行, 0 - 3 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时期, 早教能发现孩子的潜能, 亲子活动成为每一个望子成龙的父母必须参加的活动, 孩子的衣服要体现个性, 启智玩具卖得特别火,而这一切对于中国七十年代以前的父母来说简直无法想象。

其次,尼尔的观点过于依赖电视作为媒介的特性。收看电视节目没有很高的门槛, 电视不能有效地区分观众的层次, 在某些方面的确模糊了**与童年之间的距离。但令人欣慰的是,电视台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做出了一些努力。

首先, 电视越来越注重受众的细分, **、省级、市级都有自己的少儿频道、动画频道, 尽量为儿童创造出一片属于空间; 以少年儿童为题材的作品逐渐崭露头角; 关于儿童教育、健康的内容不断在电视中被专家提出并**;电视的分级制度正在推行; 在硬件方面, 遥控器上的儿童锁也能体现出人们对童年的关注。

第三,尼尔在书的结尾提到了计算机在维持童年生活中的作用。照尼尔的思路, 电脑应该可以区分**与儿童的作用。首先电脑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技能, 软硬件的安装, 开关机和一些简单的操作都是必备的, 而且电脑是需要不断发展升级的。

由于电脑是近二十年来才兴盛起来的电子产品, 所以连一些四五十岁的成年人对电脑也感到有一定障碍, 更不用提儿童了。但是因为电脑集声、光、图像于一体, 有无穷的资源和发展空间, 所以对儿童的感染力较大, 有的孩子在两岁就已能相对熟练地使用鼠标, 并使用某些功能, 如附件中的画笔, 虽然他们使用电脑只是做一些极其简单的事, 涂涂写写, 但这至少证明了电脑的准入条件并不是高不可攀。在一些专为儿童设计的**上, 还开通了一些专为幼儿设计的游戏, 通过游戏, 儿童学会了如何进入电脑这个半遮半掩的大门。

波兹曼说:“我们的文化会忘记它需要儿童的存在,这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他已经快要忘记儿童需要童年了。那些坚持童年的人将完成一项崇高的使命。”

而正是尼尔对童年的这种关注、这种感情、这种忧心,使得《童年的消逝》全书冲击着人的心理,长久不衰。如何走出电子媒介技术变革的欢迎和对相应社会变革的缺乏,免使人类陷入电子传播的这一困境,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这首先得依赖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限制,如电视分级制度的建立,通过法制手段强行禁止不健康节目的播出;其次得依赖于传媒工作者的自律, 通过职业教育,让媒介从业人员自觉以职业规范和职业伦理为限进行媒介从业活动;再次得依赖于青少年儿童的媒介素养提升,通过传统教育,让青少年儿童能在良莠不齐的电视节目中选择性接受对自己身心发展有益的部分,主动排除不健康的部分,能在虚虚实实的电视镜像中辨别出真实的部分和虚假的部分,以正确认识世界和指导生活。

表面上看来传播媒介和童年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实际上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 人的整个一生已经被传播媒介所包围, 无论你是否感受到, 是否承认, 传媒正在潜移默化地发挥它的作用力。传媒如果不受节制, 没有羞耻感, 没有秘密, 童年失去天真和好奇,那么童年的确没有存在的必要。但应该看到的是, 社会各方面———**、传播媒介、教育部门、家长都在积极地努力, 为童年创造有利的环境, 我们有理由相信“童年”这个值得珍惜的阶段不但不会消逝, 而且会逐步成长起来。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篇7】

《童年的消逝》这本书是波兹曼继《娱乐至死》之后,又一部巨作。在书中,作者讨论了“童年”的历史,阐述了“童年”的产生、发展以及日益走向消逝的过程。但与别的阐述“童年”消失的理论书籍不同的是,作者指出,这一过程是伴随着人类传播方式的变迁而完成的,信息与媒介与“童年”的起止相伴始终,文字、印刷、电视等都在“童年”的变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童年的消逝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命题。因此,波兹曼这这本书的主要贡献不在于断言童年正在消逝,而在于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释这种现象何以发生的理论。《童年的消逝》这本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童年这个概念的起源;也就是说,童年起初是不存在的,而后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童年成为了必然之趋势所存在。第二部分,作者将我们置身于现代时空,企图揭示从谷登堡的印刷世界转换到塞缪尔·莫尔斯的电报密码世界,这个过程使童年作为一个社会结构已经难以为继,并且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

正像我前面说的那样,童年的消逝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命题。回望我们那个时代,我们曾经有过弹玻璃珠,滚铁圈,我们曾经有过丢沙包、踢毽子、捉迷藏。我们曾经与大自然是那样的亲近,打水漂、滚雪球,而现在碧水蓝天的大自然已经于我们渐行渐远了。在来看看处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儿童的童年,有些儿童处于沉迷于电视剧,有些儿童沉迷于电子游戏,有些儿童沉迷于网络世界,还有就是几岁的儿童显得老成,急功近利。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fanwen/98818.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