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互联网观后感

2024-06-09 互联网观后感

互联网观后感八篇。

您也在思考怎样去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吗?电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好的电影可以不断的激励人们,让人十分感动。 对观后感的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字,观后感写作,培养写作思维,我们为您准备了一份涵盖多个方面的“互联网观后感”范文,如果您发现这篇文章非常有意义请与您的朋友分享!

互联网观后感(篇1)

1, 互联网颠覆传统媒体大约用了10年的时间,无线互联网颠覆传统互联网应该不用那么长,但也不会是两三年的事。最终我们都必须相信一点:价值一定会跟着眼球走。所以,很多的兴起与很多的衰落都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方向是很多过去需要依靠牌照和特许经营权利的东西会被更加无须依靠行政权力的市场导向的东西所替代。

2, 在IT行业,价值高度聚拢,财富创造高度集中。在1980到2002年间发生的1720个IT公司IpO中,2%的公司几乎创造了100%的财富增值。也就是说,98%的IT企业从财富创造的角度来看是属于“陪读”型的。IT领域的'创业至少从获得大成功的几率角度看天生就是一个“高危行业”。(更加不幸的是,有时候从身体摧残的角度看也是。)在下一个20年,随着破坏性技术出现的周期不断缩短,财富的聚拢性可能会有所减弱。但是这并不改变创业者(以及他们的投资人)从根本上面临的一个魔咒,那就是只有2%的机会成为那2%。这固然要靠视野和判断力,很多时候也要靠命。

3, 在报告里Mary创造并反复使用了一个词:再想象(Re-imagination),其实就是重塑的意思,只不过很多大的重塑都需要超越现实的想象力。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面临“再想象”,几乎所有“再想象”的结果都是一个方向,那就是让地球更小,让世界更相连,让个人更强大更自由,让生命更丰盈更有品质。

创造就业机会和改善教育。作为IT投资业的女皇,Mary提出的这三条建议颇令人玩味。我们不妨想一想,为了要让“中国公司”更加强大我们又该做些什么。我觉得本质上和Mary的建议没有太大的区别,尤其是第一点,因为它会影响到每一元价值的创造与分配,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安全、健康、自由和幸福。

互联网观后感(篇2)

**《互联网时代》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己好无知,其实我一直不知道互联网的起源由来,只知道互联网天天再用。当我再次看纪录片时,我只记得脑海中的一些片段。总归还是有一些小小的收获。

这部纪录片开始讲述互联网的萌芽,以及后来科学家是如何创造和发展互联网的,以及互联网是如何由人来构建的。在第一集中讲述到瓦特的蒸汽机是作为一项划时代的新产品,蒸汽机的发明以及之后的广泛应用,照亮了人类生活的一个新时代,把人类从农耕时代分散劳动拉回到工业时代聚集生产,人们必须在规定的场所工作,而后人类社会带来了另一项可以跟瓦特的蒸汽机相提并论的伟大的发明——互联网。我们都使用互联网,但很少有人问是谁发明的。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了解到奖金李被认为是是界互联网的发明者。李光耀于1990年在欧洲核研究所任职期间发明了互联网。互联网使数以人能够使用庞大的网络资源。李博纳斯没有申请专利,也没有限制它的发明的使用。相反,他向公众免费公开了他的发明,这使得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没有李博纳斯的发明,就不会有今天的3w**,从此,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由此,人类逐渐从工业时代的聚集到互联网时代的自由。网络与我们无时不在,人与人之这个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现在的人们走到哪都离不开手机,工作生活离不开电脑,互联网已经将世界各个角落相连起来,信息也实现快速传递,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远距离的通话,可以同步获得全球最新信息。

可见互联网对世界的影响。并且人们的办公场所也可随意挑选。极大提高了工作的灵活度。

在第二集中,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这个地球的阿基米德说用十的十次方可以计算出沙漠中沙子数量,而后来杨致远和他的伙伴验证这个事实,创立了谷歌,并且获得了巨大的财富,随之搜狐,脸谱,亚马逊,百度,接踵而至,公司上市一夜称为千万富翁。也许是人们的贪婪。只要你有一个商业计划,你就能得到一百万元的收入。2000年,危机来了。许多公司都面临破产,然后创是人不得不承担这一切。同时也被斯坦福背后的故事所震撼。

当然,互联网也为人类的现实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因为它正在改变现实中的许多产业链。比如,对我最有影响力的购物,在2000年的大会上,大家都去实体店选购衣服和日用品。而现在英特网的普及,**天猫等购物平台的兴起,人们不用出门,只需网络和智能手机就可以挑选自己需要的东西,随着网购的发展,为了让顾客买到品质好的东西,还会有客户评价。

这样看来,网购必将在大的范围内会将一些实体店取代,但网购同样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信用度低,不能试穿,等,但凡事都会有利有弊,但我们这一代是否能将网购中的弊端变成优势呢?再说说关于学互联网与学***系。随着雅虎、百度、谷歌和搜索引擎的出现,它们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的百科全书,为我们节省了搜索书籍的时间,但我渐渐忘记了该如何思考。

我还记得王哲先生在人文地理课上说过,他学会了找知识点,在图书馆坐了一个下午,翻了很多书,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在对比现在,需要什么,键盘一敲,便可找出答案,而我们似乎对知识的渴求与乐趣却不及老师们当年为了找一个知识点,翻一下午的书。老师们的精神是我所欠缺的,以后我要好好善待互联网带给我的知识。

在第四集里,我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吸引力。志愿者通过网络号召有爱心的人在最短时间内帮助那些陷入困境的人。在互联网时代,艾文思呼吁有爱心的人在澳大利亚创建慈善机构。他的目标是到2030年使世界人口摆脱极端贫困。

人们说,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互联网下的电子商务时代也即将到来。电商的出现让从挑选商品、购买、付款等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机构需要互联网的载体。

因为正是互联网使得实体店走向互联网,使得电子商务成为互联网支持下的一个新的购物平台。而那些从事互联网业务的公司,比如京东、天猫,甚至我们沙雅形象特色农产品体验店,都是互联网映像下的互联网“大商场”。而这个“大市场”想要从事的服务需要巨大的互联网技术支持。

记得在沙雅支教那会,看到一家沙关于电商的农产品销售,怀着好奇之心去看看,经过了解得知,这家特色农产品体验店就是利用电商销售,帮助沙雅的农民伯伯们将自家核桃,红枣,土鸡,销售到全国各地,同时也得到**的大力之支持。互联网的力量真的很强大。想买东西的人可以买他们想要的东西,需要脱贫的人可以挣钱。

在第三集中乔布斯说:当你长大的时候总有人会对你说,世界就是这个样子,而你的生活就是在这个世界里好好过你的日子,尽量别碰太多壁,努力过好家庭生活,找点乐子,攒点儿钱。你会在某个瞬间明白,你能戳生活一下,实际上当你戳进去,就会有什么东西从另一面冒出来,你能改变,你能重构,这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而后讲述到雷军。是的,据我们所知,它是小米智能手机的创始人。小米的第一款产品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成长最快的百亿美元企业之一,最初创立小米品牌时,他们把自己的想法放在了网络上,不厌其烦地询问你想要一款怎样的手机,你希望自己的手机拥有怎样的配置。

还有一点就是小米的营销手段,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虽然小米手机有着超高性价比,在这个创新爆发的年代,如果没有好的营销,再好的手机也会被埋没。小米公司拥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与其成功的营小米不可分。社区模式+微博宣传是小米手机宣传的利器,广告费用也省了不少。

试想,如果没有相互的网络作为载体,怎么会有如此反响强烈的宣传效果,互联网就是时代的力量!就看我们怎么去使用它。

在纪录片第八集中着重讲述隐私,互的确跟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才能跟上节奏,而使用了互联网就没有什么隐私权可言,谷歌数次被告侵犯隐私权,但使用他的人还是只增不减,而且在流行病爆发时期,谷歌可以比医疗机构提前两周找出传染源,种种事例说明人类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所以你的隐私权就谈不上被侵犯。

互联网的历史确实改变了世界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可以说,互联网已经影响和改变了我们全世界的生活,我们应该学会正确使用这把双刃剑。

互联网观后感(篇3)

这是一个信息时代;这是一个激情时代;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人们常常把互联网时代比作后工业时代,从蒸汽机的发明,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互联网的出现,为人类社会创造了新的世纪。科学技术不断地改变着社会形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整个世界。

《互联网时代》是中国第一部、甚至乃至于也是全球电视机构第一次全面、系统、深入、客观解析互联网的大型纪录片。**电视台坚持客观、细致、公正、科学的态度,揭示了互联网的发展。“时代”、“浪潮”、“能量”、“再构”、“崛起”、“迁徙”、“控制”、“忧虑”、“世界”、“眺望”十个篇章无不恢宏,作为一个时代脉搏的见证,已然可以称之为“史册”。

通过观影,可以充实知识,也可以引发思考,更让人心里激起涟漪。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互联网时代?

这个时代的精神是什么?这个时代要做到什么?未来的路又是什么?

这些看似遥远的问题,现在已经不是那么遥远。我们无一例外的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的一份子,在互联网打造的“扁平化世界”里,我们都是时代的主人。何去何从,何作何为,行在自己。

这个时代有很多关键词,反映了互联网的精神。互联网的精神是“开放、平等、协作、分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未这么近,国与国之间仅仅只相距着一根小小的网线,所有人遵循着同一个协议,所有的信息都瞬间在世界传递。每个人都是快乐和参与者。没有框架,没有边界,没有等级,没有障碍。在这个互联网自由的国家,每个人都可以在心情中分享自己的智慧和热情,在地球村一起创造新的生活。

在远古,当人们遇到一些不为人力所为的事情,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困境,遇到机缘巧合的神奇时,当人无法理解与解释的时候,就把一切交给了神,神的出现是人弱小的表现。人往往屈从于世界,拜倒在神的脚下。现在,在互联网时代,这是上帝创造的时代。工业革命一百年的发展,已经超过了世界几千年的进程,互联网短短几十年的发展,正以惊人的速度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试想若干年以后,当后来的人们总结这段历史,必将浓墨重彩地去书写这个时代的辉煌,就像现代人去诧异三千多年前古代人如何做到用原始工具去堆砌上百米插入云霄的金字塔、建造雄伟的万里长城一般。这个时代所建立的虚拟网络帝国,必将超越以血为本的罗马帝国和蒙古帝国,成为历史发展的道路。

互联网的出现,就像上帝打开了一扇门,让大批天才蜂拥而至。apple、google、facebook、yahoo…,这些以创新科技为代表的新型公司的出现,背后都有一大批能人志士的支撑,兴起的所谓“车库文件”,是让草根族都有了改变世界的梦想,是梦想总会去奋斗,有梦想总会被实现。造物主让人可以去做梦,人可以把梦做到现实,于是我们都幸福地生活在了一个梦想的环境里。

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可以是别人的梦想,也可以是我们自己的梦想。人们不再相信上帝,不再无助地面对世界,而是可以勇敢地直接改变世界,然后站在世界的顶端大喊——我就是上帝!

当然,世界是平等的,互联网也是公平的。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顺应时代潮流,甚至成为潮流引领者,取决于每个人的思想潮流。我们可以背叛、批判、适应和漂泊,但最好是参与和流动。一些人界定的国家不再分为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而是分为高创意国家、低创意国家、高创意国家。

这个时代的特点是不断创新,从觉醒到参与到繁荣。高度协调、高度沟通的环境要求我们不断进取,工作要快,生活要慢。可以创造新的思维模式,也可以享受新的社会模式。总之,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必须积极参与这个时代的建设。

当然,每一个时代都在前进,都有起起落落。我们不能阻碍这个时代的发展,但必须认识到历史发展的教训,遵守社会发展的规律。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已经敲响了警钟。不是世界否定发展,而是规范发展秩序。人们又进入到了盲目地崇拜,就像无知地去敬仰神一样,把自己丢进号称可以造富的炉水里,最后烧得面目全非。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无数次,命运永远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相信神话只会迷失自己。最终,能坚持下来的,都是牢牢把握核心,确确实实做实事的人,命运从来就是这样公平,从来也都在自己手里掌握着。

《互联网时代》非常精辟地阐述了时代发展的印记,一个“时代”的开启,激起了汹涌的“浪潮”,产生了可以改变世界的“能量”, 集合所有人的力量“再构”了这个时代新的秩序,让人类从此在在大自然面前“崛起”,没有界限,毫无顾忌地肆意“迁徙”,用新的技术、新的生命牢牢“控制”着这个时代的发展,用历史发展的遗迹,辩证地处理种种“忧虑”,用理性与激情,用坚韧与智慧去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世界”,现在的人们可以无畏地去“眺望”未来,这段属于历史的烙印必将恢弘,必将激昂!

互联网观后感(篇4)

《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

陶鑫

一口气看完周鸿祎的《我的互联网方法论》,刨去一些热血的鸡汤,剩下的则是很诚恳地将互联网时代经济的特色来了个很接地气的分析:

首先,在互联网时代生存的三种模式:利用互联网卖东西;依靠广告收入和以网游为代表的增值服务。再怎么吹得天花乱坠,都是离不开这三种。不过我倒是要提一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很多企业带来了扁平化管理的工具,使得个人产出更大,于是更少的员工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不过这和互联网思维什么的不太相关了。

其次,用户至上的观念深得我心——我自己亲身见证了如何从一个技术宅变成了苹果粉,以前虽然可以给女朋友的诺基亚装软件,还可以跟着教程刷诺基亚娱乐,但现在都放弃了这类的折腾,除了剩下组装台式机,平时碰到问题再也不慢慢去找命令,经常只剩下重启一个招数——为什么,就是因为本来在电脑上所用的工具都挪到了手机端,甚至包括电脑上的软件,很多也都成了"一键式"的,这也不得不说是苹果的功劳。

然后,一些教鞭式的惊醒——"有一种所谓的商业模式,你听都不用听就会知道行不通,这就是资源型的商业模式。这样的人一开始就说自己能搞到什么资源,可以怎么样。后来事实证明,这样的.公司肯定不会成功。"还有一些自以为是:"有太多做产品的人有三个假设:第一是假设某个功能用户一定需要;第二是假设用户一定知道某个功能的存在;第三是假设用户一定会按照自己设计的方式使用。"此处只能呵呵,经常遇到的忽悠就是这样子。

周鸿祎讲了这么一大堆,对自己的行动有什么启示呢?很多人未必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也未必经历创业——但这不代表不能做点什么:首先,遇到那些吹来吹去的人,就更加清楚了(虽然本来就没啥好感);其次,做打动用户的事情,从今天开始,更加爱自己和自己的客户,每个人最大的客户其实是自己,然后才是别人,换位思考先要懂得人性——接着去改进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用户体验,我们不一定需要WIFI才可以改进,"无论是虚拟服务,还是实体服务,在实现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大量可以改善的细节,这些都是提升用户体验的机会。"

最后分享一个听来的故事——一位在物流行业的人,培训素质参差不齐的司机并让他们用上了电子邮件,事先内部沟通路线图以及增加客服,将传统的拖车行业进行了一场"互联网革命",没有云平台云计算,但实实在在地让准点率比行业平均高30%,并大量减少了客户这边的电话骚扰——做过工厂的人会知道,物流和仓储部门经常被司机电话骚扰,各种效率低下的问路。在这个拖车竞争已经进行刺刀战的行业里,他的创业杀出了一条血路,然而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他也是七个月的连续加班搞出来的。他对那些车平台之类的不屑一顾,因为那些"平台"压根就没解决客户的服务体验。

互联网观后感(篇5)

读这本书,源于我们鼎翰李总的推荐,花了一个晚上和半个下午的时间读完。本书的用纸和排版和前段时间我看的《社交红利》颇为相似,特显高大上,最重要的是阅读感觉舒服。不能不否认读完周鸿祎这本书,确实对他挺佩服的。虽然很多人骂他流氓。也如他其中一个章节书中说道:很多产品经理很难忍受来自市场的各种用户的建议、正常的反馈、恶毒的攻击,因为他们没有一颗粗糙的心。所以要做到没心没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也是没心没肺的,别人骂多了,我也就习惯了。从书中你可以发现他是一个追求极致的产品经理、他是旧规则的颠覆者、他是有利他之心的一个人、他是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思维的最大受益者,他是一个实践者,更是一个思考者。

周鸿祎在书中写道:其实仔细想一想,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每个企业其实都是传统企业。今天你觉得自己很先进,明天你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落后了。马云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建立了支付宝,看起来牢不可破,然而20xx年春节腾讯发起的微信红包就对支付宝的统治地位形成了冲击。连马云都在焦虑,互联网圈子里其他人能不焦虑吗?面临互联网挑战的传统企业能不焦虑吗?

首先分享一些简单有力的经营要点:

1. 用户不会在乎你的七大功能,八大特色,只要有一个功能可以打动他,可以解决它心中的痛,或者挠去他心中的痒,那你就有可能获得用户的信赖。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深挖客户痛点,提出解决方案,让客户瞬间感觉到爽,将用户的体验简单到极致。

2. 用户总是第一位的,老毛也许是对的,深入群众看来确实是个法宝。 产品定位于为用户解决问题的工具。

3. 用户不会在乎你的后台用了什么先进的技术,而当开机时间突然降到了8s,他们可能会喜大普奔,交口称赞,口碑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4. 任何商业模式的基础和核心都是产品 。商业模式包括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收入模式。

5.三个在产品设计时不一定正确的假设:第一,假设某个功能,用户一定需要;第二,假设某个功能用户一定知道它存在;第三,假设用户一定按照设计方式使用。即要像白痴般思考,像天才般行动。

6. 用户在用你的产品时,不要让用户思考,不要让用户纠结,不要让用户有心理负担。

7.当产品获得海量用户后,它的边际成本将趋于0,然后通过广告或者服务的方式赚钱,就可以创造新的价值链。

8. 真正的创新就是颠覆和破坏。

9. 微创新有两点很关键,第一是小处着眼,贴近用户需求心理;第二要小步快跑,快速出击,不断试错。即微创新规律。

10.请记住齐白石那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其次,分享一下周鸿祎书里的一些观点和方法论:

周鸿祎人生三大价值观:

1、第一个价值观:看一个人是不是具备创新力。先看一点,是不是敢想敢干。

2、我的第二个价值观:在互联网里,做什么都不如做一个产品改变世界来得彻底。做出一些别人没有做出来过的产品,让这种产品能够影响很多人,能够改变很多人的生活,这样才值得尊敬,最大成功莫过于此,而不是你当了中国首富。前两个价值观的形成受《硅谷热》的影响。

3、第三个价值观,就是要与众不同。一定要和别人做得不太一样,甚至有时候要反着来,而不是随大流,什么时髦跟什么。其实,从市场竞争来说,这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从人文角度来说,你跟别人不一样,那你才有存在感呀。

互联网观后感(篇6)

读《互联网+》有感

----散杂货业务部胡洪军

“互联网+”这一概念在近年来一直是一些互联网企业大佬们热议的话题,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11月“三马”,即马明哲、马化腾和马云,在众安保险开业仪式上的发言。马化腾提出:“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呢?

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但是第一次引起我的关注是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时提到的一句话“我想起最近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词叫“风口”,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当时,对这个新名词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意义上。

此次借助《互联网+传统企业的自我颠覆、组织重构、管理进化与互联网转型》一书,对“互联网+”有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作为国内首部关于“互联网+”的著作,本书在准确解读国家“互联网+”战略内涵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了“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经营环境面临的变化及预警信号,然后为传统企业从竞争格局、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自我颠覆及原点建设指引了方向,同时详细阐述了企业管理进化的要素及重要**,最后从多角度总结了“互联网+”创新的困境以及如何实施“互联网+”战略过程中的

创新方法。仔细推敲书中深刻含义,或许对许多正出于瓶颈阶段的传统企业能有灵感的激发作用。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触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需要懂得如何安全地思考危险,与时俱进。当下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永恒。众所周知,数字革命,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犹如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给传统产业带来危机和焦虑,另一方面也能使传统产业获得活力,为其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纵观21世纪,我们可以看到,积累了数百年的大企业大品牌,由于忽略了进化,错过了商业革命的机会,它们的光芒一直黯淡到消失。

两年前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当时市场占有率高达40%,市值达到2000亿欧元的诺基亚会陨落的如此之快,最终以低价售出其手机业务,同时,另一个巨星在冉冉升起,苹果以其触屏的智能手机打败了诺基亚的按键时代。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血淋淋的的案例,如同我们在管理学中所熟知的“温水煮青蛙”的道理,这个时代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如果忽略了环境的变化,没跟上形势,则分分钟可能会倒下。“互联网+”催生了新的商业业态和商业模式,但它并不是简单的两个行业的叠加,它的实质是最终加出传统行业的优势,从而形成更强大的生产力。

互联网+零售,成就了**;互联网+汽车,出现了“汽车之家”;互联网+旅游,出现了“携程网”;互联网+分类广告,出现了“58同城”;互联网+交通,出现了“滴滴打车”;互联网+洗衣,演化为“e袋洗”。

根据书中所指,我们应打破惯性思维,在意识上认清不足、切断传统依赖,居安思危、转变观念。在中国,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公司正在涉足金融领域。随着互联网企业的进入,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渗透速度远远超出想象。

互联网在短短十多年内风靡全球,新兴的移动智能设备渗透速度更快。消费者的消费***期望都发生很大改变。

互联网观后感(篇7)

用了两天自己所能掌控的空余时间,看完了央视制作的十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有一个疑惑,一个感触,还有联想。

我认为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比《舌尖上的中国》拍得要好,就内容上来讲,前者着眼于人类的未来,而后者讲述的则是人文历史中的一点边缘性的东西,对此我不太理解和疑惑的是,为何央视在重视程度上前者不如后者,至少我有这样的感觉。要知道当初《舌尖上的中国》的首播,是在央视最具影响力的央视一套节目的晚10点半的黄金时段播出,并非是该片制作者的纪录频道。莫非央视一频道的霸道,掠夺了纪录频道的资源。

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是部献给广大网民的礼物,该片让全国已超过6亿的网民更加了解到了自己所处的时代,对于进入到网络社会的广大网民来说,该片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加理性地认识到互联网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是一场社会变革,它将引领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该片对互联网从诞生到全面系统发展进行深度解析,对互联网带来的各方面变化进行清晰梳理,对互联网改变未来的情况进行全景描述。所有这些都让我深刻地感受和丰富了我过去对互联网的肤浅理解。

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在近三年的拍摄时间里,互联网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这一点上讲,当初对该片的构思是否会有些跟不上变化与发展呢?我觉得电影本身应该有网络思维,否则制作过程很难适应变化。

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就是用互联网解决互联网面对的问题,这或许是我今天看这片子没在电视上看的一个不谋而合的原因,我想现在是越来越少的人能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连续十天去看一个10集的片子,互联网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

无论是利用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还是利用互联网改造传统**,我们都必须首先了解互联网自身的规律,利用其无限的资源和潜力。互联网的新生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谈到互联网思维,让我联想起很多,如在年初公司开的13年年终总结大会上,董事长特别讲到“小米与格力”的故事,讲到了互联网的作用,但是整个公司在真正构建一种互联网思维要概念与树立起这种观念,还不是件容易的事,公司在传统意义上所做的产业链,就是缺乏互联网思维的例证,公司在做电商方面,也只不过是在消费互联网,而真正要做互联网时代的创造者,我认为就是要做产业平台,根本不需要去做连锁医院,而应依据公司对行业协会、对专业资源的掌控,去做一个网络平台,将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在行业领域内的专业集合到平台上来,从而为全社会及至全人类的同类患者服务,从而解决他们的健康问题。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二):互联网云端化

牛小七《互联网时代》是**电视台历时近三年创作的大型纪录片,共有10集,分为《时代》、《浪潮》、《能量》、《再构》、《崛起》、《迁徙》、《控制》、《忧虑》、《世界》和《眺望》,呈现了互联网带给人类经济、文化、社会、政治、人性等各方面的深层变革,并力图探寻变革背后的本质,展望互联网未来的可能及对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

在昨晚播出的第九集《世界》中,让我们看到世界是多元的,人类过去、现在和长久的将来,都将依然是文化传承和价值观的多样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化和社会特征的国家,互联网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影响,也影响着每各国家的现在和未来。随着节目的播出,**电视台主持人王小丫和七牛投资宽带资本创始人田穗宁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今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田勇指出,近20年来,互联网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在未来的20年里,我们可能会进入一个工业互联网时代。交通、银行、教育、医疗和**将被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所取代。它不仅是工具,而是塑造社会企业的一种力量。

在过去,我们看到互联网只改变了**和电子商务。现在,我们看到,金融、教育和医疗保健都在互联网上发生着变化。今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背后的大技术,它们被称为云计算、大数据、可穿戴计算和移动通信。从历史上看,许多技术最接近美国和硅谷,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互联网的20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机遇,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特殊的。很多我们过去认为特别麻烦的事情。在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大数据时代,很有可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也许在未来五年和十年内,可以解决我们大多数特别头疼的问题。

田指出,人们受到各种情绪的影响。四年前,他们做了云计算。很多人说现在云计算听起来很浪漫。当时很多人给我写对联,叫做云山雾罩云计算,雾中有花物联网。

看历史书很好。看看曾国藩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多大的变化,内忧外患,如何不断培养自己的思想,如何面对这样的挫折?人情很重要。因为我们没有宗教感情,在改革中追求内在稳定,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历史文化中学习很多东西。

田斯宁现场梳理了互联网的诸多属性,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让我们感受到互联网的云彩化。自成立以来,qiniu一直专注于数据云,使企业了解数据的价值,并愿意将数据托管到云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秦牛不仅构建了业界最先进的海量存储系统,还开通了上传下载的快速通道,为已经存储在云端的数据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高性能处理分析框架。

由于近年来国家对云计算产业的大力支持,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云计算头衔的企业,非常活跃,但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却寥寥无几。而当行业从泡沫走向平静,云计算从概念走向具体服务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才真正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因为这样的公司能够创造出客户真正需要的云服务。目前,国内几家领先的云服务企业都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

作为研发企业的领头羊,秦牛拥有海量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在海量数据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技术的积累,保证了多年来业务的快速增长,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三):中国文明必将重新登顶

我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国历史上有三次真正的文化融合。

一个是东汉以后佛教的传入。中国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基础,重视家庭、伦理和世俗化,摒弃商代重鬼神的传统,适应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需要。但是,中国文化的弊端是功利性和世俗性太强,缺乏崇尚天地、处理八荒的伟大境界、情感和精神。佛教的传入,让中国文化更宏阔、更博大,至盛唐走上巅峰。

第二次是1840年呀片战争,中国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的融合。经过盛唐以后,直至宋元明清,文化越来越精致,也越来越孱弱,后期,人们热衷吟诗作对,大多是百无一用的书生,“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终于被西方的工业文明冲击得头破血流。这是因为,中国文明这时缺少了进取性和強悍性格。

通过与工业文明、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融合,以及中国文化侵略性的逐步增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乃至抗美援朝的胜利,中国终于走出了历史的薄弱。

第三次是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为标志,中国文化与互联网思维、或者说与信息文明的融合。中国文化的一个缺点是过分强调等级和秩序。优点是稳定,缺点是缺乏活力和创新。以平等互动为特征的网络思维可以弥补中国文化的这一缺陷。

实践和科学证明,无论是动植物,还是人类文明,往往都可以通过杂交和杂交来显示物种和文化的优势。中国文化正是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和优势,从而形成绵延5000年的文明。相信中国文化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不忘老祖宗、增添新本事”,重新走上人类文明的巅峰。

相信我们一定能看到这一天。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四)

最近一部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热播,同时49岁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凭借218亿美元的个人资产被彭博亿万富翁指数评为中国富翁【9月19日马云亲自赴美为阿里巴巴集团融资,寻求通过ipo筹集约210亿美元,引起了震动】,而排名前三的另两个人分别是腾讯和百度的ceo马化腾和李彦宏。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都是中国互联网的佼佼者,马云是中国互联网的大佬。

中国人知道互联网是在1994年。同年4月20日,通过一条64k国际专线,中国全面实现互联网接入。而那一年,英国的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已有21年;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只能从《人民**》和新华社的报道中了解刚刚动工的三峡工程和南非新当选的黑人**;超市进入中国,带来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多数中国人才开始接触个人计算机;而阿里巴巴帝国的缔造者马云正在浙江经营一家翻译社,勉强收支平衡。

20年过去了,以”追随者”姿态进入网络时代的中国,今天已是互联网巨浪中的弄潮儿。6亿中国网民和腾讯、百度等中国互联网公司正在重新描绘世界互联网格局。中国创建的4g网络标准已成为国际标准之一;全球15大社交网络中有6个来自中国,包括刚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浪微博和3岁以下用户超过4亿的微信。

完全可以说,互联网影响、改变着全世界民众的生活,或者说,全世界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

互联网将所说的地球村更早地实现了!地理位置上的距离对互联网来说都不是问题。互联网引发的

问题是,两个人之间最远的距离不是山河,而是那些拿着智能手机忘记对方的人。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五):社群思维

最近热播的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中,《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说了一段话:”20世纪的合作模式是企业模式,企业雇佣雇员,人们在同一个屋檐下,为了某个大目标而工作。21世纪的合作模式就没那么正式了,它是关于社群的,有些创意永远不会成为产品,有些社群永远也不会成为公司,但是关键在于,我们现在有了20世纪合作创新模式的替代”.

社群是一种颠覆传统的新型生产关系。安德森勾画的未来一定是”中心化”被边缘,”自由组织”取代”结构化”.那影响这种关系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有自由开放的互联网精神,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所覆盖的”人性”使然。

脱不花妹妹上周在百度世界cbg(用户消费业务群组)论坛中,谈到罗振宇曾跟她说的一席话:”你看不惯现在90后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你会死的呀。”张朝阳也曾在互联网大会上提到:

”当今的互联网形态是一帮50多岁的ceo领导着40多岁的高管,指挥着30多岁的员工,给十几岁的孩子做产品。”是啊,网络世界俨然已经被他们占据了,与其说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不如说是他们的。

互联网观后感(篇8)

金融的本质是融资。金融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和知识差距下中介角色的替代。因此,银行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是因为资本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消费者与金融从业人员之间的知识差距。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呈指数级增长,信息不对称性大大减弱,消费者可以在互联网上随时学习到所需的金融知识,海量的知识,知识差距也急剧缩小。银行存在的根本基础已经大大动摇,互联网的变革迫在眉睫。

移动互联网时代,万物的直接、实时连接使得信息反馈与用户参与的成本持续降低,碎片化时间也带来了参与时长的增加,两者的累加效应,使得“消费者赋权”开始真正发挥威力,消费者主权时代来临。在消费者主权时代,一个企业如果不知道消费者想要什么、什么时候需要、要的时候能否及时提供等等,那么这个企业也很难持续走下去,而银行这种传统行业体量庞大,信息传递渠道长、失真程度高,且缺乏与消费者互动的渠道,这样等于蒙着眼睛往前盲目行走,总会落入前方的陷阱中。

在消费者主权时代,消费者行为的最大特点是社会化、本土化、移动性和个性化。社会化意味着每一个消费者都成为品牌效应传播的重要节点,任何不良的消费体验都会迅速传播出去,这就要求银行能够以用户为中心,在各种媒体上进行品牌传播,保持用户反馈的效率和处理的及时性。移动意味着全日制消费。银行作为资本流动的中心,也需要全天候的服务。然而,目前的离线分支模式很难实现全时服务,因此必须是在线的。

互联网的核心精神是平等、自由和连接,这意味着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内在精神。从这个内涵出发,以人为本必须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因此互联网商业模式必须以用户思维为首要核心。

在各种背景下的虚拟互联网经济中,传统的大上层群体难以成为主导群体。只有成功聚焦长尾群体,才能抓住主流消费者。传统银行定位往往是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但目前我国互联网网民的社会结构为纺锤结构,白领人群占据绝大多数,因此银行想要获得长远持久的发展,就必须抓住这部分长尾,如何抓住的核心就是用户思维法则,即who、what、how。首先了解定位用户,意识到他们聚合能力的强大和重要性,换位思考他们是如何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归属感、存在感和参与感又是什么;其次是知道他们要什么,传统银行往往是产品导向型,银行开发什么产品用户被动接受,但互联网时代这是行不通的,必须让用户参与到产品开发创新中去,只有采用消费者驱动的c2b模式才能开发出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最后,通过建立社交网络,如在微博、微信等渠道建立用户交流反馈渠道,自建网络商城和用户社区等,与第三方合作增加银行流量入口,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的参与到银行的开发、体验、反馈之中去,真正实现消费者驱动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是王道。足够大的流量意味着巨大的潜在用户,而访问流量的关键是自由模式。由于互联网的便利性,消费者搜索的成本非常低,因此网站很难培养固定流量的用户。一旦在某些方面出现不足,消费者会很快流失,免费模式可以很好的培养固定流量用户,最终形成大量的粉丝。银行因其体量巨大,线下网点多,所以其流量巨大,但是那些流量都是线下化,他们是限于搜寻成本过高而被迫在线下网点消费,目前银行服务很难使得其成为死忠的粉丝,一旦有更方便的替代品这些用户会迅速额流失。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网上银行了。银行在早期就开始了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业务,但很快就被支付宝的三方支付落在了后面。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充电方式。银行办理网银需要收网盾的制作成本费,开通网银手机银行还需要2块的服务费,网银跨行转账每笔都得收一定比例的服务费,这一系列的费用加起来的确不少,但正是银行这种逐利心态导致了大量用户流失到了以支付宝为代表的免费第三方支付。

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免费模式是交通思维的核心。如果你想获得更多的忠诚消费者,银行不应该追逐微利,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免费,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忠诚的用户。

互联网时代,所有的消费者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以网状形式连接在一起,所有的信息在他们之间迅速的流动传播,“人人都是自媒体”。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以个人为单位的自媒体具有足够的传播力,能够与媒体和企业相匹配。每个人在社交媒体上都扮演着以个节点,信息也以指数方式分散和传播。社会化媒体具有很强的口碑效应,因为个人口碑评价不涉及利益关系而是根据自己感受倾向给出中肯评价,同时由于社交媒体建立出来个人之间从“弱连接”到“强链接”的关系增加了评价信息中的信任程度与准确程度,因此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口碑营销是互联网环境下最有效的企业营销方式。

银行作为一个体量庞大的企业,其拥有着数以百万计的用户群,这些用户在社交媒体中能够迅速的评价某家银行服务的感受,如果银行不能有效的获得用户这些评价,很难在发展中改进不足之处。因此银行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必须做出改变,首先是基于社群的品牌共建,即银行建立社区,用户参与其中,银行以一个倾听者与社区维护者的心态参与,消费者则在社区中分享其感受,但一定要注意社区建立需要明确定位,围绕特定的主题分享、存贷款信息交流等等;其次是基于社交媒体的口碑营销,采取以服务大众为核心的微信微博等渠道的用户答疑解惑便利服务的口碑营销,即方便了用户又提升了品牌形象。

大数据技术是指从各种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它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海量的信息,而在于对这些数据的专业化处理和有用信息的提取。由于银行拥有大量的用户和实名制,银行拥有大量的用户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银行的大数据技术体现在用户洞察与风险控制。

通过广泛收集各渠道、各类型的数据,这些渠道可以包括银行自身积累,更重要的是用户社交媒体中更具立体性的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各类信息、还原客户的真实面貌,可以帮助企业切实掌握客户的真实需求,并根据客户需求快速作出应对,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银行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组织与标准化,最终形成时间连续、动态变化的信息序列,给出动态风险评价,这样银行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得出用户的动态违约概率,不仅能够对借贷过程信用风险评价,也能够对借款用户进行实时违约风险评估,极大程度的降低了风险。

目前,多数银行仍采用传统的金字塔结构,即总行管理省级分行,一级分行管理市级二级分行,二级分行管理不同地区网点。这种分级管理模式降低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增加了信息传输的不真实程度。扁平化管理就是减少甚至去掉中层,直接从高层管理的一线部门,在一线部门并行运作。银行的扁平化管理,就是减少管理层次,将原来网点、支行、分行、总行金字塔式的组织形式“压缩”成扁平结构的组织形式,即由总行直接对应支行,甚至网点。

其目的是降低管理水平,优化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的整合,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银行的效率。

截至2014年1月,工行、建行、农行、交行已建立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其他银行大多以信用卡商城的形式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民生银行则牵头成立了独立法人机构--民生电商。银行自建电商平台中,建行电商布局最早,2012年6月,建行“善融商务”平台正式上线,包括企业商城(b2b)、个人商城(b2c)和房e通,涵盖商品批发、商品零售和房屋交易等领域;2012年8月,交行“交博汇”电商平台上线,分为商品馆、企业馆、生活馆、金融馆,通过四馆的业务联动,覆盖企业及个人电子商务的综合需求;2013年4月,农行“e商管家”上线,过半商户数为农企;2014年1月,工行“融e购”上线,打造客户消费采购平台、商户销售推广平台以及支付融资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平台。

网上购物中心和信用卡购物中心更为传统,功能清晰。一方面,你可以用积分兑换礼物,另一方面,你可以分期购物。与其他银行电子银行部门负责的未注册电子商务平台不同,民生电子商务产业银行形成了银行业务紧密合作企业(如图2所示)。

随着p2p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银行纷纷建立自己的外带平台。截至2014年9月,全国已有7家银行系网贷平台上线,各家银行业务重点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由国开金融和江苏金农公司打造的开鑫贷互联网融资平台定位是为中小企业及“三农”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引领民间融资规范化发展;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旗下公司陆金所则以网络投融资平台和金融资产交易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金融机构及合格投资人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其他银行网贷平台尚未明确自身定位,未来将逐渐明晰核心业务及发展模式(如图3)。

商业银行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网络支付渠道及较高的信用度,因此其拥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从业界实践来看,一方面建立网上商城的银行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银行仍然未意识到互联网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这些网上商城多为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仍然缺乏用户反馈交流的渠道,难以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同时缺乏互联网用户的线上入口,大量的用户根本不知道这些网上商场的存在。因此,银行除了为客户提供网上商城外,可以增加与社交平台结合的微信银行、直销银行,或者采用第三方平台作为销售渠道,以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同时建立互联网用户的线上入口,加强和第三方平台的合作,银行可以通过这些入口迅速获取客户、加强品牌效应,同时可以利用平台拥有大数据的优势,更好的做好风控。

本文网址:http://m.popo666.com/fanwen/79413.html

猜你喜欢

更多