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智慧人生读后感

智慧人生读后感。

智慧人生读后感 篇1

人生就像钟摆,在无聊和痛苦徘徊。欲望是中间的桥梁,欲望未满足,就会陷入得不到的痛苦;欲望满足了,就会从一开始的兴奋到迷茫、无聊,开始寻找下一个欲望目标。人总是如此,欲望与贪婪折磨着我们的意志,无聊与痛苦消耗着我们的生命。

怎么才可以摆脱无聊和痛苦呢?一个人最高级、最精彩、最长久的快乐,是心灵上的满足。拥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才不会轻易受世俗的烦恼困扰,快乐自给自足。

幸福,求诸自身。简单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运动,再有就是寻求精神上的满足,例如读书、思考等。

另一方面则是待人处事的态度,一件事情的发生,是客观事实存在,而如何对待它是我们主观的看法和感受。你觉得它糟糕至极,那就是糟糕的事情,糟糕的情绪围绕自身;已经发生了这件客观上看起来糟糕的事情,正面去处理对待,不施加过多情绪,人就会变的理性中性。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只要你不想,就没人能伤害的了你。

来自70多岁的'老爷子老年感悟:身体健壮,才是最珍贵的,最值得珍惜的,这好过所谓的财富权利。每个阶段都有奢侈宝贵的东西,例如年少青春,又例如中老年的名声财富。

在我看来,青春一去不复还,最让人遗憾,让人老了之后回味无穷,这比金钱宝贵多了。当然,身体健康是贯穿每个人一生,最要珍重的一笔财富。毕竟,身体健壮的乞丐好过疾病缠身的国王。

这本书并不是读一遍就能全部理解的,文风精悍短小,都是浓缩的精华,汇聚了叔本华老爷子的所有思想见地以及批判。当下读不懂没关系,或许再过几年,人生阅历又再丰富了,再读或许感悟又不一样了。

另外觉得很有趣的是,不知道哲学家是否都是逻辑强大,缜密一派的,在读这本书时感叹叔本华老爷子的逻辑思维清晰,心想怎么那么像是理科男呢?后来查看资料才知道,他老人家还真是学过物理的哈哈哈。

智慧人生读后感 篇2

读《南怀瑾大师的人生智慧》有感提要:对人对事不能太苛刻”大家都知道古语告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但这份明镜之心宽容之腹又谈何容易?成长中吃亏

更多建筑学堂

品味“人生智慧”

——读《南怀瑾大师的人生智慧》有感

喜欢书,却没能时常与书为伴只寻理由道是:没时间,但闲暇时又想着能手捧一卷于清净处尽情畅游其中享受读书那份特有的酣畅淋漓之感。但是与友交谈惭愧自己并未记清某位作者的所有著作并未欣赏了大家说的所有精华读本,遗憾自己看书有点太随心随缘……

恰逢读书月,本来是小有压力的阅读,本来是“望文生义”的选读《南怀瑾大师的人生智慧》想给大脑充些精神食粮,没想到翻开后再次体验了一把爱不释手的浓郁书香之快!

本书上下总共涵盖了五十七项人生哲言,虽不敢苟同所有,但绝大部分确实给自己不少的人生启示,也让自己更加坚定了某些看似傻瓜的做人处事原则。就着自己的认识及比较推崇喜欢的几点,一起分享一下:

“别让理想成为空想”作为青年人的我们,少了一分少年的稚气与幻想,多的是知识武装的大脑与搏击长空打拼属于自己天下的蓝图和勇气。但是理想是照亮和改造现实的火炬,而现实是塑造和实现理想的基础。谁从来没有梦想过,但是当我们真正控制自己的命运时,有多少人实现了梦想?

对许多人来说,理想只是一厢情愿。面对着怀抱理想却又不一定怀抱着足够勇气的青年朋友,用爱默生的话共勉一下:当一个人年轻时,谁没有空想过?

谁没有幻想过?想入非非是青春的标志。但是,我的年轻朋友们,请记住人们总是想长大。

世界如此广阔,世界如此美丽。等待你的不仅是一双梦幻的翅膀,更是一双脚踏实地的脚!

“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很高兴能在书中遇到这句话,高兴自己坚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得到认可。尽管目前经济和知识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但向他人延伸的原则并不难。名利荣誉是重要,在当今的社会也越来越受关注,但是作为有感知有思想的人类,是否心安是否开心舒心怕也是影响不小的一方面。

换位思考,多为对方考虑,不管对方是敌是友,首先可以给自己一个安心舒心,有可能还会得到别人的放心感恩,得到更多意外的收获…

“自动自发的要求自己”不知是否受用于大家,对我个人来说真的算是警醒。也许大家都标榜着自己坚持”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但是真的一路坚持下来真的不容易,尤其是当前进行课题研究工作的我们,更少不得这份自觉性。面对没有明确的要求没有什么必须完成的强迫,是否能自觉并出色的完成,估计对后续的人生路也会有不少的影响。

话说“小事知人品,大事知能力”,没有人能促使你成功,也没有人能绝对阻挠你达成自己的目标,但是否能严格自律,便成了我们成功与否的条件。

“懂得报恩”心怀感恩之心,人在幸福之世。感恩先须知恩。只有那些能感受到善良的人才会懂得感恩。

感受他人的恩情,先得自己心情阳光。并没有那么多别人的应该为你付出,也并没有那么多的坎坷阴暗存心与你为难,怀着一颗感恩之心面对人生多带给别人一份欢笑,也许你得到的是更多的微笑、帮助与成长。要知人之恩,需善眼看事情,善心待友人。

“不要不懂装懂”面对着我们还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有不会不懂不知并非丑事,圣人都未能事事通晓,更何况我们求专不求全的学生呢?我们可以知不知而知耻,可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来给无知找理由,但不要“强颜欢笑”不懂装懂绝不服输或让“输人不输阵”的好胜心作祟。事实上,承认自己有一些不知道的事情并不丢脸。相反,自以为是会影响别人对你的评价和信任。

面对当今知识**的时代,各行各业都有专攻,即使再通古今晓中外怕也难望其**知识的项背,承认自己并非全能,记得别人并非全都白痴,不仅远离吹嘘炫耀轻浮一族,借以谦虚的态度展实力会更能说服他人。

“真正学问的精髓首先是做人”南怀瑾先生对孔子所谓学问很有一番自己的诠释。认为学问不是好,好是文学好;学问好也不是知识渊博,知识渊博只能说是**博见。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的,是从做人、做事上体会的。

学习是一种综合素质,是一种人生修养状态,是一种人情;是碰到挫折时的百折不挠;是一诺千金的诚实守信,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随机应变;它是一种能够抓住问题的关健点,在复杂情况下找到事物内在联系的视觉;它是一种经验,一种理解后的经验,一种实践后的经验,一种经验后的改进。知道做人是一门学问,我们希望有知识和文化的人互相鼓励,成为有学问的人。

“做人要如水一样”老子的“上善如水”是说:有道德的上善之人,就像水的秉性一样,水善于利养万物而不于万物相争,他停留在众人不屑的卑下之处;上善之人处世所居要像水那样的伺处卑下,存心要像渊那样清净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的彼此相亲,言辞要像水那样信诚不欺,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举动要像水那样伺机而动…这种种水性,已经把做人的至高境界通过晶莹的流体在无声无息的阐释给我们,但短暂的人生是否无悔则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品性。喜欢对水这样的诠释:

水所到之处,滋养万物,好比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好比仗义;水浅则流行,深则不测,好比智慧;水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好比勇敢;水遭到恶浊,默不推让好比包容;水入量器,保持水平,好比正直;水过满则止,并不贪得,好比适度。

“对人对事不能太苛刻”大家都知道古语告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但这份明镜之心宽容之腹又谈何容易?成长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一类的事常发生,但是否选择理解原谅的宽容,便是显示气度和胸襟的时候。

人生在世,与人交往也好,做人做事也罢,总是会有不顺心不随意,但是去计较挑剔还是一笑泯恩仇?决定权就在于我们了。也许“严格”待人能逞一时之快,可是我们后面得到的又是什么呢?

古话说得好:“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一味的恕己责人,只会让自己不思进取,蛮横无理。经常自责,你会发现很多人都不想自己想象的那样,所以要修正;多恕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给别人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掩卷沉思,收获的虽不仅于此,但更多的是可意会而非言传,更望同仁能一起分享其中智慧,绽放自己的人生风采……

智慧人生读后感 篇3

《人生智慧管理》一书告诉我们,多角度思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我想如何将这个理念运用到工作中,也会起到扫除疑虑、重新打包、重新开始的效果。

在基层工作多年,我有一种感觉。如果把工作当作成长的跳板,你的工作热情不会超过3年,因为大多数人很难在3年内成功转行;如果你把工作当作谋生的事业,你的工作热情不会超过5年,因为你的收入永远不会超过你的开支;如果你把工作当成个人进步和快速进步的平台,你的斗??志很难持续10年,因为大多数人都被制度束缚,或者遇到职业“天花板”,或者被压在“独木桥”。如果你的初衷就是以此为基础,结果往往是走不远,即使走远了也会很累。

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把工作当作一种爱好和乐趣,就像唱歌、运动、购物等爱好一样,让我工作变成了我的工作,被动的工作变成了主动的。工作;因为喜欢,所以在努力中感到快乐;因为喜欢,所以不求千辛万苦的回报;因为我愿意,所以我对成功或失败没有遗憾;从不同的角度,结果会有所不同。

只有保持这个初心,我们才能在工作生活中时刻敬畏工作、珍惜工作、喜欢工作、享受工作。

智慧人生读后感 篇4

用东方智慧去破解人生的谜局

——读《正能量-职业经理人的养成》有感最近连着读了几本书,都是带着明确的目的读的。先是《阿米巴经营》,开始对稻盛和夫产生了兴趣,紧接着看他的《活法》,其后重温了曾子的《大学》,和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最后是这本《正能量》。

冥冥之中,发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东西方的管理思想虽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心态”永远是一个终极关心的命题,而且其观点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记得,一位联合国代表在大会上提出,在未来世界不断变化的挑战中,人类要想自救,就必须回顾2000多年前东方的古代圣先,向他们学习生命的智慧。曾子在《大学》里开宗明义的提出了三个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同时,提出了实现正确生活方式的八个步骤:目标、知识、真诚、心灵、修养、家庭团结、治理和世界和平。修身是根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基础工作。

稻盛和夫在其多部哲学与实学的著作里感慨发问:做人何为正确?并以其亲身的实践和深刻的感悟得出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细想一下,所谓能力其实就是从本末、格物、致知中得来的,而诚意就是热情,就是对一件事情的执着与锲而不舍,是想要,还是一定要!

积极的心态是你的思维方式,是你对客观环境的认知态度。它是正的,正的,还是负的。积极性和能力的分为0-100,只有思维方式有正、负分,有好与坏之分,的分为-100-100。按稻盛的公式来算差距竟然是-1000000至1000000。

原来我一直困惑为什么同样都是人,却有“云泥之别”。《活法》给了我答案。

《7 habits》说到的第一个习惯“主动积极”更加深入的阐述了“思维方式”的问题。不久前,我和同事们共进晚餐,听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我的那位同事新婚大喜的日子,被老婆狠狠的“骂”了一顿,原来,在结婚前,他们做了好几年同事,在一个系统工作。

妻子气忿地说,他刚来公司时,未来的丈夫作为老板,给自己定下了整个办公室最低的工资水平。这位同事分析了几年后他们一起去的原因?我们开玩笑说我们嫁给他是为了报复。谁能猜出女人的心思?

其实这件微妙有趣的事,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试想,没有当初的芥蒂与摩擦,又怎呢有后来的彼此关注、特别表现以至于暗生情愫呢?不打不相识的欢喜冤家时时刻刻都会出现。总结了一下,其实也就是“没有好的经历,也没有坏的经历”,凡是经历,必有价值,如果会转念思考,我们眼中很多“坏的”经历其实恰恰是“好的”经历,所谓有所失,必有所得。

还有一位同事,非常的敬业、专业,能够秉持原则,也在相当一段时间获得了周遭的认可与尊重,但是最近出现了许多困扰,团队的成员有不满,上级对其贡献与价值也没能如预期的肯定,他倍感挫折与不平,甚至一气之下曾想过放弃。我们一起帮他分析、“扒皮”,认为他可能有“对同僚缺乏沟通,对团队过于苛责”

的问题。当他的下属们红着眼睛向他抱怨时,我看到他不停地点头。其后也感慨说:

“可能就是需要极大的变故和极为特别的机缘才能促使一个人去寻求改变吧!”对于他能不能稍许做些改变,有人会比较悲观,持弗洛伊德的决定论——江山易改。而我比较相信史蒂芬.

柯维的观点。他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四点:独立意识、想象力、良知和自我意志。

人可以完美,追求卓越。当你做出选择并相信自己的内心时,你就能取得突破和改变。只是他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管是好是坏。我还是更建议不要做违背本心的事,活出自己的风格,如果为了坚持“所谓的原则”,搞的自己滴血,朋友飙泪,就要考虑这个原则本身是不是有问题了!

所以思维方式不应该是“孤芳自赏”、“曲高和寡”的,而应该是“与时俱进”、“动态完善”的。

《正能量》是一本通俗易懂的书。用的都是朴实无华的语言,讲的是作者职业经理人生涯的一些故事和感悟。我曾经也创过业,回过头再进入企业时,就格外能体会到老板的不易和职业经理人的幸福,颇有一些共鸣。

开篇时,他说了一个“professional(专业、职业)”的段子。我印象深刻。我还听说綦总多次谈到做人力资源工作者的地位和价值。我们不仅仅是在做事,更多的时候是在做人,战略、业务、伙伴的观念应该时刻铭记于心才不失专业水准。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个职业也体现在不感情用事和做感情的主人。作为一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林正刚先生必须非常能干。什么是能力?他还给出了一个能力=心理×沟通×知识的公式。

他特别提到了心态和沟通的重要性,我也反映了我的沟通,特别是上层的沟通和水平的沟通,还是很欠缺的,不仅是技巧好的问题,关键是不要试图走出去。这可能也是一种惰性。林先生还说,他感谢他在部署中的指导和帮助。

他却觉得没有必要,原因是他并没有特别的给过这个部署意见,他跟所有人说的都是一样的。他之所以能迅速成长,是因为他听了并做到了。我想,真理往往是朴素的、显而易见的,但却常常被人忽视。

成功的道路就在那里,我们却视而不见,选择了所谓的“捷径”。

两天后就是春节了,但上海的天气在变之前是温暖晴朗的。又雪又冷。同事闲谈时,不无感慨,这样的天气让人不免伤怀凄冷,我却很自然的想到,越是外面环境的恶劣,车厢里、屋子里的气氛更是显得温馨可人,况且,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莞尔之际,不觉这就是正能量的精髓了吧!

2013年是一个很特别的年份。我制定了自己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也描绘了我人生的蓝图,其间很多核心的东西都与本文所描述的思想和观念相迎合。我相信在目标的指引下,我一定会得到更多的成长和进步。

人力资源中心***

2013年2月6日

智慧人生读后感 篇5

让智慧引领人生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中国哲学史》是著名学者冯友兰的重要代表作。本书以时代思潮为纲,对整个中国哲学史以至于文化史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对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的新见解。在指导思想上,作者“不依傍别人”,在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地开展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研究。

在内容结构上,以共相与殊相、一般与特殊问题为基本线索贯穿中国哲学史,广博而不芜杂,严谨而又生动,达到了文与质、博与约的统一。该书以中国哲学中的精神境界理论为中心,使其具有人类精神发展史上的世界意义。

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冯友兰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杰出的学者之一。

它的出现对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哲学的简单观点,除了将其价值体现在人的最高道德中之外,就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追求和热爱智慧的智慧。

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

正如冯友兰教授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觉得人们应该在哲学的指导下生活得更聪明些;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指导下,我们应该磨砺人的高尚品格,找回人的高尚人性,重建人的精神家园。

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谨慎的管理,生活是不值得的。尽管经过理性的检查,我们找不到生活的目标。

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是与前人进行思想对话的过程。

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了,但哲学家解决问题的方式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代提供了多种可能的选择方式。

在阐释了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后,冯友兰教授选取了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视人际关系,法家重视奖惩,道家重视不作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

然而,在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的秩序。大多数统治者采用儒家伦理教育人民,使子女孝顺父母,使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王朝末期,**腐败,百姓丧命。这时,人民愤怒了,统治者不得不采取法家的重刑手段来维持暴风骤雨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都注重具体的人际关系,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

除了最熟悉的儒道之外,我对墨家最感兴趣。墨家的认识论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实在论,墨家中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先秦的科学家,这自然让我这个学工科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兴趣。在墨子的著作中,也有一些与自然科学有关的理论,如力学、光学、声学等。

针孔成像原理是墨子首先发现的。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他的微分学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谟克利特。

墨子提倡从工人中选拔人才,这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所以墨子被称为共同圣人。墨子的老人隐居在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他死在那里。现在有很多古迹供人们参观,如土库沟、黑隐寺、坑布崖和墨子城。

中国哲学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外国文化相适应。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事实上,中国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实中具有这样的坚韧和博大的精神。

我相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当西方文化主导主流文化时,中国哲学仍能绽放出它的光辉。

对我来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

“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希望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寻求到心灵的慰藉。

智慧人生读后感 篇6

《方与圆的人生智慧课》读后感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方与圆这两个基本几何形状充满了好奇心。是否曾想过这两种形状之间是否存在深层的哲学含义?导演李安的新作《方与圆的人生智慧课》就勇敢地探索了这个问题,并以他独特的视角,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通过对方和圆的对话,李安用他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了关于人生、生活和智慧的深刻思考。


整部电影采用黑白画面,简约却富有内涵。方代表着秩序、规律、安逸,而圆则象征着无拘无束、无尽可能性的生活态度。他们之间的对话展示了二元对立,却又取得了某种奇妙的平衡。通过方和圆的互补关系,李安向传达了一个深刻而富有启示的道理——生活需要平衡,既要追求有规律的秩序,也不能忽视自由与创造力。


方与圆的对话揭示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疑惑和迷茫。方以自己的安逸和规律来诱导圆接受他的生活方式,而圆则以自由和冒险来回应。两者之间的交流既充满了对立,又没有盲目地强调自己的正确性。这种对话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在生活中的取舍。方和圆,作为一对矛盾的存在,其实是相互依存的。


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场景之一是方和圆观看日落的情景。方坐在平铺整齐的长椅上,表演出他的宁静和对规律的追求;圆则坐在地上,悠然自得地感受着自由和无拘无束。通过这一场景,李安给我留下了一个强烈的印象,即人们对于生活有着不同的体验和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而只有当尊重彼此的选择,才能在多元社会中实现和谐共存。


与此同时,方与圆的人生智慧课也提醒我,人生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正如方在电影中所说:“面对困境,你可以选择抱怨,也可以选择寻找出路。”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面对困境,怨天尤人只会让自己沉溺于痛苦之中,而积极寻找出路,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无论是面对工作上的挑战、人际关系的困扰,还是生活中的诸多变数,都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电影也提醒了我要保持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方和圆的对话中,圆坚持认为生活需要自由与创造力,而方则主张秩序和安定。他们在彼此的争论中,逐渐意识到二者缺一不可。人类的生活需要规律的秩序,但也需要无尽的可能性。不能停滞不前,而应该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勇气。只有不断地尝试新事物,才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和生命的真正价值。


《方与圆的人生智慧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方与圆的对话,李安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人生中的困惑和迷茫,并给予了深思。生活需要平衡,需要尊重彼此的选择,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同时保持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这些智慧和启示,不仅适用于片中的方与圆,也适用于每个人的生活。让在追求有规律的秩序和无拘无束的自由之间找到平衡,并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只有这样,才能经历真正的成长和获得内心的满足。

智慧人生读后感 篇7

教师智慧成就幸福人生

---《做智慧教师,享幸福人生》讲座有感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教师,今天有幸参加了姜主任给我们做的讲座:《做智慧教师,享幸福人生》。在讲座中,姜主任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从价值观、态度、行为等方面阐述了教师工座中需要的各种智慧,并结合具体学校的一些生动细致的案例,阐述了一位智慧型教师的巨大人格魅力,学生和老师。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聪明教师的幸福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讲座只持续了两个小时,但我深受启发。

一、 思想的积累,获取幸福的前提

“人应该有思想,教师更应该有思想并且要有先进的思想”。这是姜主任讲座伊始给我们说的一句话。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作为教师,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教育观和教育理解,对教育最基本的问题有自己的判断,这是一个好教师的最低标准。

有人把教师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混日子的;第二类是保守维护的;第三类是有思想有见地的教师,我们称之为智慧型教师。要做一名智慧型教师,我们就要不断地思考问题,不断地对教育中各种新的现象进行研究。

一个教师是否合格,将来是否优秀有前途,取决于他是否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在教育方面有自己的“悟性”,要有自己的信念,更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才会可能获取自己的幸福。

二、 良好的心理,获取幸福的支撑

今天的教师面试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担忧。如果我们想成为一个快乐的老师,我们必须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我们的工作。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读书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它不仅可摆脱烦恼,忘记忧愁,而且能帮助我们积累智慧,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我们要知道:“人要有追求,但不能强求”。我们需要坚持不懈地做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用超出自己能力的力量做事。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强迫学生去满足一些过分的要求。

否则,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更没有幸福可言。

三、伟大的人格,获取幸福的砝码

就我们的教师职业而言,职业幸福最重要的来源,必须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我们的真情,以及他们对我们的尊重、理解和感激。但要让学生感恩,就要学会感恩、关爱、尊重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需要我们培养自己的个性。

我们的人格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是一种长期的、不可察觉的影响。我们的人格的表现、言行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力、志向、才干的培养问题,没有教师个性对学生个性的直接影响,是不可能实际解决的。

”我们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跟学生交往最密切,因此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因此,我们伟大的人格成为我们成功和幸福的砝码。

教育处处充满智慧。让我们不断积累、学习、积累老师的智慧,独享老师的幸福!

智慧人生读后感 篇8

在这里我用一个日常司空见惯的事实对此真理加以解释。假如我们整个身体健康无恙,但只有一小处地方受伤或者作痛,那我们身体的整体健康并不会进入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注意力始终只集中在那疼痛的伤处。我们生活中的总体舒适感觉就会因这一小处伤痛而烟消云散。同样,尽管各样事情都按照我们的想法进行和发展,但只要有一件事情违反了我们的意愿——尽管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这一并不如意的事情就会进入我们的头脑;我们就会总是惦记着这一件事情,而不会想到其他更重要的、已经如我们所愿发生了的事情。在这两个例子里面,我们的意欲都受到了伤害。亚里士多德: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除了你自己嫌弃自己,没有人能伤害得了你。别人的看法只对他自己产生作用。谁要是听到别人背后说他的话,还有说话的那种语气,几乎每个人都会非常气愤。最后,我们要知道:甚至名誉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也只是间接而非直接的。当我们终于成功地摒弃了这一普遍的愚蠢做法,那我们内心的安宁和愉快就会令人置信地增加。同样,我们的举止和态度会变得更加自信、踏实,更加真实和自然。

从这些特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自身的影子,因为极端的例子往往最清晰地说明事情。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的忧心、烦恼、操劳、愤怒、恐惧都确实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有关。所有这些都和上述那些可怜的罪人的所作所为同样荒谬。我们的嫉妒和憎恨也大都出自同一根源。

读书能知道人性的弱点,否则被淹没于芸芸众生的愚蠢的看法中,过于看重别人的看法,悲喜寄托在些凡夫俗子身上,你的心就飘浮不定。

智慧人生读后感 篇9

智慧人生,难得糊涂

——读《糊涂学》有感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品读了由宋海峰主编的《糊涂学》,感受颇深。在当今社会,田园般宁静的生活已经结束,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喧闹而又躁动的世界,一个由五光十色的商品堆积起来的诱人的世界。正如书中所述:

“官场—宦海无边,如履薄冰;商场—金钱无情,犹如战争;情场—欲望无度,犹如游戏;文场—功名无量,犹如黑市。”竞争,迫使人们执着于这个变幻的世界,以求得个人的一片绿地,这或许是大多数正直人的初衷。于是,“或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以求八面威风;或聪明灵巧,攻于心计,以求四面颂歌。

”对于小人来说,目的是没有的,成功便是一切,于是以奸诈换取财富,以无耻换取官禄。由此可见,无论是哪个行业,都必须有一套个人生存法则来控制这个陌生而危险的世界。

人生短暂,糊涂难得!很难弄糊涂。这是一种智慧的生活。真正的人不会露脸。老子曾经这样说过:

“满齿不存,舌头犹在”。我是这样理解的:去处理具体事情,硬碰硬地做下去,是不行的,必要时也要装下“糊涂”,想出迂回的法子来,以柔软相克,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像电视剧中的济公那样,任人说他疯,笑他颠,而他本人毫不介意,照样酒肉穿肠过,**有不平**有我,专捡达观显贵“开刷”,专替穷苦人、弱者寻公道,我行我素,自得其乐。这种癫狂,半醉半醒,亦醉亦醒,也不失是一种“糊涂”。糊涂学的处世技巧中还有重要一点,那就是“藏巧于拙,用晦而明”。

一般来说,人都喜欢直厚,厌恶机巧,但有时为达到目标,没有机巧权变,又不可能,所以有时就必须要巧妙地运用“藏巧于拙,用晦而明”的处世方法。例如朱元璋,在当时群雄并峙的局势下,为了避免因崭露头角而被众人围之,便采取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赢得了时间与力量,在众人眼皮下暗渡陈仓,最后一并群雄当上皇帝。所以当我们面对现实的时候,要学大肚弥勒佛的笑容可掬,学济公的超然糊涂,更要学朱元璋的“藏巧于拙,用晦而明”。

在《糊涂学》看来,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尘世,而更在于超越尘世,达到与天地万物合一的境界。因而,它不沉醉于功名利禄,它大隐隐于市,以出世的心态对待这入世的生活,冷眼观潮,任潮起潮落,心比天高,看世间这风起云涌。对它来说,“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其实,人生在世,不在于金钱的多少,不在于地位的高低,不在于权势的大小,真正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奉献。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必须能够满足社会的某些需要。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那句话: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糊涂学是道家学说。它以自己独特的智慧拥抱生命,以自己固有的方法展现生命。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令人十分苦恼的事,如果无法自明自己,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去想,那样是很累的,也很浪费时间,此时学会等待与忍耐是最好的办法,否则就易玉石俱焚;有时候,人的欲望很高,我们不能盲目地被驱使。灵魂一旦被欲望侵蚀,就无法脱离凡人世界,而是被欲望吞噬。

只有降低欲望,在现实中追求人生目的,才会活得快乐。糊涂的修养需要快乐的心情,但快乐是我们一直忽视的最重要的价值。快乐是依人而定的。

有些人的心里总是充满热情。他们需要不断地体验生活,接受挑战。他们不会因为世界的目光而放弃,抹去生命的激情。我觉得这样的人生才精彩,才快乐。

细品《糊涂学》后,让我恍然大悟,格外清爽。它给人一种大智慧,大人生,使人完全用另一种眼光看待这个世界,获得一种从所未有的达观和从容。

宁静以致远,淡薄以明志;以不作为的态度对待有前途的事业。糊涂,方为大悟!

智慧人生读后感 篇10

最近入手了叔本华一套书,包括《关于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附录和补遗》(卷一卷二),其中《附录和补遗》里面的《人生的智慧》我是单独拿出来先阅读的,它是叔本华的代表作之一,既然单独阅读,那就单独写一下读后感。

《人生的智慧》阅读难度并不大,不像一般的哲学著作语句很晦涩,有很多专业术语。这一方面是叔本华写的好,能深入浅出,另一方面是韦启昌老师翻译的好。如果有朋友想读一下,建议也是看韦启昌老师翻译的这本,比较经典。

《人生的智慧》书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鸡汤文,确实,现在心灵鸡汤太多了,多的让人已经感到麻木,而《人生的智慧》不是鸡汤,没有浮夸的故事,是一本哲学书,并且它最大的优点是适合各个年龄段尤其适合年轻人和没有哲学理论基础的人读的书,毕竟大部分的哲学书语句都太过于晦涩,而本书很好的规避了这一点,这让它的受众群体范围扩大了很多。本书放弃了形而上和道德的审视角度,采用的完全是形而下的意义,教导我们如何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叔本华把人所处的世界分为两个部分,主体和客体。主体即作为人的部分,客体即作为外在事物和境遇的部分。他认为同一个外在事物或境遇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哪怕人们所处的环境相同,他们所生活的世界也是不同的,因为决定因素在于主体。他从“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财产等)、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名誉、地位和名声)”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并且指出决定我们幸福指数的是我们自身之内的原因,而不是自身之外。也就是说这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健康的身体加上健康的心灵),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幸福指数,其它的都是间接影响因素不起主要作用,因为最高级、最丰富多彩、持续最为长久的乐趣是精神思想上的乐趣,而非物质、名誉或其它。

针对人所拥有的财产,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属于人的天然的和迫切的需要,这类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让人痛苦,例如食品和食物;第二类是天然的但不是迫切的,那就是满足性欲的需要,要满足这类需要就已经相对困难一些;第三类则既不是天然的,也不是迫切的,那就是对奢侈、排场、铺张和辉煌的追求,这些需要没有止境,要满足这些需求亦是非常困难。叔本华认为一个人在拥有财产方面能否得到满足,并不由某一绝对数量的财产所决定,而是取决于某一相对数量,亦即由这个人所期待得到的财产和他已经实际拥有的财产之间的关系所决定。这一点很好理解,一万块钱给一个亿万富翁和一个月只有五千元薪水的工薪阶层带来的幸福指数明显不同。事实上,我们感到不满足的根源就在于我们不断试图推高我们的期望,但同时其它妨碍我们达成期望的条件因素却保持不变。因此,客观理性的给我们对于财产的愿望界定一个限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实中非常困难,因为财富犹如海水,喝得越多就越口渴。

我们所展现的表象,也就是我们的存在在他人心中的样子,通常都被我们过分看重,我们应该要抑制这一人性的弱点,尽量减低我们对待别人意见的敏感程度,无论是受到这些意见的奉承还是伤害,都应如此,因为这两者其实是悬挂在同一根线上,否则,我们就只能成为别人看法和意见的奴隶。因此,正确评估自身的价值和看待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我们的幸福大有裨益。只有当别人的看法对某事某物产生了影响,并因此会使我们的自身改变的时候,别人的这些看法才是值得我们考虑的。每个人首先并确实是活在自身的皮囊里,而不是活在他人的见解之中,一个真正珍视自己价值的人面对侮辱、诋毁都会淡然处之。

叔本华是现代哲学史上的一位宗师级的哲学家,尼采称他为“我的伟大哲学老师“,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如今我确信叔本华是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他的悲观主义哲学并不代表他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他只是把世界的真相剥离出来指给我们看,指导我们怎么去规避人生的痛苦和无聊,幸福的过完这一生。肉眼可见的一切都作为可见性而存在,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可见性,而只有意志才是世界的现实。痛苦才是人生的本质,在叔本华看来,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读懂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就能感觉到他的思想其实是透过“悲观”的表象去“乐观”的看待这个世界,既然注定会遇到痛苦的事情,明白了所有该发生的事情必然发生,那么积极的接受这一切,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不失为一种更好的方式。尼采说:“凡是不能消灭我的,必使我更强大”这句话,用在这里刚刚好。

以此,纪念《人生的智慧》第一遍阅读。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fanwen/88734.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