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创意报告

2024-07-31 创意报告

最新创意报告。

一般而言,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当我们的工作任务收尾时。经常会需要我们去写报告,在报告的最后应写明发文机关和日期,写报告真的较难吗?泡泡演讲稿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创意报告”,请把您的创意分享给您的朋友或许会协助他们!

创意报告(篇1)

在进行这节课观摩之前,我学习了足球普修课,在我学习的普修课的时候,上课的模式基本是不变的,一样的热身运动,然后复习之前学习的内容,在进行新的内容的学习,然后总结。相对来说,课程是能比较细化的,每个方面的很到位,只是比较枯燥无味,比较死板。这一节的观摩课,我看到了另外的一种上课模式,没有太多的限制,很随意,很轻松,整个课程下来都是以游戏和竞赛的模式进行的,多了很多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创新能力,没有限制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这是好的一方面,不好的在于,目的没有明确,导致有的学生不明白如何学习,不知道学了什么。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假如是学习基础技术的时候,这样的模式要如何进行呢,因为基础的技术是要很细化的,手把手教才可以,要把动作的细节部分学好,多加练习,才能把基础的技术动作学好,学到位,而这一方面是这位老师没有考虑的一个很大的缺面,那么,要如何才能取两个教学模式好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呢。

假想一下,这两个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都是很明显的,那么我们把它们的优点结合起来,然后尽量避免两个方面的缺点,形成新的一个教学模式是不是可以呢。

在基础技术学习的时候就把每一个细节动作学好,这样练好基础

技术动作,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之后,我们再加进去这种自由模式的元素,以游戏和竞赛的模式来开展课堂,同时强调进行的时候用标准的基础技术动作来进行。这样既能注重了基础技术,又能发展学生个体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不过一个新的模式的诞生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而每一个教学模式都是经过无数次的优化和完善才出来的,肯定有它很大一方面的长处,我们要做的也是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把新的元素加进教学里面,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这样才能不断的创新教学的手段方法,做好教学工作,为学生服务好。

创意报告(篇2)

创意报告:解锁创造力的钥匙


创意报告的标题充满了吸引力和神秘感,好像是关于揭示创造力的秘密。而实际上,创造力并没有单一的钥匙,它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受到不同环境、思维方式和经历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几个重要的因素,帮助我们开启创造力的大门。


一个开放和灵活的思维方式是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当我们对新的想法和观点持开放态度时,才能开启创新的思维模式。这意味着要舍弃传统的思维限制和固有的偏见,去寻找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例如,当我们面临一个问题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尝试不同的方法,甚至从其他领域借鉴灵感。有时候,最不可能的解决方案可能会成为最有创意的答案。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追求不同的思维方式,是发挥创造力的第一步。


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有趣的经历是激发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当我们感到快乐、自信和能量充沛时,我们的脑袋会更加灵活和富有创造力。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个愉快的氛围中工作,与有趣的人交流、接触美丽的自然景色或者尝试新的体验,都能激发创造力。这些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可以激发我们大脑中的多巴胺,提高创意思考的水平。所以,为了激发创造力,我们需要主动追求快乐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并尽量创造有趣和丰富多样的经历。


创造力也需要时间和空间来发展。当我们追求效率和速度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思考和反思的重要性。要释放创造力,我们需要给自己留出时间,让思维自由流动,而不是被紧迫的任务限制住。当我们空闲的时候,大脑有机会重新组织和生成新的想法。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应该给自己创造一些自由时间,去思考和探索新的想法。


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也是激发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当我们与不同背景和个人经历的人合作时,他们带来的新观点和创意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团队合作可以在不同的思维中碰撞出新的火花。与他人分享和讨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得到宝贵的反馈和建议,有助于提升创意的质量。


创造力是一个复杂而又多面的概念。虽然没有单一的钥匙可以完全解锁创造力的奥秘,但开放的思维方式、积极的心理状态、有趣的经历、时间和空间的自由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都是激发创造力的关键因素。我们应该追求多样的思维模式,保持积极的心态,拓宽自己的视野,并与他人分享和合作,从而激发更多的创意和创新。只有当我们拥抱创造力的多维度要素,我们才能够成为真正有创意的思考者和创造者。

创意报告(篇3)

活动背景:

xx年11月,我校将迎来80周年华诞。为丰富我校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抒发青年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大学生活的美好情怀,为迎接学校80周年校庆营造良好氛围,经研究,决定开展“我的大学”主题视频短片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我校全体学生(可以以团队的形式参加)。

二、征集内容

(一)以“我的大学”为主题,通过镜头展现我校“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

(二)题目自拟,题材不限。内容要求健康时尚、短小精悍、主题鲜明、创意新颖、具有较强感染力,可以从学校历史、校园情感、求学历程、生活趣事、校园风光等多个角度自由选择、捕捉、记录令你难忘和感动的大学校园、大学生活。

三、作品要求

(一)作品须以我校校园为背景。

(二)作品时长约10分钟,必须健康向上,能够体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气息和精神风貌。

创意报告(篇4)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文化创意活动是促进社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文化创意活动,提高自身专业实践能力,我参与了一次具体实践活动,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以期能够得出有益的结论。

二、活动背景

本次文化创意活动是由某城市文化局主办的“创意设计周”活动,目的是通过举办展览、论坛、培训等形式,将各种创意设计作品展示给公众,并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我作为志愿者参与了此次活动,主要负责接待来宾、维持活动秩序以及协助组织者进行活动策划和执行。

三、具体活动内容

1. 展览筹备与布展

活动以展览为主体,我与其他志愿者一起,提前参观了参展作品,了解每个作品的设计理念和创意背景。之后,我们与组织者一同商定布展方案,并根据作品主题和展厅空间进行布局设计。通过集思广益,我们最终确定了合理的展览布局,确保每个作品都能够得到充分展示。

2. 论坛和培训会议

活动期间,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论坛和培训会议,邀请了相关专家和成功的设计师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观点。在论坛上,我作为主持人,负责引导对话,提出问题,并确保与会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培训会议上,我参与了组织工作,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提供所需的支持。

3. 现场接待与活动宣传

作为接待组的一员,我负责接待来宾,向他们介绍活动的目的和主题,提供所需的协助,并回答他们的疑问。此外,我还参与了活动宣传工作,通过社交媒体和口碑传播,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吸引了更多的参观者。

四、实践感悟

通过此次活动的参与与实践,我深刻地意识到文化创意活动对于社会的重要性。首先,文化创意活动能够展示出设计师的创造力和才华,激发公众对于美的追求和创新思维。其次,文化创意活动也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舞台,有利于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最后,文化创意活动还能够促进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体行业的发展水平。

此外,我还提出了一些关于文化创意活动的改进意见。首先,组织者应充分了解参展作品的主题和背景,更好地与展览主题相符。其次,活动策划人员需要充分考虑观众的需求和期望,提供更便利的交流与互动方式。最后,活动结束后,可以进行相关调研和评估,以收集来自参与者的反馈和意见,为下一次活动的策划提供参考。

五、总结

通过此次文化创意活动的实践,我不仅深入了解了文化创意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还增强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交际能力。此外,在与专业人士和成功设计师的交流中,我也学到了许多实用的经验和知识。

文化创意活动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活动,通过充分发挥创意和设计的力量,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我将以此次实践为基础,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文化创意活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创意报告(篇5)

xx区农村现有19镇18乡、2个乡生态建设指挥部,全区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有449个行政村,聚居着汉、回、藏、满等25个民族,总人口100多万人。xx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底蕴深厚,“xx贤孝”、“西凉乐舞”等特色鲜明,“xx会盟”、“弘化公主和亲”等历史事件影响深远,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xx文化。近年来,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逐渐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广泛,在盛市、区各级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推动了全区公共文化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一、基本情况。

我区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共28个。第一批4个,第二批24个,自20xx年投工以来,文化站建设得到上级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总投资880余万元,分别在20xx年至20xx年建设完工。其中,20xx年建成4个,分别是:下双乡、清水乡、柏树乡、洪祥镇;20xx年—20xx年建成24个,分别是:河东乡、永昌镇、金山乡、羊下坝镇、长城乡、九墩乡、五和乡、四坝镇、怀安乡、发放镇、新华乡、大柳乡、东河乡、中坝镇、金塔乡、张义镇、古城镇、金羊镇、丰乐镇、和平镇、松树乡、康宁乡、金沙乡、武南镇。这些文化站新建筑面积都300平方米以上,结构为砖混建筑,具备有多功能活动室、图书报刊阅览室、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等功能区等。

(一)建立项目资金专户、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我区2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现已全部竣工,基本投入使用,总投入880多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48万元,地方配套432多万。我单位财务上设立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单独建帐,专人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根据施工进度和合同约定,按时拨付,使用正式发票支付到施工单位。

(二)认真开展建设用地选址工作,确保选址符合文件要求。我们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见》要求,乡镇综合文化站室集图书阅读、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宣传教育、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服务于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所以在功能上设置了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等。认真确定了乡镇,确定了综合文化站设计方案,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按要求设计图纸。同时办理土地、建设规划、勘探和施工等手续,进行招投标工作。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纸设计等经文化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工程经过统一招投标后,确定了施工队伍,签订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建设质量由施工队伍和监理公司,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要求。我区28个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按要求完成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申报等工作,并及时动工建设,现已全部完工。

(三)使用情况。xx区农村现37个乡镇文化站都配置了电脑、音响等办公设施设备。其中“十一五”期间新建乡镇文化站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不同程度的都已投入使用,每个文化站都能依照乡镇政府安排,在正常开展活动。

极落实免费开放资金5万元,用于文体活动,有了这笔资金,将搭建全方位开放平台,更好的为乡村干部群众服务。同时各乡镇文化站负责村文化室的业务指导以及“农家书屋”工程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内容建设、服务制度建设,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设等方面,成立了相关的领导机构且积极制定了可行的相关制度。

(五)稳步运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区文体局积极组织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及文化专干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组织各乡镇自乐班子及文艺人员在多功能活动厅举行文艺汇演,为群众带来欢乐。2、积极组织文化站工作人员平日收集整理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存档备案,并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活动。3、积极宣传和帮助各村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体广场,形成全区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管理网。组织图书管理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活动,推进各乡镇文体事业健康发展。4、切实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维持社会和谐稳定。我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始终坚持公益性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实际,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推广各类适用于农村的先进技术,引导农民群众走向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活动情况。

(一)积极与各方配合。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与各方密切配合,每个阶段查看验收时,我们都会联系监理公司、设计人员等,将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将来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该镇文化站,积极发掘xx攻鼓子潜力,不断鼓励攻鼓子研究创作保护传承人员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三)团结协调好各方势力,充实内部队伍力量。在组织实施各类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熟悉的知识领域,文体局积极下派工作人员对各乡镇文化活动进行指导,开展活动。同时每年举办文化站长、文化专干培训活动,提高文化站工作人员素质,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举行重大节日庆典或某些大型活动时,认真对活动确定主题,放宽参与者表演形式、内容,许多乡村民间艺人采用自己独特的思维、独特的方式带来了别具一格的.精彩。

三、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一)乡镇文化站规划做的早,但到批复实施时,已经两三年以后的事情,这样随着物价的上涨,而xx区是基本上靠上级拨款才能实施项目,实施起来难度就更大了,一个文化站建起来,整体建设资金往往要比拨付的多出好多,让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好多资金困难问题。

(二)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未充分发挥作用,原因有两点:缺乏书籍,由于资金原因缺乏书籍,现有的不能及时更新,内容陈旧,不能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乡镇文化站缺少现代化操作仪器,加重了借阅的难度。若能增加一台扫描仪可大大提高图书的借还效率,保证准确性,将所有书籍录入电子信息库,就能更准确、高效的为读者提供书籍的查询服务。

和文体活动的辅导工作,文化站工作人员主要精力投入在做乡镇中心工作上,而且人员常有变动。由于各类文体活动的开展均为公益性事业,政府提供的经费有限,不足以保证必备的设施、设备,参与人员主要是依靠有较多空余时间的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和自愿性,而大量农村低收入人群有着强烈的参与兴趣,却要为了生计忙于日常劳作。这样就很难保证文体事业真正做到全民化,某种程度上讲也加速了文化依附于经济的两极分化,所以,加大政府投入、保证文体事业经费,让农村低收入人群共享文化成果。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xx区乡镇文化站虽已全部完工,但因为物价上涨,需要追加部分资金,却迟迟不到位,恳请上级领导安排专项资金解决该类问题,以便使“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站有个良好的结尾。

(二)xx区农村现有19镇18乡、2个乡生态建设指挥部,还有9个乡镇、2个指挥部文化站无独立房舍,工作用房小,有一房多用的状况,另外还由于个别站因当地乡镇政府拆除旧文化站,无力建造新的文化站,建议上级部门加大文化站建设项目,争取实现全覆盖。

(三)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落实提供设备全覆盖和技术指导培训。

(四)保障基层文体事业工作队伍。大量基层文体事业工作人员凭借兴趣、爱好组织管理民间文体活动,收入偏低甚至没有收入,为保障群文事业健康发展,建议扩充基层群文队伍,为基层群文事业工作人员设岗定编,保证基本活动经费。同时进一步加强规章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力度。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切实做好迎接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即将开展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建设抽查工作,市文旅委积极部署,认真落实,扎实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建设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市文旅委高度重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建设工作,及时转发了《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抽查工作的通知》,将国家、省里有关文件要求进行部署,要求各县区、各开发园区把督促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发挥服务效能作为一项重要日常工作,组织做好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建设工作。

二是完善管理。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资源整合、功能拓展和服务提升,进一步建立服务监测、服务评价和需求反愧定期督查、效能考核等相关工作制度,规范文化站日常工作台账,完善文化站效能管理机制,提高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管理能力和水平。

三是加强指导。与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县域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公共图书总分馆四级服务网络建设以及文化民生工程建设等工作相结合,指导文化站建设与管理;与群众文化辅导、百馆千村结对、“两馆”联盟等相结合,指导文化站提升服务效能,充分发挥文化站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梁村镇地处肃宁县东端,全镇总面积80.3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人口5万。近年来,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逐渐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广泛。

梁村镇综合文化站总投资26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12万元,省级拨款8万元,乡镇自筹资金6万元。资金全部到位后于自20xx年3月动工,20xx年2月完成整体建设。文化站坐落于梁村镇张家庄村,占地669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设有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文化资源共享室、培训室、办公室等。20xx年6月通过相关部门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

二、综合文化站开展活动情况。

1、每两月组织一次各村图书管理员、信息员专业知识培训活动。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对大鼓、秧歌、现代舞细分类别,每个月分别举办为期两天的培训班,对各村文化活动骨干进行专业培训。截止目前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1期,累计培训550人次。每月组织全镇各村支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开展普法教育,或宣传时事政治。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开展“四个覆盖”知识培训。

2、指导各村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体广场,指导各村成立了50余支文化活动队伍,全镇47个村之间不定期举行小型比赛和组织人员到其它村观摩学习。

3、广泛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20xx年9月份至10月份组织开展了8期“四个覆盖”进乡村、下集市活动;20xx年12月16日组织开展了“四个覆盖”专题文艺汇演活动,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多层次、多形式地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上级配发的文体器材都能做到物有所用,但电脑和服务器等信息设备因农民的文化程度和农村通信条件以及需要长期费用支出等原因,未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保障措施:

我镇对文化站工作有明确分工,在内容建设、服务制度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设等方面我们成立了相关的领导机构且制订了可行的相关制度。

三、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在组织实施各类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熟悉的知识领域,我们就委派专人向县级文体中心专业人员取经学习,学成后指导本乡镇文艺爱好者开展活动。或者与其他乡镇文体工作人员进行商讨学习,共同进步。

在举行重大节日庆典或某些大型活动时,我站只对本次活动确定主题,放宽参与者表演形式、内容。许多乡村民间艺人采用自己独特的思维、独特的方式会带来别具一格的精彩。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

大量活动的开展受制约。由于各类文体活动的开展均为公益性事业,政府提供的经费有限,不足以保证必备的设施、设备,参与人员主要是依靠有较多空余时间的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和自愿性,而大量农村低收入人群有着强烈的参与兴趣,却要为了生计忙于日常劳作。这样就很难保证文体事业真正做到全民化,某种程度上讲也加速了文化依附于经济的两极分化。所以,加大政府投入、保证文体事业经费,让农村低收入人群共享文化成果。

文化站缺乏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我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后,在人员配备方面没有,全部工作由镇宣传委员担任,因忙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所包村工作,没有时间对本乡的文艺活动队伍进行指导和培训。

五、建议。

(一)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供经费支持、技术指导。

(二)保障基层文体事业工作队伍。大量基层文体事业工作人员凭借兴趣、爱好组织管理民间文体活动,没有收入。为保障群文事业健康发展,建议扩充基层群文队伍,为基层群文事业工作人员设岗定编,保证基本活动经费。

(三)配备人员,强化管理,扎扎实实抓好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尽快配备县、乡、村三级的宣传文化人员,特别是要尽快统一配备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宣传文艺指导管理人员,同时,要组织开展培训,加强队伍管理,理顺管理渠道,使其尽快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要加大投入,核定经费,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活动经常化。

更多热门。

创意报告(篇6)

前言: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书写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多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小花了,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在实践中可以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坚持社会实践与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研究相结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学术科研能力与水平,因此我们积极地参与了进去。

实践人员:苏州科技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孔瑜

实践目的:增加自己的阅历,作为一名文科生,平日实践的机会甚少,需要更多的体验,更多的经历。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实践时间:20__-8-6——20__-8-19

实践单位:环球旅行社

实践职务:电话回访员

实践课题:旅游服务市场

课题背景:旅游已逐渐成为人们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除了能享受到旅游过程中的惬意与放松,其实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体味。炎炎夏日,酷暑难熬,各大中小学校早已放假。在众多的学生中,他们为了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纷纷去各地、各处游览观光,以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拓宽自己的眼界。因此,我选择了环球旅行社,在实践的同时进行旅游服务市场调查报告:

去年以来,新的休假制度形成的春节、“十一”、“五一”三个假日旅游“黄金周”,极大地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旅游热情,国内旅游空前火爆,自去年国庆至今年春节、“五一”,接连出现了公众旅游消费热的几个高潮。假日旅游有力推动了我省旅游业及铁道、交通、民航和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内需,增加了财政收入,满足了公众的旅游需求,丰富了节假日生活,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繁荣地方经济,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受到全社会的普遍欢迎和关注。假日旅游带动假日经济大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一)假日旅游带动旅游业的发展。由于假日旅游的迅速升温,旅行社生意红火,各地宾馆饭店频频告急。

(二)假日旅游带动民航交通业的.发展。据测算,交通费在旅游花费中所占比例最高可以达到70%以上,铁路、民航、公路以及水运已成为假日旅游最大的受益者。

(三)假日旅游带动零售业的发展。假日旅游带动旅游消费已趋明朗化,消费者正在逐渐形成假日消费的习惯。因此,假日商场的火爆可以说是假日旅游推动零售业追上国际潮流的表现。

(四)假日旅游带动餐饮的发展。无论是“五一”、“十一”,还是元旦春节,许多城市、许多景点,出现人流如潮、疯狂热卖的火爆场面,不少洒楼、餐馆、快餐店要排队预约。而且,游人在饮食过程中,还可领略全省各地的饮食文化。

(五)假日旅游带动休闲娱乐业的发展。假日旅游的启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式逐渐向休闲娱乐转变。休闲娱乐不仅让游客参与各种游乐设施和娱乐活动,体验其中的知识与乐趣,而且以休闲娱乐为载体,将休闲文化、体育运动等形式与游乐主题融为一体,使“娱”变得丰富多彩,满足了游客休闲、娱乐、健身的愿望。调查显示,节假日50%的人考虑外出旅游,在外出旅游的人群中,64.8%参与人休闲娱乐。为了适应这一新的需求,各地兴起了许多休闲娱乐行业,如茶馆、陶吧、酒吧、迪吧、氧吧、健身房、射击、水上运动、网球、高尔夫和跳舞机等,到了节日这些地方都是处处爆满。

另外,假日旅游还带动金融业、网络电信业、农牧业和建筑制造业的发展。

虽然假日旅游火爆,由于旅游业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因此,假日旅游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通知放假时间太迟;(2)受到旅游交通的制约;(3)热点旅游区住宿床位供不应求;(4)个别宣传媒体误导消费者。据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五分之一的受访者对随团旅游表示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来自导游和旅行社方面。对于没有随团出游的受访者,旅游费用以及旅行社的信誉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调查采用电话访问的方法,共完成有效问卷200份,调查对象为年龄在18-60岁之间,家中有电话的扬州地区居民。调查结果可以推论扬州有电话的居民。

调查结果分析:

随团旅游:不满意

旅游服务一直以纷争不断而出名,从调查显示的结果看,人们对随团旅游的评价的确不高。在有随团旅游经验的受访者中,有五分之一的人对其最近一次随团旅游表示不满意,而表示满意的只有三分之一,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服务一般。

导致受访者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导游未尽职责”和旅行社“降低等级标准”。这两项的比例分别达到30.8%。其次是“擅自变更行程安排”占23.1%,和“配套设施不完善”占15.4%。

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游客与旅行社的接触更多的在出游前期的报名环节。而在旅行途中,导游则很大成分上充当了旅行社的代表。游客对旅行社服务的不满意在得不到导游的妥善处理后,则很容易转化成对导游的不满。

我认为,旅游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消费者花钱购买的既是旅游社和导游提供的服务。对服务的满意程度的高低是保持回头客的关键所在。对于旅行社来说,其所提供的服务并非杀鸡取卵的短期利益行为,所带来的回报应是长期收益。随着世贸组织的加入,国外旅行社加入竞争,必然会使旅行社的客源结构发生变化。对于某些愿意尝新,或更加信任外国货的人来说,参加外国旅行社出游具有不小的诱惑力。国内旅行社可能会发现,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很简单,就是服务质量的竞争。

费用和信誉:参团出游的主要障碍

受访者中,有7成的人没有随团出游过。其中,近一半的人是由于“没有时间”,而三分之一左右的受访者则是因为“费用较高”。还有7%的受访者表示不随团旅游是因为“对旅行社不信任”。从这一结果看,费用和旅行社的信誉问题是阻碍人们参团旅游的重要因素。

从交叉分析看,家庭收入越高,有随团旅游经历的人所占比例越大。在家庭月收入低于20__元时,90%左右的人没有随团旅游的经历,而在家庭月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时,则超过一半的人有随团出游的经历。看来,尽管对旅行社而言,价格的可调节余地不太大,但普通工薪阶层对旅游费用的可支持能力依然有限。

或许在达到规模效益情况下,价格还可以适当调整,毕竟目前,降价仍是屡试不爽的刺激需求的看家法宝。但对于信誉问题,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扭转人们心中已形成的观念则非短时间内即可达到的,因为人们更愿意接受与自己观念相近的意见。

假期放飞,出游最宜

调查显示,消费者在选择何时出行方面越来越理智,有可能是吸取十一期间黄山惨案的教训。四成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在学生的寒暑假出游,两成的受访者会利用单位休假出游,依然希望在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出游的受访者不到15%。

另有相关分析显示,不同年龄的消费者对出游时间的选择有显著差异。年龄在30到50之间,有50%的人会利用孩子的寒暑假带孩子出去旅游;而年龄在18到29岁的年轻人则更多的会在单位休假期间出游。

对于出游时间的选择,个人因人而议。但可以看出,人们在出行时间安排上都注意避开节假日的高峰期,因而外出旅游的时间结构发生变动,学生的寒暑假将会是颇受青睐的旅游时期,这也提醒旅行社针对学生组织的旅行团可以成为旅行社经营的另一方向。

潜力巨大的自助旅游

就像自助餐一样,旅游也可以自助。但目前来看,了解自助旅游的人还不是很多,只有30%左右。与没有随团旅游经历的受访者相比,有经历的受访者的了解比例更高一些。但无论是否有随团旅游的经历,当受访者被询问是否希望尝试旅游自助时,一半左右的人表示希望。

相关分析显示,年轻人更愿意尝试自助旅游,随年龄的增加,希望尝试的比例逐步降低。这种差异还表现在家庭收入的差异上:家庭月收入在20__元以上,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希望尝试,而家庭月收入20__元以下,则只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希望尝试。

传统的随团旅游,衣食住行不用自己操心,但代价是失去了自由;自己出行有了随意安排的自由,但凡事都需自己操办,难免玩得尽兴。自助旅游似乎实现了两者的结合,取长补短。而调查结果也说明这种新型旅游方式潜力巨大,这是否意味着在自助旅游市场上,令一场战争又要开始了呢?

交叉分析显示希望尝试旅游自助的人有44%将选择寒暑假出行,25%的人选择单位休假期间。研究人员认为,考虑自助旅游的主要消费群是学生,因此开发寒暑假档期的自助旅游更具可行性。

旅游服务的市场细分

根据综合分析显示,如果不包括单位组织的开会、疗养等团队,个人旅游市场的消费群可以根据其生活形态划分为以下几个群体:

一是“高级灰”,主要由城市中的白领阶层和管理者构成,在周末他们一般选择城市周边游,交通方式以自己备车或租车为主,几个亲朋好友找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吃、住、玩,目的是换个环境、换个心情。要求环境卫生、安静,对于娱乐设施并不注重,也不在意风景名胜。人均消费一般在300元以内。国内游基本是在个人休假期间,他们大多有一个旅游计划,只要时间允许,一般半年或三个月会参团或自助旅游一次。对于服务价格并不十分敏感,但对服务质量要求较高。他们也是个人出境游的主要消费者。

二是“探险者”,主要由富冒险精神的学生和年轻人构成,他们的收入有高有低,但酷爱大自然,喜欢行走露宿于荒山野岭之间,向往西藏、新疆等富传奇色彩的地区。他们充满活力,旅游知识和经验极为丰富,是身边很多人的旅游导师。自助旅游和连锁式的学生旅馆是他们的最爱。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学生出游都属于此类。

三是“拍照留念者”,主要新婚夫妇、年轻伴侣组成。他们的旅游目的非常明确,即风景名胜,倾向于哪儿人多就去哪儿。作为纪念日的象征,拍照是必不可少的,为此经常穿着高跟鞋和旗袍跋山涉水。他们基本选择国内参团游,对价格和服务都比较敏感,旅游过程中购物也是一大主题。

四是“合家欢”,基本都是全家集体行动,一方面体现对老人的孝心,另一方面可以给孩子开阔眼界。这一群体跟团的不多,基本都是自己安排住宿和交通,而且倾向于借宿亲友家。其消费能力取决于家庭总收入,但传统上的“穷家富路”的观念使其在旅游景区配套服务的消费总量上相当可观。如果旅游社能够给予这种合家欢型的出游者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和周到的服务,则这一市场潜力非常巨大。

针对此项研究结果,剧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从寄希望于未来和下一代转变为更加关注自身的生活体验。一方面,在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旅游作为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消费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另一方面,中国人传统上即把“游历名山大川”作为提高个人修养的一种方式,因此旅游被很多并不富裕的家长作为子女养成过程中的一种必要投资。从过去的“单位组织旅游”到越来越个性化的消费选择,尽管在放长假期间的特定时段旅游服务呈现了供不应求,但旅游服务的供应商(包括旅行社、风景区乃至配套服务机构)正面临如何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以扩大市场的紧迫问题。认真研究不同消费群的旅游需要,明确自身的目标市场和服务定位,集中有限的资源在细分市场上,根据顾客需要进行旅游服务的组合设计,借助口碑效竖立自己的品牌,当是国内旅游服务供应商面对WTO、未雨绸缪之良策。

创意报告(篇7)

(一)发展思路:立足本地,加强结合,锐意创新,差异发展

1、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由于各县市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社会发展等差异,各地发展条件、行业分布、发展优势各具特色,要与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相统一,对比分析两区五县市与主城区节点的优势与劣势,确定杭州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向、总体目标及阶段性目标,实现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的全面对接。同时对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税收给予倾斜,逐渐形成各县市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2、要加强结合。以发展生态文化创意来推进产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风情小镇创建、生态建设、“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资源整合,推动共同发展。

3、要注重产业链延伸。目前我市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在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方面有着诸多的不足,因此在发展思路上,应该跳出区域和行业的限制,主动构建主城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县域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转移和承接的桥梁,推动产业分工和协作,推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杭州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借鉴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立足于各区、县(市)比较优势,注重挖掘区域特色资源,通过创意创新,寻求差异发展。各区、县(市)要充分挖掘当地自然生态资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古村落等人文生态资源,并对此进行保护修复、开发利用和创造提升,突出“一村一品”:“村”是一个区域概念,强调的是根据资源禀赋和特点,一个区域至少要开发一种打上本地烙印的产品,并围绕主导产品的开发生产,形成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在抢救和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该区域的特有文化点,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使其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品”可以是一种产品,也可以是几种产品,既可以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也可以是一个民间节庆,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要成为“一村一品”,应该满足几个条件:最能体现当地优势;最能占领消费市场;质量优异;经济效益优;能使产品获得相当程度的声誉。

(二)保障措施

1、编制专项规划。针对目前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缺乏顶层设计、各区、县(市)出现无序发展的情况,为挖掘特色资源、整合有限资源迅速形成竞争合力,杭州应出台《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规划》。规划要围绕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资源和文化遗产的目标和理念,把杭州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置身于全国乃至国际竞争的背景之中,审时度势,对各区、县(市)生态资源(包括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遗产)配置、主攻方向、重点项目从中长期的尺度进行科学谋划。

2、加大政府投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新生事物,初期不确定因素很多,离不开政府的资金扶持。杭州应加大对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能否拿出相当于过去支持农业园区发展的财政资金,帮助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市文创产业专项资金中能够加大对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则将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这一产业领域。

3、构建服务体系。以创意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古村落为重点,建议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杭州的生态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专题研究;成立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沟通、协调、自律与助推作用。建立信息、技术、人才、交易、融资等公共服务平台;创设生态文化创意活动周、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论坛,加强区域交流和扩大对外宣传;加强与日本、韩国、台湾、欧美等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提升产业发展的空间和国际化水平。

4、大力培养人才。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没有创意,就谈不上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没有人才,创意就无从谈起。市、县两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加大培养、引进及聘用创意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优秀人才;鼓励有关高校开设创意开发设计、营销策划、品牌建设管理及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课程,以培养年轻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开发者;努力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及种养大户关于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训及指导。

5、保护知识产权。首先要加强地方行政立法工作,尤其要重视立法对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等特定行业知识产权利用链条形成中的促进作用;要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主管部门之间以及与其他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配合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切实促进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工作;完善政府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提高信息服务质量,针对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特色信息服务。同时注意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托管平台,为中小企业服务。

6、促进产业融合。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度高,是一组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的相互关联的产业链。只有建立城乡互动互融的推进机制,加快不同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机制,才能发挥生态文化创意的多种功能。

(三)政策建议

总结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乡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当其冲。在杭州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政府也应更多扮演引导和“助燃推”的角色,从政策上对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予以积极支持。

1、土地政策: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积极促进土地流转,为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土地空间;探索以农民携地入股的形式,加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产业化经营的行列。此外,农民也可以将承包土地委托给专业合作社经营,由专业合作社代表农民与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紧密合作。在用地性质的认定方面,建议给予必要的支持。比如,对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内部的道路、水利工程和温室占地,可视为农用地范畴;积极组织深度调研和科学分析,对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内部道路、水体、各类工程的可占地面积比例,给予明确的规定。

2、财税政策:对生态文化创意园区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与过去财政支持农业园区修建道路、温室等基础设施不一样,对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财政支持资金,可以有较大的比例用于园区的知识产权投入和研发费用的补贴。此外,还支持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参加会展,举办会展。

对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链中非农环节的生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建议在一定时期内享受农业环节的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对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有关人员知识产权的转让收入,视同于农业技术转让予以税费优惠。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申报与保护,对有关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专利申请与保护发生的费用建议给予必要的补贴。

同时,进一步拓宽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投资领域,不断创新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投入机制,逐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导向、社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为依托的多元化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投入机制。

3、人才与教育政策:依托“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356”培训工程等现有政策与载体,细分行业分类,加强对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研究组建专家团队,研究制定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评判标准和评定程序,对应聘人员进行甄别筛选。进一步鼓励杭州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引进和聘请创意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高级人才。

4、金融政策:用足用好《关于鼓励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出台扶持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以质押等方式盘活存量与本地生态文化创意企业的无形资产。建议在定期发行的文创债权基金中,把生态文创企业纳入到政策资助范围之内,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的进入。鼓励有条件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努力拓宽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投入渠道,积极推进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上市融资,增强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力。

5、建立协调合作机制:市里统一协调,由农业、经济、商业、文化、科技、旅游、环保及相关科研院所共同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联手推动我市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定期召开推进、落实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各部门联席会议,对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准确的研究,并拿出解决方案。如:农业、发改委系统可以联手选择有条件的县、市设立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集聚区内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要给予优惠的土地政策和资金、技术的支持。文化部门、科技部门可以从专项基金中划出一块,专用于支持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建没,同时着力引导、扶持市创意人才到集聚区内发挥才干,帮助当地发掘、激活文化资源;旅游部门可以结合乡村旅游产品的升级加大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力度和宣传力度,鼓励农民发展创意旅游项目;金融、税务部门可以对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实施尤息或低息贷款并税收上予以优惠政策扶持;各级财政可以安排发展专项资金,专项扶持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项目。

6、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探索搭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鼓励和规范知识产权评估等中介机构发展,不断促进知识产权可评价、可物化、可质押、可交易。鼓励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各种资质认证中心、版权资源信息中心和版权评价交易中心。抓好版权“五进”工作(版权服务进园区、软件正版化进企业、版权监管进市场、版权宣传进学校、版权顾问进单位),建立维权举报奖励机制,加大对版权的宣传和保护力度。结合“全国版权保护示范城市”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创建,充分发挥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国家版权保护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法规建设、队伍建设和基础建设。

创意报告(篇8)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山西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74号)、《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晋办发〔〕26号)及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精神,切实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要求。

(一)总体目标。到,全省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普遍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建立一套符合实际、运行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一支扎根基层、专兼职结合、综合素质高的基层文化队伍,形成一批常年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成为我省提供公共服务的综合平台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

(二)总体要求。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城市社区活动场所和公益性服务设施等,在现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强化资源整合,通过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协调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凡现有设施能够满足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一律不再进行改扩建和新建,不搞大拆大建。围绕建设、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试点先行与普及发展相结合,推动各地形成社会广泛参与和群众自我服务的建设运行模式。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首要标准,加快建立有效的需求反馈和供需对接机制,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方式,让群众享有更多文化获得感。

二、规范基层建设。

(三)科学规划布局。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包括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两项任务。各市、县要充分发挥基层政府主导作用,在全面摸清辖区内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存量和使用状况的基础上,紧密衔接我省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分级建立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台账。按照均衡配置、规模适当、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等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基层综合性文化设施。充分考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人群需求,关注特殊群体。在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预留公共文化设施用地。(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文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省国土资源厅)。

(四)严格落实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管理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建标〔〕44号)和文化部《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文化部令第48号)为基本依据,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4号)文件执行。尚未建设综合文化站的乡镇要迅速填补空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拆除的综合文化站要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文化部令第48号)相关规定择地重建,对挤占挪用的综合文化站设施设备要立即恢复其服务功能。乡镇可在农村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加挂“乡镇综合文化站”牌子。(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财政厅、省编办、省文化厅、省体育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扶贫办、省民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五)集合建设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主要依托村(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闲置中小学校、新建住宅小区综合服务设施以及其他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在明确产权归属、保证服务接续的基础上进行集合建设,并配备相应器材设备。在推进城市社区活动场所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中,要统筹和完善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要重视消除城乡结合部公共文化服务“盲区”。(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文化厅、省民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

(六)拓展和完善户外配套设施。充分发掘利用城乡商业广场、企业和社区场地、边角空地等社会场地资源,盘活现有场地存量。进一步优化广场用地和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布局,按照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建设选址适中、与地域条件协调、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相配套的文体广场。文体广场要配备阅报栏(电子阅报屏)、公益广告牌、体育健身设施(路径)、夜间照明设备、有源音箱等必要的配套设施设备。偏远山区确实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可酌情安排。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配套建设戏台舞台、乡村文化记忆展室。(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文化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体育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三、明确功能定位。

(七)向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市、县人民政府要着眼于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根据《山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结合自身财力和群众需求,突出地方文化特色,重点围绕文艺演出、读书看报、广播电视、电影放映、文体活动、展览展示、教育培训等方面,制定本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服务目录(以下简称服务目录),明确服务种类、数量、规模和质量要求,实现“软件”与“硬件”相适应、服务与设施相配套,着重发挥好政策宣传、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基本功能,为城乡居民提供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

(八)整合各类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终端平台优势,整合分布在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实现人、财、物统筹使用。依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拓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手段,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和数字博物馆等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提供应急广播、广播电视器材设备维修、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服务;推进县域内公共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和一体化服务,加强村(社区)及薄弱区域的公共图书借阅服务,整合农家书屋资源,设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基层服务点,纳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和使用;建设基层体育健身工程,组织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等。同时,加强文化体育设施的综合管理和利用,提高使用效益。(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

(九)开展基层党员教育工作。结合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党员教育的重要阵地,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等基层信息平台的作用,以党组织生活、党员活动、党员志愿者活动等基层党员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政策宣讲、理论研讨、学习交流等党员教育活动。(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省文化厅)。

(十)配合做好其他公共服务。按照功能综合设置的要求,积极开展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社区居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法治宣传教育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提高基层群众的科学素养和法律意识。结合当地党委和政府赋予的职责任务,与居民自治、村民自治等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相结合,与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服务相融合,配合开展就业社保、养老助残、妇儿关爱、人口管理等其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推广一站式、窗口式、网络式便捷综合服务。(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厅、团省委、省妇联、省残联、省科协、省文化厅)。

四、丰富内容形式。

(十一)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围绕新时期党和国家重大改革发展政策、脱贫攻坚目标举措及惠民措施,通过政策解读、专题报告、百姓讲坛等多种形式,帮助群众更好地理解党委、政府的工作,凝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结合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和乡贤文化建设,利用宣传栏、展示墙、文化课堂、道德讲堂以及网络平台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把理想信念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践行和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等山西宝贵精神财富深入传播到群众中去;推动基层善行义举榜建设,举办山西好人、道德模范展览展示、宣讲巡演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方式,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积极开展艺术普及、全民阅读、普法教育、科学普及、技能培训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群众综合素质。(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文化厅、省司法厅、省民政厅、省科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十二)大力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传承弘扬山西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工作,加强对本地区历史人文资源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当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间歌舞、传统体育比赛等民族民俗活动,培育地方特色文化,强化农村文化认同。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平台,通过“普查”“细理”“善存”“展示”“活用”等步骤,梳理乡村历史脉络、文化烙印和乡风民俗等文化资源,建立乡村文化档案和数据库,延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内涵功能,协同推进文化建设、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留住乡愁、乡风、乡韵。(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省档案局、省旅游发展委、省党史办、省方志办)。

(十三)组织引导群众文体活动。依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支持群众自办读书社、书画社、戏曲票友会、乡村文艺俱乐部,组建演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健身团队以及个体放映队等。结合中华传统节日、重要节假日和重大节庆活动等,通过组织开展读书征文、文艺演出、经典诵读、书画摄影比赛、体育健身竞赛等文体活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加强对广场舞等群众文体活动的引导,推进广场文化健康、规范、有序发展。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文联等群团组织保持和增强群众性,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载体开展职工文化交流、青少年课外实践、妇女文艺健身培训、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等活动,引导所联系群众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体质测定,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加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普及与培训服务。(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文化厅、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文联、省残联)。

(十四)创新基层服务方式。建立健全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和评价机制,畅通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渠道,及时准确掌握群众真实文化需求。根据服务目录科学设置“菜单”,采取“订单”服务方式,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实行错时开放,提高利用效率。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群体实际需求,推出一批特色文化服务项目。充分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开通网站、博客、公众号、移动终端app等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利用公共数字文化项目和资源,为基层群众提供数字阅读、文化娱乐、公共信息和技能培训等服务。(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各成员单位)。

(十五)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渠道。推广文化体育志愿服务,吸纳更多具有奉献精神和文体技能的普通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和农村就近就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争取贫困地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国家文化体育等相关机构和骨干文艺团体建立对口帮扶示范点,推动省、市、县三级骨干文艺团体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结对子”,形成常态化帮扶机制。广泛开展流动文化服务,积极开展文化进社区、进农村和区域文化互动交流等活动。(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各成员单位)。

五、创新运行管理。

(十六)强化落实责任。县(市、区)人民政府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中承担主体责任,要抓紧制定具体落实方案,从实际出发确定存量改造和增量建设任务,因地制宜利用现有设施进行改扩建或新建;建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制定本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细化服务种类、数量、规模和质量要求;建立既与县级财力相适应又能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保障机制,把各级各类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纳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发展,合理配置、集中管理、优化服务。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宣传文化部门发挥牵头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相关部门立足职责、分工合作,共同推动工作落实。(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各成员单位)。

(十七)健全管理制度。县级负责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和管理,村(社区)支委和村民(社区居民)委员会承担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和使用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国有资产档案,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合理使用。要结合当地群众文化需求,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工作准则,健全活动登记、服务指引等规章制度,做到管理制度上墙、工作人员信息上墙、服务内容公示上墙;结合我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紧紧围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运行方式、服务规范、人员管理、经费投入、绩效考核、奖惩措施等重点环节,健全标准体系和内部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实现良性运转;严格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

(十八)加强行业指导。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体育场(馆),承担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资源配置、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等职责,要以《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年)》《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等为依据,指导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制定服务规范,切实加大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文化厅、省体育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十九)推广总分馆模式。建立以县级文化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的总分馆模式,实现县级对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人、财、物进行统筹管理。县级文化馆要切实发挥好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担负起“总馆”职能,主动与上级指导单位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对接联络、联网联动,加快实现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统筹调配、无缝衔接。(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文化厅、省体育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二十)鼓励群众参与。在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发挥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的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引导城乡居民积极参与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使用,加强群众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健全民意表达机制,依托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小组会议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主协商,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发展的重要事项,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保证过程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民政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

(二十一)探索社会化运营模式。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拓宽社会供给渠道,丰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赞助活动、捐助设备、资助项目、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采取公益创投、公益众筹等方式,参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率先在城市探索开展社会化运营试点,各市每年选取不少于5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探索开展社会化运营试点,通过委托或招标等方式吸引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基层文化设施运营,及时总结推广经验。(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

(二十二)贫困地区基层文化服务兜底保障。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文化改革发展特别是当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建立工作台账,统筹部署推进。省、市两级继续加大文化资源向58个贫困县(区)倾斜的力度,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扶贫与扶智相结合、脱贫与兴文相结合、助力与鼓劲相结合,使贫困地区群众与全省人民同步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更多文化实惠。(责任单位:贫困地区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

六、实施步骤。

(二十三)试点建设阶段(4月-9月)。全省开展“百乡千村”试点建设。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传统文化等实际,每市确定10个乡镇(街道)和100个建制村(社区)开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工作,探索建设路径和服务模式,以点带面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到209月底前,全部试点按照《山西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服务标准(暂行)》(附件1)和《山西省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服务标准(暂行)》(附件2)建成标准化试点。长治、朔州、晋中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要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按照各项指标要求进行标准化建设,探索创新服务方式和管理机制,引领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

(二十四)推广普及阶段(2017年10月-12月)。按照“无则立,有则优”的原则,全面推广试点经验,加强县级文化部门(单位)对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管理和指导,建设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总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分馆和活动站点的总分馆体系。各市、县完成建设任务达标总量70%以上;2012月底前,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普遍达到《山西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服务标准(暂行)》(附件1)和《山西省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服务标准(暂行)》(附件2)。(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

(二十五)督导验收阶段(2020年1月-6月)。对各市、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进行全面督导验收,对未能按时保质完成建设任务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要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并逐级倒查责任、严肃追究、通报问责。(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各成员单位)。

(二十六)整改提升阶段(2020年7月-12月)。对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进一步健全管理运行机制,加强设施设备配套,完善考核评价机制。2020年底前,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综合性服务功能基本健全,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基层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

七、保障措施。

(二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政府要将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作为本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要内容,对接相关规划,结合我省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城乡社区建设、脱贫攻坚等工作要求,在2017年5月底前制定出台本地具体落实方案,明确总体思路、工作举措、责任分工和标准时限,确保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这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落到实处。市、县政府要定期对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

(二十八)强化资金保障。各级政府要根据实际需要和相关标准,整合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相关的各项补助资金,科学合理调整支出结构,统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保障力度。省财政加大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统筹力度,通过转移支付对革命老区和贫困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备购置和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需资金予以补助,同时对绩效评价结果优良的地区予以奖励。市级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奖励资金的规划和统筹分配工作。县级做好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工作,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细则,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一般项目补助资金和奖励资金,切实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避免资金闲置和浪费。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渠道,落实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财政厅、省文化厅)。

(二十九)优化人员队伍。通过县、乡两级统筹和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解决基层文化队伍人员不足问题,按规定配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备由公共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建立公共财政购买和补贴的公共文化服务岗位人员考核评价制度,公共财政购买和补贴的公共文化服务岗位人员由县级文化部门(单位)垂直管理;原乡镇(街道)文化广播站或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专干由县级文化部门(单位)和乡镇(街道)双重管理。鼓励“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专兼职从事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服务工作。推广文化部“阳光工程”农村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经验,探索将文化志愿服务融入城乡社区治理,建立文化管理员、协管员、指导员与文化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相结合的队伍,构建专兼结合、多元共治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加强业务培训,挖掘乡土文化能人,全面提升基层专兼职公共文化从业人员业务素质。(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编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文明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省民政厅)。

(三十)严格督导检查。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动态监测和绩效评价机制,研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探索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引入第三方开展公众满意度测评。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中群众满意度差的地方要进行通报批评,对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及时总结推广。(责任单位: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

附件:1.山西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服务标准(暂行).doc。

创意报告(篇9)

引言:

在当代社会,卫浴行业发展迅猛,每个人都离不开卫浴用品。卫浴用品的研发和设计对于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我们团队的创意卫浴实践报告,包括我们的研发过程、设计理念以及最终产品的效果。

1. 研发过程:

首先,我们进行了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对于卫浴用品的期待。通过与用户的深入交流,我们发现人们对卫浴用品的关注点是:舒适性、环保性以及时尚度。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开始进行产品的研发。

我们成立了一个由设计师、工程师和市场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团队。我们共同开展头脑风暴,提出了许多创意的卫浴设计方案。在经过深入讨论和筛选后,我们选定了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设计方案。

2. 设计理念:【HC179.COm 一起合同网】

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将舒适性、环保性和时尚度融入卫浴用品中。首先,我们致力于提供更加舒适的洗浴体验。我们通过科技手段研发出了一种新型花洒,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调节水温和水压,给用户带来个性化的洗浴享受。

其次,我们注重产品的环保性。我们采用了可再生材料制造我们的卫浴用品,并且优化了产品的能耗,减少了对环境的负担。我们还设计了一个智能水表,可以实时监测用水量,并提供节水提醒,帮助用户合理使用水资源。

最后,我们设计的卫浴用品注重时尚度。我们融入了一些艺术元素,使我们的产品更加具有审美价值。我们还与知名设计师合作,推出了一系列限量版卫浴用品,吸引了一大批时尚追求者的关注。

3. 最终产品的效果:

经过团队不懈努力的研发和设计,我们终于推出了一系列创意卫浴产品。这些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用户的好评。

首先,我们开发的自动调节花洒获得了用户的称赞。用户可以在洗浴过程中自由调节水温和水压,获得个性化的舒适体验。这个创新的设计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选择我们的产品。

其次,智能水表的推出让用户对于节水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用户通过监测用水量,掌握用水习惯,并能够根据提醒合理使用水资源。这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为用户节约了开支,提升了用户的环保意识。

最后,与知名设计师合作的限量版卫浴用品在年轻用户中引起了强烈的购买欲望。这些设计独特、时尚的产品成为用户展示品味和个性的重要方式。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我们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结论:

通过这次创意卫浴实践,我们深入了解了用户需求,并以创新的设计理念开发了一系列卫浴产品。我们的产品不仅提升了用户的舒适体验,还注重环保性和时尚度。最终,我们的产品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并得到了用户的好评。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的创意卫浴产品将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

创意报告(篇10)

一、周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述

&p;周庄,位于中国经济文化最为活跃的长三角核心地带,东连上海,西邻苏州,紧靠沪宁、沪杭、苏嘉杭等高速公路。镇域面积38平方公里,有着保存完整的千年古镇、江南特色的田园风光和水乡风貌的自然村落。因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水乡风貌、丰厚的文化底蕴、质朴的民风民俗,成为江南水乡的杰出典范而享誉海内外。经过二十余年的着力保护、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水乡”的文化旅游品牌,成为古城镇序列唯一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350万中外游人前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感悟。近年来,更是围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谋划了从1平方公里传统文化景区拓展为38平方公里为“文化周庄”的全景概念。

依托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创意素材和成熟的产业环境,文化创意产业在周庄已取得阶段性发展成果,画家村、画工厂、大型演艺《四季周庄》、旅游产业研发等一批文化创意项目的落户启动和不断成熟壮大。在此基础上,昆山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10月正式批准将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定位落户周庄。以现有的文创项目为基础重新布局和规划,着重抓好载体建设、项目引进和服务平台构建,引领、指导、规范、管理全镇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功能完善、业态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从而推动全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周庄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昆山第十二个特色产业基地,也是昆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唯一集聚载体,近日又被江苏省文化厅批准命名为江苏省级文化产业园区。

二、周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和优势

1、经济背景和区位优势:周庄位于上海、苏州、吴江、昆山半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地段,地处全国文化昌盛、经济发达、文化艺术品消费力最为强盛的长三角腹地,具有明显的经济背景和区位优势。

2、人文背景和环境优势:周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节奏从容,是滋生艺术和享受文化的最佳土壤,具有明显的人文背景和环境优势。水乡生态良好,古镇保护完整,广受文人墨客青睐。

3、市场背景和交通优势:周庄与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型城市紧邻,多条高等级交通线路在周庄汇集经过,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商贸中心暨虹桥枢纽距周庄不到半小时车程,交通便捷,又闹中取静,利于艺术品产业的集聚。背靠昆山强大的制造业基地,为工业设计带来了广阔市场,有明显的市场背景和交通优势。

4、产业背景和定位优势:周庄画家村强调原创、突出艺术水准,绘画工厂以加工生产为主,艺博中心注重普及和市场覆盖,其他演艺娱乐休闲产业蓬勃发展,具有明显的产业背景和定位优势。

5、品牌背景和政策优势:周庄作为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每年接待数百万全球嘉宾,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依托市级园区的基本定位和省级文化产业园区的成功创建,具有明显的品牌背景和政策优势。中国第一水乡品牌优势和昆山文化产业的政策优势明显。

三、周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通过项目的引落开发、载体建设和产业集聚,目前周庄文化创意产业已有六大板块内容、建设二个载体、逐步完善形成三条产业链。

1、六大板块

古镇旅游:每年接待中外游客量达35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0亿元。周庄画家村:2007年项目启动,引进落户国内外130余家原创画家,建有艺术馆、画家公寓、写生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和相关配套设施,成为集艺术创作、学术交流、培训教育、展览交易为一体的艺术村。其衍生项目绘画工厂以生产销售装饰画和油画复制品等艺术产品,已引落昆山先行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8家艺术品生产企业,今年以来已出口艺术产品二十余个货柜,开创昆山艺术品出口先例。

大型演艺《四季周庄》:第一部呈现江南原生态文化的水乡实景演出,是华东旅游线重要的休闲演艺,对推动周庄旅游结构调整起到重要作用,入围省级文化产业支持项目,被评为江苏省特色旅游项目。

古戏台昆曲传习:恢复重建周庄古戏台,与专业院团合作常年演出昆曲,既有动态演出,又有静态展示,还能参与互动,成为颇有特色的昆曲传习场所。

民俗文化街传统作坊:集中推出一大批优秀传统手工艺作坊,进行民俗手工艺表演和展示商业文化,游客既可观赏、购买又能亲临操作。目前已有12家开业,始称为“江南十二坊”。

旅游工艺品开发设计:以“用口袋里的零钱把美丽的周庄带回家”的理念,与知名工艺院校、工艺设计机构合作,拥有一批专业从事旅游工艺品设计、旅游衍生品开发生产的企业,形成研发、生产、展示、销售一条龙。

2、建设二大载体

周庄国际艺术品博览中心:引进专业投资管理公司构建专业艺术品交易市场,拥有交易展示场馆、开发设计中心、艺术博物馆、教育机构和相关配套服务功能等六大功能设施,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专业化最高、辐射能力最强的艺术品交易市场。首期平方米9个专业展馆,于10月28日盛大揭幕,入驻50余家全国一线品牌艺术品生产企业和经销商。

创意设计孵化中心:利用前庙浜自然村落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农舍结构,进行包装改造,既有原真性又有现代时尚理念,引入一流创意设计人员和研发机构,打造创意设计孵化中心。目前农户搬迁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中。

3、逐步完善形成三条文化产业链

以美术品为主的艺术品产业链:依托画家村、画工厂二大载体和艺术博览中心平台,形成原创、培训、交流展示、画品生产、交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把周庄建设成华东地区最大的绘画创作、生产、展示和销售中心。

以四季周庄为主的文化演艺产业链:在现有《四季周庄》、古戏台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展示地区文化的演艺中心,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文化演艺设施,吸纳和培育大批本土和外来演艺人才,把周庄建设成为以地方戏曲为主的文化娱乐、休闲演艺中心。

以旅游纪念品为主的设计研发产业链:依托前庙浜孵化中心和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载体和人才优势,抓住古镇旅游品牌,挖掘本土优秀文化,逐步形成以旅游经济开发为核心中国地方旅游产品设计、制作、展示销售集聚区,全面提升文化旅游衍生品创作和市场化运作水平。

四、周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是“一园二区”的分工定位:太史淀生态休闲创意产业区和古镇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区,形成一园二区、统一规划、错位发展的格局。以周庄大桥两岸创意集聚区为龙头,形成南北联动,合理布局。

1、太史淀生态休闲创意产业区

依托太史淀湿地生态条件、功能定位发展为休闲度假、生态体验、创意展示、会展服务、新型康体保健和旅游相结合的高品质生态休闲创意产业基地。主要包含国际会议中心、设计孵化中心、养生健康中心、文化休闲中心和配套服务中心。

2、古镇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区

依托周庄古镇载体,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增强游客体验值,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旅游纪念品、文化餐饮、精品民宿、画家村、文化演艺等,主要发展四大特色街区:旧民居街区创意文化体验区、画家村艺术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区和文化创意展示中心和孵化基地。

五、周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坚持以优势门类突出、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方向,优先发展六大重点领域。

1、文化旅游:以古镇扩容和核心提升为理念,以业态调整和合理布局为手段,通过特定历史街区改造,引落高档民宿、文化餐饮和精品休闲场所,增强文化体验内容,全面提升古镇旅游品质。

2、文化演艺:以《四季周庄》为基础,引落文化娱乐演艺经纪团队,发展文化娱乐和休闲演艺。在提升古戏台昆曲、文化街评弹的同时打造江南特色地方戏曲万花筒。

3、艺术品交易:依托画家村、画工厂两大集聚区和周庄国际艺术品博览中心交易平台,打造成为长三角最大规模和影响力的艺术品展销中心。

4、旅游商品研发:加强与专业设计研发机构的合作和积极引落专业品牌店,着力开发周庄特色旅游商品并建立直营店、连锁机构,打造成旅游商品设计、制作、展示销售集聚区。

5、节庆会展:进一步扩大周庄国际旅游节的影响,积极举办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的大赛、论坛、博览会等,推动周庄文化产业的品牌提升,促进会展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

6、工业设计:依托周庄传感器产业基地和周边地区制造业发达的产业基础,依靠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的专业支持,以前庙浜孵化基地为载体,加快形成以传感器产业研发设计、新型电子元器件、模具、印刷制版、服装、包装设计等工业设计产业格局。六.结语

今日周庄既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既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立足于周庄镇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道路,着眼于优化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创意为核心,创新为动力,促进创意与经济的融洽。以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命名为契机,坚持走特色发展、科学发展之路,向国家级特色文化产业园区的目标迈进,推动全镇经济转型升级和全面科学发展。

真诚希望各级领导给予帮助指导,诚挚欢迎中外客商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共同繁荣文化创意产业而努力。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shuzhibaogao/88846.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