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困难日记

2024-05-06 困难日记

困难日记模板。

接下来是一些涉及“困难日记”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处理文档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掌握有关工作的信息,范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重点关注。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世界的多彩与壮美,平时你会经常查找范文吗?要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网站上的更新!

困难日记 篇1

今天是第三次来到龙湖村胡祖林的家里,看到他开心的笑脸,心里踏实多了。 胡祖林是龙湖村的五保户,也是龙湖村最困难的家庭之一。三年前,因为脑中风造成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全靠年老的妻子做小工维持。记得第一次到他家里时,胡祖林一个人座在房间的角落里,呻吟着,衣不蔽体,房间凌乱不堪,臭气冲天,房间里没有床,没有被子,晚上就睡在几块木板上。看到此情此景,我们触动很大。 为了改变胡祖林一家的生活现状,我们工作队员捐钱捐物,为他买床、买被以及日常生活食品,让他重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在这次 三送 活动中,我们深有感触地体会到目前在农村有些弱势群体还十分需要我们政府去扶持和关心,需要我们干部去帮助和解困,无论是 三送 活动期间,还是 三送 活动以后,我们的干部都要像 三送 活动期间一样去关心农村、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困难日记 篇2

小事连民心

群众利益无小事,通过在姚山村的走访,我越发感觉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18日下午,在姚山村走访途中,我发现在姚山村陈圩组龙王街路南一棵树上,挂着四块电表,位置较低,小孩很容易摸到,是个安全隐患。据村干部和群众反映,由于群众房屋拆迁,原先挂在墙上的一些电表无处可挂,只好挂在树上,虽多次与供电部门联系,但都没有结果。对此,村干部和附近群众十分担心,遇到阴雨天,就更为担忧。听后,我当场安排工作人员给县供电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打了电话,要求他们派人到现场察看,迅速进行整改。县乡供电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并着手施工。在姚山小学校园内,有一个50米长、20米宽、2米深的水塘,塘内有不少水,虽然周围用尼龙网围着,但对学生来说,还是个安全隐患。学校教师和群众反映,曾经有名小学生掉进水塘,由于施救及时,没有发生严重后果,但水塘未平,始终是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一个心病。填平这个水塘需要一万多元,村及学校经费很紧张,没有多余经费用在填平水塘上。听后,我安排身旁的镇党委书记,要求镇政府出资填平水塘,镇党委书记当即表态三天内完成任务。

这两件事,对于有些干部和部门来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其解决的却是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困难,涉及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若是对“民有所呼”心不在焉,就会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只要我们各级干部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干部的大事,做到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就会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汇聚加速宿州崛起的强大力量。

群众心里有杆秤

按照走访计划,18日下午,我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分别走访慰问了困难户和五保户。

走访慰问的第一户是特困户王新章,今年73岁,老伴已去世,目前全家五口人,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外出打工,一人独自生活,患脑血栓病近四年,腿部有残疾,行动不便,个人有3.9亩地,由女儿帮着种,包括土地收入和残疾人、低保户享受的保障金,全年收入2000元左右。在全面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后,我拉着老人的手,问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时,老人连声说:“没有没有,政府很关心我们,不能再给政府添麻烦了。”当我给老人送上慰问金时,老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长满老茧的双手紧握我的手不放松。离别时,跛着脚执意将我送到门口。

来到五保老人温传祥家时,老人正在准备吃晚饭。通过交谈,得知老人今年74岁,1970年4月从蚌埠下放到姚山村,现有5亩地,包给别人种,自己平时主要以捡破烂为主,全年收入2400元左右。当我问到老人过得好不好时,他十分激动地说:“比过去幸福多了,逢年过节,上级政府都来看俺,给俺送被送粮送钱,共产党的政策太好了,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俺今天”。站在一旁的我感觉得出,老人的话发自内心,让我很受感动。临别时,我给老人送上慰问金,老人连声说谢谢,并目送我们很远。

近年来,虽然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依然还有部分群众因孤、病、残原因导致生活困难,说明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群众理解。然而通过与群众的座谈交流,特别是通过与王新章、温传祥两位老人的交谈,我感到他们对党和政府的衷心拥护,感谢现在党的好政策,大多数人是通情达理的、是很容易知足的,只是因为客观原因导致他们暂时的生活困难,不愿党和政府。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心中有百姓,百姓有杆秤,只要我们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也会装着我们。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坚决执行上级党委决策,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带到基层,送进百姓家中,让广大群众明白党的政策,感受党的温暖,特别要实实在在地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过上幸福生活。

群众的期盼就是干部的职责

当前,群众盼什么?希望党委政府做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深入走访了姚山村部分群众,并与他们进行了座谈交流。

村民陈其坤是一位种植食用菌户,谈起种植食用菌,他说得头头是道:“种植食用菌对俺村来说,原料较为充足,但目前没有形成规模,销售渠道较窄,整体效益不够好。一是机械化程度不高,仍以手工为主;二是农户缺资金、缺技术;三是农村信息来源不够,希望政府能够在信息、资金、销售门路等方面提供帮助,技术上给予指导。”

村民陈学勤是一位老支书,很有思想、很有头脑。老陈认为,当前农村一家一户一小块田地,已不适应大型机械耕作,由于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种地的都是老人,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做到科学种植管理,致使粮食产量不高。希望党委、政府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快推进土地流转,让愿意土地流转的进行流转,让愿意连片耕种的进行统一耕种。他的这种想法和村两委的做法不谋而合。今年年初,姚山村已经流转了1400亩土地,主要用于良种培育,涉及及80户村民。我对他们这种做法很支持,鼓励他们下一步要大胆探索,进一步扩大流转面积,实行优良品种连片种植或进行规模养殖,进一步提高土地效益。

村民任西锋是一个打工返乡青年,他反映当前农村一年一季麦、一季豆(玉米)的传统种植模式不够好,产业单一,农民收入提高空间较小。希望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定期或不定期来村指导,教他们改种其它作物,提高种地效益。同时,希望镇村两级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引导农户抓好规模养殖。村民任西祥、陈学勤也有这种想法,他们盼望有关部门能在村里选个点,建粮食加工企业或养殖厂,抓典型示范,带动群众致富,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与部分农民的座谈交流,我深深地感受到基层群众对解决困难、提供服务和增加收入的强烈期盼。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要求作为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牢固树立服务宗旨,切实履行职责,把工作岗位直接下移到村组农户,当好政策的宣传员、农民致富的服务员、科技推广的辅导员和经济发展的引导者,围绕农民需求提供各类有效服务,从而让农民更快富裕起来。

民生是老百姓的实际

如何更好地改善民生、办好实事,让农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是我此次走访的一个重点。

为了更好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我在姚山村和滨河社区,分别召开了村(社区)干部和村民(居民)座谈会,针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就业就医、养老保障、农民增收等方面,大家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这些意见和建议,我逐一进行了答复,对6件群众比较关注、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进行现场查看,分别给灵璧县政府和供电、民政、教育、卫生、农机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通了电话,并就有关具体事宜作了详细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关于农村安全用电问题,建议供电部门尽快提供整修方案,增大电容,抓紧施工。二是关于村卫生室条件差问题,建议由卫生部门协调解决,帮助姚山村建一所标准的卫生室,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问题。三是关于建立完小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尽快研究规划,争取帮助姚山村建一所完全小学,解决孩子们上学难问题;四是关于五保户集中供养问题,建议民政部门纳入工作计划,帮助姚山村建一所敬老院,解决全村21个五保户集中养老问题。五是关于建立农机服务场地问题,建议农机部门牵头指导,协调解决。六是关于失地农民生计保障问题,建议县镇两级政府尽快制定规划,积极推进滨河社区农贸市场建设,分派摊位给失地农民,扩大他们收入来源。六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实事的现场答复和解决,使镇村(社区)干部精神受到振奋,广大群众较为满意。

近年来,虽然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民生普惠程度还很不够,群众呼声依然很高。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民生就是老百姓的实际。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抓住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矛盾。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像落实经济指标一样落实民生指标,切实把改善民生工作具体化、责任化、制度化,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不断增强社会和谐度、公众满意度和百姓幸福感,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年年都有新变化,一年更比一年好。

困难日记 篇3

今天是星期六,我来到了海培英语学习班。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今天居然要考试。

我准备好笔和垫板,就开始复习了。开始考试了,先要考听力,我便竖起了耳朵,认真听。终于听完了,我才松了一口气。

接着考口试,第一题和第二题我都顺利通过了,第三大题我遇到了一点儿小麻烦,因为第三大题让介绍自己的家庭,而我的妈妈什么都不干,所以我只好把妈妈略过去了。

我又开始做笔试,我用眼角的余光瞟了一下四周,只见同学们个个眉头紧锁,不断发出了“蜀道难”的感叹。

这时,我也遇到了“拦路虎”,有一个单词我不会写,我苦思冥想,终于把困难击败了。

那一次,我战胜了困难,同时也战胜了自己。

困难日记 篇4

4月13日,我办的全体班子成员,一早就乘车到马迹塘镇的九岗山村进行民情调查。

八点过几分,我们就到达了九岗山村与村干部会合。顿时,天开始下雨,在支书的带领下,我们脚踩着满是泥泞的山路,冒雨前行,走访了全村的近百户农家,听取了群众的反映、意见和建议,同时对该村的重点困难户进行了走访。

通过走访,让我们真正感受了生活在农村最低层的农民的清贫和困苦。他们的现状需要改变,他们的贫寒需要温暖,他们的心里喝望关怀。我是带着一颗沉重的心走访完这些特困户的,他们的可怜,他们的无奈,他们充满救助的眼神……,至今都留在我的记忆里。

九岗山村金筑二组的杨树春,四十零岁,之前是一个当地小有名气的泥水匠,家境还算可以。好汉只怕病来魔,一场重病,让他这个家彻底垮了。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相继失学,到外面打工自谋生路去了,积蓄多年准备建房的近十万元存款,也因病早已花光,现在已是债务累累,年近八十的母亲也是有病在身,就他四十零岁的体弱小巧的妻子承担着这个家庭的全部责任,家里可说是一贫如洗。

我们来到他家,给了他慰问金,并说明:这次大走访民情调研活动是县委、县政府响应党中央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号召,访贫、问苦、抓落实,搞民情调查,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心人民疾苦……这时坐在椅子上的杨树春很吃力地试图想站起来感谢我们,可他的腿己经基本瘫痪,站不起来了,顿时,他哭了。他告诉我们,他病了近六年了,这些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政策的优越,他早就没在这世上了。每年县、镇、村三级把他作为重点困难户照顾,不论是平常还是过年,民政的救济、政府的慰问、社会的`捐助,他都享受了。他说他虽困难、贫穷,可他却感受到了党的政策的优越与温暖……。

最后,我们离开他家的时候,杨树春硬要他的家人,将一个山间挖的竹笋送给我们,当我们拒绝时,老杨再次流泪了,他说他虽是一个瘫痪了的废人,但他内心里感到了我们是他的亲人。

困难日记 篇5

今天按照计划安排,我们到结对帮扶村,走访几户困难户。之前在团结村朱支书那了解到,团结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居民多是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

我们走访慰问的第一位居民是患有乳腺癌、子宫癌的陈秀芳。踏着泥泞的小路,我们来到了后云组的陈秀芳的家,一个破旧的房子里凌乱的摆了几件破旧的桌椅,一张杂乱的木板床上,陈秀芳半倚着坐着,见我们进来准备起身。我连忙走过去,示意她躺下就好。陈秀芳很不幸的患上乳腺癌、子宫癌,为给她治病,家里已经欠了一大笔的债务。她看到我们非常激动,招呼我们坐下,眼了饱含着泪水,向我们述说了她的病情和家里的困难,她说面对今后的日子,她们一家都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经过我们的一番开导,陈秀芳擦干泪水说:“相信政府不会抛弃我们不顾的,现在你们给我们办了低保,我很感激,你们今天来看望我,说明政府是关心我们的,我会打起精神,坚强地面对生活。”

我把爱心卡掏了出来,写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我知道以她的个性不会联系我,但是一旦联系肯定是她处理不了的大事。走的时候她有些激动,一路出门跟着走了好长一段路。到了路口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她依旧在那里张望,顿时心里有条暖流直窜心田,很温馨,很感动。

困难日记 篇6

不怕困难。只要我们有信心和坚定的信念,再高的山,再硬的石头山,我也会努力克服。

上学期我的语文成绩很差,每次都是89.5分。让我很沮丧。后来妈妈不断地鼓励和安慰我。下半年努力学习,我开始了新的挑战,每天晚上复习、写作业、读国语书、预习等,我渐渐喜欢上了学习。

我的语文成绩开始慢慢上升,但有一次考试考得不好,成绩又回到了原点。我很伤心,眼泪自动流下来。妈妈见了我,鼓励我再坚持到最后。她对我说:“相信自己,我可以做到,我可以做到。”说了一句话。这句话让我铭记在心。我每天努力复习,终于到了期末考试,满怀信心地开始考试,所有的问题我都努力检查。后来老师公布分数,说:“杨兵?98.5分。”我兴奋得蹦蹦跳跳,高兴地说。“太棒了。

了!”

困难并不可怕,只要你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怕困难,不怕辛苦勇敢地去面对,去战胜。

困难日记 篇7

群众利益无小事,通过在姚山村的走访,我越发感觉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18日下午,在姚山村走访途中,我发现在姚山村陈圩组龙王街路南一棵树上,挂着四块电表,位置较低,小孩很容易摸到,是个安全隐患。据村干部和群众反映,由于群众房屋拆迁,原先挂在墙上的一些电表无处可挂,只好挂在树上,虽多次与供电部门联系,但都没有结果。对此,村干部和附近群众十分担心,遇到阴雨天,就更为担忧。听后,我当场安排工作人员给县供电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打了电话,要求他们派人到现场察看,迅速进行整改。县乡供电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并着手施工。在姚山小学校园内,有一个50米长、20米宽、2米深的水塘,塘内有不少水,虽然周围用尼龙网围着,但对学生来说,还是个安全隐患。学校教师和群众反映,曾经有名小学生掉进水塘,由于施救及时,没有发生严重后果,但水塘未平,始终是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一个心病。填平这个水塘需要一万多元,村及学校经费很紧张,没有多余经费用在填平水塘上。听后,我安排身旁的镇党委书记,要求镇政府出资填平水塘,镇党委书记当即表态三天内完成任务。

这两件事,对于有些干部和部门来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其解决的却是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困难,涉及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若是对“民有所呼”心不在焉,就会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只要我们各级干部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干部的大事,做到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就会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汇聚加速宿州崛起的强大力量。

困难日记 篇8

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困难,我们应该去战胜它,这样才会取得成功。我是怎样面对和战胜它的,就请听我细细道来吧!

我记得有一天,我和爸爸去爬鸿山,我们开着车来到了鸿山脚下,我抬头看到高大耸立的鸿山,我有点害怕了。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爸爸跟我说:不用紧张,怎么能还没有尝试就想退缩呢?我听了爸爸的话,我就鼓起勇气,走到山路上,我累极了,头上都是汗水。爸爸说:快到半山腰了,到了那里我们就可以休息了。我听到了这句话,直往半山腰前进。

我终于来到了半山腰,我连忙到小亭子里休息,喝了点水。差不多休息了十分钟,我又开始向着顶峰前进。一不下心我被拌了一跤,疼的我差点都哭出来了。爸爸对我说:男子汉流血不流泪,快到山顶了,加油!听了爸爸的话我立马从地上爬了起来,继续往山顶前进。

我终于登上了山顶拉!我高兴的大喊,这种感觉真好,我想要不是爸爸鼓励我,我早就放弃了。

这次爬山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做每一件事都不能半途而废,我们只要坚持不懈的做一件事情,就一定会成功的。

困难日记 篇9

20xx民情日记:探望困难户

大店子村5组的徐福生属于五保户,家里就一个人,由于贫穷,前几年还住着茅草屋。今年,村委会为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帮助他家修了新房。对法院“三万”活动工作组专程前来入户调查、看望,徐福生表达了最质朴的感激。临行,我拉着他的手嘱咐他好好生活,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我代表法院送上了慰问金,徐福生感动得热泪盈眶。

同组的曾庆祝是搬迁户,家里3口人,仅有的承包地支持了国家的铁路建设。由于男主人常年生病,再加上小孩正在念初中,家里一贫如洗,村委会今年同样帮他家建起了新房。我们看望了生病中的曾庆祝,鼓励他战胜病魔,同时送上了慰问金。曾庆祝感谢法院对他的关爱,对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衷心拥护,对法院“三万”活动工作组扎实、务实、踏实的工作作风表示钦佩。

今天的走访让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浅。农村工作和法院工作虽然不一样,但在本质上也一样。不一样的是经济地域条件和生活工作环境,一样的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我真心地希望,我院“三万”活动工作组的同志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把本次“三万”活动真正落实好、完成好,建成一座干部和人民群众们的连心桥。我默默地祝福,让幸福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壮大、传承。

20xx民情日记:探望困难户

按照走访计划,18日下午,我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分别走访慰问了困难户和五保户。

走访慰问的第一户是特困户王新章,今年73岁,老伴已去世,目前全家五口人,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外出打工,一人独自生活,患脑血栓病近四年,腿部有残疾,行动不便,个人有3.9亩地,由女儿帮着种,包括土地收入和残疾人、低保户享受的保障金,全年收入2000元左右。在全面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后,我拉着老人的手,问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时,老人连声说:“没有没有,政府很关心我们,不能再给政府添麻烦了。”当我给老人送上慰问金时,老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长满老茧的双手紧握我的手不放松。离别时,跛着脚执意将我送到门口。

来到五保老人温传祥家时,老人正在准备吃晚饭。通过交谈,得知老人今年74岁,1970年4月从蚌埠下放到姚山村,现有5亩地,包给别人种,自己平时主要以捡破烂为主,全年收入2400元左右。当我问到老人过得好不好时,他十分激动地说:“比过去幸福多了,逢年过节,上级政府都来看俺,给俺送被送粮送钱,共产党的政策太好了,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俺今天”。站在一旁的我感觉得出,老人的话发自内心,让我很受感动。临别时,我给老人送上慰问金,老人连声说谢谢,并目送我们很远。

近年来,虽然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依然还有部分群众因孤、病、残原因导致生活困难,说明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群众理解。然而通过与群众的座谈交流,特别是通过与王新章、温传祥两位老人的交谈,我感到他们对党和政府的衷心拥护,感谢现在党的好政策,大多数人是通情达理的、是很容易知足的,只是因为客观原因导致他们暂时的生活困难,不愿党和政府。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心中有百姓,百姓有杆秤,只要我们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也会装着我们。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坚决执行上级党委决策,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带到基层,送进百姓家中,让广大群众明白党的政策,感受党的温暖,特别要实实在在地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过上幸福生活。

20xx民情日记:探望困难户

群众利益无小事,通过在姚山村的走访,我越发感觉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18日下午,在姚山村走访途中,我发现在姚山村陈圩组龙王街路南一棵树上,挂着四块电表,位置较低,小孩很容易摸到,是个安全隐患。据村干部和群众反映,由于群众房屋拆迁,原先挂在墙上的一些电表无处可挂,只好挂在树上,虽多次与供电部门联系,但都没有结果。对此,村干部和附近群众十分担心,遇到阴雨天,就更为担忧。听后,我当场安排工作人员给县供电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打了电话,要求他们派人到现场察看,迅速进行整改。县乡供电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并着手施工。在姚山小学校园内,有一个50米长、20米宽、2米深的水塘,塘内有不少水,虽然周围用尼龙网围着,但对学生来说,还是个安全隐患。学校教师和群众反映,曾经有名小学生掉进水塘,由于施救及时,没有发生严重后果,但水塘未平,始终是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一个心病。填平这个水塘需要一万多元,村及学校经费很紧张,没有多余经费用在填平水塘上。听后,我安排身旁的镇党委书记,要求镇政府出资填平水塘,镇党委书记当即表态三天内完成任务。

这两件事,对于有些干部和部门来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其解决的却是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困难,涉及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若是对“民有所呼”心不在焉,就会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只要我们各级干部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干部的大事,做到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就会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汇聚加速宿州崛起的强大力量。

困难日记 篇10

按照走访计划,18日下午,我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分别走访慰问了困难户和五保户。

走访慰问的第一户是特困户王新章,今年73岁,老伴已去世,目前全家五口人,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外出打工,一人独自生活,患脑血栓病近四年,腿部有残疾,行动不便,个人有3.9亩地,由女儿帮着种,包括土地收入和残疾人、低保户享受的保障金,全年收入2000元左右。在全面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后,我拉着老人的手,问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时,老人连声说:“没有没有,政府很关心我们,不能再给政府添麻烦了。”当我给老人送上慰问金时,老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长满老茧的双手紧握我的手不放松。离别时,跛着脚执意将我送到门口。

来到五保老人温传祥家时,老人正在准备吃晚饭。通过交谈,得知老人今年74岁,1970年4月从蚌埠下放到姚山村,现有5亩地,包给别人种,自己平时主要以捡破烂为主,全年收入2400元左右。当我问到老人过得好不好时,他十分激动地说:“比过去幸福多了,逢年过节,上级政府都来看俺,给俺送被送粮送钱,共产党的政策太好了,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俺今天”。站在一旁的我感觉得出,老人的话发自内心,让我很受感动。临别时,我给老人送上慰问金,老人连声说谢谢,并目送我们很远。

近年来,虽然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依然还有部分群众因孤、病、残原因导致生活困难,说明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群众理解。然而通过与群众的座谈交流,特别是通过与王新章、温传祥两位老人的交谈,我感到他们对党和政府的衷心拥护,感谢现在党的好政策,大多数人是通情达理的、是很容易知足的,只是因为客观原因导致他们暂时的生活困难,不愿党和政府。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心中有百姓,百姓有杆秤,只要我们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也会装着我们。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坚决执行上级党委决策,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带到基层,送进百姓家中,让广大群众明白党的政策,感受党的温暖,特别要实实在在地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过上幸福生活。

困难日记 篇11

20xx年3月24日写

“思维导图、今天的作业在晚上九点截止,请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正当下午阳光明媚,春色盎然时,在班群里,生物课代表发了这样一则通知,令同学们愤愤不平。想必大家对思维导图并不陌生吧,但你了解过生物的思维导图吗?

当同学们在网络的世界畅玩的时候,这则消息映入了同学们的眼眶,顿时感觉晴天霹雳。这则消息让同学们一天的好心情跌入谷底。同学们并不是对生物作业惧怕,而是对生物的思维导图惧怕。小周周是我们班的生物老师,她年轻又漂亮,是大多数同学心目中的女神。但因为思维导图,不少同学发动态表示:我真的要爱死小周周了!

显微镜、生物细胞、草履虫,心脏等等,都是小周周的让我们做思维导图要画的,当同学们捧着一言难尽的思维导图上交给小周周,隔着屏幕都能显露出尴尬的脸色,真是难以言语啊!粗陋的线条,单调的颜色,令同学们在老师和课代表的面前失去颜面。所以每当思维导图的作业公布时,同学们便垂头丧气,郁郁寡欢。

不过,思维导图还是相对容易的。只要认真勾勒美丽的线条,以专心致志的态度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无论色彩是多么单调,它仍然会有自己的独特的美,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美。这样的人,在学习这一方面上必定终有所成。

困难日记 篇12

20xx-02-01

我挑泛舟于人生的长河,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种种困难。这些困难像绊脚石一样阻碍了你前进的步伐。当我面对困难时,我不会向困难低头,而是面对困难,向困难挑战。.

今天,我遇到了一个令我措手不及的难题。.有两堆煤,一堆有334吨,另一堆有196吨,当两堆煤运走相同吨数时,第一堆比第二堆还多3倍,求每次运走多少吨?我左思右想就是想不出来,差一点焦头烂额。可我不想让父母来帮忙,于是就向难题发起了挑战。过一会我终于想出来了。第一堆剩下的煤比第二堆剩下的煤多出了三倍,那么第一堆剩下的煤的总数应该是第二堆的四倍。X=150

终于战胜了难题,现在我心里突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自豪感,终于能放轻松了。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fanwen/75198.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