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巨婴国读后感

2024-09-05 巨婴国读后感

巨婴国读后感。

读书不但能够使我们在写作上大显身手,还能够感悟人世间的真理,推荐各位去阅读作者写的作品,里面的故事一定会震撼到你。读后感的重点是阐述内容还是表达感受呢?本文将为大家分享关于“巨婴国读后感”的相关内容。

巨婴国读后感【篇1】

拥抱内心的黑暗——《巨婴国》读后感:

去年身边很多人推荐《巨婴国》,说是近年来最深刻洞见中国社会的伟大作品。偏偏该书又很快被下架,一直不得庐山真面目,很是好奇。几天前,我在一家小书店意外收获。我赶紧回家洗手看书。

且不管网上对本书褒贬不一的言论,笨鱼读完的感觉真的是不喜欢也可以的复杂。

第一恨:拥抱营销

从封面到开篇,武老师都举了高高飘扬的旗帜“系统透视中国国民性”,俨然是有跟鲁迅的阿q,柏杨的大染缸,林语堂《吾国吾民》同台竞技的架势,偏可惜雷声大雨点小,以为会有迎接枪林弹雨的畅快,500页巨大篇幅却偏偏只抛了几个绣花枕头,三五百的被心理咨询者怎么就代表中国国民了?一套巨婴心理就企**释尽中国社会万生众像怎么就系统了?各种平日文章的简单堆砌,怎么就透视了?

里面强拉硬拽各种热点话题,夸大地盖帽,都脱不了蹭销量,迎合的俗。

第二恨:理论薄弱,逻辑牵强

先说说武老师所谓的系统理论,全书贯穿了一个最核心的观点,大多国人都是心理不成熟的婴儿。巨大的婴儿在寻找母亲,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病态共生”,“共生绞杀”和“全能自恋”貌似代表了整本书的基础理论。

本书如果作为文化愤青,貌似对文化蜻蜓点水,如果作为心理学引导,除了提到几次弗洛伊德,荣格外几乎没有任何心理学理论支撑,甚至不如读上面两大心理学家的个人传记涉及和介绍的理论丰富。

第三恨:啰嗦,啰嗦

底层逻辑略显牵强,系统理论不足,啰嗦冗长,强拉硬拽热点话题拥抱营销以上概括笨鱼的不喜欢。再说笨鱼喜欢武老师的地方。

1、敢于直言不讳

书中说,婴儿和巨型婴儿有三个基本的心理特征:共生、万能自恋和偏执。6个月之前的婴儿,认为自己和整个世界浑然一体,我即是妈,妈即是我。

在母婴共同体下,婴儿错误地认为自己的需要等于母亲的需要,母亲没有自己的悲伤和快乐。武老师断定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发展水平普遍没有超过6个月,还停留在“共生期”。他认为当下流行的“妈宝男”,千年不古的“婆媳关系”,用表面的完整来逃避破碎心灵的“逼婚”,为了集体的一把米壮烈牺牲的集体主义精神等等现象都源自于这种病态的共生实质,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以己度人。

其中,武老师批孝道的一段颇为精彩,他认为中华文化中的孝道讲为父母命从,“孝”的本质是“顺”,原因也同样出自于“共生”,读后感父母理所当然地认为儿女是其一部分,能为他们所控,儿女违父母命,必是儿女不孝。这似乎是合理的,但为什么共生而不是控制论呢?控制论就扯不出巨婴来撒,呵呵。

2、案例带入感很强

“全能自恋”是武老师认为巨婴心理的另一特征,概括为:我一动念头,世界就得立即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转。在**身上有四类常见表现:

一。追求卓越,甚至完美;2,想法多,行动困难;3。诛心理论认为,4、在感情受到伤害后,会向孤独的全面自恋退却。很多例子足以让读者对号入座。

最幽默地是武老师提出了一个全能的公关方案,中国式人际关系的“葵花宝典”,三招制敌,:将对方当婴儿照顾,当天神崇拜,再加自己是猪脑子。想象一下身边的各种接待、公关、迎来送往,貌似真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真理。

给一个机会重现认识自己,成熟的人可以连续过很多招,因为懂得努力的价值。

人们需要一个拓展心灵的空间,把内在的种子投射到外在世界,然后观察外在的结果和自身内在的节奏,回归自我,提炼自我。

敌意,就像我们心中的毒药,一开始来自失控的魔鬼,来自自恋的伤害。当自我不够强大,对人性的黑暗与光明的认识不及时时,我们就会把内心的毒药到处扔掉。

不管你内心有多深。你所作的决定了你是谁。生活就是做你自己,而不是做你自己。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最好的。

很多武术老师的语言像这样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拥抱内心的黑暗,重新认识自己。这应该是本书值得一读最重要的一条吧。作者:笨鱼的天空

相关:巨婴国读后感

巨婴国读后感【篇2】

一、全书概述

武志红的巨婴国通过描述近10几年各类国内发生的社会案例和心理治疗案例来归因国内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人群心里的一种普遍不成熟现象。即:国人普遍心理特征集体停留在婴儿时期,由于糟糕的母婴关系及成长环境,导致我们长大后依旧在以各种方式表达婴幼儿期的一个全能自恋的特征,如:动手能力差、情绪表达及控制力差及无主见,寻求共同的特征认同,家庭共生现象,压抑自我,委曲求全等;借此抨击孝顺、中国式好人的社会现象。由于过度强调利他和集体主义、强调主次、人伦关系,导致这种主体下普遍糟糕的母婴关系、母子关系、社会关系,甚至盲从儒家的孝顺文化:轻视个体个性、总强调他人的感受、社会的约定,服从一种外在的评价标准来统一行动来评估。而自我的感受处于一种极度压抑的情况,只能通过异类的宣泄途径表达出来,以至于人数众多而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作者抨击的就是这个,呼吁关注和尊重个体的独立性、人格完整性;表达自己个人主义的观念。抨击过度的集体主义及孝顺文化,倡导真实、“自我”一点,成为一个独立有趣有力量的“大”人。

二、谈集体主义和过度宣导的“孝”和“顺”

“不尊重个人的感受,而是维持表面上的和谐,这历来是中国社会无处不在的经典现象。”

这也是为何中国式好人总是看起来虚弱而不完整,总是在寻求着妥协和折中、寻求息事宁人,普遍倡导的儒家文化中的孝的核心就是老与幼之间的关系,关键词是“关系”,因此弱化人、重在凸显关系;过度宣养的孝文化倡导出来的理念认为子女不仅仅要求物质上的顺,可怕的程度要求精神上的绝对顺从,情绪上的不抵抗。这类观念严重情况下即成为一种集体暴力,大量个体被忽略,成为家庭共生体下的附属和陪衬。我们维系着各种关系,各种表面的和谐,阉割自己的人格和表达。没有活力,没有主见,没有表达,按照范式而活。

大家奋力地想抓住父母、别人的认可,社会的认同,谋求权力的追求,谋求某一主体的代表,平衡利益、忍耐和压缩自己的空间,息事宁人。却又往往事与愿违,造就一个又一个悲剧的循环。这种循环或许在婴幼儿的哺育和成长期便已注定:总想将孩子套在一个范式当中,结果造成家庭关系的扭曲而不自知。子女在家庭关系和婴幼儿无法得到充分的关注和陪伴及施展,以至长大了依旧无法走出这种共生关系,转而成为了社会的巨婴,寻求各种童年的心理满足,弥补这块空间。导致一生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没有思考和选择只是默默接受和承受,这是不是一种集体返祖现象呢?

三、谈谈启发

“能力是建立深度关系的副产物,而建立关系时,比努力更为关键点一点是,你不是自恋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这一事物之上,而是臣服于这一事物。”因此“能持续努力的人,是有了相对成熟的心理。”

如果说儒家文化是中国特有的,那么道或许更符合全球化的胃口。道家的核心是强调人本身、弱化关系、追求内心和个人的历练,关注生命、关注自然。

如果说生命的特征是感知环境,表达自我的话,高阶生命是更深刻的掌握环境规律来深度的表达和构建自我的表达形式。可是,很多人似乎并没有认识和拥有自我啊,自我的不完善变成了虚假的自我、依靠外界的评价来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更完整的自我是建立自己的内在的评分机制、这不是针对国人的心理刻画而是全人类共同的心理刻画。

我想,阅读此书的最大价值是在于让我们意识到了我们在生活当中应当予以关注自己的内心的感受和与自己的各类情绪相处,意识到别人的情绪及可能性;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手段和方式进行回击、引导、绕开。同时,作为想要拥有自己的孩子的人而言、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启蒙,我们也在通过学习成为一个更合格的大人,不再是巨婴,不鼓励和推崇巨婴化。

只有学会认识到自我,与自我相处,找到自我与外界社会相处的媒介、我们才能更高效和有意义的生活。凡是要求抹除自我人格而去拥抱一个崇高东西的规则声音和举措都应当引起警惕。自我被否定,精神即死亡!我们将不再是自己,你是一个外界主体的一部分,一种共生关系下的陪衬!

最后,谈谈国内电影文化输和欧美电影文化输出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作为结束:国内影视无论生活、宫廷、战争、历史题材普遍偏向于集体行动和某种社会关系下的表达。极少欧美的个人英雄主义题材输出,这类题材所倡导的个人主体关注视角及纯粹的爱为主题视角值得对比思考、尤其是准备当爸爸妈妈的年轻父母。

这也是作者提出的,欧美题材个人成长三部曲:

1.纯洁而美好的童年成长环境;

2.独立征途,想善良和忍耐与社会和解却总是事与愿违,认识人性复杂;

3.感受内心的声音,有力量的活着,通过努力和力量充分向世界表达传递自己。

巨婴国读后感【篇3】

原来,我们应该这样活——《巨婴国》读后感1000字:

很早就听说过武志红的《巨婴国》,想买来读,可是因为某些原因,下架了,在正规平台都找不到了。

但是对武志红的关注一直未断,订阅他在得到上的心理专栏,关注他的微博,订阅他的微博公众号,就这样一直跟随着他学习心理学,学习认识自我,学习成为自己。

今年,一个偶然的的机会,发现有个微店在卖这本书,抱着不大的希望,以高价购买了这本书。收到货后,很惊喜,质感好,不是盗版复印本。爱不释手的天天捧着看,读后感.挤着时间看,终于花了将近三个星期的时间看完了。看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感悟,有很多的想法想要分享,可是,真的到看完的那一刻却又感觉无话可说。

简单说一下读完这本书后的感觉吧:

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读了一本短篇小说集,各篇文章独立成章,缺乏整体的逻辑性,书的前半部分读着很带感,后半部分感觉有些重复前半部分了。但是,本书的观点以及视角很值得期待,对于我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于我,我觉得让我能够更好的觉知自己,构建成熟的心智模式,不再沉溺于幻想中。

这本书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从整体上概括了我们中国人普遍的心理状态是婴儿期的状态;

第二部分,巨婴心理:共生,则是具体解读一下我们文化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就是婴儿找妈,寻求共生;

第三部分,中国式好人,则是解读了中国式好人的内在心理及其产生的根源,实质是压抑封闭自己需求讨好他人;

第四部分,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则通过现实现象具体分析了婴儿期的全能自恋在国人身上的具体表现。

第五部分,孝就是顺,则是分析了中国的孝顺文化;

第六部分,无回应即绝境,则对中国人的巨婴心理根源进行了解读。

第七部分,从龙成为人,则告诉了我们如何从神魔成为人。

我个人认为其中的逻辑性应该是:首先第1部分介绍我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然后第2部分说明在这种心理水平下,我们的生活模式是寻求共生;接着第3、4、5部分就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事件及中国社会的一些普遍行为方式进行了一些解读分析。最后第6、7部分则是告诉我们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心理成熟的人。

生而为人,多有不易,生活就是有诸多艰难。我们如何成熟且自信的在这个社会生活、立足,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课题。或许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对自已的行为保持觉知,觉知它的根源;对当下的生活保持体验的态度,让一切的感受流经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与它同在;对未来知晓它的艰难但仍然充满期待。如此这般,头脑清醒、胆大心细的活着。

巨婴国读后感【篇4】

最近有不少朋友问起《巨婴国》这本书,因为很多朋友发现现在居然买不到该纸质书了。

一直还在纳闷这件事儿,今天朋友分享给我一篇文章,才知道该书出版商发出公告严明该书“因质量不合格”而下架了。从当前情况来看,“质量”应该不成问题,关键在于书中提出了不少挑战传统思维的观点,引来了很多争议和讨论。甚至还有评论说阅读该书感觉很不舒服,主要因为作者对习以为常的现象、行为、大众思维进行深度剖析理解,应该是戳中了很多人的内心深处,所以引来了争议。

书中不少观点对传统观念及儒家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关于“孝”的理解,作者扎扎实实地抨击了传统对“孝”的定义,甚至因此而在言辞上完全否定了“孝”道。然而,真正把书认真读下去的人,才会知道作者抨击的是虚伪的、不能以常理理解的、不能以法治管理的“孝”,他真正倡导的是真诚的、讲道理的“孝”,且不仅仅是子女对父母的“孝”,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相处。只不过,作者没有顾忌任何人的接受能力和感受,没有把“孝”定义清楚,直接将“孝”否定到底,这确实挑战了不少人的神经。

其实,一本书往往是代表作者的研究所得、自身的感悟及观点的表达,读者应该学会吸取书中自己觉得有价值的部分,这也是读者应该具备的辨别能力,尤其对某些刺激到自己的观点,更应该给予尊重,而不要因为读着使自己感到不适就抨击对方。我还是觉得《巨婴国》剖析很深刻很到位,确实找到了很多问题的症结。而且无论如何,无论内容多不合理,我们也应当尊重对方发声的权利。

巨婴国读后感【篇5】

书中说婴儿与巨婴都有三个基本心理特征:共生,全能自恋和偏执分裂。6个月之前的婴儿,认为自己和整个世界浑然一体,我即是妈,妈即是我。母婴共同体下,婴儿误以为自己的需求等同于妈妈的需求,妈妈没有自己的悲伤喜乐。武老师断定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发展水平普遍没有超过6个月,还停留在“共生期”。他认为当下流行的“妈宝男”,千年不古的“婆媳关系”,用表面的完整来逃避破碎心灵的“逼婚”,为了集体的一把米壮烈牺牲的集体主义精神等等现象都源自于这种病态的共生实质,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以己度人。

其中,武老师批孝道的一段颇为精彩,他认为中华文化中的孝道讲为父母命从,“孝”的本质是“顺”,原因也同样出自于“共生”,父母理所当然地认为儿女是其一部分,能为他们所控,儿女违父母命,必是儿女不孝。貌似很有道理,但为什么是共生论而不是控制论?控制论就扯不出巨婴来撒,呵呵。

巨婴国读后感【篇6】

《巨婴国》这本书最开始是上课时导师推荐给我的,第一次听到“巨婴国”以为这是一个作者个名字,谁知竟然是一本书。回去后,我上网查看了书评和购买渠道,网友的评价也不一样,我发现各大**都有纸质版的书下架,这大大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于是我从网上把这本书翻了出来。

全书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令我非常惊讶的观点“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而后,武志红老师结合自己近十年心理咨询的案例,中西方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开启了一段漫长的文字之旅。但从始至终,我都对武老师对国人的评判表示质疑:

首先,纵使武老师有过数百个心理咨询案例,上万小时的心理咨询时间,这一数量与中国这个地域广宽、人口众多的实情相比,实在显得微不足道;其次,进行心理咨询的人群本身就具有其特殊性,不能代表普通人或者说“正常人”,样本的选取或证据也不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最后的观点也未免有些以偏概全;再此,我承认环境、家庭对一个人心理的巨大影响,正是基于此,还是严重怀疑武老师自身认识无形中还是会受到自身独特成长经历的干扰,观点容易偏激;另外,文章中很多概念的解释和演绎也比较模糊,很多观点的逻辑推理都不太经得起推敲,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最为关键的是,心理学本身能否作为一门科学,值得怀疑。当然,这并不影响武书中一些个案研究和观点的强烈触动和启发。

总体来说,武老师从自身专业理论和工作实际出发,把所见到的一些中国式社会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挖掘得很深,试图从人性的起源来解释这些现象,抛出了“我们都是巨婴”“全能自恋”“中国式好人”“孝就是顺”等独特观点,揭示了国人人性中的某些共性的特征甚至是缺陷,但也许正是为了更深地挖掘人性的根源,作者在很多时候似乎陷入了牛角尖,忽视了问题的整体面貌,导致作者想要描绘出的国人的心理图景是模糊和残缺的,甚至可以说是一厢情愿的,如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心理水平“集体停留在婴儿期”:首先,在心理阶段的划分上能否采用的西方的划分方法,或按照西方的那一套标准全盘套用?其次,“口欲期,一岁前,嘴部是快感的中心;肛欲期,**是快感的中心……它的依据是否充分”;再如,“集体主义即共生”这一论断本身,就对“集体主义”理解存在极大的偏差。

所以与其将这本书看作是一幅描绘国人心理图景,揭示中国家庭伦理中共同阴暗面的社会心理学书籍,我更加愿意将它定位用来对照自己是不是一个巨婴,窥探自身心理状态及其成因的通俗心理咨询读本,一面更多地是用于认识你自己的镜子。

之所以把这本书比作一面镜子,主要出于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产生的绝大多数思考,都是在回顾自己从小到大多所经历的人和事和对自身的追问:我是不是也是巨婴、我是不是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我的家庭是不是也存在这些问题、我是怎样成为现在的我……

首先,自我感觉心理水平至少应该已经发展到摆脱了巨婴“全能自恋”的状态。按照武老师所描绘的“全能自恋”的四种基本状态及其变化:一是全能自恋。

我是全能的神,世界必须按我的旨意而行。二是自恋暴怒。如果意志被拒绝,上帝就会变成魔鬼,产生毁灭的欲望。

三是彻底无助。暴怒不能表达,就会转而攻击自身,让自己不能动弹。如果放到成年人的身上,常常表现为“不优秀,不配活”“想法多,行动困难”“诛心论”“在关系中受伤,就会退行到孤独的全能自恋中”。

一个阶一个,经过比较,这些心理状态或多或少地出现在我过去的某个阶段或某个经历中,但现在却很少出现。

初高中的那个阶段,大概是受所处环境和眼界的限制,总觉得自己比其他人厉害。但事实是,初中的每一次考试成绩都是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总是同一个人,或者说是女生。虽然我不服,但也总是为自己开脱,我本来就不爱学习,而且回家之后也从来不学习,如果真的努力,一定没问题。

但是,那个时候我就特喜欢打篮球,可也并不是校队的,但是实际上也并不服气校队里有一些人的水平远不如我,而我为自己开脱的理由是,这些人成绩都不咋的,我像他们一样不学习,稍微练一练,打上主力都不在话下。这够不上武老师所描述的“全能自恋”的标准,但也是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自恋表现,当我从武老师中书中走出来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再仔细回顾近些年的历程,发现自身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正随着年龄的增加、经历的增加所伴随的心智成熟而却来越少,尤其是到了本科,身边出现了来自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强人,我能够感受到自己逐渐坦然地接受并且正视这一事实,慢慢欣赏并学***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非要挑出别人身上不如自己的地方以求得心理慰藉。对于这种慢慢蜕变的过程能够被自我察觉并真切地感受到,我把它本身就视为一个逐渐认识自己并且心理世界日益丰富与强大的表现。

一方面是因为读书,另一方面是因为写日记。

第二,比起“全能自恋”,我更担心地是自己会不会是个“妈宝男”。“妈宝男,顾名思义就是什么都听妈妈的,什么都以妈妈为对,什么都以妈妈为中心。”这里,我把“妈宝男”看作是对身边的某个人所产生的过度“服从”和“依赖”。

“莫个人”可能是父亲、母亲或妻子,也可能是朋友或上级,主要表现为“极其希望引起关注”“迫切希望得到认可”“迷信甚至盲从他人的观点”,不管是谁,这都是自我严重缺失的体现。

之所以担心,大概也是与家庭经历有关:小时候的学***还不错,经常得到亲戚朋友的夸赞,不夸张的说,至少在过去生活的圈子里,也勉强算得上是“别人家的孩子”。现在回想起来,我发现过去的学习不是学习本身,主要是受到家人和其他人的赞扬。

从记事起,父母之间的关系就一直很僵,据说奶奶不愿意带孩子,父亲年轻时又好玩,工资也大概只够自己花的,母亲只能靠着过去的一点积蓄在家带孩子,慢慢地甚至隔三差五地需要娘家的接济,由此矛盾慢慢地激化,直至婚姻走向破裂。结果是,我被带到了母亲的娘家,由外婆给照看着,约莫四岁起,母亲就一人出去打工了。这样的状态一直延续到初二,刚好赶上小姨生二胎,自个家里的生意照看不上,舅舅又在当地承包了一个食堂,需要人手帮忙。

就着这样的机会,加上孩子的名义,于是在娘家人的劝解下母亲就不再出去打工,也把父亲从船上叫了下来,试图重新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小家庭,持续了一年多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但那段时间我也并没有和父母一起生活,直到上大学,我都一直生活在舅舅家,吃着外婆做的饭。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尤其是“寄人篱下”的小孩,往往很小就向“林黛玉”那样懂得察言观色,即使亲戚对自己再好,内心再充满感激,心里也始终会有一道难以逾越的界限“不能把这当做自己的家”,会有一种迫切独立却又不舍离开的矛盾,但同时也很小就尽可能地要让家人对我感到放心,甚至不动声色地“取悦”家人。

相比之下,舅舅,小姨家和我同辈的孩子,从小学***怎么样,甚至可以说一塌糊涂,于是本人了那个被比较的对象。“你看人家,父母都不在身边,除了生活起居,学***来无人问津,一切只能靠自己,倒是人家学***好”,说实话,这样被人夸赞的感觉确实不错,并且这样的夸赞会不断地被传播开,这就成了自己后来认真学***大动力(也可能是骑虎难下,稍微有点分不清了)。不过,更多地还是要积极地看待这个问题,因为我奉信“养大于生”,并且对于我这种类似于“吃百家饭”长达的孩子,报答外公外婆,舅舅和小姨的养育之恩,甚至应当比孝敬双亲要来得迫切,因此对于爱我关心我的家人们而言,我本身也寄托了他们或多或少地期望,我也尽可能地把“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作为向家人回馈的一种方式。

但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的内心似乎并不很愿意看到父母重归于好,看到他们在一起总是产生一种莫名的压抑甚至是担心,所以也一直无心插手他们两个人的事。更为甚者,我感觉自己喜欢的不只是被人夸赞的感觉,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成绩和家庭的破败所形成的对比,以证明自己的能力。“虽然我的家庭不如你,但是我个人比你优秀,所以你我之间的差距,比表面上来得更大,如果我也有一个像你一样的家庭,我肯定也会比现在厉害的多。

”——或许这才是我内心最深层次的意识。而到了大学,虽然自己不会主动和别人提及自己的家庭,但一旦说及,也毫不避讳,甚至内心总是希望把破败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以体现自己的不容易,证明自己其实是被家庭制约了,否则会比现在更厉害。类似这样的想法应该不会仅存在于我一个人身上,但一定程度上讲,我已经被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观念所束缚,“自我”正变得蹑手蹑脚,如果不读《巨婴国》,可能我永远也不会思考并正视内心存在的这种灰暗想法,以及自身的困境,也很难更加全面地认识我自己。

第三,虽然不够算不上典型,但自己也得算大半个“中国式好人”。王小波认为,中国好人的特点是:只给不拿;总是给,难以接受;封闭、麻木;理性可以发展,但普遍的认知不发达;他们没有欲望,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

好人对自己是个好人很在乎,会不惜一切地去捍卫这份“荣誉”哪怕遭遇不公与虐待,也不远扯下脸皮,撕毁关系。对于这个概念,无论是从身边的人出发,还是从自身出发,都是具有很好的代表性的。

对于别人的要求,即使忙不愿意,也很难说不;对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也不愿意说真话,不敢说真话,怕得罪人。如果有什么问题,我宁愿忍住不放,也不愿轻易打扰别人。这些都是自己和身边或多或少存在的现象。

从现代社会多元的价值观出发,要去褒贬这里面孰好孰坏,很难得出定论,但自己赞同“中国式好人”的心理正是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描绘出的“熟人社会”能够联系、发展、壮大的共同心理基础。看待“中国式好人”的问题,用道家的学说也许比较有说服力: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通俗点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但哭得多了换来的可能就会是耳光;三棍子敲不出一句牢骚话的闷葫芦,往往是口碑最好,但却是最容易被别人所忽略,甚至可能像黄牛一般,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最后还要被人宰了下酒。表面上看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确实是有一种“犬儒主义”的存在,并且和西方国家相比类似“好人”的数量和特征都比较明显,但这种“中国式好人的存在”我更愿意归咎于对我们文化本身的一知半解和实践层面的言行不一。所谓“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有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都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指导,实际上最终不拒绝的原因无非是对很多人信奉“厚黑学”、“庸俗关系学”而瞻前顾后的结果。

另外,武老师的书中还对“孝顺”“集体主义”等中国人共性心理做了分析和批判,但是书中举到的很多例子和阐述都显得过于极端,甚至有哗众取宠之嫌。诚然,书中的许多问题都是在中国历史的某个阶段出现的,或者已经构成了社会现象。但随着国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开放,人们可以接触到的文化、见识到的世界已经足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自我,事实上,一种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正在慢慢的在国人之中生长,那种愚昧的、追风似的共性心理正变得越来越少,对于社会热点事件所发表的不同声音,不同观点越来越多,并且,这种普通人对一系列热点事件的声音也不断地被顶层设计者所吸纳借鉴,引导着社会向着更为多元、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未来而发展。

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和完善自己,所以不管武老师的书中所描绘的现实心理图景是怎样,这幅图景正在“分崩离析”,变得更加难以描绘。相比之下,建议你从这本书中了解自己,照镜子,穿着得体。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fanwen/97373.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