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反脆弱读后感

2024-05-07 反脆弱读后感

反脆弱读后感(热门14篇)。

当我们在读书时,每个人获得的读后感都是不同的,读作者的作品会让人忍不住进行思考。在写作品读后感时我们可以使用哪些方法?今天泡泡演讲稿编辑为大家带来了一篇与“反脆弱读后感”相关的文章。

反脆弱读后感 篇1

被同龄人抛弃的我们,如何反脆弱

01

每当媒体宣扬我们被同龄人抛弃了,我就感到不舒服,感到自己被强行贴了失败者标签。是的,我没有年薪百万,也遇到了职场天花板,对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也会焦虑…但是这一切不代表我没有认真地生活。

我欣赏别人的优秀,也肯定自己的价值。

和很多普通人一样,上学时勤奋读书,进入社会之后规规矩矩地工作,没有想过对社会做多大贡献,但是绝不占人便宜、故意伤害他人。常年保持BMI18.6,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穿衣风格,记录金钱使用,学习理财知识。我爱我的生活,生活有时候让我觉得沮丧,但是我依然热爱她。

02

还是孩童的时候,我就盼望着长大,盼望着可以像大人一样说话做事;念大学的时候,盼望着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工作的时候,盼望着财务自由。当我们以成长的角度看待未来,总是处于焦虑之中,盼望着那些当下得不到的东西。当面对突然发生的事情,如果没有明显的好处,我们会有压力,不知所措。

然而,压力、焦虑并不全然是坏事。

《反脆弱》告诉我们,只要以一定程度为限,人体可以从压力源的刺激中受益(变得更为强壮)。比如,定期给骨骼施以一定的压力则有益于骨密度的上升,这一机制被命名为沃尔夫定律。

小剂量的有害物质实际上会有利于机体健康,起到药物的治疗作用。一点点的危害,只要不是很多,只会造福于机体,使其成为更好的整体,因为它会触发一些过度反应。这就是药理学家所说的“毒物兴奋效应”。

“在严重的病理情况下,病人确实需要服药。但是,人的情绪、悲伤,突如其来的焦虑,实际上是智慧的第二来源——甚至是第一来源。”

如果不是职场不顺利,我很可能就满足于体制内的生活,不会像现在一样每天学习英语,每天阅读,每周健身,每月写读书笔记。

进化让我们得以走到了今天。有些事情没有很明显的逻辑,或者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其中的逻辑,但是并不代表它的发生就没有缘由,很可能就是进化让它得以发生。有些经验“不是靠任何逻辑推理过程中得来的,而是在与逆境和麻烦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我们可以凭借从灾难中获得的经验做出最佳选择。这本书告诉我们要重视历史,对自己的过去应当珍惜,这是我们走到今天的源头;对未知保持敬畏,因为即使不知道将会怎样,我们现在也要做好各种准备,以便从中最大限度的受益。

03

从随机事件(或一定冲击)中获得的有利结果大于不利结果的就是反脆弱的,反之则是脆弱的。

成功和失败都是中性词,只是向我们传递一种信息。就像爱迪生曾说过一句名言:“我没有失败过,我只是发现了一千种行不通的方法。”

反脆弱性要求我们让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只需要减少极端不利因素的侵害(情绪伤害),也就是做好最坏的打算,要设法自己在错误的情况下也不会受到伤害;而不是改善中间因素。就好像投资理财,首先留存好一定比例的储蓄和保险,剩余的部分再拿去投资,最坏的结果是全都亏本,但是也不至于会影响生活。而且,只要坚持分散投资,貌似还没有人在股市中投的钱全亏掉的吧。

在职场中当被拒绝、被否定,以前的我常常会自我贬低、自我怀疑、自我打击,过得很不开心;而现在的我则会反思,哪里有不足,哪里需要改进,会发现事实是做得不体面的人有时候就是指责我的人。想开了之后不会再投入过多情绪,情绪无益于解决问题,面对过分的指责,我学会了就事论事、据理力争。情绪的稳定是反脆弱的重要表现。

恐龙很早就消失了,人类在地球上只有300多万年的生活史,而蟑螂已经生活了3.2亿年。有时候往往不是最聪明、最强大的存活下来,而是那些懂得适应变化的才是真正反脆弱的。

反脆弱读后感 篇2

【读书心得】《反脆弱》读后感

【读书心得】《反脆弱》读后感

当陈慧博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他被“反脆弱”的概念所吸引。他只听说过脆弱,没有听说过脆弱,但不明白反脆弱的真正涵义。

大体来说,反脆弱指的是能够在突如其来的变化中获取收益,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玻璃杯放到桌子上,当摔到地上的时候,它会瞬间破碎,玻璃是脆弱的;如果一个杯子,被摔到地上后不仅没有破碎,反而变成两个漂亮的杯子,这就是反脆弱的。

文中提到的概念是风会熄灭蜡烛,使火燃烧得越来越多,这将引导我们思考一个概念。

对于不确定的事物,如何使用他们,而不是避免他们,世界上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总是存在的,人们总是倾向于有安全感和确定性,这是一种典型的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有其深刻的合理性,因为作为一种“从众心理”,大多数时候都倾向于寻求安全感。

然而,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迫使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一问题。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杠铃策略,即分散自己的投资,即永远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事物只有两个维度,长与短,光明与黑暗,脆弱与不脆弱。为什么会有一个第三维度-反脆弱?汪静波在文思静语中把这个归结为生命体的灵性介入是有一定道理的,生命体面对完整与破碎之外还有第三种选择生长,即我们会在冲击中不断学习,在错误中不断进步,我们不断的生长,**就是外界不停的冲击以及自我不停的反思,这也就是我们每个人期望得到并掌握到的——如何才能在不确定性中成长。

可以说,世界的本质是不确定的,确定性只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中。对确定性的追求依赖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这就要求我们经常反思。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值得花费时间去担心和**黑天鹅的降临;相反,任何一次的挫折,我们都要认真面对,没有疼痛,就不会有记忆,利用所有的机会去反思,时刻知道自己要什么?有什么?需要放弃什么?顺势而为。

反脆弱读后感 篇3

金句:

一、未来包含在过去之中,没有过去的人就没有未来。

二、当你脆弱的时候,你往往倾向于墨守成规,尽量减少变化。相反,如果你想做出改变,并且不关心未来的结果,那么你就具有反脆弱性。

三、简单并非那么容易达到。你必须努力理顺你的思维,才能使其简单明了。

四、只有真正相信的人,才能避免最终自相矛盾。

感悟:

1、世上充满很多不可预测的、不可控的随机事件,由此带来越来越多的变化,整个体系变得脆弱,所以我们要有反脆弱性。

2、反脆弱性的精髓是在不确定性中获利。事物发展的方向有两个,学会找到不同方向所能得到的收益,即寻找事物的不对称性。

3、整个事物发展具有层级性,个体的脆弱性反而会增加系统的反脆弱性,所以学会看到坏事情发生的好处,以及好事情发生不一定都是好的。

4、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变化保有足够的好奇感,做随机漫步型的人,首先欢迎不确定性,并从中获益。

对事情的发生作出更加夸张的预测,然后再对当下事件一笑置之。

? 辅助措施而非作为替代者去改变固有行为。

锻炼全局思考的能力,当发生多种状况时事情会怎样发展,应该做什么因对措施。

我非常看重这个非对称性的点,做投资也一样,如果风险预期足够小,而受益足够大,则可以抓住这个不对称的机会进行投资。

6、拥有反脆弱性强的投资者,不是不会失败,而是看事情的思维会好很多,我赚了当然好啦;我亏了,从事情的源头入手,分析亏损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提醒以后不再犯错误,从中受益,这样的结果也是好的。

7、当市场充满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时,不要去定义市场有什么确定性,享受不确定性带来的未知感,努力寻找市场的不对称性才是最重要的。

反脆弱读后感 篇4

《反脆弱》对它的评价两极分化,好的有认为它让人茅塞顿开,坏的有认为它一派胡言。看前几章时我觉得本书的论点仅是“杀不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后来果然是我太年轻,书里涉及到方方面面,大概是我知识面太窄,经常看着看着就被术语搞断片了。当然里面被提及最多的是经济学方面的例子,因而经济学家中了无数枪。

作者谈到了波动性,由事物对波动的反应划分成三种类别,受外来波动或冲击后受到损害的具有脆弱性;没有损害也没有得益的具有坚韧性;而会因波动冲击受益的具有反脆弱性。反脆弱性并不难理解,作者举了个栗子是某人经受多种不致命剂量毒药的侵袭后反而百毒不侵。但反脆弱性并不在每个层面上都一样,整体的反脆弱性可以建立在个体的脆弱性上,比如说每次空难事故发生后对原因的分析以及事后的改进都能对航空技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样的反脆弱性建立的前提是个体之间关联性不大,而类似银行系统容易牵一发动全身的领域反脆弱性则较弱,个体的崩溃会导致连锁反应。

还提到了杠杆策略:做安全的操作同时做最大的投机。这主要利用了收益和成本曲线的不对称性,过了某个点收益就会得到爆发性的增长,不过一般需要碰上黑天鹅事件。

过度反应机制可以让人在有些许背景噪声的地方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比如说工作时或睡觉前听一下白噪声音乐能让人更容易沉静下来,就像身体对抗这些噪声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

从失败或反击中获得的信息一般尤为有用,就像题海战术中做错的题更能让人发现解题思路中的缺陷。而当你对某事作出批评时,从对方对批评的反击中可以验证一些判断,从而更好地理顺思路。

书中还讨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例如高等教育水平与国家兴盛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国家繁荣。但作者持相反观点,他举了个瑞士的栗子,瑞士的成功除了因为国家规模小容易实行城邦式管理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其高等教育水平相比其他富裕国家低,它的系统,例如银行系统,都是基于学徒模式,更接近职业培训而不是理论学习,也就是基于工艺和技术诀窍而非书上知识。放到中国来说大概就是所谓白领和蓝领的区别,高校扩招导致产生了大量过剩的毕业生,当其接受的教育模式与实际生产状况脱钩时便完成不了对接,情况进一步加剧就形成了现今所谓的脑力倒挂时代。

书中还讨论了医源性损伤,顾名思义,是指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造成的伤害。诸如手术时剪错肠子,纱布棉花还留在体内就缝合伤口,这些无疑是医源性损伤的典型例子。“但是,当你因一种无中生有或杜撰出来的精神疾病,比如说多动症、抑郁症等,给孩子用药,而不是打开桎梏他们的枷锁时,其长期的危害是不可想象的。”作者提出了这个有趣的观点,即某些疾病是杜撰出来的。比如说多动症和抑郁症这些涉及个人习惯和生活情绪状态的病,究竟算不算病?习惯可以更改,情绪可以调节,那这样的方式算不算治疗?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有很多早已存在的东西被重新发现,但也有人会借科学的名义创造一些概念牟取暴利。

有科学家认为拖延是一种症,需要纠正或治愈,作者却认为拖延是我们自然防御的本能,直到身体告诉自己已经准备好了,而且这种方式导致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坏的。比如写作时等待灵感,然后一气呵成。

以前对鲁迅那句“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中表达的情怀甚是欣赏,但现在看来,与远方的人们相关的信息大多是噪音,加上现在媒体中各种标题党,他们知道受众爱看什么,但爱看的东西并没什么卵用。掉进噪声的海洋里容易迷失方向,接受的噪声越多也就越浮躁。作者提出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是只看重大数据或条件的变化,而忽略小的变化。

关于不对称好坏的判断作者提供了一个例子,如果给你一笔财富并不能带来很大的利益,但是失去同等的财富则会带来更大的伤害,那你就处于一个不好的不对称中,因为你很脆弱。

反脆弱读后感 篇5

今天来写《反脆弱》这本书的读后感。

他也是《黑天鹅》作者塔勒布重磅新作~

众所周知“黑天鹅事件”是说人生里边的意外,我认为用美国生活典故一个梗“火鸡”比较恰当:火鸡️一直过着平安平稳,感激地生活,感激每一次农场主到来喂饭,但是!最后一次农场主出来的时候我们知道是要他全部要吐出来,要吃了它杀了他拿他的肉卖钱。

这个梗就是要告诉我们,不要做生活中的火鸡,“当一个事情如果会让你损失你人生的100%那么哪怕那是1%的概率,都是一个巨大的概率。”如何避免如何解决,就是要让自己去反脆弱。

️那么我们身边最大的脆弱推手是谁?

父母️️

父母帮你安排很多的事情之后,反而把你变脆弱了。因为你的父母在前期帮你把小的风险全部解决掉了,最后当你遇到一个连父母也解决不了的风险的时候,你的脆弱性就爆发了。所以我今天听到一句非常好的话:我们的成长速度一定要快于父母的老去的速度!

️脆弱性的含义:当你人生里发生某一件事情会让你的人生彻底崩盘,变成你无法承受的这个事情的时候,你的人生是脆弱的,也是说一次失去就失去全部,这叫脆弱。

脆弱的反义词是反脆弱,而不是坚韧。

读心理学知道一个词儿叫PTSD,应激障碍的出现,是人类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当然如果过分了,就变成过于敏感的神经质了。人生是一场修炼,这种修炼是怎么做到的?就是我们时不时的去面临,这样的一个负面的情绪负面的东西,让不好的事情一点一点的发生,最后变成正面的PTSD。不要变成习得性无助,让自己沉浸在情绪里边,什么都不做。做人不要做杯子,杯子是脆弱的摔在地上就碎了。做人要做弹球,往地上摔的越狠弹得越高。《反脆弱》里面举例子是说“做人要做猫而不要做洗衣机”,如何解释呢,就是说:猫你永远没有办法预测猫的下一个动作,哪怕它从很高的地方跳下来,它没事;洗衣机是机器是机械体,是有序的,是脆弱的。“有序是脆弱的,无需是反脆弱的”

️人身上的脆弱性怎么来的?

就是父母的天真干预,人生追求过多的稳定性。害怕不好的事情发生,尽量避免不好的事情发生。

如果未来是不确定的,你要学什么,首先学你的脆弱性,什么东西会毁掉你的人生。我们的父母总是在做一件错误的事情叫天真干预,我们需要知道经验让人变的更强壮,而不是灾难,远离父母或者身边亲戚朋友的天真干预。谁负责听谁的谁能承担起这个责任听谁的,老记住这句。话!从自己的脆弱中成长在不确定性中获利。

️怎样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反脆弱

利用杠杆原理:分散投资,同时押注,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反思

《反脆弱》这本书给我在人生中的爱情方面滴启迪是:投资一个男人是一个女人最大的赌性,投资男人是最大的赔本买卖

反脆弱读后感 篇6

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反脆弱》读后感

铜仁金瑞袁柱

《反脆弱》是一本非常有启发寓意的书,作者是著名经济学家、风险投资家尼古拉斯.塔勒布,这本书总共分为25个章节,通过一个个看似松散毫无联系的案例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脆弱”,什么是“反脆弱”,为什么要学会反脆弱,提升反脆弱的能力和方法。

一个玻璃杯美美地放在桌子上,当摔到地上的时候它会瞬间破碎,所以玻璃杯就是脆弱的;如果摔到地上的是一个塑料杯,它不会破碎而会在地上弹两下,所以塑料杯是强韧的;想象一下有种杯子,当摔到地下的时候,它非但没有破碎反而变成了两个杯子,这个时候它就是反脆弱的。 书中所言的反脆弱简单说来就是:能够在突如其来的变化冲击下获益的能力。

在《反脆弱》一书中,塔勒布告诉我们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的生存法则,他找到并定义了“反脆弱”类事物:每一个事物都会从波动中得到利益或蒙受损失,脆弱性是指因为波动和不确定而承受损失,反脆弱性则是指让自己避免这些损失,甚至从混乱和不确定中获利。他指出了反脆弱思想的核心艺术,即情感的不稳定性和思维的斗争性。

尼采有句名言:“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就像人的骨头承受压力和紧张会变得更加强壮,谣言或**在有人试图压制它们时会变本加厉一样,生命中的许多事物也会受益于压力、混乱、波动和不确定。

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乱也是如此:你使用它们,而不是避免它们。

你要成为火,渴望得到风的吹拂。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所知道的反脆弱的是,我应该有一颗坚强的心,积极寻求改变和挑战。塔勒布的最后一段话,写出了我的心声。玻璃是死的东西,活的东西才喜欢波动性。

验证你是否活着的最好方法是验证你是否喜欢改变。请记住,如果不觉得饥饿,山珍也为也会味同嚼蜡;如果没有辛勤付出,得到的结果将毫无意义;同样的,没有经历过伤痛,便不懂欢乐,没有经历过磨难,信念就不会坚固;被剥夺了个人风险,合乎道德的生活自然也没有意义。

反脆弱读后感 篇7

初次读这本书被"反脆弱"这个概念吸引到了,只听说过脆弱,不脆弱,却不甚了解反脆弱,更不明白反脆弱的真正涵义。大体来说,反脆弱指的是能够在突如其来的变化中获取收益,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玻璃杯放到桌子上,当摔到地上的时候,它会瞬间破碎,玻璃是脆弱的;如果一个杯子,被摔到地上后不仅没有破碎,反而变成两个漂亮的杯子,这就是反脆弱的。

文中提到一个概念,风会熄灭蜡烛,也会使火越烧越旺,这就会引导我们去思考一个概念。对于不确定的东西,要去想如何利用他们,而不是躲避,这个世界上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是一直存在的,而人们总是倾向于安全感和确定性,这是典型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有其深刻的合理性,因为作为"众"而言,绝大多数时候都会偏向寻求安全。

但是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又倒逼我们必须去面对这个问题,文中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杠铃策略,即分散自己的投入,也就是常说的永远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事物本只有两个维度,就像长与短,就像明与暗,就像脆弱与不脆弱,为什么凭空会多出第三个维度——反脆弱?汪静波在文思静语中把这个归结为生命体的灵性介入是有一定道理的,生命体面对完整与破碎之外还有第三种选择:生长,即我们会在冲击中不断学习,在错误中不断进步,我们不断的生长,来源就是外界不停的冲击以及自我不停的反思,这也就是我们每个人期望得到并掌握到的——如何才能在不确定性中成长。

可以说,世界的本质上是不确定的,确定性只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中,人类对确定性的追求来源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这也就需要我们常常去反思,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值得花费时间去担心和预测黑天鹅的降临;相反,任何一次的挫折,我们都要认真面对,没有疼痛,就不会有记忆,利用所有的机会去反思,时刻知道自己要什么?有什么?需要放弃什么?顺势而为。

反脆弱读后感 篇8

金句:

一、未来包含在过去之中,没有过去的人就没有未来。

二、当你脆弱的时候,你往往倾向于墨守成规,尽量减少变化。相反,如果你想做出改变,并且不关心未来的结果,那么你就具有反脆弱性。

三、简单并非那么容易达到。你必须努力理顺你的思维,才能使其简单明了。

四、只有真正相信的人,才能避免最终自相矛盾。

感悟:

1、世上充满很多不可预测的、不可控的随机事件,由此带来越来越多的变化,整个体系变得脆弱,所以我们要有反脆弱性。

2、反脆弱性的精髓是在不确定性中获利。事物发展的方向有两个,学会找到不同方向所能得到的收益,即寻找事物的不对称性。

3、整个事物发展具有层级性,个体的脆弱性反而会增加系统的反脆弱性,所以学会看到坏事情发生的好处,以及好事情发生不一定都是好的。

4、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变化保有足够的好奇感,做随机漫步型的人,首先欢迎不确定性,并从中获益。

5、提高反脆弱性的方法:

过度补偿(过度反应)

对事情的发生作出更加夸张的预测,然后再对当下事件一笑置之。

合理干预

?辅助措施而非作为替代者去改变固有行为。

杠铃策略

锻炼全局思考的能力,当发生多种状况时事情会怎样发展,应该做什么因对措施。

不对称性

我非常看重这个非对称性的点,做投资也一样,如果风险预期足够小,而受益足够大,则可以抓住这个不对称的机会进行投资。

6、拥有反脆弱性强的投资者,不是不会失败,而是看事情的思维会好很多,我赚了当然好啦;我亏了,从事情的源头入手,分析亏损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提醒以后不再犯错误,从中受益,这样的结果也是好的。

7、当市场充满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时,不要去定义市场有什么确定性,享受不确定性带来的.未知感,努力寻找市场的不对称性才是最重要的。

反脆弱读后感 篇9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喜欢追求稳定而尽量避免变化,因为我们会误以为变化或者波动就会带来不利的后果,但其实不管是大自然还是人类自身,都是具有一定的反脆弱性的,可是却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忽视了。

比如,作者在书中写道:“正如森林里的小火会烧掉森林中的可燃材料一样,经济中的小伤害也会尽早淘汰弱势企业,让它们尽早失败(从头再来),并尽量减少对系统的长期损害。”

之所以我们会过度的担心小的波动或是变化,根源在于看待世界的眼光过于局限了。从具体的一件事或是微观层面来看,如果一件事物发生了波动或者变化可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但是我们将眼光扩大到整个系统或是宏观层面来看,这些问题的产生反而会促进事物的改进和进步。

就像作者所说的一个观点:“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其实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因为这次事故的出现,才大大刺激了船舶制造技术的发展,从而潜在的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

反脆弱读后感 篇10

长期处于稀缺的状态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态。我觉得不光是心态,还有思维和认知以及胆量。

稀缺的内容可能是钱、时间、爱、资源、领导力等。

稀缺会阻碍人变得富有:忽略长期投资、借用未来的资源满足现在、引发宽带不足。对如何改变稀缺的心态也给出了3点建议:节约带宽、不要透支、每天设置提醒只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对于最后一条建议我想说一下发现在现实中的现象。很多管理类的书籍都说要“要事第一”、做最有价值的事情,我想说的是:不是每一个工作中的人都有选择的权利的。很所员工他没有可以选择的权利,不具备这样的机会、环境。有的小公司很多员工今天根本不知道自己明天会有什么任务,任务多是突然的、随机的、不固定的,没有办法提前规划、计划。

本应该工作日就可以完成的工作,由于各种原因会被要求周末完成,员工个人的生活计划会被全部打乱。每一天的任务也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但是工作的本质是加量不加价。老板们美其名曰是重视员工、培养员工。其实同时执行多任务,不仅会让人分心,还有个致命伤害——短时间内拉低人的智商。种种情况,导致了员工时间稀缺、精力稀缺、健康稀缺、财富稀缺、见识的稀缺。而很多公司稀缺得是好的文化、好的共同愿景。

反脆弱读后感 篇11

《反脆弱》这本书告诉我们,世上只有3件事:自己的、别人的、老天的。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的时,常把自己的事托付给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强行跨入他人界限。

明确那些事是自己的事,那些事实别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猛一看这话特别贴心,很赞同,仔细与现实一对比,顿时疑问重重。

现实的很多工作都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工作界限越来越模糊,很多人依然按自己的理解方式把自己认为的的工作做完不管其他人需要的配合,也有很多需要配合的人按自己的理解认为那些事属于别人的事情,而这个“自以为”没有规范,没有权威指导,没有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工作中的矛盾凸显,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成绩。

说一个朋友的故事,他负责的一个文件里面有一些数据、细节内容需要其他部门的负责人提供,他跟负责项目的沟通,负责项目的说你不要把你的工作强加给我,该你做的事凭啥让我做?沟通的人解释,这个项目前期一直都是你在负责,这些详细的东西只有你知道,我们需要你提供,如果你不愿意动手,只要你能说准确和详细就行,不要影响后面的工作和进度。负责项目的人反而脾气根据无法控制,依然以前面说的理由拒绝配合和提供。

主动沟通的人明确那些事是自己的事,那些事实别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没有侵犯他人的界限。但是他自以为正确的界限并没有被其他人认可和承认,没有共识的基础上就没法谈界限。有没有解决的办法?有。通过有限人数团队的高透明度和密切的协同、高度信任,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就像海豹突击队执行伊拉克任务一样。

这个时候,《混乱》、《盗火》、《刷新》里的新观念就起到了指导作用,面对复杂的情况混乱、跨界、转换、同理心等就用上了排场。工具很多,在于使用它的人如何灵活使用。

反脆弱读后感 篇12

比如你是公司领导,可以把脆弱转移给下属,优胜劣汰,这样企业的反脆弱性就增强了。比如公司可以降低原材料成本,这样就转移了脆弱,自然自己公司的反脆弱性就增强了。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比如万一承受不了生病老人带来的压力,可以适当的把压力转移给保姆一段时间,以来回复心情。

脆弱是可以增强反脆弱的:

比如一件事情的失败,这是脆弱,但如果从这件失败的事情中吸引教训,来改进制度和思维模式,避免同类事情的失败,就这是增强了反脆弱性,亡羊补牢未晚也。

学习了反脆弱,可以提高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也是教导大家如何去避免风险,风险越大收益越大,这是句鬼话。风险小收益大,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永远不要把自己置于赌徒的位置,要知道美团的CEO王兴创业十几次才成功,你凭什么就能确定你这次就能成功?不光要看到他的成功,更要看到的是他的韧性,这才是反脆弱的典型,失败十几次都能重来,证明每一次失败的损失都是可控的且有限的,这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反脆弱读后感 篇13

据我估计,理性的褒义化可能要归功于柏拉图。柏拉图老人家把世界分成了“此岸”和“彼岸”。此岸是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它不完美、短暂、不和谐、充满变化,而彼岸则是柏拉图想象出来的“理形的世界”,它完美、永恒、和谐、不变、唯一。

彼岸的世界是怎么来的呢?柏拉图认为它在那里,但他没有证明。事实上,另一个世界存在于柏拉图的慢思维中,它是从人类的慢思维中抽象出来的。

怀特海说,“整个西方哲学史就是柏拉图哲学的注脚。”这话其实很有道理,柏拉图以后的哲学家,要么是沿着他的路往前走,要么是反对他。**实际上,宗教可以看作是柏拉图哲学的一种变体。两者的核心是一样的,只有一个是用哲学的语气表达的,另一个是用宗教的语气表达的。

**教通过“信仰”解决了哲学上无法用“证明”解决的问题:彼岸的世界就是存在的,你信它存在它就存在。

也许正因为柏拉图哲学和**教神学在西方占据了太久的统治时间,所以“理性”这个词自然而然的就带有了一种褒义的色彩,因为“理性”是到达彼岸世界的唯一道路。

在寻找确定性的过程中,我们似乎忘记了为什么要开始。在很长的时间里,人类不断的思考“怎样发现真理”,却不去思考“为什么要发现真理?”直到尼采大声喊出“上帝死了”,人们才突然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是啊,我们为什么需要真理呢?有了真理以后,我们用它来干什么呢?没错,我们要用它来给我们提供一种安全感。

想象一下,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你可能在下一秒被野生动物吃掉或被同伴杀死。你害怕吗?所以,你需要一种确定性来给现在的生活带来希望。

你希望世界是按照一种线性的逻辑发展的(这其实是人类大脑独有的工作方式)——你希望今天花了2个小时复习功课,明天的考试就能够多得10分(其实二者并没有必然联系);你希望给女朋友送个钻戒,她就愿意嫁给你;你希望通过增加货币的供给量,刺激经济的增长。

事实上,在我看来,我们之所以用理性来寻找确定性,是因为我们害怕情绪层面的不确定性。没有确定性,就很难为当前的行为找到合理的理由。因此,柏拉图并不是去“证明”确定性的存在,而是想当然的直接跳过这个问题,似乎那是“不证自明”的,然后就开始思考“如何追求真理”的问题了。

直到尼采提醒我们,“嘿伙计们,上帝真的存在吗?上帝存在的唯一理由,其实就是你们希望有一个上帝。”

确定性的边界

确定性的捍卫者们最有力的**就是:“你难道看不见建立在科学大厦上面的现代化世界吗?我们的建筑、汽车、电脑,无不是人类理性的结晶。

如果你否认确定性的存在,你如何解释它?”

我不否认确定性在数学、物理学、化学这类纯科学领域的存在,但问题在于我们不能把这种思维方式扩展到所有的领域,比如用“科学方法”去**经济、用“科学方法”去研究人的幸福感、用“科学方法”去发明药品。

即便是在纯科学领域,确定性也是有边界的。数学是一门非常玄学的学科。这个问题很抽象。几何中的线和圆的概念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它们只存在于人脑中。物理学当中虽然引入了实验作为证明工具,但实验只能近似的证明某个定理的真实性,这个定理本身仍然要加上“在理想状态下”的前提假设。

物理学定理和数学一样,其实也是人类逻辑思维推导出来的结果。

一般说来,绝对确定性只存在于人的逻辑思维中,它**于人的抽象能力。离开了人类的思维,确定性就无处栖身。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条道路到达同样的目的地。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语言是一种什么东西?

你能准确的告诉我,“人”这个词的定义是什么吗?估计你要去找百度百科了。但是,百度百科说的为什么就是对的呢?

好了,我们先不纠结于对错这个问题,思考另一个问题:即便我们不知道“人”的定义,这妨碍我们使用这个词说话吗?没错,不妨碍。

第三个问题:“人”这个词和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东西吗?肯定不是。

毫无疑问,语言是一套声音和文字组成的符号系统,它的单词数量是有限的,每个词会对应n个现实世界当中的事物(比如说“人”这个词对应了60多亿的生物)或者动作或者属性。语言当中还有一些词是现实当中没有的,比如说“因为……所以”、“是”、“但是”、“不仅……还”、“既……又”,这是逻辑推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类的语言对于同样一个事物,还会有褒义、贬义、中性的不同表达方式,这就把人类的主观价值判断和事物关联起来了。

人类语言就像一套乐高积木。我们可以用乐高积木来模拟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东西,但它只是一个模型,而且模拟非常粗糙。没有人会把乐高模型等同于现实世界,但当我们使用语言时,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这一点。当我们脱口而出“男人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这句话时,我们忽略了非常大量的信息:

哪个男人?啥叫“用下半身思考”?为什么“都”是?

什么时候是?

这其实又回到了快思考、慢思考的问题上了,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用的是快思考,我们选择性忽视了语言的精确性,如果不这样我们就无法说话。这样做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如果因此而彻底忘记了“语言是世界的一个模型”这件事情,如果我们把语言和世界直接划上一个等号,那就会掩盖世界的本来面貌。

再往前推进一步,既然“定义”、“定理”、“理论”这些东西都是来自于人类语言的表述,那我们又怎么能把它们视为独立于人类理念而客观存在的东西呢?把模型等同于现实的最大危害是人们误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理,并将其应用到现实中,这会造成悲剧。

在《反脆弱》当中,作者举了很多这方面的例子,比如说信奉凯恩斯主义的**出手干预经济,结果加重了经济危机。比如说现代医学的发达,造成了“医源性损伤”的大幅度增加。例如,苏联的计划经济最终导致了国民经济的显著倒退。

怎样面对不确定的世界

如果世界的本质是不确定性,正如塔勒布所说,我们就不能生存下去吗?如果我们不知道如果我们这样做会发生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事实上,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改变你的思维方式。理性主义者往往认为世界的变化遵循线性逻辑,“只要……就会……”,所以他们的行为方式是“为了……只要……就好了。”

比如,为了考第一名,最好增加学习时间(别忘了只有一个第一名?难道忘了你的时间不能无限增加吗?)比如,为了追上你喜欢的女孩,如果你足够真诚,你就不能向他求婚101次!

(你忘了有几个男人在追她,最后只有一个能成功吗?)

事实上,理性主义者的行动方式是感性的。他们非常直接,希望通过积极的行为来实现自极的目标。但是他们放大了人类的力量。他们对线性逻辑有宗教迷信(也许因为线性逻辑看起来很科学,我敢打赌很少有人会质疑线性逻辑的正确性,基本上是直接相信它)。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他们实际上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因为根本没有线性逻辑!

也许他们可以找出很多证据来证明,“因为我这么做,所以我成功了”。但这其实是一种“幸存者偏差”,那些同样这么做了但是没有成功的人,根本就没有留下记录,他们被忽视了。当幸存者总结他们成功的原因时,他们引用了不完整的数据。

也许我们应该换一个方向来做事情。我们可能无法定义“人”的准确概念,但是我们能够非常肯定的说出什么不是“人”。我们可能无法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但是我们总是能够非常肯定的知道怎么做是错的。

少犯错误就是增加成功率,难道不是这样吗?我们与其关注一个牛人做了什么,不如去关注他没做什么。乔布斯说:

“我对自己未曾做过的事情与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同样感到自豪,创新就是对1000个理念说不。”

理性主义者还有一个经常会犯的错误,那就是把“低概率”等同于“不可能发生”。例如,飞机坠毁的概率是数万次,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会发生。建立核电站的可能性也很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采取任何保护措施。

单纯的考虑概率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必须在考虑概率的时候同时考虑它的收益和损失。因为我们的世界是非线性的,所以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有些事情有大有小,有些事情则相反。我们最好绕开那些收益很小损失却很大的事情,他们一旦发生我们就没办法承担损失,哪怕它发生的概率很低。

单纯的躲避陷阱不能让我们获益,它只是避免了我们毁灭,所以我们最好采用“杠铃策略”。简单的说,我们要把我们的绝大部分资本投资在那些损失可控的低风险资产上面,从而避免我们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同时我们把一小部分资本投资在收益可能无穷大的高风险资产上面,不让我们错过发财的机会。事实上,德州扑克高手的策略一般也是如此,他们会在很多局当中输一点点,但是会在某一局赢非常多,而普通选手可能会在很多局中赢一点点钱,然后在某一局全部输进去。

杠铃策略看似简单,但正确使用得关键在于对风险的判断。世界上有低风险资产和高风险资产,但没有中等风险资产。将所有资产分配到中等风险并不意味着你面临中等风险。

塔勒布还引入了一个“选择权”的概念,我怀疑这是译者找不到更好的词了,这真心不是一个很好的译法,在我看来“选择权”和“试错”应该是一回事。在很多时候,靠推理、分析我们是无法获得正确答案的,所以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拍脑袋”,只不过这个拍脑袋是有余地的拍,拍了以后我们要看它的效果反馈,然后根据反馈结果来决定是坚持还是换个方向再拍一次脑袋。塔勒布管这事儿叫“选择权”,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快速迭代、小步快跑”,再时髦一点叫“精益创业”啊,本质上和“试错”其实都是一回事儿。

“选择权”或者说“试错”是面对不确定的终极**。老子说“上善若水”、“顺势而为”,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我们要根据外在环境不停的调整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始终和环境达到一个和谐统一的状态。二者殊途同归。

总结不知不觉竟然写了5000来字,今天就写到这里吧。简单做一个小小的总结:世界本质上是不确定的,确定性只存在于人类的思维当中,人类对确定性的追求来自于对不确定的恐惧;当我们希望用确定性思维去改变不确定的世界、希望世界按照我们的意思运转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获得和初衷相反的结果;所以,我们最好勇敢的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承认人类自身的有限性,顺势而为。

反脆弱读后感 篇14

脆弱的反义词并不是坚强

杀不死你的,使你更强大

说到塔勒布的诚实,很少有作家对他写的东西负责。知识和实践很难结合起来。塔勒布强调,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基于他自己的专业经验,只写他所做的事情。如果书中提出的任何建议或想法都是错误的,首先要伤害的就是他自己。所以,单凭这份诚意,这本书也值得一读。

况且,干货远不止如此。

书名比较抽象,先来解释一下,反脆弱一词是塔勒布的 ,用来形容脆弱的对立面,需要注意的是,反脆弱不等同于强韧性和复原力,而是超越,即具有反脆弱性的事物能够在冲击中变得更好。由于全书的主题都是围绕反脆弱展开,因此,反脆弱的概念得准确地把握,再来做个简单的类比,正面的反义词是负面,而不是中性;脆弱的对立面是反脆弱(意味着超越和更加强大的重生),而不是强韧性。

那么反脆弱性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面临的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不透明性和必然性,一切都在不断变化。比如我们的健康、财富积累、职业发展等等都有不透明和随机的属性,这是我们问题的症结所在。塔勒布的观点是,如果我们能够掌握抗脆弱机制,那么我们就有能力从随机、波动和无序中获益,使自己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影响中变得更强。

那么,如何掌握这种反脆弱机制?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反脆弱性的特点,然后我们需要掌握和使用反脆弱性。在三栏结构:脆弱--强韧--反脆弱中,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实践中***右侧栏的属性特征。

与传统的教科书式的僵化结构不同,全书的结构是一个混合体,由自传式的反思、哲学式的比喻以及科学调查等内容构成(这种引导读者在无序中的探索和进化论的观点类似),我比较关心反脆弱的理念如何运用到实践中,特别是在身体、投资以及自我完善这三个领域的改善和提升。

1、认识我们的身体

书中反复提及的一个词叫"医源性损伤",做个定义,身体上的小问题(本可以在人体强大的自愈能力下恢复),在医生的过度干预下(医生总喜欢做点什么,当然只是为了他的银行账户),***远大于收益。在现代医学面前,我们是受益者和受害者。那些试图帮助你的人伤害了你,但你不知道。有些药物可以带来少量看得见的好处,但成本非常大。

通常,可见的少量收入比隐性的滞后收入更有力量,人们选择的动即时面对不透明的事实,人们倾向于解决眼前的问题,而选择性地忽略隐性成本。

还有,就是出自于无知。(真心觉得该好好读读进化论)

举个亲身的经历,在我上初中那会,我被眼部的结膜炎困扰,时常眼部充血,持续有2-3年的时间,这严重影响到了我的正常学***息,期间求医无数,用药无数而不得解,反倒愈发严重。意外的一次南京求医之行解决了这个困扰,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位专家说的话,她说:"人体有自身的生态系统,过多外界的药物刺激会破坏了眼部生态系统的平衡,致使其自我复原能力变差,从而导致恶性循环,你的情况就是如此,你可以尝试在眼部觉得难受的时候仅使用具有润湿功能的人工眼泪剂,而在出现极端情况(严重充血)时少量使用眼药水(含抗生素)......。

“毫不奇怪,没有使用任何药物,困扰我们几年的问题已经消失。当然,这只取决于人体的自愈能力。

对于药物所产生的医源性损伤还表现在,我们常常会陷入数据的泥潭,执拗于数据本身而不是整体的改善,例如,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胆固醇,但作为一个人,你的目标不是为了降低某一个指标,以便得到一个可以通过学校测试的分数,而是为了健康。在我的经验中,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在于,中医将人作为一个整体,精髓在于疏导和调节,追求症状的消失和整体精气神的改善,不纠结数据指标,而西医中现代化的设备仪器却让人在几个百分点的数据偏差中杯弓蛇影,而忽略了症状的消除才是求医的目的。

所以,人体本身,就具备强韧性,能够在受到一定范围内的冲击时复原,维系自身的生态平衡,不仅如此,人体还存在一种过度补偿的机制,比如在健身中追求的力竭状态,本质是肌纤维的撕裂与重建,而生长出来的肌肉更加强壮。这说明人体本身具有抗脆弱性的潜力,这是人类千百万年进化的结果。然而,现代疾病使人们逐渐失去了这种潜能,盲目追求安逸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正逐渐失去活力和精神。这种人工老化是抑制生命内部抗脆弱性的结果。

尼采说:杀不死我的,令我更加强大。我补充一句,安逸,令人脆弱,且会加速衰老。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fanwen/75246.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