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心理课观后感

2024-08-21 心理课观后感

心理课观后感。

心理课观后感 篇1

从传统的“名师出高徒”到目前的“高徒出名师”,都反映出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培养“得意门生”, 而忽视培养学业不良学生的现象。教师和成绩好的学生接触多,热情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大加鼓励,课堂上眼光也只是放在少数几个人身上,甚至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过程也由教师和少数学生承包了,这样长此以往,一些学业不良学生,养成了依赖心理,成了旁观者,由压抑变成了漠视,进而和老师、和数学成了“陌路人”, 这是值得深思的一种现象。唤起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案例:学生李?,王?,高二年级,据说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成绩不错,进入高中后,两人数学考试成绩曾经多次不及格,学习上屡遭失败,可以说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存在着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学习自信心差,发展到课堂上闷头睡觉或看小说,还感觉老师看不上他们,歧视他们,当老师指出他们的错误时,不服气顶嘴,有时课后不做作业,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样子。且此种现象不断蔓延,严重的影响到周围其它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对这两位学生的诊断是:严重丧失学习热情,对数学存在逆反心理。

对策是:慢火攻心,逐步诱导。

实践中 ,我在全班开展了课前五分钟学生讲解活动,每天由一个学生讲解一道自己认为感受深、方法好、对学习有很大帮助的题目 。对这两位学生教师私下给以指导 , 或者替他们准备讲解内容 ,待他们讲完后 , 当众表扬 ,这样极大的激励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的作业采取面批 ,几人一组 。分析他们的不足与可取之处 。尤其是这两个学生的作业,我叫到办公室里面批,做得好的地方,批示以“好”、“很好”,“你很有潜力”等语句,使他们感到教师平等的对待他们,也在诚恳的帮助他们。 在课堂提问中 , 特别关注这两个学生 ,让他们多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一次 , 王? 给出了我没有料到的一种新颖解法 ,虽然有些纰漏和不成熟,但我当即表扬了他的这种创新精神 ,并以他的名字冠以“王×解法”, 在以后的教学中经常用到“王×解法”,该生大受鼓舞,乐得眉开眼笑。 由此班内也掀起了争创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解题方法的学习活动。和他们两人关系密切后,他们经常来找我讨论问题,还给我出“脑筋急转弯”,“趣味数学题”考我 , 我也不客气的给他们出一些“趣味题”, 和他们“打赌”。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他们之间争的面红耳赤不说,和许多同学也争的不可开交,经常请我做裁判调停。这样,一学期下来 , 全班数学学习的局面大变样 , 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高涨 , 原来不爱数学的学生 , 也有了极大的兴趣,期末数学成绩大大提高。

通过此案例,我有以下体会:

1、数学学业不良学生,除了学习能力差和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外,最主要的是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这种状况的产生,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原因,由于在学习上屡遭失败,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存在着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学习自信心差;另一方面是教学上的原因,如学校过分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期望值过高,迫使任课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给学生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所致;或因教师教学不得法,没有在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上下功夫,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感到枯燥无味,把学习数学看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2、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来说 , 在成长过程中 , 在认识事物过程中 , 总会有种种情感的表现 , 如兴奋、冲动、懊丧、抑郁、低沉、消极?等,由于年少而往往消极部分多些。这些消极因素会严重地影响着大脑潜能的开发。当学有困难的学生感到老师平等对待他们,给他们真正的情感关爱时, 内心会涌出股股勇于进取的劲头。

3、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教师不光是知识的传播者,还肩负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任。学业不良学生内心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爱的需要、信任的需要 , 他们能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了解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因此 , 教师要偏爱他们,要利用一切机会主动接近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和他们交朋友 , 哪怕是对他们的微微一笑,一句口头表扬 , 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 , 一次表扬机会的给与 , 都可能为其提供热爱数学 , 刻苦钻研数学的契机。

4、实施成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自信。学生数学学业不良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 ,正如前面所说 ,由于屡遭失败 ,心灵受到严重“创伤”,气失去了自信心。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不断成功 , 提高学生自尊自信的水平 , 逐步转变失望和失败心态 , 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 ,实施成功教育 , 创设成功教育情景 , 给他们创造成功机会 ,让他们在教师的“成功圈套”中感到经过努力,可以取得成功,以达到转化他们的目标。

心理课观后感 篇2

在现代,有太多人或多或少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可怕的是,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很多人选择的不是去看医生,而是自我调节,有的可以自我调节,有的无力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重视非常必要!

此书籍有三位作者合著,经过前期的了解,分别是1,玛莎·戴维斯博士,是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凯泽医疗中心精神病科的心理学家;2,伊丽莎白·埃谢尔曼,是一位执业的临床社会工作者;3,马修·麦凯博士,是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莱特研究院教授,著有《自尊》等二十余部作品。

这本书籍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课堂的形式,来系统的讲解应对压力的方法,有具体方法论的指导,详细的方式、时间、地点、姿势的描述,辅之以图片,并且还有每个课堂的小结,还有一些小测试评分,也能更好帮助自己了解自己。整体形式来说比较新颖,所以是会比较的吸引我。

书籍中共描写了二十堂课程,每一节课的主题也比较清晰,第一堂课从入门的认识压力开始,通过对身体的觉察力,学会各类型的放松法,最后慢慢直面阻力。

压力在生活中不可避免,不管是工作上的重大变动,还是繁杂的日常琐事,都会给你带来压力。面对压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减压方法,但很多方法却无效,有害。一些人在压力下总是生气,把身边人当出气筒,或者抽烟、喝酒、暴饮暴食,或者在商场、网店血拼……这些方式都是我们常常遇见或者不由自主就会使用到的减压方法,但是我更认为,这样是发泄而不是解压,因为发泄过后,很多影响你情绪的人或者事情还是存在的,甚至还会让自己的生活一团糟,这时候,我们更需要的,是如何面对压力,如何更加合理的去减轻压力。

所以在情绪不好的时候,适当学会排解,是一个良好的方法,这本书里面多种解压方法,我觉得是可以一试的,但是有心理疾病的朋友,还是建议及时就医,辅助调节。

心理课观后感 篇3

哈佛心理课读后感

我读了《哈佛心理课》的第三章——善待自己,靠近幸福之门,之后,我的感触很大。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哈佛心理课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哈佛心理课读后感1 我读了《哈佛心理课》的第三章——善待自己,靠近幸福之门,之后,我的感触很大。 里面讲了一个盲人作家,后天性失明。由朋友扶进饭店时,就因为服务员说了一句:“醉成这样可不能再喝了”,而因此感到高兴。盲人作家坚持不使用盲文,因为和正常人一样写作可以令他快乐。有一次他还因为笔里没了墨水而空写一个晚上的稿子,第二天把朋友叫来整理时才知道,之后他提起这件事来还一笑了之。 作为正常人的我们,不仅要庆幸我们没有这个盲人作家倒霉,还要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而不是拿到手了又去奢求另一个,等到我们真正失去了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时,才知道珍惜并且狠狠地责骂自己。 春天来了,我们讨厌春天的雨水和潮湿,苦盼着秋天快点到来,秋天到来之后,我们讨厌秋天的干燥,又盼着春天到来;夏天来了,我们讨厌夏天的炎热,苦盼着冬天快点到来,冬天到来之后,我们讨厌冬天的寒风袭袭,又盼着夏天的到来……世界上又有谁不会这样呢?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们的生活,就在哀怨和责骂声中度过,显然不知道,我们所盼的已经来了,憎恨的已经去了。 “幸福不是没有得到的和失去的,而是你现在拥有的和正在发生的。”现在我们周围有亲人环绕,学校里有同学和伙伴陪同,我们却还不满足。我们认为亲人?嗦、老师暴力、同学不讲理,这些都是由于我们的不满足所导致的。如果我们像山里孩子那样不能读书、不能温饱,如果我们远在他乡,我们定会想起以前我们所拥有的,再去珍惜它。 有人说生活很残酷,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生活很完美。我有家人的陪伴,有同学和朋友在学业上共同进步、在校园里共同玩耍,有老师授予我知识,教会我怎样做人。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知足常乐”,我不与别人攀比,不与别人斤斤计较,我跟他们就已经是天壤之别。 当你认为这个世界是地狱时,它便是地狱;当你认为这个世界是天堂时,它便是天堂!我们可以把自己推向地狱的边缘,也可以步入天堂,一切都取决于心理,你心里怎么想,这个世界便是什么样。 明智的人,选择的是天堂;愚蠢的人,选择的是地狱。我们生活的是否幸福,取决于我们的思想!(严玉珍) 哈佛心理课读后感2 这本书真的写的很好,从看到目录之后,就已经有感觉了。因为目录中实实在在的、质朴而平凡的语句,很能打动人心,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触动我们的心里最柔软的部分。作为现代忙碌的都市人,我们已经被太多的说不上来的东西包围了,耳朵听不到,眼睛看不到。每天的工作、家庭琐事、孩子的健康、学习、个性发展,等等,请问我们经常想到幸福这个词了吗?你感到自己幸福了吗?可能很多人经常会说的都是对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的唠叨和抱怨吧。相信大家应该有同感。 这本书中我重点关注了两个章节:友情是温暖我们的心灵鸡汤,学会感恩才能体味幸福。 古人云: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俗语也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这都说明了一件事:朋友在我们人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每个人都希望能有朋友,多多益善,谁又会嫌朋友多呢?而我们的心灵对友情的渴望就像干涸的土地需要水的滋润一样。相信有朋友的人,生活会快乐很多。书中写到:要想得到珍贵的友谊,就不要自私、远离刻薄、不要吝啬,要学会包容、关心别人、替别人着想、和朋友分享快乐,读后感《《哈佛幸福课》读后感1500字》。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孤独前行,也没有谁离开朋友而不觉感伤。没有朋友相陪的人生是寂寞的人生。所以,珍惜我们现有的朋友,在未来的日子里去交更多的朋友吧。 心理学家认为,感恩是个体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的.恩惠在内心的认可,是个体接受被认为珍贵的、有价值的和利他的帮助后出现的一种情感。懂得感恩代表一个人对生活有着淡然而乐观的态度,他更多地看到了生活给予自己的好处并且对这好处感激不尽,由此,他也更懂得幸福的含义,更能体味幸福的滋味。 俗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朋友,人应该懂得感恩生活,感恩逆境和敌人。不懂感恩将会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因为不懂感恩的人根本就没有体味幸福生活的能力,他们的内心已经麻木,没有了人情味。 生活中,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人发达,自己沾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以感恩的心善待他人,而感恩不只是一种单向的付出,它让我们在施与的同时感受到了生命的阳光和感动,领略了幸福的真谛。生活中,我们始终处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任何人对我们的帮助,我们都要心怀感恩,包括与我们素不相识的人。因此我们要及时地向帮助过我们的他们表达自己的谢意,学会说最简单的两个字:“谢谢”。用真诚的善心、不带如何私心杂念的,不去为了做善事而做善事,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因为善小而不为。俗话说:“多做善事,福未到但祸已远离;多做恶事,祸未到但福已远离。”所以,试着每天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善事吧,在不断给予的过程中,会收获更多的幸福! 其实,幸福感原本潜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但它往往被来自生活的不良情绪与压力所掩盖,导致人们无法将其发掘,因而觉得自己不幸福,甚至最终失去寻找幸福的欲望。幸福本来是离人们很近的,只要你愿意伸出手,就能够得到。 哈佛心理课读后感3 本书主要讲了哈佛的心理管理:如果无法回避痛苦就举会享受痛苦、哈佛的成功心理: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哈佛的人格心理:认清自己并管理好自己、哈佛的宽容意识:宽容其实就是放下对自己的惩罚等内容。 哈佛心理课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如果你像一朵小花一样脆弱,你的朋友就会建议你去看心理医生。而事实是,你是相当坚强的,绝对比他们认为的要强大。我告诉那些刚刚经历过困境的人们的忠告只有一条:那就是——坚持下去。当一个人在与人比较中尽获自信时,他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谦;而当他在与人比较中尽获自卑时,他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信。哈佛心理课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每个人都相信活在当下是很重要的,但没有人相信他们并没有活在当下。积极地注意新事物——保持专注——是活在当下的方法。为了提高幸福感,少担心那些遥不可及的欢乐,而要找到微小但是源源不断的快乐源泉。 哈佛心理课读后感4 人们的思想和意志力常常会在外部环境影响下受到波动,甚至彻底改变,决定成功的往往就是最后一步的坚持,但是很多人都放弃了 想要获得创造性思维,我们必须彻底抛弃过去的习惯,立刻改变现状,也就是说有创意的人必须承担风险。 失败者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他们妄自菲薄。如果你立志做一件事,那么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做到。一个不看重自己的人,就算话说得再对,人们也会对他充满质疑 认真总结一次,认识就会提高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人能够永久不停歇地一直持续加速,全力奔跑。只有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的人,才懂得如何在关键的时候加速。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我们应该在该休息的时候适当休息,在能放松的时候尽量放松,在该停下来的时候果断停下来。只有学会为自己集聚能量,才能在紧要关头全力冲刺,笑到最后。 别人给予的,永远都不会真正属于你,请记住:没有什么神明可以保佑你,帮助你摆脱现状的人只有你自己。你必须学会忍耐和坚持。当走完黑暗和苦难的隧道后,你就会发现平凡如沙粒的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一颗闪耀的珍珠 贫穷会影响家庭的稳定性,怎样致富,怎样获得足够的经济资源,是每个人必须面对,也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设法致富是一种很重要的积极心态。 一个务实的人,会从小处着眼,从大处着手,即使有长远的目标,也不会放弃微小的利润,不要小看小生意没有句话叫“船小好调头,小生意做起来很容易,而且也容易将财富的雪球越滚越大” 见好就收不只可以保住现有的收入,更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战术,运用好这种战术,就能为各种财富角逐场中的常胜将军 人在面对自己内心的消沉与不满情绪时,要及时找到发泄途径,不要打压自己的情绪,也不要隐瞒自己的不快,这样我们工作起来才会更有效率,生活才会更有质量。 人的心胸宽广了,自然就会不随便生气了。若碰到点小事就生气,则说明你的心胸狭窄,还需要继续修炼 林肯曾经说过:宁可给一条狗让路,也比被他咬一口好,一旦被咬伤了,即使把狗杀了,也不会挽回什么,得不偿失 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人会给他人一种不成熟的感觉,你肯定知道,那些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说生气就生气的行为往往只有在小孩子身上才会发生,用在孩子身上可以总结为天真无邪,但是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人们难免会对这个人的人格成熟度产生怀疑。 哈佛心理课读后感5 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人,会被他人看轻,认为是软弱的表现 成功人士通常拒绝与卑微为伍,因为他们深知,自卑的感觉会把自己拖垮。一个人的内心如果被自卑感所占据,那么心灵会受到严重的束缚,创造力也会受到影响。 有自卑感的人会经常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较,结果越比越觉得自己不行,从而形成自卑心理。自卑的根源在于对自己的评价低于自身的实际水平,不能正确为自己的人生坐标。 对于任何人来说,幸福都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的,因为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各不相同,所以获得幸福的方法自热也各不相同。 关于幸福的十条建议:尊重你内心的想法;多与朋友聚会;理智接受失败;平静的接纳自己;让生活变得简单;养成锻炼的好习惯;良好的睡眠;学会帮助他人;做个勇敢的人;学会感恩 木桶定律的三个推论:一、只有当木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高度都一致时,木桶才算真正盛满了水;如果这个木桶里有一块木板高度不够,木桶就不可能装满水。二、超出最低木板的其他木板所超出的部分是没有用途的,超出部分越多,浪费的越多。三、想要增加木桶的容量,就必须想方设法增加木桶的整体高度。因此,只有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才能获得美满的人生。 人生的道路漫长而崎岖,难免会有迷茫、困惑、怀疑与低落的时候,当你感到无所适从,迷失方向的时候,需要一把清扫心灵的扫把,将心灵的尘埃聚集起来然后扫进垃圾桶。这样一来,你的心灵就会在不断的清扫中慢慢变得平静,对未来的人生道路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胜不骄,败不馁,心境通明,泰然处之,这才是从容的真正要义。 人生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获得成功的时候,还体现在为了获得成功而不断努力尝试的过程中。尝试是塑造卓越、杰出人生的一种方式,是事业获得成功的一条重要途径。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思想不仅可以使天堂变成地狱,还可以使地狱变成天堂。无论是对将来还是过去的事,我们都要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如果一个人经常保持乐观的心态,遇到问题时,他得到满意的结果的可能性会比普通人高出20%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被过去的背景、学识、专长所局限,放不下架子,结果常常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我们只有定期给自己复位归零,清除心灵的污染,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与生活。

心理课观后感 篇4

压力由何诞生?压力来源于你的内心,来源于你惧怕去做的事儿。如若放任不顾,它会逐渐膨胀,愈演愈烈,恶性循环,成为笼罩在你生活中的阴云,暗无天日。战胜内心的压力,我们才能前进,一句话就是:越有压力,就越要面对!打破压力,要从心开始!

压力让人痛苦不堪、身心俱疲,这我是深有体会,以前也和大家分享过,其实我平时说话就有点结巴,在和客户打电话的时候更是严重,因为说话磕磕绊绊,被上司训了一顿,从此,只要听到手机铃响,我的呼吸就加快,有时候结巴到连个字儿都蹦不出,这件事儿成为压在我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而我毫无办法。

我的同事驾照科目三最近又一次失败了,这已经是第四次了,每一次临考之前的训练都没有问题,一到临场考试就出问题,用她的话来讲,就是压力大到手足无措,考试那天正好赶上下雨,连雨刮器都忘记调…

其实,更多时候内心的压力来源于我们的杞人忧天,我和我的同事就是还没有做一件事儿之前就给自己想象了最糟糕的结局,我们从没想着去跨越压力,总是把它想得不可战胜,从一开始就投降了,还如何继续?!

像作者讲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承认压力的存在,直面担忧和焦虑,压力无法逃避,只能直面。如果逃避有用你大可这么做,可是事实证明,你越逃避就越糟糕,就像我一打电话就感到压力,就像我同事就剩一次补考机会的科目三考试。这时候,不妨跟着书中的方法来做,一点点把压力赶跑。每个人都会感到压力,为什么有的人能快乐生活,有人却不能,差别可能就在于是否掌握了破处压力的方法。

如果一件事儿让你感到鸭梨山大,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做完这件事,这可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可是,你不改变看待压力的眼光,继续害怕,把它当成洪水猛兽,那更是连一点希望都没有了,而且还有这本《20堂心理解压课》帮助你。

所以,今后我要勇敢地拿起电话,也要告诉我的同事科目三考试的时候不要再有压力,把这本书也给她看看,直面压力并跨越,才能重新开始。书中有很多实用的方法,像是呼吸练习、自我催眠、运动解压、建立自信心、目标设定和时间管理等等,都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或许战胜压力是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愿意去尝试,打破压力,从此刻,从现在开始!

心理课观后感 篇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感想

不能不说,《心里健康教育课》,我上大学才第一次接触到,在高中是不开这门课的,原因很简单,中学时代,成绩永远是处在第一位的,至于心理健康,用我们高中老师的话说就是:“只有考上了大学,你才有资格谈心理健康!”,既然是到大学才第一次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所以觉得特别新鲜,一切都是新奇的。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即将过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即将结束,我也觉得该写点什么了,这既可以是作业,也可以不是作业。

还记得第一次踏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时的激动与兴奋,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甚至,连教室都是陌生的。其实课本早就在刚发下来没多久就翻过了一遍,当然,只是为了消遣,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去“读”,直到走进课堂,经过老师一说,一讲,才渐渐略有所悟,原来,《心理健康教育课》是这么回事,她教育我们如何去适应大学生活,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了解自己,如何表达自己,如何与人交流~~~~,可以说,她教会的是我们的人生生活技巧,而这些技巧,正是我们心理健康的保证,可以说,正是这门课,这本书,引领着我们快乐而又健康的度过大学,乃至一生。

这门课与其他课的最大不同就是,她不仅仅是口头表达,更有一系列的活动,游戏,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仅使我们感到快乐,品味欢愉,更是让我们领悟这些游戏所蕴含的真正的人生哲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有时候,口讲千遍,倒不如手做一遍。这样反而能更引起大家的深思,也更能为人所理解。

老实说,这门课对我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至少,她已经或正在改变着我,以前的自己,只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着,还不知道为人处世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学问。以前的自己,做事总喜欢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以致错失了许多机会,但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我开始学会了判断,学会了果断,学会了忠于内心,清醒成长!生命之于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把生命发挥到极致,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时光匆匆过,转眼间,课程也快结束了,但她对我们的影响却不会结束,因为,她影响的是我们的心灵与思想!就老师而言,她是一位非常不错的老师,讲课也娓娓道来,引人入胜,通过简单的话语,是我们领悟生活,感悟生命,课堂也很活跃,可以说,这是一门非常不错的课,这是一位很给力的老师!

院系:外国语学院

专业:12级商务英语

班级:合作一班

姓名:徐俊伟

学号:0

心理课观后感 篇6

从传统的“名师出高徒”到目前的“高徒出名师”,都反映出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培养“得意门生”, 而忽视培养学业不良学生的现象。教师和成绩好的学生接触多,热情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大加鼓励,课堂上眼光也只是放在少数几个人身上,甚至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过程也由教师和少数学生承包了,这样长此以往,一些学业不良学生,养成了依赖心理,成了旁观者,由压抑变成了漠视,进而和老师、和数学成了“陌路人”, 这是值得深思的一种现象。唤起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案例:学生李?,王?,高二年级,据说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成绩不错,进入高中后,两人数学考试成绩曾经多次不及格,学习上屡遭失败,可以说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存在着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学习自信心差,发展到课堂上闷头睡觉或看小说,还感觉老师看不上他们,歧视他们,当老师指出他们的错误时,不服气顶嘴,有时课后不做作业,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样子。且此种现象不断蔓延,严重的影响到周围其它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对这两位学生的诊断是:严重丧失学习热情,对数学存在逆反心理。

对策是:慢火攻心,逐步诱导。

实践中 ,我在全班开展了课前五分钟学生讲解活动,每天由一个学生讲解一道自己认为感受深、方法好、对学习有很大帮助的题目 。对这两位学生教师私下给以指导 , 或者替他们准备讲解内容 ,待他们讲完后 , 当众表扬 ,这样极大的激励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的作业采取面批 ,几人一组 。分析他们的不足与可取之处 。尤其是这两个学生的作业,我叫到办公室里面批,做得好的地方,批示以“好”、“很好”,“你很有潜力”等语句,使他们感到教师平等的对待他们,也在诚恳的帮助他们。 在课堂提问中 , 特别关注这两个学生 ,让他们多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一次 , 王? 给出了我没有料到的一种新颖解法 ,虽然有些纰漏和不成熟,但我当即表扬了他的这种创新精神 ,并以他的名字冠以“王×解法”, 在以后的教学中经常用到“王×解法”,该生大受鼓舞,乐得眉开眼笑。 由此班内也掀起了争创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解题方法的学习活动。和他们两人关系密切后,他们经常来找我讨论问题,还给我出“脑筋急转弯”,“趣味数学题”考我 , 我也不客气的给他们出一些“趣味题”, 和他们“打赌”。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他们之间争的面红耳赤不说,和许多同学也争的不可开交,经常请我做裁判调停。这样,一学期下来 , 全班数学学习的局面大变样 , 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高涨 , 原来不爱数学的学生 , 也有了极大的兴趣,期末数学成绩大大提高。

通过此案例,我有以下体会:

1、数学学业不良学生,除了学习能力差和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外,最主要的是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这种状况的产生,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原因,由于在学习上屡遭失败,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存在着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学习自信心差;另一方面是教学上的原因,如学校过分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期望值过高,迫使任课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给学生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所致;或因教师教学不得法,没有在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上下功夫,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感到枯燥无味,把学习数学看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2、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来说 , 在成长过程中 , 在认识事物过程中 , 总会有种种情感的表现 , 如兴奋、冲动、懊丧、抑郁、低沉、消极?等,由于年少而往往消极部分多些。这些消极因素会严重地影响着大脑潜能的开发。当学有困难的学生感到老师平等对待他们,给他们真正的情感关爱时, 内心会涌出股股勇于进取的劲头。

3、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教师不光是知识的传播者,还肩负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任。学业不良学生内心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爱的需要、信任的需要 , 他们能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了解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因此 , 教师要偏爱他们,要利用一切机会主动接近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和他们交朋友 , 哪怕是对他们的微微一笑,一句口头表扬 , 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 , 一次表扬机会的给与 , 都可能为其提供热爱数学 , 刻苦钻研数学的契机。

4、实施成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自信。学生数学学业不良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 ,正如前面所说 ,由于屡遭失败 ,心灵受到严重“创伤”,气失去了自信心。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不断成功 , 提高学生自尊自信的水平 , 逐步转变失望和失败心态 , 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 ,实施成功教育 , 创设成功教育情景 , 给他们创造成功机会 ,让他们在教师的“成功圈套”中感到经过努力,可以取得成功,以达到转化他们的目标。

心理课观后感300字5

通过对生活深入思考“希望得到什么成就、做好哪些准备、如何循序渐进的行动”,我应该对自己有个的规划了,让没有梦想的日子远离!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然而,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因素,导致部分老师,部分学生厌学等不健康心理,严重影响了教与学的工作。故而,我一直对心理健康的问题非常感兴趣。现对这次心理健康学习谈一点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通过教师的心理健康的学习,我也知道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古老文化的中国有这样一句格言3岁看小,7岁看老。这充分说明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何其重要的影响。结合我的实践经历和周边情况,我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了认真地分析。我认为,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社会的转变期,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多元化的价值观,来自升学、就业、竞争等方面的压力,各种不可测的变数,引发了学生心理疾患的上升,也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过去与现在虽然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但审视我们目前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存在种种不足也是明显的。为何不足?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以利对症“下药”。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课观后感 篇7

所谓健康,有很多人认为只要有强健的体魄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在当今日益复杂的社会中,我认为不仅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可。所以今天下午的讲座,对于我们这些还很年轻的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师生关系、家长关系和同伴关系的不协调是导致当今中小学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师生关系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当前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异化,要克服这些我们应该做的措施就是调适好师生关系,按照人际关系中的互动的规律去做。其中,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而人类的心理变态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失调。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际互动的心理规律是人偏好正性刺激,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虚的,还是喜欢听。所以我们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措施,比如赏识、赞赏。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因为赞赏可以改善机体气氛,有利于搞好儿童教育,提高教师的领导艺术,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这些赞赏必须是真诚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就是自我性,通常情况下人都是在利益相关的时候为自己考虑的多一些,不过这也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还有就是在某种情况下会出现嫉妒之心,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及时地观察了解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否则有的后果会很严重。还有一种就是就是羡慕之心,这是产生在一种美好基础之上的。

还有就是心理归属感。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很惧怕孤独、希望能够远离孤独,尤其是差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地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自己也是这个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从它的闪光点出发,逐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不觉得孤独。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担,同时也希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有人相信。

之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现在有很多学生跳楼自杀的、离家出走的、误入歧途的这些悲剧发生。我也在想如果我们这些教育者能够及时地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关心他们、去教育他们,也许就会减少这些悲剧的发生了。

通过今天上午李教授的讲解后,让我明白,学生出现逆反、任性等问题,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并非故意和老师作对。而且,出现问题的孩子正是需要我们的包容和帮助,我们老师不应该嫌弃他们,就像医生不能嫌弃病人一样,要真诚地帮助他们。当我们把问题学生当成一个个研究对象“对症下药”时,就会觉得有乐趣在其中了。我真得很庆幸能够有这么好的机会去学习,给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最后几天的学习中,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通过这次学习,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学生的任何问题都定位在表面处理上,而且应该通过现象看学生行为的心理因素,从根本上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这次学习的心得感受:

感受之一:这次培训帮助我认识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重要。真正的心育确实是进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赢得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同,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感受之二:这次培训帮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教育。可以说每一位教师都是爱学生的.,正是有了这份爱,我们才对学生付出了很多,可结果却是我们常常感慨:学生怎么会是这样?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现在真正体味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句话的内在含义,那就是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没有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我们的爱再多却都偏离了我们的预期,简言之我们的爱不是学生所需要的,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样怎能谈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教师也无法体味到自己工作的乐趣,沉重的负担压得教师没有也不可能体味到应属于自己的快乐,这也许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会运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结果吧!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去观察学生、去了解学生、去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感受之三: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作为一名正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每一个人都接触、学习过心理学,但一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却没有感到心理学的用途,因此早已将它抛之脑后了,虽然有时也会装模作样的应用一两个心理学的术语,那也不过是装装自己的门面罢了。可以说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学,更没有想到如何正确在教育教学上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所以在工作上产生了许多的困惑。正是这次学习它帮我才开始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更帮我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来我们在不经意之中虽运用着心理学,我们的困惑也正是源于不了解学生、不了解心理学啊!只有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我们才会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学生,从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感受之四:通过培训我学到了更多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以往,自己将心理健康课看的过于神秘,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的懂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过培训我明白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那就是:源于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把握人生!

感受之五:这次培训帮助我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学习,不及时充电,不及时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就将被时代所淘汰。 有太多的感受,溢于言表;有太多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作为班主任,我们始终应该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来促进智育的发展,使得学校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

通过学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深深体会到了“健康”的真正含义。现在说说我的两点体会:

一、家长对孩子健康的关注。

直到现在,家长更多的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他们而言,只要孩子吃、穿、住、行都好就行了。所以只要是孩子的要求,家长都一律满足。而孩子有什么想法,什么行为,他们都不了解,也不关注。

二、教师对学生健康的关注。

到现在为止,教师关心的依然是学生的成绩和表现。只要学生成绩好,教师就很满意。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只要不打架,不闹事,教师也很满足。至于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教师关注的仍然很少。特别是那些表现差的学生,他们为什么表现差,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就不清楚了,也不关心了。很多时候还对这些事情很厌烦更别说关注了。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多关心关心学生的心理。特别是学生表现差的时候,我应该更多的分析内在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埋怨他们。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fanwen/93689.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