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高中化学教案

2024-06-19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收藏。

高中化学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和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谈话、研讨、讲解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引言〕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一种“看不到又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价的自然资源,它就是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学到,今天将要进一步学习的空气。

〔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对它已有哪些了解?

(提示: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高中化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

②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

③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用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

②通过有梯度的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有机合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通过设计情景问题,培养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会结合生产实际选择适当的合成路线。

②通过对新闻资料的分析,使学生关注某些有机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物的安全生产和使用问题。

③通过逆合成分析法的研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①官能团相互转化的方法归纳。

②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过程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逆合成分析法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手段:

①新闻材料分析,分组讨论,引导启发、激发思考、情景问题的创设与解决、多媒体

②针对难点突破而采用的方法:通过设置有梯度的情景问题,分三步,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进行合成训练,在动手训练中自己体会、掌握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维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多媒体展示与PVC保鲜膜有关的“新闻链接”以及“资料卡”,创设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合成情景引入新课(资料见后附表)

【情景创设1】

你能够根据已学的知识,利用一些常用的原材料,合成PVC吗?

【教师评价】

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案写到黑板上,做出评价

【新课】

教师作归纳,以PVC的合成为例,引出有机合成的过程,以流程图直观展现

【过渡】

实际上很多时候有机合成是不能一步到位的,那我们要学会分析比较目标化合物和基础原料之间在骨架构建和官能团转化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些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完成“思考与交流”

归纳内容

【教师引导】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做出适当的引导

【教师评价】提问不同小组学生的讨论成果,作出肯定与评价,引导学生做好归纳总结

【过渡】当我们掌握了一些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后,就要学会把这些方法应用到有机合成过程中了

【情景创设2】

在日常生活中,饮料、糖果中常常添加一些有

水果香味的酯类香料,例如具有苹果香味的戊酸戊酯,你能利用1-戊烯为原料合成戊酸戊酯这种香料吗?

【教师评价】

对学生的成果作出评价,及时纠正错误;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逆合成分析方法的思路

【过渡】

我们发现,在分析合成路线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要对不同原料或合成路线的选择,那么

【情景问题创设3】

想一想:结合生产实际,同学们,你认为在选择原料和合成途径时,你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教师归纳】

选择有机合成路线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反应条件必须比较温和。

产率较高。

原料地毒性、低污染、廉价。

【过渡】

逆合成分析法是在设计复杂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是,它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同辅助原料反应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而这个中间体的合成也是从更上一步的中间体得来的。依次倒推,最后确定最适宜的基础原料和最终的合成路线。下面,我们就利用这种分析法,来完成这一道练习:

【例题练习】

试用逆合成分析法研究合成草酸二乙酯的路线。

【小结】

本节我们要重点掌握:

1、一些常见官能团引入的方法。

2、在有机合成中应用逆合成分析法。

【作业布置】

1、课后习题1、3题。

2、思考课本P65学与问。

高中化学教案(篇3)


第1篇:高中化学《硫酸》说课稿

高中化学《硫酸》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放在金属和非金属的之后构成氧化还原与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氧化—还原原理对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节课在初中的基础上,对硫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H2so4的性质作进一步的认识。作为三大强酸之一的硫酸,从性质上来说,不但具有酸的通性,还具有自己的特性,这就让学生在已往知识的基础上对酸的性质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同时也深刻的体会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间的关系。另外,硫酸的通性和特性,尤其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为接下来HNo3性质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3、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4、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复习已知的硫酸的性质;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2)能力目标:分为以下三点:

①通过浓硫酸性质的探究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理论问题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回归理论的良好化学学习习惯。

③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一般思路、方法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掌握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帮助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并从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原有认知情况:对酸的通性比较了解,了解浓硫酸的脱水性和稀释的方法。但在课堂上对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无接触。

2、学生认知特点:对物质的性质停留在表面的识记,未养成通过实验、逻辑思维分析物质性质的习惯。

3、探究能力:在前期的学习中做过几个探究实验,有一定的经验。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设计: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此,我采用了学生实验探究为主、老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分为创设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归纳结论五个阶段,进行开放式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等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主动探索意识,顺着学生的思路走,以激发学生主题性学习的兴趣,开拓思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和探索新知,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法指导:让学生通过思考提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获得新知,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发展新知,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培养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独创精神。

四、教学设计

1、时事新闻导出问题:

①播放宜昌硫酸泄露事故新闻

②观看录象后提出问题:

A、为什么现场烟雾腾腾?

B、为什么浓硫酸会造成人员伤亡?

C、为什么浓硫酸会造成空气污染?现场刺鼻的气味是由什么物质引起的?

D、为什么消防队员要用水稀释浓硫酸?

2、解决问题复习性质

①解决问题A并复习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②解决问题B并复习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

过渡: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浓硫酸为什么会造成空气污染呢?

3、进行假设展开探究

①探究实验

A、目的:浓硫酸泄漏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B、硬件:烧杯、试管、试管夹、酒精灯、浓硫酸、PH试纸、品红试纸、铁钉、铜片、氧化铜、水泥路面碎块。

C、由学生进行假设,边假设边讨论验证假设的方案:

(A)浓硫酸是一种挥发性酸,挥发出硫酸气体。

(B)硫酸和路面上复杂的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了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讲解:可见浓度的.变化,有时也会引起性质的变化。

过渡:那有的同学可能有疑问了,既然浓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那为什么稀硫酸常温下可以和铁发生反应,而浓硫酸和铁在常温下混合却没有明显现象呢?

5、引出问题继续探究

①目的:浓硫酸和铁钉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原因

②归纳的出钝化,及浓硫酸的保存和运输。

6、总结性质引出用途

①总结浓硫酸的性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D

②性质决定用途,通过性质的复习引出浓硫酸的多种用途,并用投影展示浓硫酸的用途。

7、思考巩固

①演示蔗糖和浓硫酸的反应

②问下面几个问题:

A、蔗糖和浓硫酸的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B、为什么反应中蔗糖的体积会膨胀?

C、请设计实验验证蔗糖和浓硫酸反应后的产物(装置图以及涉及的反应方程式)?

8、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硫酸

一、浓硫酸的性质

1、溶于水放热;

2、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3、脱水性按2:1夺取有机物中的H、o使有机物碳化;

4、氧化性。

第2篇:高中化学《硫酸》说课稿

这个网站高中化学《硫酸》说课稿范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硫酸》第一课时说课稿

何维军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高级中学化学(必修)课本第一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包括硫酸的性质和用途。

本课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这是因为:硫酸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它在工业上和实验室里都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硫酸既具有酸的通性,又具有特性。掌握硫酸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的重要用途,为学生将来参加工农业生产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创造条件。因此,必须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a.使学生掌握硫酸的性质,尤其是浓硫酸的特性 b.使学生了解硫酸的用途 ②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③德育目标

通过掌握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帮助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内容是建立在初中《常见的酸—硫酸》基础之上的。由于稀硫酸和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等知识学生在初中已学过,而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不仅是硫酸特性之一,而且反应机理也较稀硫酸复杂。所以,我认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即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二.学生现状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意识,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会带着问题去上课。在初中时他们已经学了硫酸的基本性质,对浓硫酸的特性和稀硫酸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高中他们又学了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此这节课是对以往知识的巩固应用和进一步的阐述和完善。

三、说教法

关于浓硫酸脱水性、氧化性的教学,我采用实验、讨论、归纳与阅读、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要做好几个演示实验,给学生以正确、鲜明和深刻的印象。做实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和从中说明了什么问题,能作出什么结论。在演示浓H2SO4跟铜反应时,着重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产物,从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从硫的化合价入手,应用氧化还原电子转移的观点去分析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在加热时,浓硫酸还能与一些非金属和绝大多数金属起反应。通过讨论,从而得出结论:在有浓硫酸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浓硫酸是氧化剂,它发生还原反应。

四、说学法

1.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例如:在讲到浓硫酸的氧化性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到实验结论,根据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和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推知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硫,由此说明浓硫酸跟金属反应一般不放出H2,再观察稀释后的溶液为蓝色,推知反应后还生成了硫酸铜,从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反应时浓硫酸中硫元素和铜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总结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浓硫酸是氧化剂的结论。

2.让学生上讲台做实验,目的是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增加实验现象的能见度。但有少数实验,由于药品的腐蚀性,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实验效果,如:在本课时学习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强腐蚀性后,有些学生对使用浓硫酸有些害怕,不敢动手实验,这时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引导,另一方面让个别实验能力强的学生上台示范,以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兴趣,为学生实验七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3.适当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自我努力,自我获取知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提高,如在学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铁“钝化”性质时,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解疑;在学习硫酸的用途时,诱导学生自己设疑,通过讨论“解疑”,进一步进行“质疑”。

4.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要抓住结构—性质—用途这条主线,其中性质是中心,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学习硫酸的用途要联系硫酸的性质,如实验室用强酸制取弱酸,高沸点酸制取低沸点酸,稳定性酸制取不稳定性酸,所以浓硫酸是一种常见的试剂。另外要牢记浓硫酸的特性。

五、说课堂教学程序。

怎样组织教学来实现我的教学目标呢?我将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环节:旧知回顾巧搭桥梁;实验演示探求新知、系统总结承前启后、达标测评、布置作业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旧知回顾巧搭桥梁

为了顺利实施本节教学目标,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创造条件,我首先提问:稀硫酸具有什么性质呢?学生肯定会回答具有酸性,进而问学生:为什么H2SO4的

+水溶液会表现酸性呢?(因为H2SO4会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H。)进而让学生回答H2SO4还可以和什么物质发生反应,得出酸的通性。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老师小结指出:我们已经知道硫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那么浓硫酸与稀硫酸相比,又有哪些特性呢?引入新课。这样,既在知识上为学习新课做好了准备,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上来,从而为整节课的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环节:实验演示探求新知

1.归纳浓硫酸的物理性质:首先展示一瓶浓硫酸,让学生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结合课本,探究出浓硫酸的物理特性。然后,提问回答。学生自我感知,识记比较深刻。

2.在讲浓硫酸特性时,依照目标(2)、(3)的具体特点及学生实际,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计划分三步走。 第一步:旧知新析创条件

引导学生回忆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以稀硫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能放出氢气而与不活泼金属不反应为例进行分析。得出:稀硫酸在反应中主要体现酸性,它起氧化性的原因是氢离子得到电子,而硫酸根离子并没有发生变化,不表现氧化性。为后面讨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原因搭好了桥。同时指出:硫酸和其它事物一样,既具有矛盾的普遍性(酸的通性),又具有矛盾的特殊性(浓硫酸特性)。既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又顺利实现知识点的过渡,引入浓硫酸。 第二步:演示实验得感知

①.为了复习和巩固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做好三个演示实验,即[实验6-

3、实验6-

4、实验6-5]。从分析实验现象入手,认识反应本质。提出:浓H2SO4与纸屑、棉花、木屑、蔗糖作用,为什么都变成了黑色?使学生理解它们都是由碳、氢、氧组成的有机物,如蔗糖的化学式是C12H22O11,浓H2SO4按水的组成比脱去它们中的氢、氧元素,从而碳化生成“C”。这就是浓H2SO4具有脱水性的原因。 ②.为说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首先过渡稀硫酸与不活泼金属不反应,那么浓硫酸与不活泼金属能不能反应呢?下面我们做这样一个实验。演示[实验6-5]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跟铜片反应呢?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推测反应产物。从放出的气体能使蓝色石蕊试液变红,使品红褪色,可知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硫。反应后的水溶液显蓝色,说明反应后还生成了硫酸铜。这些直接观察感知到的实验现象又为后面分析归纳浓酸的强氧化性铺好了路。既提供了直观的条件和依据,又激发出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第三步:讨论归纳明实质

在前述实验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P.131有关内容。同时,展示思考讨论题(投影):(1)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为什么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3)浓、稀硫酸与金属反应有何不同?(4)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质是什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归纳之后,写出浓硫酸与铜、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情景的创设和兴趣的激发,学生必将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其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借助化学方程式加以点拨、评析,归纳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及其实质是由于在浓硫酸中+6价的硫氧化性比+1价的氢强,硫易得电子被还原成二氧化硫等物质。为使学生认识更全面。再投影小结要点:(1)浓硫酸与金属反应不放出氢气;(2)与不活泼金属反应被还原成二氧化硫;(3)受热时氧化性尤为突出。至此,完成目标(2)、(3)所定任务。由于前面已搭好了桥、铺好了路,此处又有教师的层层诱导,学生掌握住目标(2)、(3)自然是顺水推舟,教学难点顺利突破。

最后,指导学生自学硫酸的用途: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在理解物质性质的基础上讨论物质的用途自然是水到渠成。所以直接让学生阅读课本P.131中段内容,归纳出硫酸的用途。然后,提问回答。到此,初步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环节:系统总结承前启后

为使教学目标在学生心中得到进一步深化,改教师总结为提问回答本节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结合浓硫酸的特性,在使用时规范操作,既不能伤己,又不能害人。

第四环节:达标测评

为进一步落实目标,巩固新知,达到融汇贯通,熟练应用并反馈教学效果,展示达标测评题(投影)。要求人人达标,发现问题,及时补救。缩短了反馈时间,把矛盾消灭在课堂上,提高了课堂效率。 附:达标测评题: 1.选择题:

(1)在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盛放在铁制容器中的是 [ ] A.盐酸

B.稀硫酸 C.浓硫酸 D.硫酸铜溶液 (2)浓硫酸能与碳、硫等非金属单质反应,因为它是 [ ] A.强氧化剂 B.不挥发性酸

C.强酸

D.脱水剂 (3)下列物质久置在敞口的容器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碳酸钠晶体 D.氯化钠 (4)在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并且都能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 [ ] A.SO

2、H2S、O2

B.CO、H

2、Cl2 C、HBr、H

2、Cl2

D.HCl、CO

2、N2 2.下列现象反应了硫酸的哪些性质?

(1)把浓硫酸滴入放在蒸发皿里的蔗糖上,蔗糖就会炭化变黑。 (2)把浓硫酸露置在空气里,质量会增加。 (3)把锌粒放入稀硫酸里,会产生氢气。

(4)把铜片放入浓硫酸里并加热,会产生二氧化硫。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虽不是目标教学的必要环节,但结合大纲、考纲要求,单有课堂训练达标是不够的。为使作业起到:①.及时巩固新知、强化识记;②.结合新知解答化学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③.培养自学能力等三个方面的作用,使各层次段的学生都有“并不遥远的目标可以实现”的任务,我布置以下作业: ①.课本P.134第四题;

②.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非金属C和浓硫酸发生反应的产物? ③.预习本节第二部分

在本课时的学习中,学生认识到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有目的地观察,自觉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生能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样学生学的快乐,学的自然,学有所获。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硫酸

一.硫酸

㈠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H2SO4=SO42-+2H+ ㈡浓硫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特性 ⑴吸水性 ⑵脱水性 ⑶强氧化性

Cu+2 H2SO4= Cu SO4+SO2↑+2H2O C+2 H2SO4= SO2↑+CO2↑+2H2O ㈢硫酸的用途

高中化学教案(篇4)

1、在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提出如下的问题:在烧开水时,用煤火炉烧,水开时常常会溢出来。水洒在通红的煤上,火不但不熄灭,反而“呼”地一声,会蹿出很高的火苗来。这是 为什么?

分析:这个问题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过的,因为水是能灭火的,大多数学生对这个问题很疑惑,甚至处于矛盾中。但阅读了教材之后,学生弄明白,原来是水和炽热的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因此就会蹿出很高的火苗来。

启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处于疑问和矛盾之中,然后再将问题展开,层层深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思考中提高认识,掌握新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得到了乐趣,增强学习信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2、学习了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性质后,把这方面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问:“配制波尔多液能不能在铁桶中进行?为什么?”再如:学习了碳酸钠的性质后,问:“做馒头时,面团经过发酵后生成一些酸,此时可加入一些纯碱溶液,用力揉和,然后做成馒头。蒸熟的馒头变得疏松多孔,为什么?”

分析:学生对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论和探讨,共同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配制波尔多液不能在铁桶中进行,因为,波尔多液是用硫酸铜和熟石灰按一定比例来配制的,波尔多液中的硫酸铜能跟铁桶上的铁反应,从而腐蚀铁桶,使波尔多液变质。酸跟纯碱(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会分解生成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受热体积膨胀,从而使得馒头变得疏松多孔。 启示: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许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化学教学中将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延伸,就要同生活实际直接挂钩,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得到有效激发。教师越能阐明知识的具体意义,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价值性,就越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丰富知识,增长经验,使他们产生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这样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从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化学知识,针对性地向学习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使学生丰富知识,增长经验,提高生活观察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

关于课堂导入设计、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研究探讨

3、日常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空气中氧气的存在使得我们生活在一个氧化性的环境中。钢铁腐蚀,铁锅生锈,铜质水管长铜绿,铝质器皿擦亮后变暗都是被氧化的结果。 切开的苹果放一段时间,切开的表面会变红,是维C被氧化了。

由于情境的背景材料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实际,学生感到既熟悉,又奥妙无穷,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在社会实际中。学习化学,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的进步,学习的欲望高涨,学习的需要不断内化,学习的动力源源不断地产生。

高中化学教案(篇5)

知识技能:

使学生掌握蔗糖的分子组成、性质及鉴别方法,了解蔗糖的用途;初步学习蔗糖水解反应的`实验方法及基本操作;理解低聚糖、二糖的定义,了解麦芽糖的性质。

能力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科学思想:

科学品质:

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协作进行实验、共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从而学习新知识这一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科学方法:

通过对砂糖、冰糖等蔗糖水溶液的还原性实验的现象进行对比与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学习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蔗糖的水解反应及对水解产物的还原性进行检验,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蔗糖的非还原性;蔗糖的水解反应;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培养;实验方法及实验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案(篇6)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

生:(思考)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

生:形成闭合电路;自发氧化还原反应。

二、新课讲授

师:[投影显示]如下图所示。大家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电流表指针的变化。碳棒上有什么变化?在两极发生了什么反应?

(生观察现象)

生:1.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移;

生:2.碳棒上有红色物质生成。

师:请大家是这写出电极反应。

生:铁为负极,碳棒为正极。

生:Fe:Fe-2e=Fe2+氧化反应;C:Cu2++2e=Cu还原反应;总反应方程式:Fe+Cu2+=Fe2++Cu

师:这里设计了三个实验,请大家分组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果。

[投影显示]1.将两根碳棒分别插入装有CuCl2溶液的小烧杯中,浸一会,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现象(图1);2.用导线连接碳棒后,再浸入CuCl2溶液一会儿,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变化(图2);3.浸入CuCl2溶液中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接通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极上的现象并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所生成的气体(图3)。

师:在此过程中请大家一定要操作规范,注意安全。

生:前两个实验碳棒上没有明显变化;

生:第三个实验通电一会儿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的碳棒上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

生: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碳棒上有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全部生:分析整理作出判断。红色物质为铜,黄绿色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氯气。

阳极产物—氯气(Cl2);阴极产物—铜(Cu)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提示]讨论提纲

[投影显示]

1.通电前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是如何运动的?

2.接通直流电后,原来的离子运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有关离子在两极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生:(讨论分析)

1.通电前溶液中Cu2+、Cl-、H+、OH-自由移动。

2.通电后带正电的Cu2+、H+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Cl-、OH-向阳极移动。

3.Cu2+在阴极得电子变成了单质Cu,Cl-在阳极失电子变成了Cl2。

师:[总结板书]

通电前:CuCl2=Cu2++2Cl-;H2OH++OH-自由移动

通电后: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CuCl2=Cu+Cl2↑

[概括]通俗记法,利用谐音。阳(极)—氧(化反应)

师:在电解过程中,电子是如何形成闭合回路的?大家请看看课本第64页,归纳电子流动

方向。

生: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质溶液→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师:非常正确,我们一来总结一下。

师生:电子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从电源负极流出,流向电解池的阴极,阴极附近的Cu2+

在阴极得电子被还原为铜,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定向移动,阳极附近的Cl-在阳极失电子被氧

化为氯原子。氯原子结合形成氯气分子,失去的电子从阳极流回电源的正极,从而形成了闭

合电路。

师:电解质溶液的导电与溶液的电离有什么关系?

生:先有电离,后有电解。电离不需要通电,电解建立在电离的基础上。

师:现在大家一起来完成投影显示的表格。

生:(每位学生完成一项,共同填好此表。)

高中化学教案(篇7)

第二节 分子的极性

【学习目标】

1、理解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概念。

2、掌握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3、了解相似相溶规则及其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

[复习]

[练习]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共价键类型

1、O2 2 、CH4 3 、CO2 4、 H2O2 5 、Na2O2 6 、NaOH

活动与探究[实验1]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新授]

1、分子极性的分类及其概念

极性分子: 。

非极性分子: 。

2、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1)双原子分子:取决于成键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否有极性

极性分子:AB型,由 构成的分子,如 。

非极性分子:AA型,由 构成的分子,如 。

(2)多原子分子(ABm型):取决于分子的空间构型

(1)空间构型法

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的分子为极性分子。

(2)物理模型法

ABn型分子极性的判断可以转化为物理上受力平衡问题来思考。判断中心原子是否受力平衡,如果受力平衡则ABn型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分析:CO2、H2O、NH3、BF3、CH4的分子极性

课本P75-4:孤对电子法

在ABn型分子中,若中心原子A无孤对电子(未成对电子),则是非极性分子,若中心原子A有孤对电子则是极性分子。

例如:CO2、CH4、SO3中心原子(C、S)无孤对电子,是非极性分子。而像H2O、NH3、NCl3中心原子(O、N)有孤对电子,则为极性分子。

练习:请判断PCl3、CCl4、CS2、SO2分子的极性。

课本:P73-[交流与讨论] P75-5学生完成

总结: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区别与联系

概念 键的极性 分子的极性

含义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决定因素 是否由同种元素原子形成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联系 1. 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必为非极性分子;

2. 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3. 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

由该分子的空间构型决定。

说明 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

[练习巩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凡是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2、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键。

3、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4、非极性分子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5、极性分子一定不含有非极性键。 6、凡是含有极性键的一定是极性分子。

7、非金属元素之间一定形成共价键。 8、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共价键。

[实验2] 碘在水中和四氯化碳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A.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的熔点、沸点有一定的影响, 。

B.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的溶解性的影响:

相似相溶规则: 。

思考:请例举化学中常见情况。

C.极性分子在电场或磁场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偏移。

课堂小结:

1、分子的极性: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2、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空间构型法

3、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相似相溶规则

【课堂练习】

1.把下列液体分别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并使其以细流流下,当用带有静电的玻璃棒接近液体细流时,细流可能发生偏转的是 ( )

A.CCl4 B.C2H5OH C.CS2 D.CH3Cl

2.CO2、CH4、BF3都是非极性分子,H2O、NH3都是极性分子,由此推测ABn型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正确的是 ( )

A.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B.分子中不含有氢原子

C.在ABn分子中A原子没有孤对电子 D.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的价电子数

3.判断XY2型分子是极性分子的主要依据是 ( )

A. 分子中存在极性键 B. 分子中存在离子键

C. 直线型结构,两个X--Y键的夹角为1800D. 非直线型结构,两个X--Y键的夹角小于1800

4.能说明BF3分子中的四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的理由是 ( )

A. 任意两个B—F键之间的夹角为1200 B.B—F键是非极性键

C.B原子与每个F原子的相互作用相同 D.B原子与每个F原子的距离相等

高中化学教案(篇8)

高中化学课堂导入法

在课改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影响和要求下,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必然要走一条“有效、优效、高效”的道路,不能靠加班加点跟学生耗时间这种简单的体力劳动的低效教学,而应该向课堂的四十分钟要效益,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它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环节:课堂导入,知识新授,练习巩固,课堂小结。只有这样,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才能走上“有效、优效、高效”的道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诸多教学环节中,课堂导入环节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巧妙创设情景进行课堂引入

虽然课堂引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巧妙创设生动的情景却不失为其中效果极佳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主动起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上ph试纸一课时,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上课,笔者就说要给大家表演一个小节目――染色魔术。我取出事先用白纸制作好的一朵“白花”。我在后面将这朵“白花”沾了沾清澈的水,再放入一个空瓶子,嘴中开始数数,当数了不到十下时,这朵白花居然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顿时吸引了学生,他们一下子炸开了锅,纷纷猜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笔者因势利导,并让其自己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讨论探究一下。这一整节课学生的学习情绪特别高涨,他们表现出了特别高的创作激情,争抢着来答笔者提出的各个问题,对所学知识掌握得也特别牢固。笔者的作业就是让他们去生活中找一找这一类试纸的妙用,结合生活实际,让他们了解了“学化学、用化学”的素质教育理念。

二、通过讲故事引入新课

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笔者经常通过一些典故或生活中的实例来向学生讲述一些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引起学生的思考,让他们深切认识到化学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对生活的作用,激发其学以致用的理念。比如笔者在讲“空气污染”一节时,没有直接进入正课的讲解,而是讲了一则小故事:英国的首都伦敦被称为“雾都”,在某一年的冬季,天气特别冷且潮湿,家家户户都烧上了炉火,可是天气一点风都没有。于是出现了下层气温较低,上层气温较高,空气对流不能良好循环,逆温差把过时的烟雾压在了下面,几天散不了,引起了人们的呼吸困难。伦敦的很多市民都出现了胸闷、咽喉疼,咳嗽也厉害的现象,让一些老年人和身体弱的市民离开了这个城市,短短的几天就有4000多人死去,整个伦敦被一层死气沉沉的氛围笼罩着。当学生们听完这个故事后,心情都变得很沉闷,从他们的眼神中,笔者感受到他们被深深地震撼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伦敦产生了这场劫难呢?笔者推出了今天的课题――空气污染。学生这一节课听得非常专注,深深地明白了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三、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由旧知识引入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高中化学课采运旧知识导入新课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化学知识也具有层递性,教师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导入新课,做好新课的课前情绪准备工作。运用这种导入方法的形式灵活多样,一般来讲,可以通过以下几中情况加以引出。演示议论法,教师一边对知识进行演示实验,一边提了复习的问题,然后通过总结归纳上节课的所学,引出新课。提问复习法,教师可以设计好几个层层深入的问题来对其进行灵活多样的提问,让学生在一步步追问下,不知不觉走入新课。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前练,做一张十分钟的小试卷,来引入新课。还可以通过对于新课知识预习情况提出几个问题来进行新课的导入。错误总是容易让人警醒,还可以通过讲解错题来导入新课。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课堂的导入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如果有一个亮人耳目的导入,一定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提高其学习主动性。用具体的实物来引入课堂,用最熟悉的生活常识来引入课堂,从旧知向新识来引入这五大方面作了详细阐述,至于选用哪一种方法来导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所讲授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最合适的一种导入方法,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路,还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习新课,可谓一举多得。

高中化学教案(篇9)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知道并记住什么是布朗运动,知道影响布朗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知道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2)知道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3)知道什么是分子的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2.通过对布朗运动的观察,发现其特征,分析概括出布朗运动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从对悬浮颗粒无规则运动的原因分析,使学生初步接触到用概率统计的观点分析大量偶然事件的必然结果。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学生对布朗运动的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出布朗运动不是外界影响产生的,是液体分子撞击微粒不平衡性产生的。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一连串结论的得出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

2.学生观察到的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但它又间接反映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特点。这是课堂上的难点。这个难点要从开始分析显微镜下看不到分子运动这个问题逐渐分散解疑。

三、教具

1.气体和液体的扩散实验:分别装有H氧化氮和空气的玻璃储气瓶、玻璃片;250毫升水杯内盛有净水、红墨水。

2.制备好的有藤黄悬浮颗粒的水、显微镜用载物片、显微摄像头、大屏幕投影电视。

四、主要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两个演示实验:

1.把盛有二氧化氮的玻璃瓶与另一个玻璃瓶竖直方向对口相接触,看到二氧化氮气体从下面的瓶内逐渐扩展到上面瓶内。

2.在一烧杯的净水中,滴入一二滴红墨水后,红墨水在水中逐渐扩展开来。

提问:上述两个实验属于什么物理现象?这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上述实验是气体、液体的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一种热现象。它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而且扩散现象的快慢直接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扩散现象加快。这些内容在初中物理中已经学习过了。

(二)新课教学过程

1.介绍布朗运动现象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发现花粉颗粒在水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后来把颗粒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不只是花粉,其他的物质加藤黄、墨汁中的炭粒,这些小微粒悬浮在水中都有布朗运动存在。

介绍显微镜下如何观察布朗运动。在载物玻璃上的凹槽内用滴管滴入几滴有藤黄的水滴,将盖玻璃盖上,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在视场中看到大大小小的许多颗粒,仔细观察其中某一个很小的颗粒,会发现在不停地活动,很像是水中的小鱼虫的运动。将一台显微镜放在讲台上,然后让用显微摄像头拍摄布朗运动,经过电脑在大屏幕上显示投影成像,让全体学生观察,最好教师用教鞭指一个颗粒在屏幕上的位置,以此点为点,让学生看这颗微粒以后的一些时间内对点运动情况。

让学生看教科书上图,图上画的几个布朗颗粒运动的路线,指出这不是布朗微粒运动的轨迹,它只是每隔30秒观察到的位置的一些连线。实际上在这短短的30秒内微粒运动也极不规则,绝不是直线运动。

2.介绍布朗运动的几个特点

(1)连续观察布朗运动,发现在多天甚至几个月时间内,只要液体不干涸,就看不到这种运动停下来。这种布朗运动不分白天和黑夜,不分夏天和冬天(只要悬浮液不冰冻),永远在运动着。所以说,这种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

(2)换不同种类悬浮颗粒,如花粉、藤黄、墨汁中的炭粒等都存在布朗运动,说明布朗运动不取决于颗粒本身。更换不同种类液体,都不存在布朗运动。

(3)悬浮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颗粒大了,布朗运动不明显,甚至观察不到运动。

(4)布朗运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愈加激烈。

3.分析、解释布朗运动的原因

(互)布朗运动不是由外界因素影响产生的,所谓外界因素的影响,是指存在温度差、压强差、液体振动等等。

分层次地提问学生:若液体两端有温度差,液体是怎样传递热量的?液体中的悬浮颗粒将做定向移动,还是无规则运动?温度差这样的外界因素能产生布朗运动吗?

归纳学生回答,液体存在着温度差时,液体依靠对流传递热量,这样是浮颗粒将随液体有定向移动。但布朗运动对不同颗粒运动情况不相同,因此液体的温度差不可能产生布朗运动。又如液体的压强差或振动等都只能使液体具有走向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定向移动不是布朗运动。因此,推理得出外界因素的影响不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只能是液体内部造成的。

(2)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小颗粒受到液体各个方向液体分子撞击作用不平衡造成的。

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固体的微小悬浮颗粒,液体分子是看不到的,因为液体分子太小。但液体中许许多多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不断地撞击微小悬浮颗粒,当微小颗粒足够小时,它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如教科书上的插图所示。

在某一瞬间,微小颗粒在某个方向受到撞击作用强,它就沿着这个方向运动。在下一瞬间,微小颗粒在另一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强,它又向着另一个方向运动。任一时刻微小颗粒所受的撞击在某一方向上占优势只能是偶然的,这样就引起了微粒的无规则的布朗运动。

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击的分子数越小。布朗运动微粒大小在10-’m数量级,液体分子大小在 10-“m数量级,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现得越明显,因此,布朗运动越明显。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击的分子越多,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现得越不明显,以至可以认为撞击作用互相平衡,因此布朗运动不明显,甚至观察不到。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fanwen/81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