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2024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推荐十二篇)。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1

第一本看完后想收藏英文原版的书。

刚翻开时就看到了那句话“如果你正巧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能否为我吻她,我欠她的实在太多了。”扉页第一句话并不是这句原话,这句话是摘自汉芙写给朋友的信的最后一句,比起扉页那句少了些华丽,却多了很多的诚恳。起初是不理解这句话的,因为我并没有觉得海莲.汉芙欠了谁什么,一直没能去伦敦是遗憾,而不是亏欠。但看完后似乎理解了一些,大概是太爱了,爱这间古老的旧书店,爱书店里的这些人,所以觉得怎么做都不够,况且他们之间还差了期盼良久的一面之约呢。

我其实并不喜欢把海莲和弗兰克的感情称为爱情,在我看来,比爱情更难得的是惺惺相惜的懂得,纯粹又深邃。读完整本书我也一直认为他们之间就是知己,不是爱情,弗兰克的妻子会嫉妒海莲与自己的丈夫彼此惺惺相惜也实属正常。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难道不比爱情更宽广。

既愿意交付自己进入别人的世界也愿意容纳别人让别人进入自己的世界真的是很难得的事情,家长里短中全是脉脉温情呢。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2

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2000字:

你如果爱书,如果怀念写信的岁月,那么请你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查令十字街84号》。“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他良多……”这是海莲最后一封寄往伦敦的信中的最后一句话。

这本书是由一百多封书信组成的一场奇遇。在1949—1969这二十年,在伦敦和纽约之间的时光里,弗兰克与海莲之间的真诚、温馨、热切在书中晕染开来。

从前慢,车马邮件真的很慢,书信隔了整个大西洋真的很远,把手写的信件装入信封,填了地址、贴上邮票,旷日费时投递的书信却具有无可磨灭的魔力——对寄件人、收信者双方皆然。

想起来我小的时候,八十年代通讯极不发达,班里有外地转来的同学经常会收到外地的来信,那种场景令我也有多期待,期待我也能有这种纸张赋予文字的等待和惊喜,尤其羡慕的是外面世界带来的新奇的信息。再后来中学毕业,同学们各自分开,我一一嘱咐几位好友一定记得常写信呦。之后,我们各自用书信传递相互之间的消息:新学校的老师谁最帅,新同学里有的文笔超好,有的体育成绩很棒,班长的特点似乎都一样,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尤其是遇到一些生活学习中的小烦恼就会给最要好的闺蜜写信倾诉,在信寄出去的那一刻就开始计算什么时间她能收到,什么时间给我写回信,什么时间我能收到回信。还经常会在信封里放一张写满人生哲理的“芝麻卡”,过节时再加一张明信片......我一直收藏了很多别人写给我的书信,有情书也有课上传过的小纸条,甚或还有绝交信。当我翻开它们时,脑海中会回想起收到信的那一刻,这时候它们不再是一封简单的信,而是一份年少时光的回忆。真是纸短情长啊,诉不完当时年少!

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缩短了天涯海角的距离,因网络而存在的各种的社交软件,已经对书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今谁又会有空在千里之外写一封信,或是一张明信片给你呢?告诉你让你有一种等待的感觉呢?

《查令十字街84号》情节朴实,像生活一样平平淡淡,但是当你细细地去品味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它的真实,它的生活化——它里面带着些西式的小幽默,但并不俗气;它的内容中不乏抱怨,但并不讨厌;海莲有时还会因迟迟等不到书,大呼弗兰克是大懒虫、或者是“快,别老坐着,起身帮我找书!”;甚至有时候会无缘无故的因为书里的内容向弗兰克大发脾气,却又突然柔弱地向他抱歉......这多样的情感和话语,让她的形象更加生动,仿佛她会跃然于纸上穿越时空来到我们面前。我也仿佛看到,每次收到海莲的来信,这位优雅的英伦绅士弗兰克拿着信嘴角上扬露出微笑的样子。

最令人感动的是海莲·汉芙的善良,在他们物资短缺时不断的向书店寄送鸡蛋、火腿等食物,并由此和店员,弗兰克家人结下的深厚的友谊。1950年的圣诞节,海莲依然寄去了书店员工人人有份的罐头,书店的一个姑娘塞西莉给她回信说:“你寄来的圣诞节罐头,我们严格地实施管制囤积,以等他(塞西莉的丈夫)休假回家时再全家一起享用。”并且教海莲“约克郡布丁”的做法,海莲给当地朋友形容成“一笼高高鼓起、松软细致、入口即化的特大号烤饼”,看到这里,我的心也跟着这烤饼融化了。1953年9月,塞西莉写信给海莲,不许她再寄东西,“今年圣诞节可千万不许再寄礼物来。所有的东西都已经不用配给了,稍好一点的店里头也能买到丝袜。”他们都希望她把钱攒下来用做来英国的路费,亲自来看看他们......

日子就这么在恬淡中一天天继续,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虽然海莲赴英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但他们的情谊仍在继续,不过渐渐地也难免会感受到岁月的流逝,然后在信中互道一句:我们都仍健在。

直到书店秘书1969年初写给海莲告知弗朗克死讯的信时,那个帮海莲找书找了二十年并在两个月前还在给海莲的信中说“我们依然健在,手脚灵光”的弗朗克,说不在就不在了......我似乎能隔着时空看到海莲失声痛哭的样子,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弗兰克成为了海莲心中永远的怀恋,更是柔软了每一位读者的心,带给每位读者一场华丽的邂逅。如今,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店已消失,但我相信,这个故事,这种心情,这份怀恋,将会长长久久地被爱书人所铭记。

这个8月,一场《查令十字街84号》的阅读旅行在席殊书屋穿行……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3

《查令十字街84号》海莲•汉芙

扉页上写着:

---纪念FPD---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知道这本书,原由是《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但电影还未看。

从1949年的一个秋天,一直到1969年,这二十年,一段缘,一段书缘。我,能否解读成为一段情缘?

作者海莲是一个剧作家,由于书资匮乏,她从纽约写信至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二手书店购书。FPD是这家二手书店的主管,负责低价淘书以及帮顾客选书寄书。顾客和店主用书信一来一往便开始了一段近二十年的未解之缘。当二十年后海莲得知FPD重病去世,让她心痛不已,因为她无限向往的查令十字街84号二十年来未曾踏足过。二十年后海莲亲自探望此时那里物非人亦非,书店破败不堪,曾经的店员已分崩离析不知去向,一副残败的景象。海莲看到这样的画面何等心痛啊。

书最有趣也是最吸引我的部分是,海莲的达观,以及她话语间自带的那种有趣的气息,据了解,译者也是尽最大的力气靠近作者的语境。

书的最后几页写,作者海莲终生未嫁。不管海莲婚嫁与否,都希望她生命中有那个爱她如至宝一样的男人。

还想写一些有关“缘”这个字相关的事情,发现我竟然也没有什么能写的,就这样吧。其实这本书读完感触还是很深的,就是好多感觉都没办法说明白。继续读下一本,并陆续把七八月份读的将近十本书的书评都吭哧吭哧写一点。我发现,想和写还是有区别的,必须要写。想的时候是空洞的,写则是表达,表达的时候内心希望是清晰准确的,所以还会去回顾或者思考,这样就有新的东西产生了,好奇妙的。

嗯。就酱紫~~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4

如果不是看过电影《不二情书》(允许我忽略它的全名,因为它跟北京遇上西雅图根本不搭嘎),我是不会被这本书吸引的。查令十字街84号这个地名,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如果不是这本书,或许它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地名而已。吸引我饶有兴趣读它的最初原因是海莲幽默而俏皮的语言。海莲率直,而弗兰克近乎古板,这两个人的交流让我觉得好笑,也让我觉得有点着急,直犯嘀咕这个弗兰克怎么这么见外,还不把海莲当朋友啊?后来直率的海莲果真比我还不爽,嘲讽了一番后,弗兰克终于撕掉了英国绅士的面具,从毕恭毕敬地称呼海莲女士到后面称呼她亲爱的海莲。没想到的是两人的通信从1949年一直持续到1969年,二十年的时光,从两人通信到六人通信,从单纯的买书到赠予物资。也许海莲在现实中不过是个沉溺于书的老姑娘,但用文字表达的海莲简直太有人格魅力!看完书后也很汗颜,海莲看书的方式让我汗颜,她说她从不买一本没看过的书,也会把看过不值得看的书扔掉,还会反复看好书。而我就是她鄙夷的囫囵吞枣看书的一族,所以看完一本要赶紧记录点收获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5

聂鲁达在信里如此写到:“用写信的方式告别,免得我们相互对着流泪。”却不知,有多少见字如面的信笺,在斑斑泪痕里面目全非。

写信在这个即时通讯工具花样百出的年代,或许已经成为了某种过于文艺的象征。有时候,我们在橱窗里为明星片驻足,却不在舍得花时间写一页信纸,期待收信人抚平折痕的心境。而明信片,大都不过是到此一游的形象代言。可还有人会在信里写,“见字如面”,一诉离情?

两三个小时读完了这本以xx书信往来为主体的书,很感慨和唏嘘,他们从最开始相识的时候,书信的文字还很拘谨,后来海莲越来越随意,以至于会说出:“大懒虫,别呆在屋子里无所事事了,赶快给我找书去!”这样只有相识多年的老友才能说出来的调侃话语。

最初相识的时候也是书信往来最平凡的时候,那时几乎一个月互相会有两三封的书信,但后来越来越少,有时几乎半年多才互通一次书信,文字的气息也随着年龄的老去亦或是太过熟悉,变得关怀更多一些。虽然相识xx却从未见过面,也许这是海莲最大的遗憾,随着弗兰基的去世,还有时代的变迁,这家书店终于没有坚持下去,故事的华美落幕,我合起了书,但情感仍肆意流淌。多么想去看看老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那家旧书店啊;又多么想沿着老街去听听海莲小姐和弗兰克之间的故事啊。

时光不老,记忆不去。这世间,陨落的是生命、是街角的那家旧书店,永恒的却是流淌在书籍中的一花一木、更是书信中那份难以割舍的情缘。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6

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爱书人圣经",只是这个赞誉就可以让很多人对他产生兴趣了吧。再加上影视作品的渲染。"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关于遗憾的深情告白的话语。这些都使我对这本书怀着强烈的好奇与期待。终于我在这个晚上将他轻轻合上。

很多人将他作为爱情来解读,着实浪漫,但我只想就事论事的羡慕他们奇妙的遇见与遥远的'相伴,茫茫人海世界大到世界地图上连最小的一个点都不能施舍给我们可能终其一生想到达的一个藏着十分挂念的人的小屋。可是人们之间建立的联结是多么神奇,跨越日升月落,大河山川,你能知道我在思念你,而你的问候也乘着细雨清风环绕我平凡的岁月。

每个人都孤独,查令十字街84号,如海莲所说“你是唯一个了解我的人了”那个人就住在哪里。我们期待,并让自己相信,然后坚信。这大概就是我们对其怀有美好憧憬的最大原因吧。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7

初次捧起这本书,蓝白相间的封面格外清晰,一张简易且略带模糊的图片印在正中,充满了年代感和文艺气息,我想这该是符合作者往常写作剧本时的独特品味,而对于阅读完整本书的读者们来说,这样的设计别具一格且充满画面感和故事带入感,而内容上,作者用书信独白来阐述和描绘故事,更是本书的另一精彩看点。

我带着些许疑问,开启这场书海之旅。我起初对于查令十字街84号这个地方仅仅局限于认为只是一个为海芙小姐提供精良书籍的地方,能够提供精神粮食的地方,并未被吸引,但从整个写作的背景来看,美国和英国之间的故事,国家之间的战士和政治历来都会和本国人民息息相关,永远也摆脱不了现实下枪林弹雨和冷热交替的残酷。但从1949年10月的第一封信到1969年4月最后一封信,主人公海芙小姐与查令十字街84号一家书店的各工作人员之间的这根情感纽带,整整坚持了20年之久,从一个普通购书者(简单书信的往来)到相互帮助的好心人(实际利益上的相互关切)再到已深念心底的陌生人角色,都是背后最走心的相互对待。也正是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才会有如此难得且值得珍惜的情感,然我们也不难想象,最后的结局注定是充满遗憾的,一直到书店里的工作人员相继离开、到其他的人的去世(因战争或饥饿或疾病),弗兰克和他的同伴们始终未能见到海芙小姐,最终也只是一个留在脑海、从书信中想象的美好人物形象。

反倒如果最终作者将结束改为偏美好的氛围,我倒觉得与自身也与现实情境不符,相对比较不合理,也就没什么值得读者们思考和总结的地方了。最后一封信里说道:即便人都离开了,可书店还在,永远在那里,作者依旧可以回味这份美好的记忆,从心底,就像最初的那份善意永远埋藏在心底,美好如初。

读完整本书,让我最感动当属海芙小姐与查令十字街84号工作人员之间20年之久写的书信往来到最后的彼此相互取暖的真切情感,我在想在那个战争且充满愤恨的年代,怎么会有人能做到如此般将心比心,真切往来,将自我心中善意给予到那么多人,并不带有任何目的性,而至始至终用行动在证明他们的善意,这个时代下仿佛其它人性的光辉不受任何负能量所影响,人们进行着他们最本真的行为和使命。本书让发印象最深刻一句话,她写道:“你们若恰好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带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看完整本书我才明白,亏欠二字属实,情感上的亏欠是致命的、不好受的,对于未能见到查令十字街的伙伴们永远是遗憾的,对于只能用书信来表达情感永远是无奈的,对于无法弗兰克等人在心里永远的情感累积到最后消散,是痛苦的。这句话深深表达出了作者对于他们个人的深深思念以及情感的亏欠与内疚之情,也反映出作者对于这个时代无限的感慨与悲哀。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8

终于看完了,也看了一些相关的介绍。整个过程,断断续续的,有时候看几页就放下,过几天又翻一翻,开始的时候,觉得很淡,很素,就是一些日常生活的记录,但是慢慢的看下去,慢慢的觉得精彩起来,这种精彩,不是故事性的,而是觉得开始有味道了,也许这就是时间的力量,时间把价值累积起来,赋予了无数倍的加持。

她是不幸的,生活不太好,一生独行,有时候还挺拮据的。但她也是幸运的,有书籍为伴,精神无比富足。更幸运的是,因书结缘,认识一个心灵的伴侣,有一个懂自己的人,何其之幸。

这样一个活泼灵动的精灵,让我想起沈复的浮生六记里的陈芸,但陈芸的一生,感觉却是充满幸福和爱的。

也许,她一直想去英国,只是一直没在最好的状态,把这次旅行看得太重,想在自己最好的时候,完成心愿,所以总是因故拖延。只是岁月流逝,有时候觉得总有机会去做的事,突然就没机会了,再去的时候,已是物是人非。

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努力去实现吧,虽然不完美,至少不会有那么多遗憾。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9

那天看完《北京遇上西雅图2》后,脑子里充斥的全部都是“查令十字街84号”我想迫不及待的了解在那里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海莲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女子?那个与她书信20年的人又是谁?

刚刚读完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的那晚,我几乎一夜没睡,我激动、兴奋又夹杂着伤感、忐忑。总之那心情实在太复杂了,我想这感觉应该只有读过这本书的人才能体会。

我应该算是个怀旧的人吧,尤其对于“邮寄”这件事,情有独钟。好友出去旅行都会记得寄张明信片给我。而我也会把这些明信片都好好珍藏起来。看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小卡片,仿佛自己也随它们经历了一段奇妙的旅程。明信片偶尔还会写一写,但是说到写信,确是多年未曾提笔了。

如今,在很多人看来,写信甚至变成一种另类的行为,让我十分费解。如果此刻有个男孩以写信的方式向我表白,无论喜欢与否我都会万分感激,并好好将之珍藏。毕竟在这样一个人人wechat的世界里,能有一个人愿意放下手中的手机,拿出纸笔,在上面书写文字,并且所有的内容都只关乎于你,这难道不值得欣喜和感激吗?

正如本书的译者陈建铭所说“其中的奥义便在于“距离”——或者说是“等待”等待对方的信件寄达;也等待自己的信件送达对方手中。”这微妙的时间差,让等待都变成一件美好的事。

从1949到1969年,二十年的光景,住在纽约的女剧作家海莲与远在英国“马克思与科恩书店”的经理弗兰克及其家人以及全体职员一直通过书信去维系着一份美好的情谊。尽管海莲的朋友都先后造访了“她的书店”,最令人遗憾的反倒是海莲本人从未踏上过那片让她魂牵梦绕的土地。直至1968年弗兰克生病去世,也能未能见他一面。海莲的一生是贫穷的,但她的精神城堡确是那样的充实,完美。就像E。B怀特所说“对我来说,一件尚未实现的事,就是我有生之年最大的鞭策。”查令十字街84号,是她终究未能实现的遗憾,“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待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拜海莲所赐,“查令十字街84号”几乎快要与伦敦市的另一个地址“贝克街221号B座”齐名了。不得不承认,我从查令十字街开始爱上了伦敦这座城市,有生之年,我定要亲自去看看这片令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10

读《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2000字:

这本书读起来确实让人手不释卷,一顿饭的功夫就看完了。字里行间有让人口齿噙香之感。 我喜欢强调地标的文学作品,因为一个人,一个故事而喜欢一个地方,特别有仪式感。比如贝克221B,当然还有查令十字街84号。有时候,走进一个地方,就等于走进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结界。

3月份我和洋洋去了日本,他的结界是镰仓高校前站。他站在江之电的列车道口前,面朝大海,我站在他背后替他拍照,牢牢记住对象的嘱托“一定要在江之电进来三分之一的时候拍照”。四周都是前来“朝圣”的中国游客,我专注拍照,看不清他们的表情。就算看到了,也无法确切描绘他们的心情。那一刻,他们都沉浸在只属于自己的回忆中。

于我,重要的地标是西湖区留和路299号。在同学间还在用信件交流感情的时候,我在信封上写过无数次留和路299号。工作以后偶尔回母校惺惺作态怀念青春,从30岁到16岁,似乎只是一趟公交车的路程。只要经过留和路北口,我就会本能的低声提醒自己,要在上埠下车,不然就会坐过站,下车后往前走几步再过斑马线,然后跨门仿佛是结界一般的校门,门口是铜制的门牌号码,留和路299号。然后一个闪回,flashback,yesterday once more。身边是英气勃勃少年,踩着点上课,说着一两句脏话假装自己是大人。

yesterday,yesterday,仿佛就在昨日。

只是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只有梦里才不身是客,来者犹可追。

书中海莲有抱怨到,现代人用语不够规范。其实何止是英语有这样的问题。可能我是学语言的,又沾着点历史。对这方面倒是十分淡定佛系。语言的消失,发展,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想得豁达些,以往十里不同音,现在地球越来越“小”,人类甚至能窥见黑洞。世界在保持差异的基础上,慢慢趋同化。刚好昨天还和小伙伴说过方言消失的问题。只要还有人在说,有人在用,他就不会死。像《灵魂摆渡》里的山神,只要还有一个人信仰着供奉着,神就不会死。

anyway不扯这些有的没的。这段只是意识流作祟引发的一个小想法。

还是说一下文字的魅力和笔友吧。

没有因为文字爱上一个人的经验,不过确实因为文字对一些人产生好奇感和亲近感。比起外貌,喜欢一个人的文字而喜欢的那个人会更走心呀。毕竟一个是外表美,一个是心灵美么。呵呵呵呵。

文字是人的一部分,也是作者美化自己的一部分。我经常用文字记录生活,有时候谈谈最近的想法,或者批判一些事情,在这过程中很难客观的去用文字批判自己。

内心的黑暗,被自己无意识的屏蔽,变成某种“褒义”和积极向上的伪装。当我嫉妒的时候,我会写,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魅力,我们要发现自己的魅力。当我不自信的时候,我害怕别人看轻自己的时候,也会有点“好为人师”展示出自己懂挺多的,希望大家快点发现我这个宝藏少女。不过最近我的微博上,总是一些没有营养的自拍啊,碎碎念啊,被我总结为,这个阶段是“自信而快乐的仙女”。哈哈哈……文字这种东西,还真的需要做深度阅读理解的呀~~

我没有笔友,不过有因为文字认识的朋友,在bbs上觉得她写得小作文真好。想要认识她,和她成为好朋友,于是发了站内信,加了QQ,后来她去搞歌词创作,我们又一起组网上乐团唱歌。

上学的时候,不是老师会让作文写得好的同学念么?我也因为这个环节,对好几个同学“另眼相看”。如果深感共鸣,我依旧会有那种,我好想好想和她成为朋友的冲动。

看,文字那么重要!

希望自己保持阅读,保持写作。保持对自己的真诚而不是美化。内心单纯而丰富,和周围的小伙伴一起变得更好!因为最近看到的鸡汤是,一个人优秀很正常,帮助身边的人一起优秀就能成大事(挣大钱)。我可太想发财了呀~

因为不知道怎么结尾,所以就套用学生作文的呼吁式,希望看着不奇怪。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11

我知道这只是海莲在英国的日记,虽然书名还算贴切,实际上算旅游日记。我手上有英国版的《查令十字街84号》,英国版在书后附上了海莲的日记。一开始,《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刚刚出版的时候,我根本不打算买的。

可是,我不能阅读英语书。就像收集游戏手办一样,这本书在8月份到我手上。我其实对英国文化不够了解,其中好多地名和人名对我来讲都很陌生。

没想到打开书,对海莲的兴趣很快超过了其他理性因素。海莲太有趣了,我看到一个真的、好不做作的海莲。她在英国的那段时间也许是她最快乐的时光吧!海莲一生热爱英国文学,可她一直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作家,直到《查令十字街84号》出版才有机会踏上英国。如果弗兰克还活着,故事又会怎么样呢?海莲此行见到了弗兰克的夫人和女儿,书店店主的儿子,还去了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也算不虚此行。

前几年的《北京遇上西雅图2》和第一部没啥关系,完全是蹭第一部的热度,我却爱极了它,只因为这部电影是由《查令十字街84号》贯穿全片。

因此,手上这本“重返”也不算讨厌。只是啊,书腰上的“《查令十字街84号》续作”不知道让这本书挨多少骂。读过的人当然知道《查令十字街84号》没有续作,弗兰克死后不久,马克与科恩书店就倒闭了,海莲再也没办法和马克与科恩书店联系。总觉得有人会因为这该死的腰封而骂书。哎,营销啊。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12

一座由书搭建起来的桥梁,一段互相温暖的时光,一段跨越国度的感情,只关书籍,无关风月。

我觉得书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和书有关的故事都是温暖而美好的故事,尽管这本书篇幅很短,而且大部分内容都是讲书的内容和装帧,甚至里面提及的人物和书籍,我们都不认识,不了解,可是依然不影响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感动。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了,海莲是个穷作家,可是那么穷的她也要省钱买喜欢的书,也会在得知英国物资匮乏的情况,给那边的朋友们不断提供物资。这样的契机成就了一帮人的越洋友谊。短短的篇幅里,我们看到了海莲的善良可爱真性情,弗兰克的认真负责绅士风度,还有书店人员以及弗兰克家人邻居(老太太)的感恩之心。

很多人在讨论海莲和弗兰克之间是否存在爱情。如果他们是身边的那个人,那他们必然是要被对方吸引,毕竟,最懂自己的人是对方,与对方滋生一段恋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现实是他们存在于遥远的地方,存在薄薄的信笺里面,或许这样更好,距离产生的美感更难以消弭。在遥远的地方,十几年如一日,有一个如此关心自己的人,有一个如此懂自己的人,有一个让自己心怀期待的人,也是件甚好的事。最遗憾的是英伦之旅,终究未成行。我们以为总一天可以去的地方,总有一天可以见的人,就在这样一天一天的拖延里,或许就失去了要去的意义和要见的人。

最后,特别说一下翻译,翻得极好,语言生动活泼,读起来非常舒服顺畅。而且尤其接地气,符合国人说话阅读习惯。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fanwen/80772.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