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自杀论读后感

2024-08-17 自杀论读后感

自杀论读后感(经典8篇)。

您写作品读后感时写出了属于自己的心得吗?比如在阅读作者的作品时,我们就能从书中得到一些关于人生的答案。 撰写读后感应根据个人理解和看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这份"自杀论读后感"能够对您的学习产生帮助。

自杀论读后感【篇1】

说起自杀,似乎给人的印象一向是一种极端的结束方式,以生的终结彻底摆脱陷身世事的困扰,似乎死了就能一了百了,自杀论的读后感。不知是否社会越发达人内心反而越脆弱,或者是平日里背负太多,一点不经意的小事都会成为骆驼身上那根最后的稻草,居高不下的自杀率显然已成为许多人关注并为之困惑的焦点,然而,自杀是什么样一种行为,这种行为背后可以挖掘出什么,很多人都有意无意忽略了。但是,早在1897年,法国着名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就已经出版了他的着作《自杀论》,该书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利用社会统计的方法,将自杀分成了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反常的自杀三种类型,充分展现了性别婚否宗教信仰等各种社会事实对自杀这一行为造成的影响。更提出一个观点:即便是看起来完全属于个人意志的自杀,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的产物、被社会事实所决定。而且,这个现象可以被经验地描述出来。这本书也此成为社会学里经验主义定量方法论的发轫之作。带着疑虑,笔者翻开了《自杀论》在全书开篇,迪尔凯姆先对自杀这一概念作了详细的界定,并且说明了为什么从个人心理层面研究自杀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自杀率。很显然,作者一开始就将自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非个人行为去研究,由此延伸出去,开始分析气候、环境等各种因素对于自杀率的影响。但是,从长篇累牍的描述抽丝剥茧,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作者写非社会因素的原因其实仅仅在于为了证明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不影响自杀率,有影响的是社会因素,譬如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在对变量与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中,逐步深入,试图找出理论上的解释。

生命是一杯清水,加进泥沙,它就让你浑浊;放入茶叶,它就回报你四溢馨香。生命是一张白纸,洒上尘埃,它就变成荒漠;涂上七彩,它就回赠你瑰丽花园。每个人都是生命的主人,手持岁月的丝条,我们在编织着奇迹,要让生命放射灼灼之光,我们需要学会善待生命。善待生命,让生命之色美丽不改。

自杀论读后感【篇2】

在《自杀论》这部著作中,作者依据自己在序中所指出的研究方法,首先确定了对自杀这个在其它学科中也有广泛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以确定一个属于社会学研究的专属领域。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最终对自杀做了一个概念上的界定,就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

接下来,作者主要通过对以前人们所认为的自杀的原因所做的研究进行分析,排除了引起自杀的原因与种族、遗传因素、个人素质、心理状态、精神病、自然条件、气候变化无重大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最后确定了引起自杀的原因与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动荡、改朝换代、工作变迁生活变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社会现象之所以会增多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变细所造成的社会病态而引起的。

但是,自杀人数的多少和自杀率的高低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则有所不同。它们与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程度高低和两性差异关系很大。在这些自杀者中,作者又按照自杀的不同原因,把自杀分为三种类型,即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和由于社会混乱引起的自杀。

为了防止和消除自杀在着作的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下的设想:1、对自杀者进行惩罚,不给他的尸体落葬,剥夺其公民权利、政治的权力和家庭的权力,没收其财产,以警告其效尤者;2、对悲观主义者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其精神状态恢复正常;3、改进教育,培养人们的坚强性格,增强信念;4、重新发挥家庭在预防自杀中的作用;5、最主要的是恢复行会,建立不同职业的职业组织,使个人命运与集体组织联系起来。

总之,作者通过系统的研究,探索自杀的原因和它的规律性,写出这部系统论述自杀的着作,这在社会学领域内是不多见的,应该说是对社会学的一大贡献。而对于我个人来说。作者在本书中所体现的严谨的学术作风让我惊讶和钦佩。在本书的开头为了能给自杀做一个界定,作者不厌其烦的排除一个个前人的定义和一般人所认为的自杀。为本书研究自杀提供了一个自己特定的领域。后来组着又耐心地分析各种前人研究的关于自杀的原因。最后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梳理确定了引起自杀的原因。作者在本书中所体现的对于建立一门独立的社会学学科的努力与思考也让人折服。作者在本书中系统的实践了他说倡导了社会学研究方法,而这正是社会学能够独立存在的最有力的依据。【968OK.cOM OK语录网】

自杀论读后感【篇3】

从自杀类型来看,有利己自杀、利他自杀和非正常自杀。我注意到:利己主义自杀是过分强调个性,它的本质是个人与社会的疏离,这种自杀与社会整合度有关;利他主义自杀与利己主义自杀相反,它是由与社会整合度过高,个性极度压抑所致,大多数是一种牺牲,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例如董存瑞、邱少云等,它们大多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而反常的自杀是由于社会突然的失控,突然的转变是个人生活完全失衡,希望产生又幻灭,例如大危机时期很多破产的人自杀。

另外,我还看到“自杀者的数量之所以比以前大量增加,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生存很艰难,也不是因为我们的需要未被满足,而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合法的界限,也看不到我们努力的意义。社会分工与合作的发展增加了个人财富,但同时也增加了我们的道德贫困。简送给我们的贫穷令人痛心。”从这句话中,我既看到了事物的两面性,也看到理想、事业、成就对我们的意义。

它们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但不可否认,它们对我们很重要。实现理想,就是增加我们的幸福感和自信;有了事业,就有了归属感和努力的方向;成为理想,就是增加我们的认可和关注,这无疑意味着我们的幸福和快乐超出了我们对死亡的期待。因此,迪肯认为,只有那些状态完整、凝聚力强、能够控制各种情况的群体,才能控制自杀,比如专业团体,即行会。

职业团体是实行专业性的地方分权,保持社会的完整性,它可以成为这一从业人员的统一的道德特征、集体人格,既有权利又有义务,有一定的统一性,可以预防集体性忧郁,阻止自杀。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更新行会制度,使之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

自杀论读后感【篇4】

《自杀论》是迪尓凯姆在1996年出版的一本社会学著作,这本书主要通过研究欧洲等地关于自杀的数据来**自杀的原因并试图寻找自杀的规律。

这本书一开始很难读,主要是因为它提到了许多我不熟悉的地方、宗教和历史。幸运的是,这本书的语言很流行,所以我可以坚持读这本书。

迪尔凯姆在书的开始就在“导论”中花了大量的篇幅来对“自杀”这个词语的确切意义进行**,他首先比较了神智清醒和神智不清状况下的自杀并的得出了“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他在确定这个定义之前就十分全面的考虑好了各个方面。这种严谨的定义在第一时间就令我印象深刻。

正文部分可以简单划分为两个部分:非社会因素和社会原因。在非社会因素中的论述中,迪尔凯姆总是先提出别的人所提出的观点——例如认为自杀是精神错乱、心理**;自杀与气温、季节、白昼长短等有关等等,之后再逐步带领读者找出原本这种观点之中不合理的部分,并通过详尽、全面的数据、图表来进行对比和论述。

和原来的学者理解不同,迪尔凯姆认为自杀与自然因素的关联比较小,同时引出了“自杀是社会因素造成的”这一观点。从社会原因来看,自杀的原因可分为利己自杀、利他自杀、失范自杀和宿命自杀。

在针对利己型自杀的讨论中,迪尔凯姆研究了宗教、家庭环境、婚姻状况等对自杀的影响因素,并得出了“自杀人数的多少与个体所属群体的一体化程度成反比。”;在利他型自杀之中,迪尔凯姆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低等社会自杀的原因,即开始变老或者是得了病的男子自杀、妻子在她们丈夫去世时自杀、被保护者或者仆人在他们的主人去世时。失范自杀是由社会失序引起的,例如,经济危机中的自杀行为可以被认为是失范自杀;宿命自杀是由社会控制过度引起的,个体失去了希望,于是走上了自杀之路。

本书运用了大量的调查数据和图表来佐证作者的观点,使我明白社会学研究不仅可以笼统地讨论,而且可以结合确切的数据来讨论。同时,最好不要一开始就在脑海里预设一个答案,而是根据数据分析和实际情况,一步一步地寻找一个积己的解决方案,以免因为自己的刻板印象等因素而导致研究走向错误的方向。

自杀论读后感【篇5】

每年五月,第一个夏天,校园里的气氛都会变得很奇怪。

2012年,在美丽的华农校园,有人跳楼,死者是08级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有人跳入湖中,死者是后人,并责怪别人救了她。

2012年,暨大两名女研究生轻生,一人服毒一人跳楼,前者为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化学系研三学生,自称服老鼠药原因是男友对其提出分手;后者为经济学院金融系研一学生,跳楼原因是长期精神抑郁症。

当我越来越接近大四,我对这方面的关注越来越多。五月是大学生自杀的旺季,如花生,往往在不经意间消失。生命有三种选择:

堕落地活着、死、健康地活着。堕落活着不如去死,去死不如健康地活着。面对选择,大多数人选择堕落地生活,很少人选择死亡,甚至更少人选择健康地生活。

据悉,5月是一般中国大学生毕业离校期,恰恰是大学生压力最大的关键时候:**与毕业考试压力、就业压力、离校后与大学恋人分合难料的压力,面对社会前途未卜的压力,全集中在同一个时节,酿成大学生“黑色5月”的背景。在小社会、大压力的环境下,总有一些人承受不了。

且不说他们自杀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行为,对父母、对朋友、对社会大众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我一直天真的以为那些自杀的认是那么的愚蠢,不坚强,不敢面对,有什么值得活下去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他死后什么都没有了。现在,我们想了解他们自杀的原因。迪肯通过这类数据证明,他最终认为自杀是社会因素造成的。

书中,作者认为,所谓自杀,就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自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现象的增加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细化所引起的社会病态。

它跟种族、遗传因素、个人素质、心理状态、精神病、自然条件、气候变化无重大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然而它跟社会环境、其中包括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动荡、改朝换代、工作变迁、生活变化等却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人自责于读书的经济压力,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有人责怪固步自封的大学教育,不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冷漠的社会文化氛围……现实中的自杀也许没有迪尔凯姆说的那么复杂,自杀的人不想留在这个世界上,便就想离开了,不想看社会上的冷暖。但我认为迪肯的最终结论是正确的。没有社会环境的压迫,人们怎么能胡思乱想呢?

为了预防和消除自杀,涂尔干提出了以下三个假设:

一、对自杀者进行惩罚,不给他的尸体落葬,剥夺其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家庭的权利,没收其财产,以警告其效尤者;

2、 采取必要措施,使悲观者的精神状态恢复正常;

3、 加强教育,培养人的坚强品质,增强人的信念;

四、重新发挥家庭在防止自杀中的作用;

5、 最重要的是恢复行会,建立不同行业的专业组织。它是个体命运与集体组织之间的联系。总之,本文通过系统的研究,**了自杀的原因及其规律。

《自杀论》这本书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严谨,数据和论述的严谨。在调查中,权威的实证调查最具说服力,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虽然我一直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自杀,是因为一时冲动,还是因为漫长的阴谋,还是其他原因?直到我读了涂尔干的《自杀论》,我才对这些人、这些现象有另一点的体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自己,爱护每一个生命。一句话,生命诚可贵,好好珍惜。

自杀论读后感【篇6】

自杀论埃米尔·迪尔凯姆于1897年发表《自杀论》。作者认为,自杀就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指导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作者认为,自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与种族、遗传因素、个人素质、精神状态、精神病、自然条件和气候变化无关。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增加了自杀现象,因此自杀现象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本文运用社会统计学的方法,收集大量数据,说明自杀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证明自杀不是由心理、种族、遗传、自然和模仿等因素引起的。首先,它否定了心理自杀导致的自杀现象。迪肯认为心理学理论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并通过统计数据加以解释。其次,以实例驳斥了酒精导致自杀的观点。法国饮酒最多,但自杀率最低。

再次,为了纠正种族遗传,根据不同的环境,种族和遗传因素可能采取不同的形式,自杀是一种新的形式。最后,作者否认模仿自杀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会发生在没有任何社会联系的个体之间。最后,否定了自然因素对自杀的影响、气候条件和季节因素,认为自杀的原因在于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部分中作者将自杀分类,并对每一类自杀同样通过数据统计来分析说明。迪尔凯姆将自杀分为三种类型,利己主义自杀,原因是个人与社会的疏离,不能很好的融入到集体中,这种自杀比率比较高;利他主义自杀,这种自杀是受到社会的影响太大,个人的权利被认为太微小,因此完全服从集体的利益而自杀;反常性自杀,在社会机体发生重大调整时会导致这种自杀的发生。通过分析,揭示了每一种自杀行为是如何发生的。利己自杀与社会融合程度成反比,利他自杀与社会融合程度成正比。

另外说明了不同类型自杀的各种形式。

第三部分阐述了自杀的社会因素、自杀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并得出了现实的结论。通过对各种自杀类型的分析,涂尔干证实了其三个命题:自杀人数与宗教和社会融合程度成反比,与家庭和社会融合程度成反比,与政治和社会融合程度成反比。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惩罚自杀者,不掩埋其尸体,剥夺其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家庭权利,没收其财产,并警告其效仿;2

采取必要措施,使悲观者的精神状态恢复正常。加强教育,培养人的坚强品质,增强人的信念。充分发挥家庭在预防自杀中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恢复行会,建立不同行业的专业组织,把个人命运和集体组织联系起来。

通过以上的概括总结可以看出,《自杀论》一书对概念的定义很清晰,巧妙的运用研究的变量和各种实证方法来解释证实自己的观点,非常明确的将自杀由个体层次提升到社会层次,实现了从个人行为到社会事实的转化,因此《自杀论》也成为实证主义社会科学经验研究的光辉范例,迪尔凯姆的构思,研究思想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自杀论读后感【篇7】

《自杀论》读书笔记

在没有读过《自杀论》之前,我对于“自杀”的理解仅局限于很简单粗略的“个人因为想不开而用某种方式终结生命”,一直都认为自杀只是一种个人自发行为,即使是多人短时间内同时自杀也只是一种巧合,它的影响范围比较小。认真读过《自杀论》后,才知一场自杀背后的风起云涌,才知原来可以用定量的研究方法研究一个看起来如此定性的社会问题。作为我社会学导论的第一本书,它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思考。

通读全书,本书无时无刻不在给我们传达“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冲突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自杀不是个人的事,而是与他人、社会紧密相关的”这一核心观点。

迪尔凯姆在开篇导论中即对”自杀“下了很明确的定义:由死者本人完成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且本人清楚地认识到这种行动的后果,由此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死亡。基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对自杀有一个清晰直观的理解。例如,自杀未遂也被认为是自杀,而动物自杀显然被排除在外。这个定义也定义了一个很好的自杀范围。

“自杀”这一病态的社会现象成为了分析研究对象,作者将对其进行由表及里抽丝剥茧的研究和**。

《自杀论》分为三编,非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和社会类型以及作为一般社会现象的自杀。在第一编中,作者首先针对人们通常主观认为影响自杀率的个体心理特质,如精神错乱、偏执狂、神经衰弱一一作出了分析,并且驳倒了这些观点。他认为自杀何精神病之间没有规律和不容置疑的关系。

一个社会中有多少自杀并不取决于有多少精神病患者和酗酒者。虽然各种形式的身心衰退是适合自杀原因的心理沃土,但身心衰退本身并不是原因。接下来,他证明自杀与种族无关,与遗传无关,自杀与身体机制无关。

迪肯提到,影响自杀人数的因素不能是先天冲动,而是社会生活的影响。自杀的时间是由人们进入社会的年龄决定的。同样,自杀率也随着人们进入社会的程度而增加。在这一部分的第三部分,笔者分析了自杀和自杀的因素。首先,他证明自然因素的直接影响不能解释每个月或每个季节自杀人数的变化。

如果说自杀人数从1月到7月都在增加,那并不是因为高温扰乱了人们的身体,而是因为社会生活越来越忙碌。直接刺激社会生活的不是物质环境;影响自杀人数的不是物质环境。自杀人数的多少取决于社会条件。

在本编最后,作者**了效仿的作用。总之,如果自杀是个体间的一种传染病的观点得到证实,那么模仿就不会传播自杀,也不会影响社会上的自杀率。

在第二编“社会因素和社会类型”中,迪尔凯姆首先提出如何寻求自杀原因,并且运用自杀原因对自杀进行分类。其次,他将自杀分为利己自杀、利他自杀和非正常自杀。第一种利己主义自杀的特点在于过分推崇个人主义,个性特征十分明显。

其本质在于个体与社会的疏离(即社会整合程度很低),个人生活失去方向,极度空虚。在这个时候,人们往往会结束自己的生命。他观察了宗教信仰、人身自由和教育普及对宗教社会自杀的影响。由此得出结论,宗教能减弱自杀倾向,其原因在于宗教是由所有教徒必须遵守的共同信仰组成的社会。

集体国家越强,社会融合程度越高,预防自杀越有效。与宗教社会类似,它在家庭社会和政治社会中也同样有效。而与利己主义成因相反的利他主义自杀,则是由于社会整合度过高,而让个体的个性受到极度压抑。

这种自杀在低级社会和军队中特别盛行。社会极端的强制性将个人的权利践踏在脚下,自杀对于个人而言是为了社会而做出的牺牲,而且是义不容辞的义务。文中这样说道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自杀,“利己主义的忧伤是由于他只认为自己是真实的,而利他主义的忧伤则是源于他认为自己很不真实”,“利己主义的自杀是通过社会灌输某种摆脱生命的论调进行干预的,而利他主义的自杀是社会明确要求他离开社会。

相比而言,前者只是由社会提个建议;后者则是社会强制他履行义务”。相信这两句话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对比立即主义自杀与利他主义自杀。第三种自杀类型,反常自杀。

这类自杀是由于社会突然失控,如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甚至是夫妻关系的不正常。当社会非常稳定的时候,个体的欲望是有限的,行为是由社会规范来调节的,很容易获得幸福。然而,当这种调整受到严重损害,个人生活完全不平衡时,就有可能发生自杀。

当然,不同类型自杀也会有各种形式。利己主义自杀会有知识分子式的自杀(关键词为思考、忧郁),也会有伊壁鸠鲁式的自杀(关键词为满足欲望、不抱幻想的冷漠);而异常性的自杀形式还有愤怒的自杀,关键词为激动、失去节制。此外,自杀的性质与选择的方式无关,这是由社会原因决定的。

自杀方式的选择和自杀的性质是不同的。虽然他们似乎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他们不能混淆。它们都是独立的现象。

在第三编“作为一般现象的自杀”中,作者首先根据上文相应的数据和论证,揭示与自杀率相关的现实。自杀取决于社会原因,所有这些都是由导致自杀的社会因素的强度决定的。而一种精神上的外在力量决定自杀率,我个人理解这种“外在力量”是一种集体倾向。

其次,自杀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自杀在其他社会现象中占有什么位置。其中第一个和最重要的问题是:

自杀应该被纳入道德允许的行为还是道德禁止的行为。从历史的角度**人们如何从道德上评价自杀。自杀是受到谴责的、不道德的。

自杀有多不道德?和犯罪和违法相比较一下就知道了。一定的数据显示自杀和杀人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自杀多时杀人就相对少,自杀少时杀人就相对多。

自杀和**是同一件事的两种不同形式吗?自杀和犯罪的心理条件是一样的么?它们所取决的社会条件之间有没有对抗性?

然而,自杀和犯罪的心理特征显然是不同的。在这本书的最后结论中,作者认为自杀和犯罪一样正常,不正常的是自杀人书的急剧增加。这种异常增长是病理性的,必须加以预防和消除。

只有建立专业团体或行会,才能恢复社会对自杀的免疫力,使人们在集体生活中找到失落的社会思想感情。总而言之,加强社会整合度。

当然,囿于时代的限制,本书也是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的,比如他提出的解决方法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够强难以在社会中大范围推行。文中他运用了统计方法进行论证,但是有些数据不是很准确,出现了漏洞,显得不太严密。还有一些论证太过繁琐,比如对于家庭社会的论证,让人看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但是,《自杀论》更多的还是值得后人学习借鉴的有点。引用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对于《自杀论》的评价,“它最全面地体现了迪尔凯姆的社会学主义,而且是社会学历史上第一部以经验资料写成的标准的社会学著作。它奠定了社会学合法的基础,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和范畴,运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开创了实证主义、客体主义和科学主义,特别是定量研究的先河,使社会学成为不以其他学科为前提、独特而有价值的学科“。

读完《自杀论》,联想起前些年轰动一时的富士康几连跳事件,又多了一些理解和感慨。初见新闻,只简单地认为是工厂剥削太过,工资低任务重,工人难以忍受因而选择自杀。却没有关注工厂的运营管理模式和工人的心理问题。

如今看来,这更倾向于是一种利己主义自杀,工人之间没有沟通交流,工人与亲人朋友也没有交流,每个人每天只是在流水线上木然地工作,每个人都成为了**的个体。这种极低的社会整合度导致了意料之中的自杀,而仿效的效应,以及大众**的焦点报道(仅推测),让悲剧一再重演。或许频发的高校学生自杀也有相类似的原因吧。

但是对于迪尔凯姆的自杀论三型是否真正适用于中国,我还是抱有一定的疑惑的。中国为全球自杀人数最多的国家,在中国大陆每2分钟就有1个人成功自杀,8个人自杀未遂。自杀已成为青年人群的首要死因。

面对当代中国令人震惊自杀现象,100年前迪尔凯姆的自杀理论中经典的失范模式也无法完全解释中国当前的自杀问题,同时中国还是世界上唯一妇女自杀率超过男性自杀率的国家,它也打破了迪尔凯姆关于女性自杀率必定低于男性的神化,也成为全球自杀问题独特的公共议题。或许我们需要寻找一个与西方自杀学传统不同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中国自杀问题的模式。

生活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只愿少一些自杀,多一些生命的精彩。

自杀论读后感【篇8】

刚听到有《自杀论》这本书的时候,心里默默在想自杀不就是某些人因为情感受挫、心理障碍、家庭矛盾突出、以及学业和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而轻生的行为吗,而自杀的方式来来去去不就只是跳楼,跳海,服安眠药等等吗,居然还有人可以将对自杀的论述写成了一本着作。

阅读了《自杀论》之后,才发现自己原先对自杀的理解是有多么的肤浅。

第一次阅读完《自杀论》的时候,简直就是一头雾水,根本没办法看懂《自杀论》的内涵。

那时就想起麦老师说过看不懂就对了,人家用了毕生精力写出来的着作,怎么可能让你一下子就看懂呢。

说的没错,一本伟大的着作当然是需要我们一次次反复的阅读,反复的推敲,反复的琢磨,才能够一点一点的理解整本书的真谛所在和精华所在。

直到第二次阅读《自杀论》,才对《自杀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要深入了解一本书的内容,首先要了解该书的作者。

《自杀论》是涂尔干的一部重要社会学着作。

涂尔干为社会学确立了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他把社会事实分为运动状态和存在状态。

而社会秩序是涂尔干一生学术研究的主题。

涂尔干为了能在《自杀论》中更加全面地论述自杀,参考了各种的文献与有关的着作,并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再通过归纳总结,得出了对自杀的论述。

他在社会学名着《自杀论》中提出了一个社会学理论快速发展的社会致使道德意识未能跟上道德危机,这使人们失去应有的集体感、纪律感和社会团结感。

自杀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细化的结果。

在作者看来,自杀是指死者已经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一些积极或消极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任何一种死亡。

根据自杀原因的不同,将自杀分为利己自杀、利他自杀和失范自杀。

《自杀论》**的是欧洲国家的自杀,并通过比较自杀的总数和总人口之间的关系来衡量这种倾向的强度,即自杀死亡率。

与其他社会学着作相比,《自杀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了社会统计的方法,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资料,有些数据甚至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并且通过统计交互**的形式,将相关自杀的人数和自杀率较好的呈现出来,更确切地说明自杀现象受到自身的心理状态、性别、婚姻、种族、宗教信仰、社会稳定等社会事实影响。

通过阅读《自杀论》,我们便会慢慢的发现不能持有阅读其他着作的那种心态与逻辑思维去阅读《自杀论》。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fanwen/92193.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